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目前耳鼻喉疾病中发病率日益增高,它以频繁发作的气道梗阻为主要特征,常常伴随着呼吸道气道管径减小,并使呼吸道更易发生进一步的狭窄和塌陷.急性和重复性呼吸暂停的副作用包括氧饱和度降低,胸内压减低,白天嗜睡,自主功能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呼吸暂停-减弱及呼吸窘迫检测指标有助于量化疾病的严重程度.呼吸暂停综合症有多种临床表现,其中以白天的嗜睡为主要症状.肥胖是重要发病因素之一.目前较为工人的呼吸暂停综合征包括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型三种,其中阻塞性最为常见.本综述主要从该病的X线表现,诊断和治疗这三个方面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咽部解剖途径进行分析。方法:探讨咽部解剖的方法,并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这一年的时间段里,抽选出36例此类病患者进行多项检测并与36位无病史的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抽取的36例此类病患者均具有腭咽部狭窄的症状,其中大部分患者还合并有口咽部阻塞。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产生,与腭咽腔与口咽腔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6例做研究对象,对患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前后呼吸暂停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平均值进行记录和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三组患儿术后呼吸暂停指数、伴最低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优于术前。中、重度鼻咽气道狭窄程度比较,术后较术前疗效显著,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后呼吸暂停指数、伴最低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得到显著改善,是治疗最佳方案,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玮  杨梦雨  闫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2):1856-1857,186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评价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PSG监测数据。结果:随着呼吸紊乱指数的增加,年龄、体重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SaO_2%、平均SaO_2%下降等指标在轻度与中、重度SAS之间差异显著;70例患者中伴有高血压52.9%、糖尿病5.7%、冠心病21.4%。结论:OSA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痛,对OSAS早期诊断治疗是预防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obstructl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睡眠呼吸参数的比较,探讨UPPP治疗OSAS的效果。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确诊为OSAS的病人46例,选择呼吸紊乱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及睡眠中的最低SaO2值作为评价OSAS轻重程度的指标。计算轻中度组、重度组在手术前后的AHI缓解率、最低SaO2缓解率厦显效率,并作为衡量UPPP手术治疗效果的指标。分析患者在手术前后AHI、最低SaO2的相关性;分析轻中度组和重度组的缓解率、最低SaO2缓解率及治愈率的相关性。结果:1利用UPPP手术治疗OSAS,患者手术前后AHI、最低SaO2具有相关性。2在分组资料中,轻中度组和重度组的缓解率、最低SaO2缓解率及显效率都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1)UPPP是治疗OSAS的有效方法;(2)轻中度组的治疗效果要好于重度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发病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CHD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CHD合并OSAS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及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其SP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较高,临床接诊冠心病患者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SPO2、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临床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尽早干预,降低OSA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is characterized by recurrent collapses of the upper airway, which lead to repetitive transient hypoxia, arousals and finally sleep fragmentation. Both anatomical and neuromuscular factors may play key role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OSA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study the control mechanism of OSAS from the mechanical point of view.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developed, which not only reconstructed the realistic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upper airway, but also included surrounding structures such as the skull, neck, hyoid, cartilage and soft tissues. The respiration process during the normal and apnea states was simulated with th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method (FSI) an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 (CFD). The airflow and deformation of the upper airway obtained from the FSI and the CFD method were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under large negative pressure during an apnea episode were analy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SI method is mor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han the CFD method. The concave configuration of the upper airway may accelerate the collapse of the upper airway in a positive feedback mechanism, which supplies meaningful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further research of OSA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牙列套式口腔矫正器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60 例老 年OSAS 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采用双牙列套式口腔矫正器治疗。治疗前后,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检测和比较 患者的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以及血氧饱和度,并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SF-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变 化。结果:①治疗后,患者的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均存在统计 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②治疗后,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感、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 感角色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双牙列套式口腔矫正器不仅能够有效 改善OSAS患者的症状,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OSAS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发病主要是由于上气道解剖上的狭窄和呼吸控制功能失调而造成。OSAHS症状正确诊断对于OSAHS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上呼吸道CT对OSAHS患者上气道狭窄部位扫描定位是临床上的重要诊断手段,如何分析CT扫描数据,对于正确判断OSAHS具有意义。本研究以健康人群常规CT扫描数据确立了检测指标的正常范围,选用58例OSAHS患者进行上呼吸道CT。研究结果表明:58例患者中13例无明显狭窄,45例患者存在横截面狭窄,统计发现狭窄层面共71个。在45例OSAHS患者中,26例为单个层面狭窄,其中15例为软腭后区狭窄,2例为悬雍垂区狭窄,4例为舌后区狭窄,5例为会厌后区狭窄;在45例OSAHS患者中,16例患者存在两个层面的联合狭窄,一般为相邻部位,其中6例为软腭后区+悬雍垂区狭窄;6例悬雍垂区+舌后区狭窄,4例为舌后区+会厌后区狭窄;另外,CT扫描显示2例OSAHS患者的层面狭窄成3个部位的联合,分别为软腭后区+悬雍垂区+舌后区;而2例患者的层面狭窄为4个部位联合。进一步对15例清醒状态和睡眠呼吸暂停状态下的OSAHS患者进行的上呼吸道CT扫描对比发现,清醒状态下的上呼吸扫描提示的狭窄部位与睡眠呼吸暂停状态下发生的阻塞部位基本吻合。从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大多数OSAHS患者存在上呼吸道的解剖性狭窄,且狭窄部位基本与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状态下阻塞部位相一致,进一步说明上呼吸道CT扫描对OSAHS患者阻塞及狭窄的定位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联合应用舌骨肌切开悬吊术和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方法:用多导睡眠监测确定52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同方法确定均为以舌根平面阻塞为主的上气道多平面狭窄。采用舌骨肌切开悬吊术联合腭咽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后鼾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手术总有效率94.2%。无1例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舌骨肌切开悬吊术安全、易行,结合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对冠心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纳入我科住院的明确诊断冠心病患者共168人,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共分2组:冠心病组133例,冠心病合并OSAS组45例(轻度OSAS组16例;中度OSAS组18例,重度OSAS组12例)。对比分析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OSAS组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BMI、LDL、HDL在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OSAS的BMI、LDL、HDL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各组间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HOMA-I、RHb A1、OX-LDL、AHI在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轻度OSA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HOMA-I、RHb A1、OX-LDL、AHI在OSAS轻、中、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OSAS患者AHI和BMI、LDL、FPG、HOMA-I、OX-LDL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OSAS增加了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糖尿病的风险,及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和OX-LDL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过去普遍认为暴露于间歇缺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对身体有害,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重度IH对机体有害,而轻度IH可能有益。本文介绍IH在激发呼吸神经可塑性中的作用,即暴露于轻度IH能诱导呼吸可塑性,增加上气道稳定性,降低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的压力,增加CPAP治疗依从性和改善治疗结果。此外,IH诱导的神经可塑性能促进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治疗重叠综合征(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诊断为重叠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4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上p H和Pa O2高于对照组,Pa CO2、呼吸暂停指数(AHI)、睡眠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Bi PAP治疗OS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改善患者呼吸情况,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呼吸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神经科、心血管科、血液内科等多学科的疾病.在心血管疾病方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关系密切;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方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系统疾病等的相互联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各疾病相互作用机制十分复杂,目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已成为研究热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对于今后防御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重大意义.这里主要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相关受体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一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监测方法.方法:通过多导生理仪同步监测自由活动大鼠6 h生理睡眠时间的皮层脑电、颈部肌电,以及呼吸波形.并用人机交互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监测信号稳定、清晰易辨,根据记录到的信号可进行不同清醒-睡眠状态分期,并判断大鼠的呼吸暂停情况.结论:该法操作简便,是小动物睡眠和呼吸监测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匹配伺服通气(ASV)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陈-施氏呼吸(CSR)的疗效区别.方法:选择存在睡眠期CSR的稳定期CHF患者14例,比较治疗前和分别经CPAP,BiPAP和ASV治疗时睡眠呼吸及睡眠结构和质量相关参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种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微觉醒指数(MAI)明显降低(P<0.01),而最低脉氧饱和度(miniSpO2)显著升高(P<0.01);睡眠结构参数Ⅰ+Ⅱ期睡眠比率显著降低(P<0.01),而慢波睡眠比率显著增高(P<0.01).三种治疗中AHI,MAI和Ⅰ+Ⅱ期睡眠比率ASV治疗时最低,CPAP治疗时最高,且不同治疗期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iniSpO2和慢渡睡眠比率ASV治疗时最高,CPAP治疗时最低.结论:CPAP、BiPAP与ASV治疗均可改善CHF患者CSR的AHI和MAI,并且可改善睡眠结构,但以ASV治疗的疗效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韦乔芳 《蛇志》2004,16(2):70-71
扁桃体肥大在儿童中比较常见,由此造成上呼吸道狭窄影响睡眠的问题,小儿鼾症即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已被临床所重视。近年来,我院共收治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伴有鼾症者共8例,经手术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梅 《蛇志》2012,24(3):322-32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由于上气道口咽部阻塞,频发睡眠呼吸暂停、通气不良,引起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理论提出的呼吸引起循环指标变异的假说,分析研究存在睡眠呼吸异常的慢病患者睡眠期间呼吸和心率变异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纳入存在睡眠呼吸异常且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小时的慢病患者11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标准化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和睡眠呼吸监测,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及成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发病原因、睡眠呼吸紊乱严重程度及合并代谢异常程度的差别。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1日71例诊断为OSAHS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登记年龄、性别、发病原因、血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微觉醒指数。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年龄<18岁者为A组,年龄≥18岁者为B组。比较两组发病原因、睡眠呼吸紊乱及合并代谢异常程度的差别。结果:1.A组慢性扁桃体炎和(或)腺样体肥大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鼻中隔偏曲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2.与B组比较,A组AHI及微觉醒指数降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升高(P<0.01);3.与B组比较,A组高血压、中性粒细胞比率、谷丙转氨酶比例降低(P<0.05)。结论:A组睡眠呼吸紊乱程度及代谢异常较B组程度轻,更需关注成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