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记述我国宽翅网蝽属昆虫2种,即华宽翅网蝽Lepturga chinai Takeya, 1962和吉隆宽翅网蝽Lepturga gyirongensis Li, sp. nov.。分析了宽翅网蝽属与广翅网蝽属的共有特征和差异。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梯顶飞虱属一新种(同翅目:飞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锦华 《昆虫学报》1987,(4):439-440
梯顶飞虱属Arcofacies Muir自1915年建立以来共纪录3种,其中有一种分布于我国,现又发现一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 花翅梯顶飞虱Arcofacies maculatipennis sp.nov.(图1—5) 头顶五边形,基宽大于中长(1.4:1)和端宽(1.5:1),侧缘向端部收狭;额长为中部最宽处宽的2.2倍,侧脊略拱曲,中脊单一;唇基基部宽于额的端部,侧面观,唇基弯曲与额呈直角;喙伸达中足转节;触角圆柱形,第一节长为宽的2.4倍,第二节长于第一节的1.3倍;前胸背板侧脊弧形,伸达后缘;后足胫距鸟喙状,内面拱,具一端齿,后缘无齿列。  相似文献   

3.
个木虱亚科(Triozinae)前翅主干同时分为径、中、肘三岔,为最简易的识别特征,可区别于其他亚科。其模式属Trioza的原意即是由tri(三) ozo(枝)而来,故可译为“三叉(或岔)木虱”;也有称作“尖翅木虱”者,但不能概括全体,因许多种的翅端是圆的。我们建议中名用“个木虱”,既形象又简炼,便于属和种的命名。 前个木虱属(Epitrioza)是桑山茂(Sh. Kuwayama)1910年以日本的E. mizuhonica所  相似文献   

4.
葛钟麟 《昆虫学报》1981,(4):419-425
纹翅飞虱属(Cemus Fennah,1964)隶属于同翅目,飞虱科(Delphacidae)。全世界现有8种,国外文献记载我国有2种(Cemus sauteri(Muir)与Cemurs nigromaculosus(Muir)),均发生于台湾省。至目前为止,我们在我国大陆及海南岛获得5种,经鉴定全为新种。现将此5新种描述发表于后。 纹翅飞虱属各个种在体型、大小、体色,特别是前翅醒目的斑纹特征等各个方面几乎一致,很难区分,它们的鉴别主要根据雄性外生殖器,因此本文在种的描述及附图中,有些部分从简或予省略。这一属分布于澳洲区、东洋区与非洲区,我国发生于长江以南,且以南方省份发生的种类多。 模式标本均存放于安徽农学院。  相似文献   

5.
脉蜡蝉科Meenoplidae是蜡蝉总科Fulgoroidea中的一个小科,至1989年1月共记录11属120种。本科分2亚科:脉蜡蝉亚科Meenoplinae和宽翅花虱亚科Kermesiinae,根据现已鉴定的标本和文献记录整理,我国已知7属18种,本文报道1新种。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飞虱科1新属和1新种:西藏宽唇飞虱Latidypenus tibetensis gen.et sp.nov..该属根据后足胫距和雄虫阳茎构造特征,应归属于飞虱亚科中的凹距飞虱族,其亲缘关系接近于圆翅飞虱属Yuanchia Chen et Tasi和奇节飞虱属Mirocauda Chen,但可根据下列的特征与后两者相区别:1)后唇基基部膨大,向两侧扩张,明显宽于额的端部(后者为常态,仅稍宽于额的端部),侧面观,前唇基基部明显低于后唇基的端部,呈阶梯型(后者在同一线上);2)后足刺式为5-8-4(后者为5-6-4);3)后翅ⅡA1脉在端部分岔,A脉分为4支伸达后缘(后者ⅡA1脉在端部不分岔,A脉分为3支伸达后缘).模式种为西藏宽唇飞虱Laticlypenus tibetensis sp.nov..标本采自西藏墨脱上亚东村,灯光诱集.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作为杆叶蝉亚科分类订正研究的一部分,本文依据捷克Moravian 博物馆收藏的Karasekia 属的模式标本和定名标本及英国自然博物馆(BM)馆藏定名标本对该属20世纪初记述的该属2个已知种作了再描记、绘出了形态特征图,并补充了属征。所有研究标本均归还原所属博物馆保藏。 巨索杆蝉属Karasekia Melichar Karasekia Melichar, 1912c117. 模式种 巨索杆蝉Karasekia lata (Melichar)。 分布 非洲。 1.巨索杆蝉Karasekia lata (Melichar) (图1) Wolfella lata Melichar,1905a299. Karasekia lata (Melichar), Melichar,1912c118. 分布 Tanganyika, 非洲。 观察标本 1♀ (正模,无腹部和前胸背板), Amani, 1904-Ⅲ-23, L. Melichar 采;1♂, Maherangulu, 东非;标本均借自 Moravian Museum, Brno。 2.冠齿巨索杆蝉Karasekia pugionata Melichar (图2) Karasekia pugionata Melichar, 1912c118. 分布Tanganyika, 肯尼亚,非洲。 观察标本 2♀♀(全模标本,MM),Maherangulu, 东非,L.Melichar 采。 1♂( ?, 无腹部末端), 1♀(BM,1961-343), 肯尼亚Emali Range, Sultan Hamud, (1493 m~1798 m), P. E. S.和 E. M. Whalley采;2♀♀(BM,1961-343),肯尼亚Wandanyi (1524 m),P. E. S. 和E. M. Whalley采;W. Knight鉴定。  相似文献   

8.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省的蛾蜡蝉科1新记录属:宽额蛾蜡蝉属Byhopsyma Melichar及1新记录种:宽额蛾蜡蝉Bythopsyrna circulata(Guerin—Meneville),绘了成虫特征图。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中国竹飞虱属Bambusiphaga Huang et Ding1新种,宽刺竹飞虱Bambusiphaga latispina,sp.nov。,模式标本保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记述中国斑翅剑虻属Hoplosathe 2新种:盛氏斑翅剑虻Hoplosathe shengi sp. nov.和吐鲁番斑翅剑虻Hoplosathe turpanensis sp. nov.。盛氏斑翅剑虻的额在斑翅剑虻属中最宽,雄虫和雌虫的额宽在触角水平上分别是头宽的42%和 46%;触角第1鞭节长是宽的2.0倍;雄性生殖器近似科氏斑翅剑虻Hoplosathe kozlovi Lyneborg & Zaitzev.吐鲁番斑翅剑虻体多毛或短鬃;额宽正常;触角第1鞭节长是宽的2.8倍;雄性生殖器与斑翅剑虻属其它种皆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中国黄足毒蛾属记述(鳞翅目:毒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仲苓 《昆虫学报》1983,(3):336-337
黄足毒蛾属(lvela Swinhoe,1903)隶于毒蛾科(Lymantriidae)。模式种为lvelaauripes(Butler)。属征:下唇须细弱向前,第三节微小;后足胫节有一对距,前足跗节第一节短于胫节,爪腹面有齿;翅宽,被鳞片,翅基部有少量毛;前翅无径室,R_1、R_2脉起于中室前缘,R_3、R_4和R_5脉共柄,共柄长,起于中室上角,R_5比R_3脉接近中室,M_1脉起于中室上角,但与R_3 R_4 R_5脉分离,不起于一点;M_2脉接近中室横脉下端分出,M_3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的一新属二新种隶属于同翅目、飞虱科(Delphacidae)、片距族(Delphacini),皆采自我国南部地区。模式标本均存放于安徽农学院。 披突飞虱属 Parathriambus,新属 头部比前胸背板窄;头顶长度略短于基宽,二者比约为1:1.1,二中侧脊于顶端末会合,侧面观头顶与额成直角圆接;额长与最宽处宽度比约2:1,中脊于距基端1/3处分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中国竹飞虱属BambusiphagaHuangetDing1新种:宽刺竹飞虱Bam-busiphagalatispina,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花翅跳小蜂属(Microterys Thomson,1876)是蜡蚧科昆虫的重要天敌,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ericeri Ishii)因寄生于经济益虫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而对人类有害,但绝大多数为益虫。本属是个大属,已描述了150多种,东洋区记载了20种。廖定熹教授在《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十四册,小蜂总科(一)]中记述了中国的花翅跳小蜂3种,即: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ericeri Ishii)、球蚧花翅跳小蜂(M.clauseniCompere)和蜡蚧花翅跳小蜂(M.speciosus Ishii),黄春梅报道了采自福建的二带花翅跳小蜂(M.ditaeniatus Huang),姜德全描记了从白蜡虫雌虫卵囊中羽化的中华花翅跳小蜂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飞虱科凹距族1新属,脊额飞虱属Carinofrons Chen et Li,gen.nov.,1新种,斑翅脊额飞虱C.maculatipennis Chen et Li,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采自江苏泗阳县网翅蝗科1新属——苏蝗属Suacris gen.nov.及1新种——Suacris siyangensis sp.nov..该新属近似于牧草蝗属Omocestus I.Bol.,其主要区别特征为:前胸背板侧隆线微微弯曲,最宽处为最窄处的1.6~1.8倍;前翅肘脉域几乎等宽或略宽于中脉域;鼓膜器雄性宽卵形、雌性狭缝状.该新属也近似于拟草地蝗属Stenobothroides Xu et Zheng,其主要区别特征为:侧隆线明显且弯曲;雄性腹部末节无尾片;雄性下生殖板长锥形.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1 苏蝗属,新属Suacris gen.nov. 模式种:泗阳苏蝗Suacris siyangensis sp.nov. 正模:1♂;副模:1♀,江苏泗阳,1957-Ⅸ-16,采集者未知. 体小型.头大而短,较短于前胸背板.头侧窝明显,呈长方形.颜面向后倾斜.中单眼较小于侧单眼.触角丝状,基部触角节宽大于长,向端部触角节渐渐变狭.前胸背板中隆线明显,侧隆线在沟前区微微弯曲,其最宽处约为最窄处的1.6~1.8倍;前胸背板后缘中央钝角形.前、后翅发达,超过后股节中部,前翅顶端圆形,无凹陷,前翅肘脉域几乎等宽或略宽于中脉域.中、后胸腹板侧叶全长均明显地分开.后足股节内侧具发音齿,可与前翅纵脉磨擦发音.后足胫节缺外端刺.鼓膜器:雄性宽卵形,雌性宽缝状.  相似文献   

17.
对角冠叶蝉属属征作了重新描述,编制了分种检索表,记述该属2新种:短翅角冠叶蝉Viridomarus brevialatus sp.nov.和宽室角冠叶蝉Viridomarus laticellu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ZCAS)和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IEGU).  相似文献   

18.
齿隐翅虫属Priochirus种类多见于腐木树皮下,是重要的腐木甲虫.其中斑齿隐翅虫亚属的物种比较稀少,目前全世界仅记录3种.本文记述产于我国云南的齿隐翅虫属斑齿隐翅虫亚属1新种,硕斑齿隐翅虫Priochirus(Stigma-tochirus)magnificus sp.nov,及1新纪录种,阿斑齿隐翅虫Priochirus(Stigmatochirus)abori Bernhauer.文中物种检索表包括了世界现有的3种及新种共4个种.所有标本材料(包括所有模式标本)都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帕飞虱属分类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飞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nnah(1978)根据分布于越南的标本建立了帕飞虱属Palego,仅包括其模式种Palego simulator Fennah,1978;葛钟麟(1982)根据分布于中国南部的标本建立了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并指定刺披突飞虱Parathriambus spinosus为其模式种,该属现在包括2种.作者在整理研究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的该属标本时,发现帕飞虱属Palego的模式种;根据葛钟麟(1982)对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的属征描述,作者发现该属与Fennah(1978)建立的帕飞虱属Palego的属征吻合.据此,作者提出: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 Kuoh,1982应为帕飞虱属Palego Fen-nah,1978的新异名.文中对该属属征进行了重新描记,原来隶属披突飞虱属Parathriambus的2个种同时被移入帕飞虱属;帕飞虱属Palego的模式种Palego simulator Fennah也是在中国的首次报道.文中还给出了该属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0.
记述采自新疆地区网翅蝗科雏蝗属 Chorthippus 短翅亚属1新种,即果子沟雏蝗 Chorthippus (Altichorthippus) guozigouensis sp. nov.。新种近似于姜氏雏蝗Ch. charpini Chang, 1939 与积石山雏蝗 Ch. jishishanensis Zheng et Xie, 2000。与后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头侧窝长为宽的3.00倍;♂触角短,刚不到达后足股节基部;♂前翅到达第7节腹节背板后缘,其前缘脉域宽为中脉域宽0.67倍,前后肘脉合并,肘脉域消失;♂后翅到达第7节腹节背板中部;尾须顶端到达肛上板长的一半,膝部与后足胫节端部棕色,非黑色。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