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联合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癌细胞系中PPARγ的表达水平,筛选高表达PPARγ的肺癌细胞株利用该细胞株并分别给予培美曲塞、培美曲塞联合罗格列酮、培美曲塞联合罗格列酮及PPARγ拮抗剂GW9662处理,之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PPARγ、PTEN、pAKT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PPARγ在A549细胞系中显著高表达;培美曲塞组、培美曲塞联合罗格列酮组、培美曲塞联合罗格列酮及GW9662组,肺癌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吾美曲塞和罗格列酮联合应用对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协同效应,与单用培美曲塞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该效应可被GW9662有效阻断;给予培美曲塞和罗格列酮联合应用,可明显上调PPARγ、PTEN表达,下调pAKT表达;给予PPARγ拮抗剂GW9662后,PPARγ、PTEN的表达显著下调,pAKT表达上调。结论:PPARγ激动剂RSG对培美曲塞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效应且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PTEN/pAK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PPAR)γ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其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细胞中,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脂代谢等的调节。新近研究报道,PPARγ在调控免疫和炎症反应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PPARγ的激动剂能够上调胃肠上皮细胞、膀胱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增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心肌细胞受损及凋亡与过氧化物增殖受体(PPAR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高脂饮食小鼠心肌组织中PPARγ2蛋白的表达。再购买质粒PCMV6-PPARγ2并进行扩增及空白载体的构建。在小鼠心肌细胞株中转染目标质粒后,加入10μmol/L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抑制剂GW9662化合物处理24 h后,通过tunnel检测和细胞流式计算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显示:与低脂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心肌组织内PPARγ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利用XhoⅠ和SmaⅠ酶对PCMV6-PPARγ2质粒酶切,T4连接酶连接从而获取PCMV6空白质粒;转染质粒过表达PPARγ2,tunnel检测结果和流式技术检测显示细胞凋亡增加,而加入PPARγ抑制剂凋亡得到抑制。由此得出结论,PPARγ2的过表达及激活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观察全草蒺藜皂苷(tribu saponin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STT)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动脉壁中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STT抗AS的机制。应用高脂饲料饮食配合注射维生素D,建立SD大鼠AS模型,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蒺藜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动脉壁中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分析造模及各给药大鼠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而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及各STT药均能降低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量(P〈0.01~P〈0.05),并能增加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量(P〈0.01)。提示STT能下调实验性AS大鼠动脉壁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及上调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这可能是STT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信号转导通路在内脂素(visfatin)调控人单核细胞株THP-1源性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和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1,ACAT1)表达中的作用,探讨内脂素诱导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和途径。THP-1单核细胞经佛波酯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随机分组,给予不同浓度的内脂素和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进行干预,分别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PPARγ、ABCA1及ACAT1 mRNA和蛋白表达,酶荧光学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含量,TC与FC之差为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CE)含量。结果显示,内脂素呈浓度依赖性增加THP-1源性巨噬细胞内FC和CE含量,下调巨噬细胞PPARγ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其下游的靶基因ABC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AC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罗格列酮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内脂素所诱导的上述效应。上述结果提示,内脂素可能通过PPARγ信号转导通路下调ABCA1表达,上调ACAT1表达,使细胞内FC流出减少,CE合成增加,从而诱导泡沫细胞的形成。这为研究内脂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LPS诱导的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COX-2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组,用p38MAPK抑制剂、PPARγ拮抗剂、姜黄素进行干预。荧光定量RT-PCR检测COX-2 mRNA的表达量,WB法检测其相关蛋白。结果LPS组较正常对照组COX-2增高3.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组、p38MAPK选择性抑制剂组、PPARγ拮杭剂组较LPS组,COX-2明显降低。阻断p38MAPK后,COX-2蛋白表达下降。姜黄素可以增加PPARγ、COX-2、p-p38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可降低COX-2表达水平,p38MAPK、PPARγ通路参与姜黄素调控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对异烟肼与利福平合用致肝损伤的作用。方法以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制作大鼠肝损伤模型,以15d-PGJ2激活PPARγ。造模第14d和第28d分批处死大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观察大鼠肝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检测大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肝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表达。结果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所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TBIL、DBIL明显升高,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升高,肝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较明显,肝细胞线粒体及内质网结构破坏,HMGB1免疫反应性增强;PPARγ激动剂15d-PGJ2处理可明显抑制上述变化。结论 PPARγ激动剂15d-PGJ2可能通过抗氧化及抑制HMGB1表达对异烟肼、利福平合用致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43蛋白对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调控。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p43蛋白作用于HMEC-1细胞后IP10基因水平的变化,并找到p43蛋白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及最佳作用时间;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p43蛋白是否促进IP10蛋白的分泌,并检测p43蛋白对可能引起IP10上调的相关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控作用,试图找到p43蛋白诱导IP10表达上调的原因。结果及结论:p43蛋白能显著上调IP10的表达,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在p43浓度为70μg/m L、作用时间为6 h时达到峰值;p43蛋白能够诱导IFNγ的分泌,p43蛋白诱导IP10的表达可能是通过上调IFNγ的分泌,并经由JAK-STAT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内皮素(ET)不仅是强烈的血管收缩剂,而且具有强烈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效应。近年来发现许多细胞因子除参与免疫调节外,还参与心血管功能的调节。γ-干扰素(IFN-γ)具有抑制VSMC增殖,调节细胞分化、增生的作用。本工作在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庄大鼠(SHR)和对照WKY大鼠的VSMC上,观察了IFN-γ和ET对VSMC增殖和钙含量的影响,以探讨IFN-γ和ET对VSMC增殖的相互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THP-1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佛波酯(PMA)和抑制剂钙磷酸结合蛋白C(CalphostinC)对胞膜PKC活性、胞膜PKCα及胞浆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和adipophilin表达以及细胞内脂质蓄积的影响,初步探讨PKC调控adipophilin表达及脂质蓄积的作用机制.采用PepTagRAssay、RT-PCR、蛋白质印迹、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到100nmol/LPMA在激活胞膜PKC((0.2514±0.0154)U/ml)的同时可以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协同增强PKCα、PPARγ和adipophilin表达并使细胞内脂滴的蓄积极大地增强.细胞内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增至(69.8±9.5)%;300nmol/L CalphostinC对荷脂THP-1巨噬细胞的处理则抑制酶活性至((0.0927±0.0056)U/ml,细胞内脂滴减少,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降至(40.1±9.1)%;CalphostinC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下调酶活性、PKCα、PPARγ和adipophilin表达,400nmol/LCalphostinC基本上可以逆转50mg/LoxLDL诱导的酶活化和PKCα、PPARγ和adipophilin表达的上调.结果提示,蛋白激酶C活性的改变可以影响adipophilin介导的脂质蓄积,其中PPARγ可能在这一调控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模型大鼠,设立正常对照组(WT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VD模型组;②设立WT组和WT+FABP5抑制剂组。4周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脑内FABP5、PPARγ、p- PPARγ及脂蛋白脂肪酶(LPL)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 与WT组和sham组相比,VD模型和FABP5抑制剂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 P<0.01),脑内的FABP5、PPARγ、p- PPARγ及LPL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表达显著降低(P<0.05, P< 0.01);脑内的TC、TG和FFA含量明显提高(P<0.05, P<0.01)。结论: FABP5可通过PPARγ和LPL影响VD大鼠的学习记忆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PPARγ)激动剂DH9对人肾癌细胞OS-RC-2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予以不同浓度的DH9及罗格列酮作用OS-RC-2细胞12 h、24 h和48 h,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比较两种药物的PPARγ激动效应;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ax及Bcl-2等蛋白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DH9与罗格列酮相比,对PPARγ的激动效应DH9明显低于罗格列酮,增殖抑制作用优于罗格列酮(P0.05),并呈现明显的浓度、时间依赖性;加入PPARγ抑制剂GW9662前后DH9的增殖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9作用细胞48小时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DH9可诱导细胞凋亡,伴随Bcl-2表达的减少以及Bax表达的增加。结论:OS-RC-2细胞中,DH9的增殖作用明显优于罗格列酮,且是通过PPARγ非依赖途径实现;DH9能将OS-RC-2细胞阻滞在G0/G1期,并通过影响Bcl-2和Bax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与血浆胆固醇水平、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密切相关.经研究证明,血浆胆固醇水平和VSMC是AS发病的关键因素.血浆胆固醇水平过高会促进AS的发生、发展;VSMC、向内膜迁移、增殖形成新生内膜也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固醇调节素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在调节胆固醇合成及代谢的平衡和稳态中起独有的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将引起脂代谢的紊乱,造成非脂肪组织的脂质积聚,促进AS的发生和发展;而且,SREBP与VSM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SREBP在VSMC表达并参与VSMC盼迁移和增殖,在A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和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组、低氧+罗格利酮组,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右心室压力、右心肥厚指标,同时检测各实验组PPARγ、PTEN的表达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培养原代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给与低氧、低氧+罗格列酮、低氧+GW9662处理后观察细胞增殖及PPARγ、PTEN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低氧组大鼠右心室压力、右心肥厚指标明显增加,肺小动脉管壁增厚,PPARγ、PTEN的表达明显减少。与低氧组相比,低氧+罗格列酮组大鼠右心室压力下降,右心室及肺小动脉管壁的肥厚减轻,PTEN的表达增加。2低氧下,PASMCs中PPARγ、PTEN表达明显减低,细胞增殖较常氧明显增加,给与罗格列酮后,PTEN表达增加,给与GW9662,PTEN表达减少。3罗格列酮可以抑制PASMCs低氧下的增殖,而给与GW9662后,这一抑制作用减轻。结论:早期应用罗格列酮可激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PPARγ的活性,进而上调PTEN表达,改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PARγ对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成分19 kDa脂蛋白(M.tb-P19)诱导的巨噬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以M.tb H37Rv和M.tb-P19刺激人源性巨噬细胞48 h,观察其对巨噬细胞PPARγ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激动剂、拮抗剂干预PPARγ活性,观察PPARγ被激活或抑制后对M.tb-P19诱导的ERK磷酸化、NF-κB的表达以及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的影响。结果:M.tb-P19感染的人巨噬细胞中PPARγ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细胞显著升高,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0.05),48h达高峰。M.tb-P19感染可显著增加人巨噬细胞中磷酸化ERK、NF-κB、TNF-α和IL-6的表达(P0.05),PPARγ激动剂预处理可显著抑制M.tb-P19感染所致的磷酸化ERK、NF-κB、TNF-α和IL-6的表达增加(P0.05),而PPARγ拮抗剂预处理可进一步提高磷酸化ERK、NF-κB、TNF-α和IL-6的表达(P0.05)。结论:PPARγ可能是通过激活ERK及NF-κB信号通路,抑制M.tb-P19所介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冠心病风险指数显著增加,但机制不清楚。巨噬细胞功能紊乱是促进AS斑块形成及发展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激素对巨噬细胞功能的直接影响,为甲减相关AS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建立体外巨噬泡沫细胞模型,并观察不同浓度甲状腺素(thyroxine,T4)对巨噬泡沫细胞功能的改善效应。分别采用MTT法、划痕实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检测巨噬细胞增殖、迁移功能及细胞衰老情况;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参与巨噬细胞增殖、迁移等过程的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oxLDL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其衰老及分泌TNF-α、MCP-1和IL-1β,而T4可浓度依赖性逆转oxLDL对巨噬细胞上述功能的影响;oxLDL可使巨噬细胞磷酸化FAK蛋白表达上调,而T4可浓度依赖性降低FAK蛋白磷酸化水平。上述结果提示,T4可呈浓度依赖性地调控巨噬细胞增殖、迁移、衰老及炎性因子分泌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SHR VSMC)增殖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AA(PDGF AA)、PDGF α受体表达的关系及钙信号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模型中 ,采用免疫印迹 (Westernblot)、3 H TdR及3 H Leu掺入、荧光探针标记测定单细胞内钙浓度等方法 ,观察不同来源大鼠 (SHR/WKY)VSMC ,PDGF AA、PDGF α受体和PDGF β受体表达的差异性以及在PDGF AA刺激下 ,VSMC增殖肥大反应、胞内 [Ca2 ]i变化和钙离子阻断剂 (nimodipine)对其的影响。 结果 :与WKY VSMC相比SHR VSMC中PDGF AA、PDGF α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而PDGF β受体蛋白表达在SHR VSMC与WKY VSMC无明显变化。在PDGF AA刺激下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3 H掺入率及胞内 [Ca2 ]i浓度在SHR VSMC明显增强 ;钙离子阻断剂 (nimodipine)明显抑制PCNA表达及3 H掺入 ,胞内 [Ca2 ]i浓度明显下降。结论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PDGF A链及其α受体的自发性增高 ,可能是导致SHR VSMC异常增殖、肥大 ,从而触发血管反应性和血管构型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胞膜钙通道在调控VSMC的钙内流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痛大鼠肾组织PPARα/δ/γ蛋白的表达及小檗碱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小剂量注射链脲菌素(35 mg·kg-1,ip)加高糖高脂饲料饲养16周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16周每天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小檗碱75、150、300mg·kg-1、非诺贝特100mg·kg1 和罗格列酮4mg·kg-1,处死大鼠后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PPARα/δ/γ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脏中PPARα和PPARδ蛋白表较正常对照大鼠明显降低(P<0.01),PPARγ表达则较正常对照大鼠明显升高(P<0.01).中高剂量小檗碱和非诺贝特都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PARα和PPARδ的表达(P<0.01),中高剂量小檗碱和罗格列酮能明显降低PPARγ表达(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PPARα/δ/γ的表达失常,小檗碱能恢复其表达至接近正常大鼠水平.  相似文献   

19.
探讨姜黄素对缺血缺氧引起细胞外环境酸化下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在pH 6.9的环境下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分别以姜黄素、PCTX-1等处理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ASICS 1a蛋白及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CCK-8法测定各处理组对VSMC增殖影响。结果显示pH 6.9组显著刺激VSMC的ASICS 1a和ERK1/2磷酸化表达,并促使VSMC增殖;而姜黄素显著抑制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ASICS 1a及细胞内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VSMC增殖。在缺血缺氧所致酸化环境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上的ASIC 1a表达增多,引起细胞内ERK1/2磷酸化,从而对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进行调控,而姜黄素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压氧暴露大鼠肺组织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PAR)通路分子表达变化规律。方法: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压常氧对照组(0.23 MPa空气)、高压氧时间序列处理组(0.23 MPa纯氧,分别暴露2 h、4 h、6 h和8 h),持续小流量通风,维持舱内O2浓度>99%。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oligo芯片检测各个时间表达谱;应用RT-PCR验证发生改变的部分PPAR通路基因。结果:与高压常氧对照组相比,高压氧时间序列处理组造成的肺损伤逐渐加重;表达谱芯片的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结果中有一类PPAR通路类,包含有多个PPAR通路分子;RT-PCR结果提示PPARδ-和PPARγ-均在较长时间高压氧暴露的肺组织中上调。结论:高压氧长时间暴露造成的肺型氧中毒可引起PPAR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