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类器官弥补了传统研究中细胞简单模型与动物复杂模型的不足,为生命体关键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实验基础,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并在疾病机理研究、药物筛选、再生医学、生物材料评价等方面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对近10年类器官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出类器官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类器官的主要研究领域,并解析类器官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类器官在生物医药、再生医学和疾病精准治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凤尾蕨属5种药用植物蕨素类活性成分,为其质量评价、鉴定及亲缘关系研究提供依据,为凤尾蕨属植物化学分类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DAD测定5种药用植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的蕨素类成分。比较蕨素种类和含量差异,并以蕨素类特征成分及其含量为分类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对凤尾蕨属药用植物进行化学分类研究。结果:从大叶井口边草、半边旗、全缘凤尾蕨、蜈蚣草和凤尾草中分别检测出蕨素类成分59、39、3、7和22个,总体来看大叶井口边中蕨素类成分含量最高,而全缘凤尾蕨中蕨素类成分含量最低。运用系统聚类将5种药用植物聚成3类:第Ⅰ类为全缘凤尾蕨、蜈蚣草和凤尾草;第Ⅱ类为半边旗;第Ⅲ类为大叶井口边草。结论:半边旗与全缘凤尾蕨、蜈蚣草和凤尾草之间的化学亲缘关系较远。蕨素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蕨素类成分HPLC-DAD图谱可用于凤尾蕨属植物的鉴别和分类研究,并可为其质量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兴安落叶松种群的稳定性与火干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邱扬  李湛东 《植物研究》1997,17(4):441-446
从种群生态学和干扰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火史重建的方法,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种群的稳定性与火干扰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历史上火干扰频繁,平均间隔期为28.9年,火烧强度较低。兴安落叶松依靠较强的耐火力、火力恢复力及自我恢复力具一定的稳定性。种群耐火力与长期火状况密切相关,表现为:低频类〈中频类〈高频类,高强类〈中强类〈低强类。火后恢复力与自我恢复力和最近一次火烧强度及距今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在湖北省沙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为张兴忠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黄忠志教授。该实验室主要从事鱼类种质资源及其利用保存和鱼类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方面: 1.淡水养殖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遗传学及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笼养白腹锦鸡夏秋季行为节律规律,于2016年6月、9月和10月对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笼养的6只白腹锦鸡采用瞬时扫描法开展行为节律研究,分别统计了白腹锦鸡夏、秋两季节行为的时间分配。观测期间共记录到白腹锦鸡行为16种,根据其行为的功能再归纳为运动、静止、取食、梳理和警觉5大类,其中以运动类行为比例最高。在夏季,静止类行为波动最剧烈,多数时间段中,运动类行为比例最大。相对夏季,5类行为秋季比例趋势更加平稳清晰,运动类行为依旧是发生最多的一类行为,静止类行为起伏还是最剧烈的。警觉类行为不突出,警觉行为占有比例偏少。本研究与之前的白腹锦鸡发情期时间分配研究结果相近,运动和静止是笼养白腹锦鸡发生较多的两类行为,不同的是本研究白腹锦鸡梳理类行为比例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三峡水库大坝至香溪河段所设A、B、C、D、E、F和G等7个站点浮游生物群落DNA进行了RAPD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分析了其与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各站点间RAPD研究表明:D和E首先聚到一组, 然后与A聚到一起, 最后与C聚成一大类;B和F聚成一大类;而站点G独自归于一类。而理化因子聚类结果显示:B首先与C聚为一小类,再与D聚到一起,然后与G、F聚成的小类聚为一类,而E与A分别单独归为一类。比较发现,RAPD聚类结果中相距较近的站点在理化因子聚类中显示为相距较远的站点(如站点A、C、D、E之间),而在RAPD聚类中相距较远的站点在理化因子聚类中显示为相距较近的站点(如站点B、F分别与G之间),这可能因为它们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也可能部分因为试验条件本身所造成的误差。为确定浮游生物DNA指纹结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信息,进而为建立一种新的水质评价体系积累了理化因子的一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产自云南临沧邦卖盆地的9块类黄杞翅果化石形态特征的观察和研究,将它们鉴定为3个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临沧类黄杞(Palaeocarya lincangensis Shao and Xie sp.nov.),还包括2个已知种云南类黄杞(Palaeocaryayunnanensis)和长翅类黄杞(Palaeocarya longialata)。Palaeocarya lincangensis主要特征为:羽状脉,中、侧裂片长度近似相等,果翅裂片基部与顶端宽度相差不大;侧裂片分裂较浅,无始叶;未见小坚果,果柄较长。另外,对类黄杞化石记录的全球统计表明:类黄杞在始新世至渐新世最为繁盛,之后逐渐衰落;现生黄杞族的分布范围进一步退缩至低纬度地区。这与渐新世以后全球气候逐渐变冷的趋势相一致。研究类黄杞与现生黄杞族脉序特征发现:亚洲地区的类黄杞绝大多数为羽状脉序,与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现生Engelhardia和Alfaropsis相似;美洲和欧洲地区的类黄杞绝大数为三出脉,与分布于中美洲地区的现生Oreomunnea和Alfaroa一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产自云南临沧邦卖盆地的9块类黄杞翅果化石形态特征的观察和研究,将它们鉴定为3个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临沧类黄杞(Palaeocarya lincangensis Shao and Xie sp.nov.),还包括2个已知种云南类黄杞(Palaeocaryayunnanensis)和长翅类黄杞(Palaeocarya longialata)。Palaeocarya lincangensis主要特征为:羽状脉,中、侧裂片长度近似相等,果翅裂片基部与顶端宽度相差不大;侧裂片分裂较浅,无始叶;未见小坚果,果柄较长。另外,对类黄杞化石记录的全球统计表明:类黄杞在始新世至渐新世最为繁盛,之后逐渐衰落;现生黄杞族的分布范围进一步退缩至低纬度地区。这与渐新世以后全球气候逐渐变冷的趋势相一致。研究类黄杞与现生黄杞族脉序特征发现:亚洲地区的类黄杞绝大多数为羽状脉序,与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现生Engelhardia和Alfaropsis相似;美洲和欧洲地区的类黄杞绝大数为三出脉,与分布于中美洲地区的现生Oreomunnea和Alfaroa一致。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系统中蛾类是很多植物的传粉者,是全球多样性的一个关键组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大。它们绝大多数营夜行性生活,因此,蛾类传粉生物学的研究被极大地忽视了,它们对整个传粉生态链的贡献可能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夜行性蛾类传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主要介绍了夜行性访花蛾类多样性、夜行性与昼行性传粉的区别、夜行性蛾类的研究方法、蛾类传粉生物学及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情况。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有访花或传粉行为的蛾类物种文献记载为596种,涉及鳞翅目15个总科的29个科;夜行性与昼行性传粉无论是传粉昆虫还是被传粉植物在形态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夜行性蛾类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灯诱法、样段计数法、观察法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技术手段。希望本综述能够为我国传粉蛾类与虫媒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类器官(organoid)是由干细胞在体外培育而成的一种三维(3D)细胞培养物,其中包含多种细胞类型的自组装。类器官是生物医学领域内近年来的热门前沿技术之一,可用于发育、内稳态、再生、疾病建模和药物研发等领域的相关研究。不同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存在差异,因此了解相关进展对成功构建合适的类器官模型非常重要。家畜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构建类器官的方式以其为研究对象,对人类的饮食安全、医疗保健、精神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评述了类器官的培养方式及家畜类器官研究方面的进展,以便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昆虫染色体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简要叙述了中国昆虫染色体研究的现状,包括研究涉及的昆虫类群、核型分析结果、研究方法和手段、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变异、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等。我国学者对昆虫染色体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迄今已对蜉蝣目、蜚蠊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蚤目和膜翅目等10目481种昆虫的核型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蝗虫、蝽类、蚜虫、蚕类、果蝇、摇蚊及实蝇等。在染色体行为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蚕类和果蝇等有丝分裂;蜚蠊类、蝗类、蝽类和蚕类的减数分裂及性别决定机制;部分昆虫的联会复合体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蝇和蚊类昆虫的唾腺染色体;果蝇的B染色体;蚕类和蚊类昆虫染色体的缺失、易位和倒位等变异;蚕蛾类的数量变异。研究结果多应用于昆虫系统分类和进化的探讨,揭示昆虫遗传与变异规律。通过与国外研究成果对比,提出昆虫染色体研究的必要性,并对我国未来昆虫染色体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问荣荣  马玲  刘哲强  焦玥  顾伟  满子源  刘雪英 《生态学报》2016,36(15):4816-4823
为了研究小兴安岭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森林恢复区域和原始林区域的蛾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位于凉水自然保护区的4个典型区域的蛾类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蛾类标本56079号,隶属于28科598种,其中夜蛾科、尺蛾科为优势类群,豆卷叶野螟、头橙荷苔蛾、一色兜夜蛾等为小兴安岭地区优势种。对蛾类群落的种-多度关系分析得知,4个区域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假说。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为ⅣⅢⅡⅠ;优势集中性指数为ⅠⅢⅡⅣ。相似性分析和群落排序结果表明各植被恢复区域与原始林蛾类群落均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研究认为小兴安岭地区蛾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稳定,环境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13.
蛾蛉类昆虫是脉翅目中化石记录最完整的的类群之一,现生类群蛾蛉、美蛉和山蛉统称为蛾蛉科,但是现生类群与化石类群分类标准的不一致性,为蛾蛉类昆虫化石研究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统计了世界已发现的蛾蛉类昆虫化石属种名录,介绍了蛾蛉类昆虫化石研究历史、地质年代及地理分布、系统发育研究进程,并提出了现今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竹类植物分布及其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和原理,调查和研究了分布于西双版纳的竹类植物。 竹类植物广泛分布于云南和东南亚地区。由于版纳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民族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生活在版纳的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均有栽培、认识、利用竹类植物的传统习惯及较高的知识经验,使得版纳不仅具有大面积的天然竹林,而且具有许多人工竹林。 本文参阅了众多的竹类研究成果,整理了大量的野外调查、采集资料,充分肯定了前人对版纳竹类研究的价值,论述了分布于版纳的竹属,并应用植物区系的方法分析和探讨了版纳竹属的分布类型以及版纳与相关地区的竹类亲缘关系,认为:版纳竹类与东南亚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滇西、滇东南,与滇中、华东有一定的联系,而与华南有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厘清鲟形目鱼类的系统发育, 研究新测定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长江鲟(A. dabryanus)、短吻鲟(A. brevirostrum)、纳氏鲟(A. naccarii)、鳇(Huso dauricus)和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共6种鲟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联合已测的17种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 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鲟形目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 并采用似然值检验对不同的树拓扑结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6种新测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6521—16766 bp, 编码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和2个核糖体基因, 与大多数已测的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高度相似。基于23种鲟形目鱼类线粒体基因组数据, 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表明: (1)鲟形目的两个科, 匙吻鲟科(Polyodontidae)和鲟科(Acipenseridae)均为单系; (2)鲟科的内部亲缘关系复杂, 鲟属和鳇属的物种均不构成单系群。鲟科鱼类按分子系统发育重建结果可以分为3个类群: 尖吻鲟类(A. sturio - A. oxyrinchus clade)、大西洋鲟类(Atlantic clade)和太平洋鲟类(Pacific clade)。树拓扑结构的检验结果表明, 鲟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尖吻鲟类(太平洋鲟类, 大西洋鲟类))。铲鲟属(Scaphirhynchus)是大西洋鲟类的基部类群。研究也说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在鲟形目鱼类系统与进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双翅目昆虫分为长角亚目和短角亚目,前者主要类群包括蚊、蠓、蛉和蚋,后者主要类群为虻类和蝇类。国内外学者对双翅目昆虫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均较多。本文整理总结了几种主要核基因在双翅目昆虫进化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资料,结果显示:双翅目的单系性得到了众多形态学、生物学和分子数据的支持,多数系统发育研究认为传统的长角亚目为并系,短角亚目是一个单系,其主要类群舞虻下目、环裂类、有缝组和有瓣蝇类均为单系,但非环裂类、无缝组为并系,无瓣类可能为并系;基本搞清了有重要医学意义和与环境关系密切的类群,特别是有瓣蝇类各科类群分类系统的进化关系;双翅目昆虫发生辐射进化的三个分支节点时间即:低等双翅目(蚊类)2.2亿年、低等短角亚目(虻类)1.8亿年、有缝组(蝇类)6500万年;大量双翅目昆虫自然生命史历经吸血性、植食性和寄生性,有2.6亿年以上的演化历程。从相关核基因研究中总结出:18SrRNA、28SrRNA和CAD基因能很好的解决高级阶元从目到属的系统发育问题;EF-1ɑ基因和White基因更适合从科到属水平的分类阶元;ITS基因一般应用在从属到种水平的低级分类阶元,并被广泛应用到双翅目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儿茶素类作为绿茶的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行为和药理功能.众多研究表明虽然儿荼素类在体外细胞体系中呈现较强的生物学活性,但其体内与体外表现不尽相同.本文对儿茶素类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产物等进行综述,并对儿荼素类体内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儿荼素类作为药物或辅助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太空环境对罗汉果造成的诱变效应,筛选罗汉果新品种培育优异种质,该研究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个航天诱变罗汉果及主栽品种进行了全基因组多态性检测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17个引物,共扩增出157个条带,其中83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条带百分率为52.87%,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707~0.987。根据UPGMA聚类图,28个罗汉果样本可以分为3类:聚类Ⅰ为航天种质B6♂和B3♀;聚类Ⅱ为航天种质A1♀、A14、A18♂与主栽品种;聚类Ⅲ中都为航天罗汉果种质。上述结果暗示A1♀、A14、A18♂与其他航天种质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具有与主栽品种相似的遗传背景,可能获得了有益突变。该研究结果为罗汉果新品种培育和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类器官是干细胞在体外基质材料支撑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一种三维微器官,与来源组织器官高度相似。类器官技术为基础研究、药物筛选、再生医学等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强大的研究模型和技术手段。再生医学的目的是帮助组织或器官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通过与组织工程或基因工程相结合,类器官为再生医学提供了新的移植物来源。该文将介绍类器官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并讨论该领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20.
类器官是一种近年来新发展的细胞三维培养系统。类器官与真实器官的三维结构相似,并具有自我更新和再现组织来源等特点,从而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器官的功能。类器官为研究器官发生、再生、疾病发病机制以及药物筛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和应用平台。消化系统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功能,目前已成功建立多种消化器官的类器官模型。本文就近年来味蕾、食管、胃、肝和小肠类器官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这几种类器官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