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鲎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剑尾目、鲎科。由于它在古生代寒武纪时期业已出现,故有“活化石”之称。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有三属五种鲎。我国东南沿海盛产三刺鲎。鲎的血淋巴液中含血蓝蛋白,它是一种高分子量含铜呼吸蛋白,有一定构型,又能与其他分子连接,可作为研究细胞表面分子的标志物(刘黎等,1979);由于它的分子量很大又可作为免疫原(Malley,A 1965)(Lamy,J 1979),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报告三剌鲎血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在四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海洋中原始鱼类刚刚问世,恐龙等爬行动物尚未出现,鲎在当时便活跃在远古海洋中。直至繁衍至今,鲎仍基本保留着最初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所以它又被人们称为水族活化石。鲎有着奇特的外形,圆形的躯体拖着一条长长的剑尾,腹部和头部由关节连接。腹部呈六角形,两侧具棘刺。头部有四只眼睛,两只单眼和两只复眼。1967年美国科学家哈特兰(Haldan Keffer Hartline)等  相似文献   

3.
    
鲎(hòu)栖生于温暖水域的海洋中,早在三、四亿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鲎已生存于世。由于我国闽粤一带的海床,几亿年来变化不大,加之这一带海水温差很小,以及鲎的自卫本领,使鲎一直生存至今,而且它的形态变化不大,依然故我,所以人们称之为“活化石”。在动物分类学上,鲎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有螯亚门、肢口纲、剑尾目。目前世界上仅有三属五种,分布于北美、中美及东南亚沿海一带。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鲎变形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鲎属于节肢动物门螯肢动物亚门肢口纲剑尾目,现存三属五种,分布于北美、中美和东南亚沿海一带。变形细胞是鲎血液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 被称为活化石的鲎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在近四亿年的漫长过程中其形态几乎没有变化。自1956年Bang等给美洲鲎注射格兰阴性杆菌引起血管内凝血以来,鲎变形细胞溶解物用于微量内毒素的检测,受到普遍重视。近年来国内从中国鲎(Tachyplelus tridentatus  相似文献   

5.
《生命世界》2006,(10):109-109
如果你在南中国海边看见一种似虾非虾,似蟹非蟹,有着蓝色血液的“丑八怪”,一定不要惊奇,它就是人称“马蹄蟹”的一种与三叶虫同样古老的动物——海鲎(hou)。海鲎的祖先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爬行动物尚未崛起,原始鱼类也刚刚问世。而随着沧海桑田的转变,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海鲎从四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获得了“活化石”的美誉。  相似文献   

6.
中国鲎(Tachypleustridentatus),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螯亚门(Chelicerata)、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鲎科(Limulidae),分布于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其他国家。鲎科动物(Horseshoecrab)现有三属四种,自从早古生代奥陶纪出现,至今4亿多年,其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无重大变化。在胚胎发育后期有三叶虫幼体的形态特征,被誉为活化石。在天然免疫、视觉、胚胎发育等许多方面,鲎成为研究者的模式动物。  相似文献   

7.
鲎是珍贵的海洋“活化石”生物。本研究于2014—2020年在广西北海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开展圆尾蝎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种群动态调查。总计观察到圆尾蝎鲎990只,种群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第6个调查年相比第1个调查年下降94.60%,表明圆尾蝎鲎资源保护已势在必行;雄鲎占80.28%,雌鲎占17.50%。圆尾蝎鲎种群动态呈现显著季节规律性,种群数量与温度及北风和南风风向状态值(0和4)呈显著正相关,显示出滨海风向标生物特征。本研究揭示了圆尾蝎鲎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为保护区鲎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洋活化石——鲎(hòu)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科研、经济、生态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鲎作为古老的海洋底栖动物被过度捕捞,现已到了枯竭的程度,2021年2月,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更新和发布,我国海域的中国鲎和圆尾鲎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推动鲎研究和有效制定实施鲎资源的保护措施,本文主要从鲎的生物学研究、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三个方面入手,瞄准鲎的分类学问题、鲎的生物学前沿问题包括神经系统、视觉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与发育和共附生微生物等、生态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明确研究重点和难点的同时,扩大对鲎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东南沿海,生活着一种古老的生物——鲎(hòu 后)。它的这个名字连同它的古怪的相貌,对许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鲎诞生在古生代的泥盆纪,它和腕足类的古老生物海豆芽,同期出现,已经有近三亿年的历史了。因为在它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三叶幼虫期,尤其是在它刚出卵壳尚未蜕皮之前,很象三叶虫,所以人们认为鲎同三叶虫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它很可能是从三叶虫演化来的。  相似文献   

10.
鲎血细胞来源的抗菌肽,在鲎天然免疫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外源病原菌具有抗性作用,降低了外源病原菌对鲎活体的致病性,增强了鲎的天然免疫能力。鲎源抗菌肽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来源的抗菌肽的优势,对鲎源抗菌肽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实用意义。概述了鲎源抗菌肽的性质、分子结构、基因序列及其制备,并对它们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张宇波 《化石》2001,(4):12-14
一提起化石 ,人们就会想到已经绝灭了的生物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活化石。动物界的活化石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某些动物在较早时期就已形成 ,而现在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例如原生动物中的有孔虫、放射虫 ,腕足动物中的海豆芽和脊索动物中的文昌鱼等 ;严格地是指有些类群曾繁盛过 ,后来衰退了 ,只有单一或少数现生种 ,而且仅生存在很局限的区域 ,这些动物被视为珍宝 ,也称为孑遗动物 ,例如现在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鸭嘴兽就是这样的动物之一。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单孔类。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  相似文献   

12.
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的脊椎动物在相对的一段较短时间内演化出众多的类群;而有的在数百万年时间中,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些至今还活着的类似于化石的物种就是"活化石".比较著名的"活化石"有澳洲袋鼠、肺鱼、中国银杏、大熊猫、扬子鳄等.  相似文献   

13.
彭霄鹏  吕亚奎 《化石》2021,(1):70-71
鲎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奇特生物,属肢口纲剑尾目的海生节肢动物.外形有一个较宽的新月形头胸甲,背部有一对复眼和两个单眼,头胸相连,外形很像马蹄,所以有人称之为马蹄鲎. 鲎的祖先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就已出现,那时地球还没有那么多物种,恐龙还不是地球的霸主,原始鱼类刚刚诞生.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古老的动物随自...  相似文献   

14.
近来,古生物学名词“活化石”在悄悄时髦。诸如《地理知识》1990年第8期上的《满族语言的活化石——锡伯语》;第345期《南方周末》上的《南音——华夏乐坛的“活化石”》;1990年10月5日《北京晚报》上的《戏剧活化石——四川傩戏》;第10471号《新民晚报》上的《母系氏族的活化石》等。什么叫活化石?《辞海》称:活化石有广狭两义:广义的,凡地质历史上所发生的,至现代还生存着的动物或植物,都可叫活化石。狭义的活化石与现代孑遗生物的意义相近。  相似文献   

15.
动物“活化石”有两个含意,一是指有些动物很早以前在地球上就“消失”了,但在近代又重新发现了它们(如新蝶贝、旋壳乌贼、吸血枪乌贼、海百合、海胆、总鳍鱼);或有些动物曾在早期地质年代繁盛,后来发生了衰退,只有少数种类在少数地区生存至今(如鹦鹉螺、鲎、肺鱼、中华鲟、喙头蜥、扬子鳄、鸭嘴兽、白暨豚、大熊猫)。这些动物又叫孑遗动物。另一种含义是指虽发生时期较早,但至今仍广泛分布于世  相似文献   

16.
 经N-乙酰氨基葡萄糖交联琼脂糖亲和层析及以交联琼脂糖介质的高效液相分子筛层析,从中国鲎细胞溶解物中分离纯化了一种凝集素,其活性比原料鲎试剂提高128倍。鲎凝集素SDS电泳时表现出分子量为69000,和72000的二个亚基。N-乙酰氨基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及岩藻糖等对鲎凝集素凝集鸡红细胞的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加热60℃,10分钟可使凝集素活性基本丧失。CaCl_2为凝集素活性所必需。鲎凝集素与肺炎球菌C多糖有沉淀反应。  相似文献   

17.
杨杰 《化石》2005,(3):24-26
图1一块发现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鲎化石标本。该标本表明,虽然经过了近2亿多年的历史变迁,鲎的外形几乎没有发生多少改变。图2现生鲎主要生活在沙质海底,取食泥沙下的蠕虫和无壳的软体动物。三叶虫从寒武纪早期开始出现,是最古老的节肢动物之一。它成功地繁衍了3亿多年,最终成为  相似文献   

18.
鲎是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是世界现存4种鲎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是河口生态系统的标志物种, 同时其血液被用于生产医用检验试剂――鲎试剂。中华鲎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围相当狭窄, 仅局限于日本濑户内海向南延伸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的太平洋西岸海域, 其中在中国东岸和日本南部海域的历史产量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华鲎种群数量出现了显著减少, 2019年中华鲎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正式更新为濒危(EN), 明确了中华鲎资源呈现全球性衰退的状态, 究其原因可归纳为鲎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两个方面。在开展鲎资源保护的实践工作中, 作者深刻反思当前鲎资源保护在海洋保护区划定、增殖放流及科普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包括加快完善种群基线数据, 制定标准化种群和生境基线监测指南, 构建科学放流体系等, 以期推进全球范围内的中华鲎资源保护与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划设有6个鲎保护区,但对鲎种群具体分布位置、数量及趋势数据几近空白,阻碍了科学管理策略制定和保护行动推进。为此,采用野外调查方法分别对该6个鲎保护区幼鲎资源现状展开调查,并对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6个鲎保护区中仅遂溪中国鲎保护区和徐闻圆尾鲎保护区发现有幼鲎分布,其中徐闻圆尾鲎保护区内幼鲎丰度极低,调查整个保护区仅发现2只幼鲎;遂溪中国鲎保护区幼鲎丰度为6.45 ind·100m–2,但低龄期幼鲎个体数量明显低于高龄期。保护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分析显示,遂溪大型底栖动物以浮游生物食者为主,徐闻以植食者为主,浮游动物、微藻类以及浮游植物等天然饵料资源充足,符合幼鲎的摄食习性。此次鲎保护区资源调查表明广东省鲎资源现状严峻,鲎保护区管理亟待改善。提升鲎的保护等级、科学的人工放流、行之有效的保护区管理措施等行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的形态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研究发现,中国鲎幼体阶段(黄皮鲎)生殖盖板中叶不长于侧叶,尾呈三角形,上有一列小刺,腹甲后端尾上有三个棘突,尾两个侧边无小刺,腹甲背面无小刺分布,但其头胸甲和腹甲背面棘突较长,明显呈幼体状,中国鲎的胚后幼体发育从小到大,身体背部颜色处于黑色→土黄色→褐色的一种渐变过程,当中国鲎幼体头胸甲宽度处于10-25cm时,也就是胚后发育的第12至第16次蜕皮期间时,其体色呈土黄色,在粤西、海南、北部湾一带俗称“黄皮鲎”。所以,黄皮鲎为中国鲎一定阶段未成熟的幼体,而不是一个新种或亚种。标本采自广东省湛江市,保存于湛江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