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郭素青 《蛇志》2001,13(1):25-25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56岁 ,因发烧 7天 ,全身皮疹、瘙痒 4天而入院。 7天前患者因受凉后发烧 ,体温达3 8.3℃ ,并伴全身酸困不适 ,当时无鼻塞、流涕 ,亦无头痛、咳嗽、咯痰。当地卫生院给服阿莫西林胶囊 1次 2粒 ,每天 3次。 2天后 ,体温降至正常。服药 3天后 ,双上肢出现皮疹伴瘙痒 ,发烧 ,体温3 9.5℃。即停服阿莫西林 ,但双上肢皮疹逐惭加重 ,迅速融合成片 ,并向全身蔓延 ,同时出现纳差、烧心感。无恶心、呕吐 ,无腹痛、腹泻 ,也无皮肤瘀斑。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发病以来 ,患者神志清 ,精神差 ,饮食、睡眠欠佳。既往无青霉素过…  相似文献   

2.
谭献琼 《蛇志》2009,21(1):72-73
临床用药中,很多个体在治疗量作用下可出现副作用,如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等,严重者可致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剥脱性皮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邓晓敏 《蛇志》2010,22(3):282-282
近年来.由于饮食状况不合理,或生活方式无规律,或情志失畅不能及时疏导,以及其他原因导致中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中风后的病人常常出现患侧肢体浮肿的症状,我们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炎药水杨酸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给大鼠静脉输注脂肪乳+肝素,脂肪乳+肝素+水杨酸钠和生理盐水7 h,并在输注的最后2 h,行清醒状态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和C-肽水平,检测肝脏、肌肉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及307位丝氨酸磷酸化的IRS-1表达。结果输注脂肪乳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是输注生理盐水大鼠的45%,水杨酸钠可使GIR提高1.3倍(P0.01)。脂肪乳输注组大鼠肝脏及肌肉中307位丝氨酸磷酸化的IRS-1分别为生理盐水输注组大鼠的3倍和3.8倍(P0.001),输注水杨酸钠,肝脏、肌肉307位丝氨酸磷酸化的IRS-1下降45%、20%(P0.05)。结论 FFA增高引起肝脏及肌肉中307位丝氨酸磷酸化的IRS-1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机制之一,应用水杨酸钠,大鼠肝脏及肌肉组织中IRS-1丝氨酸磷酸化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改善。抗炎药物水杨酸钠可能通过抑制FFA引起的IRS-1丝氨酸磷酸化,而发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局部低温的并发症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Nor组)、硬膜外局部低温组(LH组)和全身低温组(SH组),LH组以自制降温线圈贴附于一侧硬膜外实施局部低温,SH组以冰袋和酒精全身降温,两组均使脑温降至31.0-32.0℃并持续10小时.实验中观察大鼠寒战反应,监测脑温、肛温及呼吸、心率、血压变化,于降温末取血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降温后,LH组和SH组脑温均下降到目标温度并维持稳定.降温过程中,SH组寒战发生率为57.1%,且出现心率下降,血小板降低,高切变率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增高,LH组未观察到如上变化.结论:硬膜外局部降温可达到与全身降温一样的降温效果,而与全身低温相比,硬膜外局部低温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 一。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研究,也从对传统机制的药物研究过渡到对具有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药物研究。其中基于这些新靶点设计 的新型非胰岛素类糖尿病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或已上市,给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按作用靶点和机制分类对较有开发 前景的非胰岛素类糖尿病治疗新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 mellitus,T1DM)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12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诺和灵30R,2/3量早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1/3量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的T1DM患儿,改用3+1治疗方案(3餐前0-15分钟诺和锐皮下注射,睡前来的时皮下注射)治疗后HbA1c水平、低血糖发生和胰岛素用量变化。结果:12例T1DM患儿改用3+1方案治疗时HbA1c基础值为9.51±0.71%,治疗后3个月时为9.12±0.82%,6个月时为8.61±0.87%、9个月时为8.71±0.68%、12个月时为8.65±0.79%。换用3+1方案治疗后第6、9、12个月时HbA1c值较基础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由1.1±0.8U/kg降至1.0±0.5U/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方案治疗期间,6例次发生过严重低血糖,改用3+1治疗方案后,无1例发生严重低血糖。轻中度低血糖的发生次数由2.2±0.1次/周降至1.3±0.1次/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传统治疗方案治疗的T1DM患儿,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非典型恶性综合征患者1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患者因高龄、全身状况差、长期并联合应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应用多种其他药物而诱发,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经过停用抗精神病药,给予甲磺酸溴隐亭片、盐酸金刚烷胺片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结论:恶性综合征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可无发热等典型表现,且可出现各系统症状,可能首诊于多个科室,各科临床医师均应熟悉该病的临床表现,以便及时作出诊断,及时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普罗帕酮(propafenone;心律平)是一种高效、快速、较广谱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各种病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和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及伴有预激综合症的心律失常均有相当疗效(1),但近年来有关该药的副作用报道日见增多,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的发生率达18.1~24.1%(2),引起阿——斯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也偶有发现。我们  相似文献   

10.
11.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生物活性肽,它在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营养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所以其研究对鱼类的养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部分鱼种IGF-1的分子结构、基因结构、生理功能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但其发病机制至今未能完全阐明,因此临床上缺少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近几年研究发现,麻醉药物是引起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全身麻醉药物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作论述,以期为POC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都属于胰岛素超家族,两者不但一级、三级结构有较高的同源性,而且生理功能也有少量交叉.然而两者的折叠行为却有很大的差别:胰岛素及其重组前体(PIP)只折叠成一种热力学稳定的二硫键配对,而IGF-1却折叠成两种热力学稳定的二硫键异构体.为了了解两者折叠行为差异的分子机制,制备了由胰岛素的A,B链和IGF-1的C结构域构成的单链杂交分子——[B10Glu]Ins/IGF-1(C),研究了该杂交分子二硫键的热力学稳定性以及它在含有少量巯基试剂的变性剂中的解折叠程度,同时还纯化了该杂交分子一种主要的非天然二硫键异构体,并研究了它的再折叠情况. 观察到IGF-1中C结构域的引入并未改变胰岛素分子的折叠热力学,但是影响了折叠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从细菌、真菌等低等生物和爬行类、哺乳类等高等动物的体内,都发现存在着结构和功能相关、相似的促胰岛素释放肽或GLP-1类似物.目前国内外研究都在密切关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 LP-1)和G LP-1类似物等胰高血糖素家族肽,对其进行基因工程高效表达或通过组合化学方法修饰、改造,从而设计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多肽类药物.但是,从天然生物体内,尤其是最近从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液中和响尾蛇毒素中发现了大量能稳定促进胰岛素释放的生物活性肽,却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它们将很可能为筛选和开发出安全、高效、半衰期长的治疗Ⅱ型糖尿病新药物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张婷  孙曼霁 《生命科学》2007,19(2):208-213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H/IGF-1)轴的合成、分泌、调节及生物学活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有密切关系。生长激素(GH)的合成和分泌受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正向调节。GH/IGF-1轴活性下降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GH/IGF-1缺乏可引起衰老及神经退行性变(AD)而导致认知功能的下降,相应激素的补给可以抑制或逆转这种认知障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H/IGF-1参与AD型痴呆病理过程,对AD有很好的治疗应用前景。本文就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AD发病中的机理和药理学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皮下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在1型和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频繁的皮下注射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针对糖尿病的治疗,目前更倾向采用口服疗法。口服胰岛素可以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并对肝脏葡萄糖代谢提供更全面的调节,但胃肠道的吸收不良极大地阻碍了胰岛素口服给药的发展。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scale drug delivery systems, NDDS)的快速发展增加了胰岛素口服给药的可能性。高分子纳米材料是NDDS中一类重要的载体材料,已被广泛用于促进胰岛素口服吸收的研究。它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储存稳定性等优点,并且其分子链长易于改性、修饰和加工成型。高分子纳米材料可以保护包裹的胰岛素不受酸性变性和酶降解的影响,促进细胞对胰岛素的摄取,从而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讨论了口服胰岛素的主要生理障碍,总结了近几年用于口服胰岛素递送的高分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猪胰岛素经与MSC·ONsu选择性反应,得到[MSC]A_(21)B_(29)胰岛素,再与BOC-L-Ala·TTT缩合,去保护后得到[L-Ala]B_0胰岛素,将得到的[MSC]A_(21)B_(29)胰岛素经Edman降解,再与BOC-L-Leu·TTT缩合、去保护后得到[L-Leu]B_1胰岛素。样品经N-末端分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氨基酸组成分析和紫外吸收光谱鉴定,确定它们分别为均一的[L-Ala]B_0胰岛素和[L-Leu]B_1胰岛素。放射免疫法分析[L-Al_a]B_0肽岛素和[L-Leu]B_1胰岛素的免疫活性分别相当于天然胰岛素的30%和47%,小鼠惊厥法分析表明[L-Ala]B_6胰岛素与[L-Leu]B_1胰岛素的生物活力为19.7国际单位/mg和19.1国际单位/mg,相当于天然胰岛素的76%和73%。  相似文献   

19.
20.
本实验采用分离培养的新生大鼠胰岛,观察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N^G-甲基-L-精氨酸(NMMA,NO合成酶的竞争性阻断剂)对胰岛素分泌及对胰岛中cGMP水平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影响。结果如下:(1)IL-1β(5、10、20U/ml)能抑制基础的和由葡萄糖(20mmol/L)刺激的胰岛素分泌。IL-1β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抑制率分别为53.4%,60.5%和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