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凌发瑶  林苏 《动物学研究》1990,11(2):145-146
这两种果蝇隶属果蝇科Drosophilidae果蝇属Drosophila (Sophophora)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种组(species group)中的D.takahashii亚组(subgroup)。Bock和Wheeler (1972)在报道新种的文献中,曾记述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为2对中着丝粒(V形),1对棒状(R)。其中X染色体为棒状,Y染色体稍短。据此,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推测为2n=6。我们观察的结果则与之显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上接1999年第12期第39页)  44 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一红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生出一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A、B、E细胞的名称:ABE(2)画出图中C、D、G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凡X染色体上有白眼基因的用φw记号表示。  (3)若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4)若亲代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则子代总数中出现雄性红眼果蝇的概率为,出现雌性白眼果蝇的…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拱背果蝇属(Lordiphosa)黑色拱背果蝇种组(nigricolor species-group)3新种:黑腿拱背果蝇(Lordiphosa nigrifenmur so.nov.)、鱼甸拱背果蝇(Lordiphosa ludianensis sp.nov.)和施氏拱背果蝇(Lordiphosa shii sp.nov.)。  相似文献   

4.
郝莉  顾正龙  戴灼华 《遗传学报》2000,27(4):298-303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的分离变相因子「Segregation Distorter(SD)」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具有减数分裂驱动性质的特殊遗传因子,SD在世界不同地区的黑腹果蝇群体中广泛存在,通过杂交的方法测得其频率在1%-5%范围之内。首次在中国北京,青岛采集大量野生黑腹果蝇样本,对SD进行频率测定,发现SD在中国野生黑腹果蝇群体中也广泛存在,且频率与世界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Wolbachia 是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和丝状线虫体内的一类共生菌, 能够以多种方式对宿主产生影响。精卵细胞质不亲和(CI)是其引起的最普遍的表型, 即感染Wolbachia的雄性宿主与未感染或感染不同品系的雌性宿主交配后, 不能产生后代或后代极少, 而感染同品系Wolbachia的雌雄宿主交配后则能正常产生后代。我们前期研究发现, 湖北武汉、 云南六库和天津3个地区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被Wolbachia感染。本研究旨在明确这3个地区黑腹果蝇中Wolbachia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对宿主生殖的影响。【方法】利用Clustal X软件对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进行比对, 利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方法对Wolbachia进行分型。通过区内交配和区之间杂交的方式研究不同地区黑腹果蝇体内Wolbachia 的关系及其对果蝇生殖的影响。【结果】湖北武汉、 云南六库和天津3个地区黑腹果蝇中感染的Wolbachia都是属于A大组的Mel亚群。这3个地区果蝇感染的Wolbachia的序列类型(ST)不同, Wolbachia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湖北武汉和天津果蝇中的Wolbachia能引起强烈的CI表型, 而云南六库果蝇中的Wolbachia引起的CI强度相对较弱。武汉果蝇中Wolbachia不能完全挽救天津果蝇中Wolbachia引起的CI表型, 而天津果蝇中Wolbachia也不能完全挽救武汉果蝇中Wolbachia引起的CI表型。【结论】武汉和天津地区黑腹果蝇中的Wolbachia可能距离较远。Wolbachia的长期共生可能对黑腹果蝇的进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湖北武汉与云南六库的黑腹果蝇中感染的Wolbachia属于不同的序列类型, 这2个地区的黑腹果蝇已发生了一定的分歧, 产生了一定的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分布在中国横断山地区绕眼果蝇属伏绕眼果蝇亚属[Amiota(Phortica)]的11个物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不对称绕眼果蝇A.(P.)acongruenssp.n.、突绕眼果蝇A.(P.)protrusasp.n.、韩氏绕眼果蝇A.(P.)hanisp.n.。  相似文献   

7.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果蝇造血过程主要发生于胚胎和幼虫阶段,淋巴腺作为幼虫阶段的主要造血器官,由髓质区(medullary zone,MZ)、皮质区(cortical zone,CZ)及后端信号中心区(posterior signal center,PSC)组成。淋巴腺在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下,能够维持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相对稳态,这对于果蝇的造血活动和正常生存均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造血器官淋巴腺的形成过程及维持淋巴腺稳态的信号调节通路,以期为淋巴腺血细胞的详细分类和相应的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昆虫知识》2007,44(3):310-310
果蝇与人类有很多共同基因,实践证明它们对了解几种人类疾病来说很有用,但它们的脂肪代谢机制一直是个谜,这限制了果蝇(及其很多遗传工具)在肝病和肥胖研究中的应用。所以关于果蝇体内也存在具有脂肪代谢功能的细胞、与人类肝脏中同样功能的细胞类似的发现,可以说是一项重要进展。这些细胞是绛细胞(oenocyte),首次于140多年前发现于昆虫,但以前未发现其有某种特定功能。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通报》2007,42(9):17-17
美国科学家近日通过对果蝇的研究表明.无菌果蝇并不会比体内充满细菌的果蝇活得更长。这无疑将对人类的老化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相关论文发表在8月8日的《细胞一代谢》杂志上。该项研究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分子与计算生物学副教授John Tower领导完成。他和同事比较了无菌果蝇(该种果蝇产自用抗生素清洗过的果蝇卵,并一直在无菌环境中用消过毒的食物喂养)和普通果蝇后发现,这2种果蝇具有大致相同的寿命。这表明细菌并不会加速果蝇的死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设置6个光照时间梯度和两个光照强度梯度,分别对3种(基因型)果蝇进行光照处理,结果显示:在5001ux光照强度下,光照处理3h/d的果蝇发生量最少,其他各光照时间果蝇发生量无显著差异;1000lux光照强度下,不同光照时间果蝇发生量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基因型果蝇间表现出显著差异;连续光照处理使黑檀体果蝇后代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昆虫RNA沉默抗病毒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萍  郭锡杰  周加春 《昆虫学报》2011,54(8):927-932
RNA沉默是昆虫用来抵御病毒入侵的一种普遍而又进化保守的防御机制, 而昆虫病毒也会相应地编码沉默抑制子来破坏宿主的防御功能。本文主要结合果蝇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昆虫RNA沉默抗病毒机制、 RNA沉默抑制子的作用特征及宿主与病毒的共进化关系做一综述。研究表明, 由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介导的RNA干扰在果蝇抗病毒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果蝇中Dicer-2(Dcr-2), argonaute-2(AGO2)和双链RNA结合蛋白R2D2是siRNA干扰途径中的3个关键组分, 这3个基因的缺失或突变会显著提高果蝇对RNA病毒的感受性。此外, 果蝇中还鉴定了其他与RNA干扰密切相关的基因, 如vasa intronic gene, aubergine, armitage, rm62 和piwi, 它们在抗病毒感染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果蝇病毒中已鉴定出3种RNA沉默病毒抑制子(viral suppressors of RNAi, VSRs), 分别为果蝇FHV病毒沉默抑制子FHV-B2、 果蝇C病毒沉默抑制子DCV-1A及果蝇CrPV病毒沉默抑制子CrPV-1A。FHV-B2和DCV-1A通过与dsRNA或siRNA结合抑制RNA沉默, 而CrPV-1A通过与AGO2结合阻止RISC的形成抑制RNA沉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病毒和宿主相互博弈, 协同进化。昆虫抗病毒沉默途径中的关键组分通过保持持续和快速进化来对抗高度变异的VSRs。  相似文献   

12.
张文霞  梁醒财 《昆虫学报》1995,38(4):486-492
横断山地区果蝇三新种(双翅目:果蝇科)张文霞,梁醒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650223)’果蝇属果蝇亚属Drosophila(Drosophila)的melanderi种组由Wheeler1949年建立...  相似文献   

13.
陶滔  扈克明 《生态学报》1992,12(4):356-360
本文对西双版纳热速 沟谷雨林中果蝇类(Drosophila属的11个种)及其食物(3种嗜食植物的果实和林下半腐枯落物)的19种无机化学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果蝇体内测得其中15种无机化学元素,食物中测得其中14种化学元素,对无机化学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级,并对果蝇及其食物无机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诺丽果汁和纳豆两种发酵食品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ICR雌性小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55 mg/kg),72 h后将空腹血糖值≥ 12.00 mmol/L、尿糖呈强阳性(+++)者视为糖尿病小鼠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模型(DM)组、诺丽果汁(NJ)组和纳豆(NT)组,另取10只正常ICR雌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NC)组。NJ组、NT组分别给予诺丽果汁(25.0 ml/kg)、纳豆(0.6 g/kg)灌胃,其他两组小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5.0 ml/kg)灌胃,连续给药30 d,小鼠自由进食、饮水,记录小鼠饮水量及进食量。末次给药后1.5 h,测定小鼠葡萄糖耐量,经股动脉采血测定小鼠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清胰岛素(Ins)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小鼠饮水量、进食量、GSP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均显著升高(P<0.01),葡萄糖耐量、Ins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显著降低(P<0.01);与DM组比较,NJ组与NT组小鼠GSP、TG及LDL均明显降低(P<0.01,P<0.05),葡萄糖耐量、Ins和HDL明显升高(P<0.05)。结论:诺丽果汁与纳豆具有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增加糖耐量及改善血脂的作用,提示二者对糖尿病防治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金色果蝇复合种(Drosophila auraria species complex)的5个姊妹种(D.auraria、D.biauraria、D.triaurar-ia、D.quadraria和D.subauraria)及其近缘种D.rufa的ITS1片段和COⅡ基因的全序,以及Adh基因的部分序列。以D.rufa、D.melanogaster和D.yakuba为外各,分别用最大简约(MP)法和邻接(NJ)法根据每个分子标记的序列构建金色果蝇复合种系统发生树。在得到的6棵系统树中,D.subauraria总位于系统树的基部。该复合种的ITS1、Adh和COⅡ的综合序列长度为2327bp(排除插入和缺失位点),能提供255个简约信息位点。根据综合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较好地揭示了5个姊妹种间的系统发生关系;D.subauraria在金色果蝇复合种内最早分支出来,随后发生了D.biauraria分化、D.auraria、D.triauraria和D.quadraria之间亲缘关系较近,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晚。推测金色果蝇复合种的祖先种约在2.33百万年前与D.fufa发生分歧,随后由暖温带侵入寒温带。在寒温带,D.subau-raria约在0.88百万年前与其他4个姊妹种的祖先种发生了分歧,D.biauraria约在0.31百万年前分化出来;而分布在较低纬度的D.auraria、D.triauraria和D.quadraria则是在该复合种的祖先种由寒温带向暖温带和亚热带人侵的过程中才逐渐分化形成的。上述结论不支持先前研究者所提出的D.quadraria是金色果蝇复合种的祖先种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昆虫知识》2009,(5):748-748
像果蝇等能够进行基因操控的动物,是研究控制干细胞功能的基因网络的理想模型。现在,Takashima等人描述了果蝇的一个新体系——果蝇的后肠(hindgut),它对于研究一般意义上的干细胞分化和控制可能会具有价值。随着小肠细胞衰老,它们会被由自我更新的小肠干细胞(ISCs)所产生的新细胞取代。  相似文献   

17.
滇、鄂产果蝇三新种(双翅目:果蝇科)张文霞,梁醒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昆明市650223)关键词双翅目;果蝇科;拱背果蝇属;果蝇属;新种;云南;湖北本文报道拱背果蝇属1新种:条纹拱背果蝇LordiPhasandtmp,sp.nov,,果...  相似文献   

18.
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草地夜蛾卵巢细胞Spodoptea Frugiperda 21(SF21)来探讨微囊藻藻胆蛋白(MC-PBP)作为光敏杀虫剂的作用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C-PBP对果蝇的LC50为750μg/mL,致死剂量为4000μg/mL;血卟啉甲醚(HMME)对果蝇的LC50为1000μg/mL。MC-PBP浓度4000μg/mL时,果蝇的死亡率是93.33%,而相同浓度下,HMME光敏剂的致死率是66.66%;在细胞水平研究中发现:MC-PBP光照处理SF21细胞48 h之后,400μg/mL的MC-PBP对细胞的抑制率达到65%;MC-PBP处理SF21细胞后,其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而细胞内还原型GSH相对含量随MC-PBP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结果表明MC-PBP光敏杀虫剂毒杀机制与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和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减弱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关键发育期诺丽果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检测青果期、硬白果期和熟果期3个熟期的西沙诺丽果实中车叶草酸、去乙酰车叶草酸、东莨菪亭、槲皮素等活性成分及其含量。结果:车叶草苷酸、去乙酰车叶草苷酸、东莨菪亭、槲皮素均能够在3个熟期的诺丽果实中检测到。诺丽的熟度对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有显著影响,不同熟期的去乙酰车叶草苷酸、东莨菪亭和槲皮素的含量两两之间都差异显著,硬白果期、熟果期与青果期的车叶草苷酸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4种活性物质的含量均随果实的成熟而不断增加,熟果期的4种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分别达到58.422 7 、110.765 0、13.545 5 、0.166 2 mg/100 g,青果期到硬白果期诺丽果中上述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较大。结论:本研究为如何在不同功能导向的诺丽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合理选择不同熟度的诺丽果原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冻干胡蜂蜂蛹对果蝇寿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研究胡蜂蜂蛹冻干品对果蝇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证明胡蜂蜂蛹具有延缓衰老和增强繁殖性能的作用。采用乙醚麻醉法,收集8h(小时)内羽化的成虫,选择个体大小相近的雌雄果蝇,在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中饲养,每两天观察统计一次果蝇死亡数,直到全部死亡。结果表明,雌雄果蝇在5.0%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寿命比较均具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雌雄果蝇在0.2%和1.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寿命差异性显著(P〈0.05),由此可见胡蜂蜂蛹可延长果蝇平均寿命;0.2%,1.0%组的果蝇子代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果蝇子代数(P〈0.05),5.0%组果蝇子代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果蝇子代数(P〈0.01),由此可见冻干胡蜂蜂蛹可增强果蝇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