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iu ZJ  Chen NH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4):343-346
神经递质合成酶、胞吐相关蛋白、神经递质受体,以及离子通道等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对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神经递质的释放往往伴随众多蛋白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过程,包括突触蛋白磷酸化引起突触囊泡从细胞骨架上解离、突触囊泡通过复合体SNARE和Ca2 的介导与突触前膜发生锚靠、融合和神经递质释放,以及以网格蛋白依赖的形式实现突触囊泡从突触前膜上内陷、出芽和缢缩后,从膜上裂解到胞浆中重新形成突触囊泡。因此,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对于神经系统完成神经信号传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神经递质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o W  Rao ZR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3):203-208
近年来,一种位于突触前膜、囊泡膜及神经胶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神经递质转运体,逐渐成为神经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它们能高选择性地与突触间的递质相结合,将递质运回细胞内,从而终止递质在细胞间的传递,并进而参与突触间信息的调控。有关神经递质转运体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外有关方面的研究概况,从分子结构、分型、研究方法、分布、功能、调节因素、基因调控、以及研究焦点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等诸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神经信号传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神经递质释放严格依赖SNARE蛋白的动态组装和钙离子触发的膜融合过程.最新研究发现,神经递质释放还受到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关键的标志蛋白分子的影响.当前研究者以体外膜融合重组体系为基础,发展了多种单分子生物物理技术,为进一步阐明神经递质释放的分子机制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细胞内蛋白质运输及神经递质释放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内蛋白质及神经递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运输,分泌和释放都是以运输囊泡作为载体,经过运转囊泡的出芽,形成,移位,入坞等步骤,最终与靶膜融合将内容物排出,这些过程都是以动转囊泡膜,胞浆和靶膜的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分子机制的研究迅速发展,发现了大量位于神经末梢的蛋白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相关,特别是位于突触小泡膜上的突触小泡蛋白/突触小泡相关膜蛋白(synaptobrevin/VAMP),位于突触前膜上的syntaxin和突触小体相关蛋白(synaptosome-associated protein of 25 ku),三者聚合形成的可溶性NSF附着蛋白受体(SNARE)核心复合体在突触小泡的胞裂外排、释放递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而一些已知及未知的与SNARE蛋白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可通过调节SNARE核心复合体的形成与解离来影响突触小泡的胞裂外排,从而可以调节突触信号传递的效率及强度,在突触可塑性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神经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突触释放神经递质来完成的,因此神经递质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1904年Elliott发现交感神经末稍分泌肾上腺素,1921年Loewi证明迷走神经释放生理活性物质-神经交感素,这一事实大大地促进了该领域研究的进展。随着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新研究技术的开发,为神经递质的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的组织化学技术。近一二十年来,不仅发现了更多的神经递质类型,而且对于与神经递质代谢有关的物质也进行了广泛地探讨。目前已发现的神经递质,包括其前体和修蚀物在内已达数十种之多。 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有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两种。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组织的基本成分  相似文献   

7.
神经末梢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过程的调控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末梢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是一个复杂且受到精细调控的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位于突触囊泡膜上的突触囊泡蛋白/突触囊泡相关膜蛋白(synaptobrevin/VAMP),与位于突触前膜上的syntaxin和突触小体相关蛋白SNAP-25,三者聚合形成的可溶性N-甲基马来酰胺敏感因子(NSF)附着蛋白受体(SNARE)核心复合物是突触囊泡胞吐过程中的核心成分。本文主要围绕参与空触囊泡胞吐过程,以及调节SNARE核心复合物的形成,解离及其功能的蛋白质,并对突触囊泡胞吐过程的分子模型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突触小泡膜蛋白及其在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的作用已取得若干研究进展.突触素I、SY蛋白、SO蛋白、SB蛋白、SG蛋白等都是突触小泡膜的重要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突触小泡的贴靠、膜融合及胞吐作用中起着局部自主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脑中神经元突触间的信号传递是由许多神经递质受体介导的。在过去,Richard L.Huganir实验室一直致力于神经递质受体功能调节的分子机制。而最近,该实验室又聚焦到大脑中一种最主要的兴奋性受体的研究——谷氨酸受体。谷氨酸受体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AMPA受体和NMDA受体。AMPA受体主要介导了快速的兴奋性突触传递;而NMDA受体则在神经可塑性和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实验发现,AMPA受体和NMDA受体都可以被一系列的蛋白激酶磷酸化,而磷酸化的水平则直接影响了这些受体的功能特性,包括通道电导和受体膜定位等。AMPA受体磷酸化的水平同时还在学习和记忆的细胞模型中发生改变,如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此外,AMPA受体中GluR1亚单位的磷酸化对于各种形式的可塑性以及空间记忆的维持有重要的作用。实验室主要研究突触部位谷氨酸受体在亚细胞水平的定位和聚集的分子机制。最近,一系列可以直接或间接与AMPA和NMDA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得以发现,其中包括一个新发现的蛋白家族GRIPs(glutamate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s)。GRIPs可以直接和AMPA受体的GluR2/3亚单位的C端结合。GRIPs包含7个PDZ结构域,可以介导蛋白与蛋白直接的相互连接,从而把各个AMPA受体交互连接在一起并与其他蛋白相连。另外,GluR2亚单位的c端还可以和兴奋性突触中的蛋白激酶C结合蛋白(PICK1)的PDZ结构域相互作用。另外,GluR2亚单位的C端也可以与一种参与膜融合的蛋白NSF相互作用。这些与AMPA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于受体在膜上的运输以及定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受体与PICK1和GRIP的结合对于小脑运动学习中的LTD有重要作用。总体上说,该实验室发现了一系列可以调节神经递质受体功能的分子机制,这些工作提示受体功能的调节可能是?  相似文献   

10.
甘氨酸神经递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氨酸是化学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但具有复杂的功能。甘氨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是介导快速抑制性神经传递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神经元兴奋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其神经递质功能对甘氨酸的生物合成、释放与调控以及作用模式等方面的近年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对甘氨酸神经递质的全面认识将有益于炎性痛、痉挛状态以及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神经递质释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是神经网络中信息处理的核心,可视化监测神经递质的生物传感器是探究各类生理和病理活动的重要工具。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具有较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监测神经递质时空分布变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对谷氨酸、多巴胺、γ-氨基丁酸和乙酰胆碱这4类重要的神经递质的检测方法,并归纳总结了各类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为设计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神经递质传感器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ATP的神经递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 《生理科学进展》1996,27(2):167-169
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神经末梢突触囊泡内储存着ATP并可使之释放,细胞膜上有ATP的特异性受体存在,ATP在细胞间隙内可被迅速地酶解清除。现认为ATP不仅是组织细胞的供能物质,而且还是一种具有兴奋性作用的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13.
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在癫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以癫痫患者和SD大鼠为实验对象,用脑功能检测的最新脑电超电涨落图分析仪(encephalofluctuogram technology,ET)长时程采集脑电信号,提取在脑电中载有脑神经递质调节系统的震荡信息(即S谱线),分析癫痫发作时的脑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患儿癫痫发作时,S谱线中S2(谷氨酸)增高;S1(γ-氨基丁酸)降低,造成S1<S2。S5  相似文献   

14.
脑雌激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内雌激素的来源包括透过血脑屏障的循环雌激素以及脑局部合成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以调节脑发育、突触可塑性,以及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也能调节胆碱能系统、多巴胺能系统和5-羟色胺能系统等的生理功能。雌激素具有两类受体:一是经典的核受体ER-α和ER-β;二是近年新发现的膜性受体ER-X和G蛋白偶联受体GPR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以及Gαq-ER。核受体介导雌激素的基因型效应即调节特异性靶基因的转录,而膜性受体(包括核受体的膜性成分)介导快速的非基因型效应,但也可通过第二信使系统发挥间接的转录调控功能。由于脑源性雌激素具备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的部分功能性特征,因此雌激素仅仅是一种激素还是可以作为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的假说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5.
神经递质在鸣禽脑中不仅是神经元间信号传递中介物质,还有资料表明它们通过在习鸣敏感期影响发声控制团间的突触联系的形成和突触可塑性,从而对鸣转类型的确定和巩固起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鸣禽发声控制核团内神经递质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就神经递质在发声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于昆虫脑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结合笔者的研究,探讨了昆虫脑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目前主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老年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渐进性变性死亡,从而引起基底神经节的功能失调。近年的研究显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并不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唯一因素,基底神经节中其它神经递质,包括谷氨酸、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等,在帕金森病的发病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合成、分泌发生紊乱,基底神经节网络调控功能失调,导致了以运动系统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本文就帕金森病状态下基底神经节中主要神经递质失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G蛋白对神经细胞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的直接调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XS  He SF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1):14-18
神经递质对神经细胞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具有调制作用。近年来观察到,神经递质可通过G蛋白介导对神经细胞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直接发挥调制作用,而不经过目前已知的多种第二信使的介导,使人们对递质,G蛋白与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失眠症患者脑电超慢涨落图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脑电超慢涨落图特征.方法:选择30例失眠症(Insomnia)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常规治疗2月后,运用脑电超慢涨落图(Encephalofluctuograph,EFG)分析技术检测脑内6种神经递质的值.结果:治疗前,脑内神经递质Ach、5-HT、DA、GABA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E、Glu值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月后,失眠症组患者脑内神经递质Ach、5-HT、DA、GABA值较治疗前增加(P<0.01),而神经递质NE、Glu值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脑内神经递质改变极不平衡是失眠症的重要病因,脑电超慢涨落图检测可作为失眠症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依据之一,并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神经毒剂MPTP(1-methy-4-pheny-1,2,3,6-tetrahydropyridine)制作的ICR小鼠帕金森病模型,通过荧光测定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MPTP及腺甘A2a受体拮抗剂喹唑啉(Quinazoline,CP66713)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γ-氨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