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生态环境中的滞留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可湿性粉剂防治第三代棉铃虫,防治效果为86.2%。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土壤中的滞留,结果表明:施用病毒杀虫剂1、3、5、7天和两个月后都可检测到该病毒的存在。1993年9月上旬从河南封丘棉田采集的露水,PH为7.98,病毒多角体在露水中保存3天,其生物活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几种昆虫病毒交叉感染玉米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纹夜蛾NPV(P_aNPV)、柞蚕NPV(ApNPV)和赤松毛虫CPV(D_aCPV)可感染玉米螟。D_aCPV对玉米螟1龄幼虫的ID_(50)为5.9×10~5PIB/ml饲料,对幼虫的生长发育、蛹重、羽化率和成虫寿命有显著影响。D_aCPV主要侵染幼虫中肠柱状细胞,在细胞质中增殖;P_aNPV和A_pNPV主要侵染幼虫的体壁细胞和气管壁细胞。D_aCPV在玉米螟幼虫体内增殖后,多角体形态由正六角形变为锥形或四方形;成虫羽化时排出的蛹便可观察到多角体,病毒可传递给子代。利用其他昆虫病毒有防治玉米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4.
茶尺蠖病毒杀虫剂应在每年茶尺蠖第1、2代和第5、6代的1~2龄幼虫期使用。在7.5×10~9~15.0×10~9PIB/hm~2的使用剂量下,幼虫期的防治效果可达98%以上。采用不同的喷雾器、不同的用水量及不同的喷施方式喷施,对防治效果无影响。但挑治和丛面喷施可大幅度节约防治成本费。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四个分离株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对宿主幼虫平均致死速率〔V(T)〕与温度关系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茶尺蠖NPV感染各龄初幼虫后,平均2死速率与温度的民适于描美洲棉铃虫、大蜡暝和黎豆夜蛾等NPV对各自宿主幼虫的平均致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不同基因型的虫体克隆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首次利用虫体克隆技术,对野生型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W)的不同基因型进行了分离纯化。以较低浓度的HaSNPVW感染三龄初中国棉铃虫幼虫,病毒致死幼虫单虫收集,分别提取相应的病毒核酸,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得到了HaSNPV的七个不同基因型(HaSNPVG1至G7),其EcoRI酶切图谱均不相同。用BamHI酶切分析,七个基因型的酶切图谱只在一个片段上有显著区别:G1、G2、G3、G4DNA的BamHIh片段大小是3.30kb,G5、G6的这一片段的大小为3.5kb,而G7的这一片段为2.7kb。结果表明,野生型HaSNPV至少包含七个不同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 NPV)在几个新建昆虫细胞系内的蜡殖过程作了比较。其中SIE—MSH一805、SIE—HAH一806和IPLB—SF一21AF.C细胞在病毒感染96小时后,细胞上清液中的未埋入型病毒(xov)含量可达到高峰;测定TCID,。分别为1.5 x107/ml,1·0。10’/ml和1.0×10‘/tul。病毒感染120小时后,90%以上的细胞形成完整的多角体。据此认为,上述三个细胞系是目前国内较为理想的离体系统,可供用来增殖Ac NPV。  相似文献   

9.
害虫的无形杀手--核型多角体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界中存在一类非常独特的微生物 ,它们可能匿藏于田野、森林、河流、空气 ,甚至混在我们的食物中 ,对于我们人类以及大多数生物 ,可能无法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但是对于昆虫或者害虫来说 ,却是无形的致命杀手 ,它们就是受到科学家密切关注的核型多角病毒。烟青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的扫描电镜照片核型多角体病毒就象人类的艾滋病毒一样可以让感染的害虫罹患不治之症。这种病毒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大量的多角体蛋白聚在一起构成实心的几微米大小的多面体 ,叫做多角体 ,多角体的里面包藏着许多可以致病的病毒粒子。多角体蛋白在自然界中非…  相似文献   

10.
昆虫抗杆状病毒活性物质的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琼  洪华珠 《病毒学报》2003,19(2):164-168
用BmNPV感染家蚕3龄幼虫,取其血淋巴经(NH4)2SO4分级沉淀,得到病毒抑制因子(viral iinhibitory factor,VIF)粗制样品Ⅰ和Ⅱ。通过TCID 50测定检测其抗病毒活性,结果VIF样品Ⅰ和样品Ⅱ均表现出抗病毒活性。将样品Ⅰ、Ⅱ经DEAE—SepharoseFF柱初步纯化,测得主要活性峰分别为峰c1,峰b2。对样品Ⅰ、Ⅱ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样品Ⅰ比其对照样品多出4条带,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83.7kD、65.2kD、43.0kD、32.8kD;而粗VIF样品Ⅱ比其对照样品多出一个组份,并且有3个组份表达量增多,多出的组份分子量为36.0kD。对灭活指数最高的峰b2作进一步电泳分析,证明存在5条带,其中有一条带可能是对应于样品Ⅱ上多出的那个组份。基于此初步证明,感染BmNPN的家蚕的免疫血淋巴中产生了抗病毒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分别与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灭净菊酯、灭多威、辛硫磷、甲基对硫磷和乙酰甲胺磷等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棉铃虫幼虫,统计致死中浓度LC50,计算增效比,测定虫体内与抗性有关的三种重要酶: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研究大豆卵磷脂对HaNPV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aNPV与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抗性棉铃虫,生测统计增效比均大于1.0,特别是病毒与甲基对硫磷混用,增效比更是达到3.53,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混剂感染抗性棉铃虫,虫体内MFO的活性比化学杀虫剂单用时降低3~12倍,CarE和AChE的活性也比化学杀虫剂单用时低,HaNPV明显抑制了化学杀虫剂对MFO和CarE的诱导作用。HaNPV与大豆卵磷脂混用,提高了HaNPV对棉铃虫的感染致死率,缩短了致死中时间(LT50)。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昆虫病毒,包括核多角体病毒(NPV)、昆虫痘病毒(EPV)和颗粒体病毒(GV),在防治农林害虫中的应用及其对寄主寄生蜂影响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昆虫杆状病毒诱导细胞凋亡及基因工程研究的近况.  相似文献   

13.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生产的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艺的特点是以人工饲料饲养油桐尺蠖幼虫,用昆虫细胞系增殖病毒作为毒源,感染4龄幼虫,收集病死虫,提取多角体,加工制成杀虫剂,产品经安全性检测,并进行田间试验,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Ac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为探针,定位了中国棉铃虫单粒包理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的多用体蛋白基因。序列测定表明,HaS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编码区为738个核苷酸,编码246个氨基酸,预计蛋白质分子量为29kDa。同源性分析表明,HaSNPV与美洲棉铃虫单粒包理核型多角体病毒(HzSNPV)具有最高的同源性,在整个阅读框架中只有4个碱基的差异,其中第179位碱基的变化导致唯一的氨基酸变化,这种变化并未导致其二级结构的改变。此外,两种病毒该基因的启动子结构也完全一样。HaSNPV与其它的SNPV和MNPV的同源性明显要低。结果预示HaSNPV与HzSNPV可能为同种病毒的不同变种。  相似文献   

15.
用一种快速简便的测定细胞染色体是否被损伤的方法(即微核试验)测定茶毛虫NPV、油茶尺蠖NPV及油桐尺蠖NPV对小白鼠的安全性,通过测定其骨髓中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出现频率,证明无论是单独或是混合感染方式均不能测出这些病毒对骨髓细胞染色体有特定的损伤,而阳性对照环磷酰胺所诱发的微核率与其相比极为显著。此法可作为评价昆虫病毒对哺乳动物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提纯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子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用免疫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对四林棉铃虫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于进行了血清学比较研究。四株棉铃虫NPV分为两个包埋类型:单粒包埋型和多粒包埋型。soI.{3株和H.M株属前者,VHA 273株和XIA 10株属后者。同一株NPV的多角体蛋白或病毒粒子只与它们同源抗血清有反应。它们之间无交叉反应,表明同一株NPV的多角体蛋白和病毒粒子各具有特异的抗原。四株NPV的多角体蛋白不仅与同源的多角体蛋白抗血清有反应,而且也与异 源的多角体蛋白抗血清有交叉反应,说明四株NPV多角体蛋白具有共同的抗原。而四株病毒粒子与同源的病毒粒子抗血清有反应,在它们之间无交叉反应,表明四株NPv病毒粒子各具有自己特异的抗原。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HaSNPV)资源,为开展害虫生物防治提供依据,对首次在朝鲜分离到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形态结构,结构多肽。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多角体直径0.36-1.3μm,平均1.02μm,病毒粒子大小为326 nm×69nm。经SDS-PAGE分析,棉铃虫核型多角体朝鲜株多角体蛋白为一条带。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28.7kDa。棉铃虫核型多角体朝鲜株基因组经BamH Ⅰ,EcoR Ⅰ,HindⅢ和Pst Ⅰ消化后,得到的内切酶图谱表现,与已报道的几个分离株比较类似。分子大小均为130.18kb。  相似文献   

18.
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一个新基因的序列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TsNPVDNAEcoRV/XhoI的5.5kb片段的克隆及其物理图谱。测定了其中一个819bP片段的全序列。在长346bp的完整ORF的5’端除有TATAbox和CAATbox以外,还发现有典型的早期基因启动子元件ACGT和GC单元以及晚期基因的转录起始保守序列TTAAG。预测的ORF产物为11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3kD的蛋白质,故命名为p13蛋白。在p13基因的C端和N端分别有一个亮氨酸拉链和两个类亮氨酸拉链结构(我们称为亮氨酸转型结构和LVT重复结构〕.从终止密码起有一个双发卡环结构,p13基因的5’端调控单元及其排列与BmNPV和AcNPV的细胞序死抑制基因(p35)十分相似,但p13基因与已经发现的杆状病毒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没有同源性.因此,这是一个新的早晚期基因,其调控元件可能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林广云  龙綮新 《病毒学报》1997,13(2):151-158
利用空斑技术,从既能形成多角体又含TK酶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重组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TK中,纯化了一株形成大立方形多角体的病毒突变AcMNPV-TDm1513。用Eoorl、RstⅠ、BglⅡ及KpnⅡ等限制性内切酶对它做了酶切分析,并克隆了多角体蛋白全基因及其侧翼部分的片段。对所克隆的部分了理测定结果,发现在多角体蛋白基因读码框内只出现了一个碱基的突变,导致了第25位的氨基酸密码子由GG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