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定胚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何欢乐  蔡润  潘俊松 《遗传》2002,24(2):166-170
本实验以甜瓜“小麦瓜”和“青皮绿肉”品种为试材,经不定胚诱导再生植株。分别调查了不同继代培养时间后形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并将之与对照染色体数目相比较,发现通过诱导不定胚所得到的再生植株中存在着一定的变异,而且经过不同继代培养时间后,所得到的不定胚再生植株的变异程度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率从3.3%增加到30%,变异幅度也从2n=23~24增加到2n=13~48。从而得出结论:不定胚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异程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培养时间在1~2个月内所得到的不定胚再生植株的变异较少。此外,不定胚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程度也因品种而异。 Abstract:Chromosomal number of different of somatic embryos regenerated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melon variety “xiaomaigua” and “Qingpilurou”.Certain variations of chromosomal number were found among the regenerated plants compared with normal sample,and range of variation covered from 2n=23~24 to 2n=13~48 with the increase of generation,the rate from 3.3% to 30%.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gree of variation in chromosomal number of somatic embryos regenerated melon plants increased with the time of culture,and those cultured in one to two months had the least variation.It was also found that degree of chromosomal number variations varied with melon varieties.  相似文献   

2.
栽培稻四倍体植株的起源可归于1)天然四倍体(Nakamori 1932;Morinaga等1937);2)秋水仙碱处理及高温诱导(Beachell 等1945:Cua 1951):3)x 射线处理(Katayama 1963):4)种间杂交(Masima 等1955:Oka  相似文献   

3.
4.
再生植株具有高频率的染色体异常,其中有20.61%表现为染色体数量变异,最常见的为2n—1类型,其次为2n—2类型,也有2n 1、2n—3个体以及染色体数嵌合株。再生植株减数分裂各期均有染色体异常行为,可以见到的有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断片、二分体延迟、微核,还有粗线期十字型配对等结构变异,以及五分体、六分体和畸型四分体等异常现象。微核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可用作染色体伤害的一个指标。再生植株R_1代存在着许多形态学变异。性状变异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籼稻体细胞培养再生植株染色体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IR36及IR54等品种的成熟种子及幼穗为外植体,获得籼稻体细胞培养再分化植株,并研究了再生植株当代(即第一代,SC_1)的染色体变异。在319株SC_1植株中发现四倍体10株,占总数的3.1%。在二倍体中发现不育株7株(占2.2%),其中经细胞学分析发现2株(1984及1985年各发现1株)为多染色体相互易位杂合子。减数分裂的研究表明,MRT植株终变期时染色体构形呈十分复杂的情况。除正常的12 Ⅱ外,还呈现出一系列的多价体。配对最高价性为拾价体,7 Ⅱ+1Ⅹ的构形占各种染色体构形总数的50.7%,分布最多。在这类染色体构形中,拾价染色体或呈环形(以7 Ⅱ+1⑩表示),或呈链形(以7 Ⅱ+1(?)表示)。这表明该植株12对染色体中有5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相互易位,而这两株植株正是这种染色体易位的杂合子。  相似文献   

6.
美味猕猴桃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无性系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7.
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作物在数量及质量上不断提高的要求,寻找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定向改变植物遗传性状的新途径,以培育出适合要求的优良品种,一直是生物学工作者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来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熟练地掌握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技术和方法,对于利用原生质...  相似文献   

8.
高粱幼胚培养及再生植株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高粱幼胚接种在MS培养基上培养。授粉后9—12天的幼胚是最好的诱导分化时期。所试验的20个不同高粱基因型,从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的能力是不同的。这种分化能力是可遗传的。从401-1品种的5个授粉后9—12天幼胚的小盾片愈伤组织分化的158株再生植株(R_0),大部分是正常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变异株。R(?)的变异株在R_1没有复现,但从某些R_0正常株而产生的R_1穗行,出现了矮株和不育株变异。  相似文献   

9.
枸杞(Lycium barbarum)种子消毒后接种于无激素的 MS 培养基上,二周后取无菌苗下胚轴于诱导培养基(MS 2,4-D0.25mg/L LH500mg/L)产生愈伤组织。挑取黄绿色具颗粒状结构的愈伤组织继代,从而获得均一的胚性愈伤组织。经0.34%的 EMS(半致死剂量)处理后的胚性愈伤组织恢复增殖二周后,将存活的组织转接到含有1.5%NaCl 的诱导培养基中培养4周,再将少数存活下来的组织转接到含1.0%Nacl 的同样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每3周转移一次,共继代4次。经不断选择,选出了耐1.0%NaCl 的愈伤组织变异体。后者经多次继  相似文献   

10.
小麦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士生  张玉玲 《遗传学报》1991,18(4):332-338
对培养在含有不同附加成分的MS培养基上的小麦愈伤组织染色体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都有一定程度的染色体变异。在培养初期,高浓度2,4-D可增加愈伤组织中的染色体变异率,AgNO_3可降低染色体变异率。6-BA对培养初期愈伤组织染色体变异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高浓度6-BA可加大长期培养愈伤组织中的超倍体细胞频率。蔗糖浓度对最初9代愈伤组织染色体变异率无显著影响。但之后,低浓度蔗糖培养基上亚倍体细胞频率明显减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中正常二倍体细胞的频率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再生植株中,大部分核型正常,只有少数植株具有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变异。有些核型正常植株也有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11.
枸杞耐盐变异体的筛选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枸杞(Lycium barbarum L.)无菌苗下胚轴于MS+2,4-D 0.25mg/L+LH 50 0mg/L的诱导培养基上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经0.34%的EMS(半致死剂量)处理并恢复增殖2周后, 将存活组织转接到含有1.5%NaCl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4周,再将少数存活的组织转移到含1.0%NaCl的同样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经不断选择,选出了耐1.0%NaCl的愈伤组织变异体。经耐盐性、耐盐稳定性、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分析,以及对山梨醇、聚乙二醇的反应证明,该愈伤组织是耐盐变异体。变异体在含有1.0%NaCl的分化培养基(MS+6-BA0.5mg/L)上可分化出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2.
13.
大量试验证明,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产生许多变异。Burk和Matzinger首先在烟草的46个体细胞再生植株中,发现了广泛的表型变异。尔后,其他作物如甘蔗、小麦等,均发现有体细胞再生植株的变异。在水稻组织培养研究中,Oono首先报道了利用水稻去壳种子诱导愈伤组织进而分化成的再生植株,在株高、抽穗期、小穗育  相似文献   

14.
枸杞再生植株不同发育途径中染色体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16.
我们以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为材料进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研究,获得了一定进展,并在黄花菜优良品种试管苗工厂化生产的研究方面摸索出一定的经验。在以叶片、花茎、花梗为外植体时,发现了来自花梗建立起来的圆球茎再生苗有部分形态不正常。特此观察了花梗培养的再生植株形态及染色体变异,并研究了一些相关的问题。1.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圆球茎的建立 取不同花期、不同大小花蕾的花梗接种在 MS  相似文献   

17.
木枣叶片再生植株及其变异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木枣叶片再生植株及其5种变异系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结果表明:木枣叶片再生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由3个基因位点编码,位点1编码的是杂合三聚体酶,位点2和位点3编码的是纯合二聚体酶,其变异系中有不能表达位点2和位点3的植株,变异较大。也有完整表达3个基因位点的植株,且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获得具有抗病、优质丰产等优良性状的柑桔体细胞杂种,本研究应用当前推广良种朋娜脐橙胚性细胞原生质体和抗裂皮病、耐盐碱的红桔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作为亲本进行体细胞杂交研究。通过对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和培养过程中培养基调控等环节的研究,建立起原生质体融合及其后的胚状体再生系统,并从融合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培养中获得了大最的胚状体,进而获得个别体细胞杂种植株。同时对融合后再生的胚状体染色体数目和同工酶分析,还揭示了在柑桔原生质体融合再生中,胚状体水平上存在淹广泛的遗传变异。其中有14.1%的胚状体为四倍体,近20%为超倍体的非整倍体,并讨论了变异发生及由胚状体再生植株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小麦幼胚培养再生植株第二代若干性状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植株第二代(R2)各性状如F2代一样均表现为介于双亲的连续变异,并有超亲遗传。各性状的变异幅度均大于F2代,超出F2变异范围的株率依性而有所不同,从1.64——65.3%。R2代各性状的遗传力较F2有较大的提高。这些都反映了经体细胞培养后诱导了变异,丰富了R2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