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酵液中曲酸的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0 7年斋滕在蒸米发酵物中发现曲酸(Kojicacid)。 1 92 4年 ,薮田测定了曲酸的结构[1,2 ] ,化学名称为 5 -羟基——— 2 -羟甲基- 1 ,4吡喃酮 ,相对分子质量 1 42 .1。曲酸具有抑菌能力、抗氧化性、与金属离子螯合作用等性质 ,因此在食品中可作为防腐剂、保鲜剂、护色剂 ;曲酸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 ,有显著的增白作用 ,现已在美白化妆品、浴剂及牙膏等日化工业中应用[2 ,3] ;它还可作为香料合成的中间体 ,故此国内外近来对曲酸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目前 ,采用发酵法生产曲酸的方法较多 ,对发酵液中曲酸的提…  相似文献   

2.
衣康酸发酵生产后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阳  陆鲁生 《生物技术》2001,11(3):46-48
由铅盐沉淀、硫酸酸解和碳酸氢铵再生这几个步骤组成的新工艺流程,能有效地从发酵液或结晶母液中提取衣康酸。与原来的铅盐沉淀工艺相比,新工艺有流程简单、投资小、操作费用低、辅料便宜易得、副产品价值高等优点。该工艺配合衣康酸的浓缩结晶法使用,可大幅度提高总衣康酸提取得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筛选了118株曲霉、获得一株黄曲霉8004。采用葡萄糖与蛋白胨为主要原料,8004菌株发酵产曲酸4%以上。发酵液通过过滤、浓缩可直接结晶。利用发酵方法制得的曲酸与硬脂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曲酸硬脂酸双酯、收率达80%以上。化妆品试验表明曲酸及曲酸硬脂酸酯具有增白与防晒作用。曲酸(kojic acid)化学名称5-羟基,2-羟甲基r-吡喃酮,1907年斋滕在米曲抽提液中发现(1)。1992年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4.
三氯化铁比色法测定曲酸含量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理珉  程立忠  陆和生 《生物技术》2000,10(3):F003-F003,F002
曲酸(Kojicacid)又名5-羟基-2-羟甲基-4-吡喃酮,1907年斋滕在蒸米发酵物中发现曲酸,1924年,薮田测定了曲酸的结构[1]。曲酸在食品中可作为防腐剂、保鲜剂、护色剂,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结构能抑制熏肉中亚硝酸钠转化为致癌的亚硝胺;曲酸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有显著的增白作用,现已在美白化妆品、浴剂及牙膏等日化工业中应用[2];它还可作为香料合成的中间体,故此国内外近来对曲酸开展了广泛研究。目前,发酵法生产曲酸的方法有:表面静态培养法、通风发酵法、半连续微孔薄膜表面液态培养技术、固定化细胞技术等[3]…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叶蛋白提取的几种方法,其中有水溶液提取法、加热法(60℃加热、90℃加热)、酸碱法、纯蛋白质沉淀法、盐析法、凝聚剂沉淀法、超滤法、电浓缩法、反胶团相转移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发酵酸法等。将发酵酸法和其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重点讲述了发酵法提取叶蛋白的优点,并指出叶蛋白在今后开发利用中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曲酸菌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微  陶文沂   《微生物学通报》1997,24(5):274-277
筛选获得产曲酸菌株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MSA进行60Co诱变,并进行了发酵工艺条件研究,以葡萄糖为碳源、豆饼粉为氮源,在pH3.0、33℃摇瓶培养,可达到5d产酸5%以上水平。发酵液采用直接浓缩结晶工艺,脱色与重结晶后获得无色针状晶体,红外图谱检测确证为曲酸。  相似文献   

7.
植物激素是一类微量的内源化合物,可能是微藻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通用"语言"。植物激素甄别是认知微藻群体感应和胞间通讯机制的关键。然而,由于植物激素具有超微量、性质复杂和干扰物质共存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提取浓缩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减小基质效应和区分同分异构体仍是甄别植物激素的难点问题。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提取与检测的研究现状,关注了各类样品制备植物激素的方法和案例,重点阐释了固相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磁性固相萃取法、液液微萃取法等提取方法以及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毛细管电泳等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利用串联固相萃取法从藻液提取痕量植物激素的前景,以及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检测植物激素的方法,以期为藻际微生物生态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有机微滤膜和超滤膜连续过滤谷氨酸发酵液,去除菌体蛋白,以利于后续的提取操作。方法:利用微滤膜去除菌体及大分子蛋白等杂质,微滤透过液进入超滤膜系统,进一步去除小分子蛋白及色素等,再利用浓缩连续等电法进行提取,得到谷氨酸。结果:发酵液经过滤后,可溶性蛋白、色素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6.7%和63.2%,谷氨酸的损失率仅为0.6%;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和纯度分别可达到95%和99%。结论:利用有机膜系统处理谷氨酸发酵液,可高效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蛋白和色素等,明显地提高了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及纯度。  相似文献   

9.
魏少鹏  徐楠  姬志勤 《微生物学报》2014,54(10):1155-1160
【目的】探明豇豆内生真菌F52的分类地位及不同碳源对曲酸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对豇豆内生真菌F52进行分类鉴定;通过重结晶获得曲酸高纯度产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及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同碳源对曲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该曲酸产生菌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F52;葡萄糖与蔗糖组成的复合碳源曲酸产量最高,乳糖的存在不利于曲酸的生成;该菌株发酵液中曲酸含量可达24.44 g/L。【结论】Aspergillus flavus F52是一株具有产业化开发价值的曲酸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10.
适于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样品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铭贤169'小麦苗期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传统的TCA/丙酮沉淀法、酚提取-甲醇/醋酸铵沉淀法以及改进的TCA/丙酮沉淀-酚/SDS联合抽提法提取叶片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和胶体考染,以建立适用于小麦蛋白质组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较酚提取-甲醇/醋酸铵沉淀法获得的蛋白杂质较少,在二维电泳图谱中的蛋白点较酚抽提-甲醇/醋酸铵沉淀法提取的蛋白点清晰且多.相比于以上2种提取蛋白样品方法,改进的TCA/丙酮沉淀-酚/SDS联合抽提法提取的小麦叶片蛋白杂质少、二维电泳图谱上的点明显增多、分辨率较高.所选小麦的代表性蛋白点能获得成功鉴定.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水稻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样品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