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为清楚理解和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内容,必须弄清有关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染色体组、单倍体与一倍体、Zn、n、x符号的含意等。现将一些概念的确切含意叙述如一F。染色体倍性是指细胞中含的染色体组数,又分整倍性和非整信性,整倍性是指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组都是完整的染色体组,如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等。非整倍性是指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处于不完整状态,一般指二倍体种成对染色体的成员增加了或减少了。在二倍体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正常功能,包括一定数目、形态结构和一定基因组成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  相似文献   

2.
BGC823和A549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俊琳  曹波  王应雄 《遗传》2005,27(6):877-881
癌细胞的一个显著细胞遗传学特征是染色体非整倍性畸变,但其畸变的机制至今仍然不清。因此,本文从与染色体分离直接相关的着丝粒点变异的角度,采用Cd-NOR同步银染技术对BGC823细胞和A549细胞染色体Cd变异进行了分析,以探索癌细胞非整倍性畸变的发生机制。结果表明:(1)BGC823细胞染色体Cd缺失率为1.75%、迟滞复制率为0.28%、小Cd率为1.82%、Cd-NOR融合率为0.95%,与正常人胚胎绒毛细胞染色体Cd相比较,BGC823细胞染色体Cd缺失和Cd-NOR融合显著升高(P<0.0125),而Cd迟滞复制和小Cd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2)A549细胞染色体Cd缺失率为2.73%、迟滞复制率为0.94%、小Cd率为1.73%、Cd-NOR融合率为0.71%,与正常人胚胎绒毛细胞染色体Cd相比较,A549细胞染色体Cd缺失和Cd迟滞复制显著升高(P<0.0125),而小Cd和Cd-NOR融合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BGC823细胞染色体非整倍性畸变可能主要源于Cd缺失和Cd-NOR融合,而A549细胞染色体非整倍性畸变可能主要源于Cd缺失和Cd迟滞复制。  相似文献   

3.
两广茶区10个茶树品种染色体数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陈国本  贺利雄  张文滟  黄国安   《广西植物》1999,19(3):233-235+291
采用植物染色体去壁、低渗、火焰干燥制片技术,分析了两广茶区10个茶树品种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这10个茶树品种均为二倍体(2n=2x=30);但在广东平远锅 品种中发现3个三倍体细胞;在广东连南大叶种中发现1个单倍体细胞;在清远笔架茶等6个茶树品种中均发现染色体数少于30条的细胞。研究结果说明,茶树染色体基数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极端气候条件的变化,很可能是导致染色体出现整倍性或非整倍性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蜘蛛抱蛋属的细胞分类学研究Ⅱ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文章报道了13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并对属内核型进化规律作了总结。作者认为随体染色体和第1对染色体可以作为本属核型的特征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变异与花部式样密切相关。本属植物原始的染色体基数为x=19。此外,对非整倍性变异的主要机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部分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告(英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报道36个种或变种的染色体数目,按张宏达的分类系统涉及到了4个亚属、11个组,其中2个种进行了不同居群的观察。结果表明(详见表1),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都是x=15。在自然界,染色体倍性变异从2倍体到8倍体均有,但多数种为2倍体。我们观察的这36个种或变种中,2倍体种有22个,4倍体种3个,6倍体种10个,8倍体种1个。这一系列的多倍性变异,主要表现在种间。此外,同种不同居群间也有不同倍性的变异。例如C. forrestii在不同居群间有2倍体、4倍体和6倍体。而且各个不同倍性的植株表型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异,估计是同源多倍体或称种内多倍体。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非整倍性畸变是恶性肿瘤细胞的显著细胞遗传学特征,但其诱发染色体数目不稳定的机制一直尚未阐明。本研究从与染色体分离直接相关的动粒(kinetochore)角度,采用kine-tochore-NOR同步银染技术对HEP-2细胞染色体kinetochore变异进行分析,以探讨恶性肿瘤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形成机制。实验共分析HEP-2细胞分裂相308个,计染色体16 962条,正常对照个体外周血细胞分裂相300个,计染色体13 800条。结果表明:与正常人外周血细胞相比,HEP-2细胞染色体kinetochore缺失和kinetochore迟滞复制频率显著升高(P<0.01),而kinetochore-NOR融合频率二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提示kinetochore缺失和kinetochore迟滞复制可能是HEP-2细胞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起源的诱因之一。此外,我们还在某些HEP-2细胞染色体上观察到多重kinetochore现象,并认为染色体多重kinetochore可能是恶性肿瘤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的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了中国产黄精属8个种的核型,结果如下:热河黄精,2n=22=14m(4SAT)+2sm(SAT)+6st;多花黄精,2n=22=8m+8sm(2sc)+6st(2sc);玉竹,2n=20=12m+8sm;小玉竹,2n=20=8m(2sc)+8sm+4st;长梗黄精,2n=16(18)=10m+4sm+2st;二苞黄精,2n=18=8m+10sm;黄精,2n=24=4m+8sm(2sc)+12st(2sc);卷叶黄精,2n=20=12m(2sc)+8sm。作者推测该属的染色体基数x=10。染色体数目进化的趋势是:非整倍性变异为主,整倍性变异为次;上升性变异为主,下降性变异为次。按照核型不对称程度,8个种的核型可分为三个等级。核型由对称向不对称进化是与染色体数目的进化趋势大体上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了中国产黄精属8个种的核型,结果如下:热河黄精,2n=22=14m(4SAT)+2sm(SAT)+6st;多花黄精,2n=22=8m+8sm(2sc)+6st(2sc);玉竹,2n=20=12m+8sm;小玉竹,2n=20=8m(2sc)+8sm+4st;长梗黄精,2n=16(18)=10m+4sm+2st;二苞黄精,2n=18=8m+10sm;黄精,2n=24=4m+8sm(2sc)+12st(2sc);卷叶黄精,2n=20=12m(2sc)+8sm。作者推测该属的染色体基数x=10。染色体数目进化的趋势是:非整倍性变异为主,整倍性变异为次;上升性变异为主,下降性变异为次。按照核型不对称程度,8个种的核型可分为三个等级。核型由对称向不对称进化是与染色体数目的进化趋势大体上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激素对伊贝母组织培养中染色体不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伊贝母鳞茎培养在附加2,4—D、IAA、NAA和2,4—D+KT、IAA+KT、NAA+KT的MS培养基上(2,4—D、IAA、NAA1毫克/升,KT0.1毫克/升),研究了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的变异及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结果表明,2,4—D能有效地引起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当和KT结合使用时,可诱导高频率的多倍化细胞。IAA的作用次之,NAA较小。各种激素均能程度不同地引起各种类型的有丝分裂异常及染色体结构变异,其效应与对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影响呈现明显的一致性。研究还得出,染色体的整倍性是愈伤组织得以分化的重要因素,所以再生植株主要是二倍体,也有少量的四倍体,混倍体仅占少数。根据实验结果,对染色体变异的原因以及染色体数目变异与愈伤组织分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及其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对5种基因型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表明,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受基因型,培养基成分,激素,培养条件的影响。适时继代,逐代筛选对胚性保持起重要作用。适当降低培养温度(12±2℃)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保存和胚性保持,可以减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所需的物质和工作量。长期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发生能力和植株再生率无显著变化,但正常苗的再生频率显著下降。观察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发现:(1)基因型对不同倍性细胞的比例有明显影响。(2)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二倍体细胞下降,四倍体和非二倍体细胞增多。(3)愈伤组织中出现多种染色体结构变异,这些结构变异有可能导致非整倍体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小花鬼针草的染色体数目及其自然多倍体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传吉  丁作超  徐维芬   《广西植物》1994,14(2):174-176
本文对小花鬼针草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和计数,并对其染色体倍性和有关的细胞学及分类学等问题略作讨论,旨在为药用植物的分类、品种鉴别和育种实践等工作提供必要的细胞学资料。笔者观察到的小花鬼针草的体细胞染色体除了2n=48国外已有报道外,其中2n=24,36,72,84和96的二倍体、三倍体、六倍体、七倍体和八倍体等多倍体系列均为首次报道,此外2n=22,26,42和47等体细胞染色体的非整倍性变异,迄今也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2.
采用倍性分析仪鉴定柑橘愈伤组织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使用倍性分析仪,对48种培养多年不同基因型的柑橘愈伤组织的细胞ND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除了路比葡萄柚,尾张和金诺橘等3种愈伤组织变异较小,未出现第二个峰以外,有93.8%的基因型的愈伤组织的细胞均出现了DNA含量加倍的细胞,通过DPAC分析软件分析得知,凤梨甜橙三倍体,宁波金钳,长沙橘,鲁斯脐橙,国庆4号和卡特夏橙等6愈伤组织的细胞DNA含量还出现了三倍增加及非整倍增加的现象。在待测的48种愈伤组织中,DNA含量变异细胞的百分率最大者为凤梨甜橙三倍体,达18.51%,最小者为暗柳橙,为4.70%,通过取肯氏新复极差分析得知,不同基因型的DNA含量变异细胞的百分率之间存在差异显著性,在相同继代培养基和相同继代周期的条件下,培养时期对愈伤组织变异大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天门冬科黄精族细胞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收集和整理黄精族染色体数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黄精族各类群间的染色体数目和倍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并从染色体的多倍化和非整倍化与系统发育关系和地理分布方面探讨了黄精族内各属的起源和演化关系问题。黄精族包括黄精属、舞鹤草属、异黄精属和竹根七属,共约100余种,其中舞鹤草属(x=18)、异黄精属(x=16)和竹根七属(x=20)的染色体基数稳定,而黄精属染色体基数波动较大,主要为x=8~16,既有多倍化也有非整倍化现象。染色体数据表明黄精族4个属的染色体进化模式各不相同,揭示了黄精族内染色体从高基数向低基数演化的规律;各属内染色体的演化主要是体现在二倍体水平上的核型变异,多倍化在本族中不占主导地位;仅黄精属内伴有非常强烈的非整倍化现象;细胞学证据与分子系统发育的结果比较吻合,为黄精族内属间以及属下的系统发育与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栓皮栎核型及体胚发生的细胞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对栓皮栎核型、体胚发生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栓皮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4,核型公式K(2n)=2x=24=20m十4sm,属于“2B”型,染色体组总长18.55 μm。继代8个月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相对稳定,其中二倍体细胞占 97.20%,四倍体细胞占1.87%,单倍体细胞占0.93%。未发现有非整倍体细胞和染色体形态结构变异。子叶期体胚胚轴亚表层起源的分生组织团中有些细胞核呈片状或椭圆形。个别成熟体胚中偶见有3核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ART患者早期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ART患者行早期流产组织染色体检查的409例样本,分析胚胎染色体非整倍性发生及其与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因素、促排卵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ART流产患者中,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性发生率为57.46%,发生频次以16三体占比最高(23.95%),其次是22三体(13.45%)及Turner(9.24%)。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性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染色体整倍性患者(P0.001)。16三体组患者年龄低于22三体(P0.01)及Turner组(P0.05)。16三体组患者平均Gn使用量低于22三体组(P0.05)。16三体组患者移植15天血HCG值低于22三体(P0.05)及Turner组(P0.01)。结论:ART患者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性与女方年龄正相关,但16三体及Turner的发生与女方年龄相关性不大,且16三体更容易引发早期流产。  相似文献   

16.
人类染色体数目畸变类型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晶 《生物学通报》2000,35(2):18-19
正常人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方,另23条来自母方,即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2n)。每号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如果某号染色体出现了单条、多条或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减,将形成染色体数目畸变。1 畸变类型1.1 整倍性变异 即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减,若整个染色体组增加可形成多倍体,整个染色体组减少则形成单倍体。在人类中,单倍体或四倍以上的多倍体尚未见报道,三倍体和四倍体多发现于自然流产的胎儿中。1)三倍体 三倍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3n),即每一号染色体都有3条(3n=69)。人类…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倍性混合居群基因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菱  刘义飞  黄宏文 《植物学报》2012,47(5):454-461
植物倍性混合居群的形成和维系常伴随着明显的基因组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利用AFLP和MSAP两种分子标记探讨了中华猕猴桃复合体(Actinidia chinensis)倍性混合居群的遗传变异和结构及其基因组甲基化变异方式。结果表明, 该倍性混合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多样性, 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 但表观遗传多样性与海拔不具显著相关性。AMOVA分析显示, 主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分化出现在倍性小种内部(97.65% vs 99.84%, P<0.05); 同时, AFLP邻接聚类分析显示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倍性相关性, MSAP分析则未显示有明显的倍性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 中华猕猴桃居群的总甲基化程度为24.86%, 且多倍体具有更多的甲基化位点变异。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猕猴桃倍性混合居群的形成和维系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虎尾草亚科72属601个分类单位的细胞学资料。虎尾草亚科的染色体基数是10和9,来源于原始染色体基数6经非整倍性减少为5,再经多倍化及非整倍性减少而来。细胞学性状对虎尾草亚科属上类群的分类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推测染色体基数演化的趋势为:x=6→x=5→x=10→x=9。据认为,虎尾草亚科的原始染色体基数为5的二倍体类群在演化早期就灭绝了。  相似文献   

19.
谷明光  丁玉澄 《遗传学报》1989,16(3):178-183
来源于八趟白的细胞系No.1,经过六年半继代培养,显示出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频率减低,其单倍性愈趋稳定。尽管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并不影响这个细胞系倍性的稳定性,但却能引起单倍体细胞中第4和第9染色体上的组成异染色质发生显著变异。  相似文献   

20.
培养一年后的芦苇愈伤组织中,仍以80%的八倍体细胞占绝对优势。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在105—26之间。而EMS处理的愈伤组织与末经处理的愈伤组织相比较,明显地具有比较高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倍性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