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ATP门控离子通道P2X受体家族中,P2X7受体由于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其他(P2X1-P2X6)受体的显著差别而备受关注.P2X7受体是由3个同源亚基组成的多聚体,其C端为P2X受体家族中最长的,与其他已知蛋白没有同源性.P2X7受体具有独特的双功能性,被ATP激活后形成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允许钾、钠、钙等阳离子跨膜流动,而对二价阳离子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选择性,在低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及ATP的持续刺激下,激活的P2X7受体能形成大的孔通道.P2X7受体广泛分布在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骨组织等多种组织器官中,通过信号转导参与细胞增殖、蛋白合成和细胞凋亡等事件.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发现,P2X7受体参与神经突触传递等生理过程,并在神经性退变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多种假说支持它与少突胶质细胞的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P2X3受体的表达及其与SP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细胞上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及其与P物质的关系。方法取SD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和三叉神经节(TG)固定后切片;用抗P2X3受体抗体和抗SP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并通过两种不同的显色方法同时进行P2X3受体和SP的双标。结果P2X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小细胞和中等细胞(其中在TG,P2X3-ir阳性神经元约占整个细胞的24.8%;在DRG约31.7%的神经元是P2X3-ir阳性),并且在DRG和TG细胞上均存在有P2X3受体和SP共存(TG上的双标细胞占P2X3-ir阳性细胞总数的36.26%,DRG上占46.81%)。结论由于ATP门控阳离子通道受体P2X3本身就与伤害性感受的初级传入有关,而它与SP的共存可提示当组织中的ATP释放时可以通过P2X3受体作用于含SP的伤害性感觉神经末梢上,促使SP释放引起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3.
李彬  卢向阳  于烨  田云 《生命科学》2015,(2):203-207
嘌呤能受体P2X4是三磷酸腺苷(ATP)-门控的阳离子通道,对生物体内多种重要生命活动起一定的调节作用。二次跨膜的三聚体通道P2X4受体的三维空间组成是由胞外结构域、跨膜域及胞内N-、C-端组成。ATP的三磷酸基团能被位于亚基界面的ATP结合口袋的带正电氨基酸特异性识别,嘌呤环则被疏水氨基酸和部分氨基酸的主链氧所识别。P2X4受体激活后,胞外阳离子更多是通过侧窗路径进入细胞内。就P2X4受体的空间结构、配体的识别、离子通透途径及门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P2X受体是一类离子型配体门控通道,分为7个不同的亚型(P2X1~7)。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urinergic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7 receptor, P2X7R)是ATP门控的,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属于嘌呤受体P2X家族。P2X7受体广泛表达于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和免疫系统。在胞外ATP作用下,P2X7受体偶联多种胞内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因子的释放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发现,P2X7受体与诸多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慢性疼痛、情绪障碍和癌症等。P2X7受体异常表达会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生,增加疾病的易感性与病变程度。现就P2X7受体的生物学特征、P2X7受体与疾病的关系及其特异性阻断剂和激动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P2X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P2X受体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属于P2受体家族。P2X受体的配体是ATP,胞外ATP结合时P2X受体通道打开,允许阳离子(Na 、Ca2 等)通过。目前已克隆了7个哺乳动物的P2X(P2X1-7)受体,并阐明了它们的药理学特性。天然P2X受体可以组装成同型或异型聚合体,形成功能性离子通道。对有关P2X受体的结构、分布、功能、生物物理学特性等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不同诱导因子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2X7受体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XJ  Zheng GG  Ma XT  Lin YM  Song YH  Wu KF 《生理学报》2005,57(2):193-198
ATP激活P2X7受体可产生一系列的白细胞功能反应,因此P2X7受体的表达调控引起我们的兴趣。然而P2X7受体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单核细胞中的表达调控机制尚未阐明。本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多种细胞因子、细菌抗原、丝裂原对P2X7受体表达的诱导作用,探索P2X7受体的诱导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单个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可检出P2X7受体的表达;白细胞介素2、4、6(interleukin-2、-4、-6,IL-2、IL-4、IL-6)、肿瘤坏死因子仪(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细胞因子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Ⅰ株(Staphylococcus aureus Cowan strainⅠ,SAC)、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能上调PBMC的P2X7受体表达,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m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和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M,PHA-M)等则没有作用;LPS和M-CSF可以提高单核细胞的P2X7受体表达,IFN-γ、TNF-α、GM-CSF作用较弱,但是这些因子的预处理并不能增强LPS对P2X7受体表达的诱导。炎症因子促进P2X7受体的表达,提示P2X7受体可能在对抗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中起一定作用,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因枪法转化小麦谷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面粉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麦谷蛋白多聚体结构的组成,谷蛋白多聚体由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和醇溶蛋白以二硫键相互交联构成,其数量和结构特征直接影响面团的粘弹性,所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转化优质谷蛋白基因,增加谷蛋白数量,改善谷蛋白多聚体结构组成,进而改良面粉品质的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并在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基因枪法是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质的主要途径,自1992年以来已在多个研究室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显示了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质的可能性及前景。综述了迄今为止国内外利用基因枪法转化谷蛋白基因改良小麦品质的研究进展,并在受体材料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嘌呤受体分为P1和P2受体两大类,其中,P2受体又分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P2X受体)和G蛋白偶联型受体(P2Y受体)。P2Y6受体是P2Y家族中的一员,P2Y6受体参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及神经病变等疾病的发生。随着氯吡格雷(P2Y12受体阻断剂)等嘌呤受体阻断剂被FDA批准应用于临床,且表现出良好的疗效,P2Y6受体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亦成为人们开展针对P2Y受体的新型靶向性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2Y6受体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9.
马柯  熊思东 《生命的化学》2002,22(4):371-372
RANTES可以单体,双体和多聚体等形式存在,单体和双体形式的RANTES受体为CCR1,CCR3,CCR4和CCR5,而多聚体GAG。Glu26和Glu66在RANTES的多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聚体的RANTES与Jak2,Jak3和Src kinase p56(lck)等酪氨酸磷酸化有关,活化T细胞,单个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并可增强HIV的复制。  相似文献   

10.
P2X受体是由胞外ATP激活的配体型门控阳离子通道,其亚型P2X3受体在咳嗽、疼痛、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P2X3受体为药物靶标开展研究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该文就P2X3受体的结构、激活剂及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