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合作用的研究是一个既有重大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课题。1957年制订我国自然科学远景规划时,这个课题才提到日程上来。殷宏章先生为发展我国自然科学,在我所领导创建了光合作用实验室,开辟了对光合作用机制的研究领域。 50年代,Calvin等阐明了光合碳循环需要ATP提供能量之后Arnon,Frenkel等分别发现离  相似文献   

2.
殷宏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光合作用研究的先驱,在植物生物化学、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等领域取得过重要的研究成果。殷先生很早便开始研究生长素与植物运动机理的联系,用自己发明的一种组织化学方法,阐明了磷酸化酶与植物中淀粉合成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殷先生参与组建我国第一个光合作用研究室,致力于光合磷酸化、物质转化、群体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中国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早在三十年代,Hopkins证明小球藻的生长必须有锰的存在,随后许多人亦发现自养放O_2的有机体的生长,不可缺少锰,而且,知道锰与光合作用有关。直到1955年Kessler才发现它与放O_2有关,并且,推测锰的作用部位在光系统Ⅱ的氧化侧。近几年来才有实验证据支持了这个推测。人们普遍认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的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们通常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统称为光合细菌。这是在水域中最复杂的菌群之一,也是地球上最早出现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无论是淡水、海水或是泥土中,甚至在水温很高含硫的温泉中都有它们的存在。早在19世纪人们即发现处于静水的池沼地带,此类细菌的大量繁殖时常能使水体变红,以后又注意到它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与光和硫化氢的存在有直接关系,并发现它们的光合作用不同于一般藻类或高等植物,是具有不释放氧的特点。自30年代起,经范尼尔(Van Niel)的系统研究,才  相似文献   

5.
大豆高光效育种光合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作物生理学研究证明,光合作用是决定作物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光合能力大小將直接影响作物产量的高低缭?0年代初,有人曾提出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可使产量提高的设想。与此同时,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又在高等植物中发现了光呼吸及C_4双羧酸途径,给人们以新的启迪,开始认识到提高光能利用尚有巨大的潜力。自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开始把提高作物光合能力的遗传改进研究列为重点课题。美国一直对筛选、利用、创造同化CO_2能力强的作物品种十分重视。英国研究了小麦的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6.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氧化水产生分子氧(光合裂解水)的反应是光合作用的一个基本过程.水经过此反应释出的氧气是地球上维持需氧生命的唯一氧气来源,释出的电子、质子为光合作用中后面步骤的进行所必需.人们对这个重要过程的认识需追溯到二百年前J.Priestley 和Ingen-Housz 的开拓性的工作.那时氧气尚未发现,Priestley 观察到植物有改善空气的功能,Ingen-Housz 并进一  相似文献   

7.
用微晶纤维素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叶绿素a、b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光合作用过程是生物界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最主要途径。叶绿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担任了把光能吸收和转化成化学能的主要角色。多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对这重要色素作了大量的研究,测定了它的分子结构,化学物理性质,并通过研究纯粹的叶绿素和它的衍生物的光化学性质,以及将它们在体外重组,模拟了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功能,使光合作用研究更深入了一步。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对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纯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量也有  相似文献   

8.
光合碳代谢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50年代Calvin循环发现以来,经历厂长期考验,迄今仍公认它是植物光合碳代谢中的基本或中心的途径。60年代和70年代相继发现和完成的C1循环,CAM途径和光呼吸途径则可以说是对Calvin循环的一种补充。Calvin循环中产生的糖磷酯经过一系列酶反应最终产生淀粉(在叶绿体内)或蔗糖(在细胞质中)现在这些代谢途径已研究得比较详尽。70年代乃至80年代则着重于对代谢途径调节控制的研究。从最近几年光合碳代谢的研究状况来盾,有如下几方面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1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研究将继续深入现在普遍认为R0biSCO是植物光合作用中…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研究较多,近几年来又有不少工作深入研究完整叶绿体的光合作用特性。但是,前者显著受气孔开度的影响,且难于直接从生化方面进行研究,后者则未包括光合作用的全部过程。因此,很需要从叶细胞水平来研究光合作用。研究文献中涉及的叶肉细胞的分离,多用酶学方法。这种方法虽然适用于多种植物,但手续繁杂费时。我们实验室曾发现,从甘薯叶片很容易用机械方法分离得到叶肉细胞,并研究过它的光合磷酸化特征。在本文中我们进一步证明,这样分离得到的甘薯叶细胞具有光合作用活力。此外,我们还用机械方法分离得到了可以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大豆叶肉细胞。现将部分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太阳光能分解水,产生质子和电子去还原CO_2,合成有机物。氧则以分子态的O_2放出来。 2H_2O(?)4H~++4 e~-+O_2↑光合裂解水放氧是地球上O_2的最重要来源。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却是光合作用中人们认识最不清楚的部分,因为人们一直没有能够分离出来有这种活性的物质,因而是出名的老大难问题。六十年代初,闪光下的研究发现,每第四闪放O_2最高。所以这个过程大约有四个中间步骤。为了解释这种现象,Kok提出了一个四量子机理的假说(即S-循环):  相似文献   

11.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极其重要的细胞器,是进行人类和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最终能量来源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本世纪五十年代早期发现叶绿体有孚尔根染色反应,说明它含有DNA 存在。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证明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植物学中,“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是一个重点内容。教材在这一章编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课和“光合作用产生氧”、“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等三个演示实验。这些实验分别验证了光合作用一个方面的内容,均为单因素实验。我们在广东北江中学教育实习过程中,发现以上的四个实验除“光合作用产生氧”外,其他三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基本相同,均是通过检验材料叶片内是否有淀粉生成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发生,从而分别得出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光、叶绿素和吸收CO2等结论。这几个结论…  相似文献   

13.
著名科学家葛培根教授历时数载写就《光合作用》一书,最近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葛先生工947年赴美深造。以后长期在极负盛名的美国俄亥俄州凯特林实验室从事光合作用原初反应研究。他在80年代曾数次来北京、上海和扬州作报告、讲学和示范,对我国光合作用研究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如今他又花了很大的精力用中文写了这本专著,无疑将有力地帮  相似文献   

14.
ISAAA信息     
<正>光合作用"开关"使水稻产量提高30%阿肯色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蛋白质,作用类似"开关",能够激活增强水稻光合作用活性的基因,使水稻产量提高30%。研究人员将这种蛋白质名为高产水稻蛋白(HYR),能使植物应对胁迫、生长旺盛并产量增加。HYR调节子调节光合作用这一个复杂过程。在温室中,利用HYR调节子的植物比其他品  相似文献   

15.
ISAAA信息     
<正>光合作用"开关"使水稻产量提高30%阿肯色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蛋白质,作用类似"开关",能够激活增强水稻光合作用活性的基因,使水稻产量提高30%。研究人员将这种蛋白质名为高产水稻蛋白(HYR),能使植物应对胁迫、生长旺盛并产量增加。HYR调节子调节光合作用这一个复杂过程。在温室中,利用HYR调节子的植物比其他品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在光合作用机制研究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显然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因此,一百多年来,它一直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例如,Ann.Rev.Plant Physiol.自1950年创刊以来,登载  相似文献   

17.
地膜覆盖是一项新兴的农业栽培技术,它已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近年来,地膜覆盖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有色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已开始崭露头角,它犹如一朵艳丽的鲜花正在开放。大家知道,绿色植物只有在光照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科学工作者在观察和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同的植物喜欢不同的色光。有的  相似文献   

18.
细胞骨架的研究是当今细胞生物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而中间纤维是三种主要骨架纤维中研究较少的一种。从60年代发现至今,人们对动物细胞中间纤维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近来又发现它在基因表达等重要生命活动中起一定的作用。中间纤维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能够在体外进行自我装配,不需要核苷酸和结合蛋白参加,也不依赖于蛋白质的浓度。植物细胞中是否存在中间纤维一直是未解决的问题。从80年代起,有一些研究发现在高等植物细胞中存在能与动物细胞中间纤维抗体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命活动过程的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飞跃。已经开始从分子水平,或者说从基因,基因表达,基因调控的水平去探索各种生命活动过程的分子机制。从植物生理领域来说,人们已经开始探索或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生物固氮,抗性,激素等有关的基因和基因表达。可以预计在近几十年内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兰卡斯特大学、洛桑研究所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科学家对一种天然植物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进行了研究,探索它对提高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小组对小麦的25种基因型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测试,包括面包小麦的野生近缘物种,发现即便是近缘基因型之间也存在差异。他们从每种基因型中确定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优势Rubisco。研究人员在柱穗山羊草(Aegilo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