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单纯疱疹病毒(HSV)是引起急性疱疹性齿龈口炎、口唇疱疹、咽扁桃腺炎、皮炎、生殖器疱疹、角膜结膜炎、脑炎、脑脊膜炎和新生儿疱疹等疾病的病原体,分为1型(HSV—1)和2型(HSV—2)。由于近年来出现了与初感染年龄上升相伴的重度初感染者增加的倾向,并开发了可用于治疗的acyclovir等抗病毒制剂,所以对HSV感染症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提高了。 在HSV感染症中,像口唇疱疹,典型生殖器疱疹等具特征性症状时,仅由临床所见便可确诊。但在皮疹中,HSV感染症需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症等鉴别诊断,对脑炎、脑脊膜炎等由外表不能观察的病变也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在对HSV感染症迅速而简便的实验室诊断法中,有利用单抗的直接萤光抗体法。但在检样少或检样中蛋白等杂质多时往往难以检测到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包括1型和2型,属于人类疱疹病毒家族的α亚族,也是人类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感染可导致多种疱疹性疾病,包括疱疹性眼炎及可引起失明的疱疹性角膜炎。HSV的致病机制与病毒和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涉及到病毒逃逸干扰素反应,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以及病毒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等多个环节。本文就近年来单纯疱疹病毒与天然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抗疱疹药物无环鸟苷(acyclcovir:ACV)的开发,不仅作为临床治疗用药有其实用价值,还证明了在开发对病毒高选择毒性药物具有更大的价值。随着AIDS的出现,关于抗病毒药的研究显著增加,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在实验室水平上又找到了不少超出ACV的抗疱疹活性的药物。在日本,已从一种酱油中开发出BV ara U(bromovinylara uridine,溴乙烯阿糖尿苷), 据报告对带状疱疹病毒(VZV)化学治疗系  相似文献   

4.
<正> 疱疹病毒(HSV)感染的特点是无症状和复发交替出现。在动物和人体做过大量研究工作,迄今未弄清其机理。当人们把研究目标转向细胞免疫和自然免疫方面后,似乎认为干扰素(IFN)在抗病毒自然感染中有作用,但在临床方面,只有相反的资料。E1 Araby等报道疱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L)的免疫反应有不同的缺陷。本文中用疱疹患者和正常人PBML体外培养,以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和接种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的表达及免疫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TORCH综合征的病原体之一.新生儿可通过宫内、产道和出生后等多种途径感染,大部分患儿呈现症状,如皮炎、角膜炎、口唇疱疹,也可发生涉及多个器官的播散性感染,严重者出现疱疹性脑膜炎,并常导致婴幼儿死亡.目前尚无全身用的特效药物和有效的防范措施.HSV包膜糖蛋白D(glycoprotein D,gD)是极为保守的免疫原性蛋白,在体内可诱导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因此gD基因成为近些年来诊断研究的靶基因.本文尝试将gD蛋白在酵母菌中表达,并分析其抗原性,为建立快速易行的重组抗原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此外,利用该表达系统表达的HSV gD蛋白,可为HSV基因工程重组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探讨观察中药MAG抗HSV效果.建立实验动物HSV感染模型,分组进行局部治疗与局部、全身联合治疗对比研究.局部、全身联合治疗有效.中药MAG对家兔阴道局部黏膜无刺激作用和毒性反应,对HSV有一定的直接灭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一株链霉菌产生的核苷N970 5是肽酰胞嘧啶核苷衍生物 ,具有广谱抗生活性。N970 5能够抑制疱疹病毒I型 (HSV I)对Vero细胞、烟草花叶病毒 (TMV)对烟叶细胞的病理损伤作用 ;对四种水稻病原真菌和一种烟草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生长作用 ;还对腐生线虫 (P .redivivus)及松材线虫 (B .xylophilus)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1961年发现碘苷(IDU)的抗单纯疱疹病毒(以下简称单疱病毒)作用以来,抗单疱病毒的新药陆续发现。但这些药物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病毒与细菌一样亦存在对药物耐药性的问题。耐IDU单疱毒株不仅在实验室中能迅速培育出来,而且在单疱角膜炎临床中亦不断出现。亚磷酰乙酸(Phosphonoacetic acid简称PAA)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抗单疱病毒的新药,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对单疱角膜炎有效。环胞苷(CC)是最近证明在实验室和临  相似文献   

9.
青蒿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证明了青蒿水提物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活性,通过初步分离纯化得到抗HSV—2活性的有效成分。用MTT法研究了青蒿水提物和有效成分的细胞毒性和抗HSV—2活性,CC50分别为5.29mg/ml和4,94mg/ml,IC50分别为1.45mg/ml和0.128mg/ml,TI分别为3.65和38.6。以0.5mg/ml的无环鸟苷(ACV)作为阳性对照,结果显示有效成分在体外可以明显抑制HSV—2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效果与ACV相当。  相似文献   

10.
连翘抗炎药效物质基础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索连翘几种成分的抗炎活性,并筛选其抗炎药效物质基础,为连翘抗炎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计算肿胀度。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对比各组的肿胀度及TNF-α和IL-6的含量。连翘苷对小鼠耳肿胀度及TNF-α和IL-6的生成无明显抑制作用,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连翘脂素、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均能有效抑制小鼠耳肿胀及TNF-α和IL-6的生成,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对所筛选的连翘4种成分,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连翘抗炎药效物质有连翘脂素、连翘酯苷A和连翘酯苷B。通过口服给药,尚未发现连翘苷的抗炎活性,而连翘脂素、连翘酯苷A及连翘酯苷B显示较强的抗炎活性。同时推测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6这两种炎症因子的生成和多成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新合成的喷昔洛韦的细胞毒性和抗疱疹病毒活性 ,通过观察病毒感染细胞的CPE、病毒滴度、抗病毒指数 ,从而判定喷昔洛韦的抗疱疹病毒作用。结果发现喷昔洛韦对HEL细胞、Hep 2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 (TD50 )分别为 10 5 .2 μg/mL和 85 .1μg/mL ;对HSV 1、HSV 2、VZV、HSV 1吴株的平均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分别为2 1.78μg/mL、2 0 .15 μg/mL、2 3.19μg/mL和 17.87μg/mL ,对各毒株的治疗指数分别为 5 .84、6 .31、5 .49和 7.11。故喷昔洛韦是一种有效体外抗疱疹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2.
<正> 本文主要叙述在妊娠中和分娩前后,母体的病毒感染对胎儿或新生儿的影响。 1.母体的感染时期:母体在妊娠早期初次感染风疹,将引起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在分娩时感染单纯性疱疹病毒(HSV),能引起新生儿全身性疱疹。母体在妊娠中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CM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分娩时感染HSV、乙  相似文献   

13.
芒果苷(mangiferin),又称之为莞知母宁或芒果素,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氧化应激活性,药理作用广泛,对代谢紊乱,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都有治疗作用。已有文献报道,芒果苷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51个科180余种植物中均有发现,集中分布于鸢尾科,龙胆科,藤黄科等。为了开发富含芒果苷的天然药物资源,本文就芒果苷在植物界中的分布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红景天苷对运动后自由基和能量代谢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在运动过程中对自由基和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作用,从抗氧化系统、能量代谢系统等方面研究红景天苷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小鼠运动模型,40只雄性小鼠随机取分为4组(n=10):红景天苷运动组,红景天苷安静组,运动对照组,安静对照组。红景天苷运动组和安静组两组以150 mg/(kg.d)的红景天苷灌胃给药,运动和安静对照组两组以同样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2周;末次灌胃30 min后,运动组进行无负重游泳120 min,然后测定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红景天苷能够提高运动小鼠肝脏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红景天苷具有稳定运动小鼠血糖,增加肝、肌糖原储备,防止长时间运动后血糖和肝、肌糖原水平降低的作用;红景天苷可提高运动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有影响不同状态下的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利用的作用。结论:红景天苷对运动过程中自由基和能量代谢改变的影响是其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HSV持续感染Raji细胞培养物150天。发现整个感染过程似呵分为两个阶段:急性期(前30天)和稳定期(30天以后)。在急性期上清液中HSV滴度达10~(6.2)TCID_(50)/ml.病毒抗原阳性细胞达21%,死细胞达42%;在稳定期病毒和细胞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上清液中IISV滴度在10~(3.5-4.2)TCID_(50)/ml,病毒抗原阳性细胞约占5—10%,感染细胞与对照细胞在生长特性上无明显差异。用rIFNs、rlL-2和TNF处理稳定期的细胞培养物,发现TNF和rlFNa能明显抑制HSV的复制,rIENy作用较弱,去除上述因子5天后又恢复到处理前水平。rlL-2无明显作用。用HSV抗体处理上述细胞培养物上清液中病毒和病毒抗原阳性细胞都消失,且在去除抗体后连续观察50天仍未出现。本实验为体外研究HSV持续感染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单纯疱疹病毒I型胸苷激酶(HSV1TK)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FP/HSV1TK,鉴定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以pORF-HSV1TK为模板,PCR扩增的目的基因HSV1TK片段与pMD18-T载体相连接构建重组克隆pMD18-T/HSV1TK.再双酶切出HSV1TK片段,插入pcDNA3.1-EGFP多克隆位点,构建pcDNA3.1-EGFP/ HSV1TK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测序鉴定[1].分别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RT-PCR方法检测脂质体介导pcDNA3.1-EGFP/ HSV1TK在卵巢癌细胞SKOV3的表达;分别用MTT法和光镜检测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1TK/GCV)系统对SKOV3体外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结果表明,重组载体酶切鉴定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报道的HSV1TK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细胞发出绿色荧光;RT-PCR结果表明HSV1TK基因能在SKOV3内有效表达.MTT和光镜结果显示转染HSV1TK基因的SKOV3细胞,加入前体药物丙氧鸟苷(GCV)处理后对其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成功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FP/ HSV1TK能在SKOV3细胞中稳定表达,且HSV1TK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体外有强大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17.
类黄酮化合物对糖基化反应终产物AGE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比较了芸香苷 (G Rutin)、地奥明糖苷 (G Diosmin)、柚苷 (G Naringin)、橘皮苷 (G Hes peridin)对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终产物AGE包括荧光性AGE、CML、Pentosidine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各种类黄酮化合物对荧光性AGE、CML均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效果依次为芸香苷、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 ,且比氨基胍的抑制作用相对持久。在对Pentosidine的抑制作用中 ,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仅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而芸香苷则相反有一个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Pentosidine的生成路径与荧光性AGE和CML有所不同 ,有待进一步探讨。类黄酮化合物对AGE的抑制机理与其抗氧化性、消自由基作用有关。根据实验结果 ,笔者认为 ,芸香苷、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等化合物对蛋白质的糖基化反应有抑制作用 ,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前期阶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抗宫炎凝胶剂中金石蚕苷的含量,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胶为填充剂,乙腈-0.5%磷酸(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2 nm;流速为1.0 ml/min,探讨HPLC测定抗宫炎凝胶剂中金石蚕苷含量的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等。结果:金石蚕苷在0.104~0.468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1.56%。结论:采用HPLC测定抗宫炎凝胶剂中金石蚕苷含量的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均良好,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抗宫炎凝胶剂的质量标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丁香苷抗炎镇痛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丁香苷抗炎镇痛作用及部分机制。以阿司匹林作阳性对照药,观察丁香苷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棉球致大鼠肉芽肿的抗炎作用;对小鼠热板试验、醋酸扭体试验的镇痛作用;同时测定角叉菜胶致大鼠炎足炎性渗出物中的PGE2、MDA和血清中的NO、SOD,初步探讨丁香苷抗炎镇痛的部分机制。结果表明,丁香苷对急慢性炎症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角叉菜胶致炎足炎性渗出物中PGE2、MDA和血清中NO含量,明显增加血清中SOD的活性。因此,丁香苷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NO等炎症介质生成、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范黎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5):916-916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以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白藜芦醇苷)两种形式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受到病菌感染或环境恶化时产生的应激产物.常见的含有白藜芦醇(苷)的植物有葡萄、虎杖、花生、桑椹、藜芦、决明等.近年的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苷)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和心血管保护等作用,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已成为抑制和治疗组织癌变和肿瘤发生的最有前途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