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云南高黎贡山神山森林及其在自然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参与性农村快速评估(PRA)、田野调查及森林样地调查等方法,对神山森林传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黎贡山普遍存在传统的村社防护林、传统的村社水源林、汉族的风水林、护寺林、傈傈族的神山、傣族的龙山、傣族的色树(神树)、勒墨人祭天场周围的森林等形式多样的神山森林,作为传统生态伦理的主要载体,高黎贡山地区广泛存在的神山森林传统在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神山森林还可以提供多种非木质林产品,实现多种生态功能,促进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神山森林文化传统的再教育与政策诱导,是弘扬该文化传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香格里拉大峡谷藏族神山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香格里拉大峡谷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藏族作为当地最重要的原住民族,他们的文化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神山崇拜对香格里拉大峡谷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应用民族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文献资料的分析,对香格里拉大峡谷的藏族神山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处于不同保护状态下(神山与非神山)的两个典型植物群落即高山松(Pinus densata)群落和云南黄果冷杉(Abies ernestii var. salouenensis)群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样地面积内(20 m×20 m),神山植物群落在物种数量(20,14)和群落盖度(100%,85%)方面都明显高于非神山植物群落(11,2;70%,60%)。结合入户调查资料,发现广泛分布于香格里拉大峡谷的藏族神山构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乡土保护体系,它不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提供多种非林产品,实现多种生态功能。文章探讨了发挥乡土保护体系的保护功效及应用传统文化知识以促进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建议应当尊重和保护原住民的传统文化,发掘其中优秀的自然保护知识和经验,引导其发挥更加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使民族传统保护体系成为现代自然保护体系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将滇西北藏区传统生态文化应用于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之中, 以推动社区参与式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应用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的方法, 调查了位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3个藏族村寨(巴珠、柯功、追达)的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分布状况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等, 应用SWOT分析法和社区参与式保护途径, 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活动。本研究结果表明, 社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 社区生计依赖于生物多样性, 保护自然圣境是社区水平保护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藏族自然圣境是基于传统信仰文化并经过长期实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区保护形式, 藏民社区长期遵从和实践自然圣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风水林和荒山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玉华  白丽蓉 《广西植物》2018,38(8):1062-1069
所研究的风水林和荒山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森林是一种脆弱的低生物量生态系统,土壤贫瘠,自我修复能力低,易受人为因素干扰。风水林指人们居住地附近的一片茂盛的森林,认为有神居住而崇拜,严禁被砍伐和破坏。荒山是喀斯特森林植被在人为干扰后出现岩石裸露产生的石漠化现象。该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数理统计等对广西罗城喀斯特风水林和荒山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风水林植被、土壤和枯落物碳储量分别是荒山的7.42倍、5.9倍和1.1倍,风水林和荒山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37.06、93.73 t·hm~(-2),其中土壤碳库贡献率最高,而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却较低,表明风水林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明显高于荒山。通过风水林和荒山的碳储量比较研究,为评价风水林碳汇提供依据,为制定森林管理政策、保护村社水平的植被提供数据参考。此外,还探讨了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保护森林和增汇方面的作用,丰富了生态伦理学内容,对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恢复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鸿  吕汇慧 《生态学杂志》2006,25(9):1114-1118
乡村生态旅游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形式,也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乡村旅游地的生态文化传统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有一种互动机制。本文以云南石林县阿着底彝族村寨的密枝林文化传统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互动效应为例,探讨了文化传统对乡村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强调通过加强村民生态教育、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使互动效应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植被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植被以热带山地雨林为主,在沟谷地形环境中分布着更具雨林特色的块状热带山地沟谷雨林。在海拔较高的山脊山峰处,局部分布有山地苔藓林或山顶矮林。本文通过植被类型的划分、群落分析,讨论了森林群落的分布、环境条件、外貌结构、种类组成等特点,初步调查记述了长臂猿行为与森林植被的关系。 保护区内仍属保存较好的原生植被,优良的森林环境为长臂猿的生息繁衍提供了条件,组成了一个独特的热带山地生态系统。该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类人猿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森林群落的研究,不仅对植被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而且对长臂猿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作为植物群落生态学与高级灵长类行为生态学结合研究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7.
邵桦  杨京彪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2021,29(8):1120-26543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辅相成, 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佤族在长期利用和管理当地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研究佤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佤族聚居人口最多的西盟佤族自治县与沧源佤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域, 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方法调查了佤族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及相关传统文化。结果表明: 佤族传统使用的野生植物十分丰富, 是当地佤族形成传统饮食、医药、服饰、建筑文化的物质基础。基于自然崇拜形成的生态观、习惯法和节庆习俗可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地方政府在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应用于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 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生物资源减少、保护意识薄弱、外来文化侵蚀等是文化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 地方社区将特色生物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的能力不足, 制约了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 亟需健全保护传统知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政策和制度, 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 加强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山地的生态特征及山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总被引:86,自引:3,他引:83  
山地是一个生态复杂系统,它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展山地生态学研究对阐明山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山地的生态现象与过程,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地资源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简要分析山地地形的主要要素对生态因子影响的基础上,对山地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归纳,探讨了山地生态学应包含的主要研究内容。作者认为,在山区,地形地貌是形成山地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生态现象和过程的最根本因素,它通过改变地表的光、热、水、土、肥等生态因子而发生作用。因此,山地生态学应把地形地貌与各种生态现象和过程的相互作用作为其核心的研究内容。作者提出,山地生态学研究主要包括:山地生态复杂性与生物多样性、山地气候变化、山地生态工程、山区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以及山地生态学研究技术与方法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的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山地农业的典型模式之一,哈尼梯田以其悠久历史和文化景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的成功之处在于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但对其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内涵的综合分析尚待完善。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结合生态学、民族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哈尼梯田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及其生态文化内涵进行解读。研究表明,哈尼族社区通过以涵养和分配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完美地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这一难题,而以迁徙文化、宗教文化、习惯法以及传统知识为支柱构建的生态文化体系则是保障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有效实施的生态文化内涵。哈尼梯田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与生态文化理念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完善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森林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王纪军  裴铁璠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722-1730
森林演替是森林生态动力源驱动下森林再生的生态学过程,自20世纪初建立群落演替理论以来,演替研究成为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客观准确地认识森林演替规律,研究森林演替动力学机理及其模型,是科学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需要;对于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森林植被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干扰是森林循环的驱动力,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时空异质性,是更新格局和生态学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它可改变资源的有效性,干扰导致的林隙是森林循环的起点.回顾了目前演替研究的几种方法,即马尔科夫模型、林窗模型(GAP)、陆地生物圈模型(BIOME)和非线性演替模式.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森林演替的影响;并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徐会勇  赵学娇  张大红 《生态学报》2018,38(17):6235-6242
生态文明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将直接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大略方针,而森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最本质和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其生态安全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从省域层面分析森林生态安全状况,沿用PSR模型构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年、2011年和2014年各省级行政区森林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森林资源状况是各省(市、自治区)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森林生态状态对森林生态安全评价影响最主要,森林生态压力影响次之;生态文明建设前期,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均呈上升趋势,生态文明建设后期,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出现下降趋势。同时,针对各地区森林资源的不同状况,提出了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大围山种子植物区系海拔梯度格局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拔梯度包含了多种环境因子的梯度效应,因而研究山地植物区系的海拔梯度格局对揭示植物区系的环境梯度变化规律、了解生物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山地植物区系构成特征及其海拔梯度的生态意义,该文根据对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线路调查和垂直样带调查,并结合文献研究等获得的植物区系资料,分析了该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构成的基本特征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利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寻找和研究大围山植物区系沿海拔梯度变化的断点位置。研究结果表明:1)大围山大多数热带成分分布的上限位于海拔1 500 m左右,以此为界划分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是合理的。 2)湿润雨林分布于海拔700 m以下;山地雨林分布于海拔700~1 500 m;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1 300~1 800 m;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1 800 m以上;在海拔2 100 m以上的迎风坡面、土层瘠薄的地段分布有不甚典型的山地苔藓矮林。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森林生态资产价值评估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森林资源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资产,探索森林生态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对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净现值法计算了中国森林生态资产总价值为698.5万亿元,其中直接价值为7.5万亿元,包括林木价值4.5万亿元和林下产品价值3.0万亿元;间接价值为691万亿元,其中,气候调节价值量最高,占间接价值的48%;水源涵养价值量次之,占间接价值的27%。从森林生态资产总价值的分布来看,广西省、广东省和云南省位于全国前列,分别占森林生态资产总价值的10%、9%和9%。单位面积森林生态资产价值表现为海南省、浙江省和广东省较高,分别为954万元/hm2,915万元/hm2和888万元/hm2。森林生态资产价值研究为我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全面的估算中国森林生态资产价值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献溥  李俊清   《广西植物》1996,16(3):251-258
水青冈林是北半球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广泛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东亚的平原和山地.东亚拥有水青冈属植物种类最多,特别是在中国,但对它们研究较少,在林业上几乎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本文主要概略地介绍台湾拉拉山台湾水青冈林的群落学特点,并与广西越城岭的长柄水青冈林和光叶水青冈林作生态比较,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水青冈林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The diversity of native species assemblages and that of indigenous cultures that once characterized the temperate forests of southern Chile have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homogenization ever since the Spanish conquest. Today this process continues to erode both biot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With the goal of linking ecological research with actions to conserve th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richness of this region, we established the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Research Chiloé. The Institute's philosophy and activities involve three approaches: (1) participation of professional ecologist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through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ommunity at local, regional, and global scales. (2) programs of ecological education, which include planting indigenous trees in urban areas and creating a local botanical garden with representative Chilean forest species. (3) critical analyses of the narrow economic and utilitarian environmental ethics that currently prevail in Chile, and often in other Latin American nations, and examination of traditional or novel alternative ethics and perspectives that address multipl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林共生时间的森林文化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的文化价值是森林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森林文化价值量化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成果集成、理论分析、案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公园尺度和区域尺度森林文化价值的量化评估方法;运用评估方法评估全国和各省森林的文化价值。森林的文化价值是森林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精神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评估森林文化价值的高低,可采用以"人林共生时间"为核心的评估方法,以"文年"作为计量单位,简称"文年评估法"。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用游人在森林公园中逗留的时间来反映。区域森林的文化价值由居住人口与森林共生的基本生活时间和森林文化活动时间的两者之和共同反映。评估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总体上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国不同省份的森林文化价值总量、地均、人均、林均状况都存在很大差异;四川、广东、云南、福建、黑龙江是森林文化价值大省;上海、福建、浙江、广东、北京对单位土地森林文化价值开发充分;福建、吉林、云南、黑龙江、四川人均森林文化福利优厚;上海、天津、江苏、北京、河南对森林文化价值的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17.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今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但对在退化生态系统上进行人工造林对地带性植被群落学特征的影响研究尚较欠缺。本文根据组成群落的植物生态学特征能对其生态环境做出准确的反应这一规则, 通过样地调查法分析了林龄为12年的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人工群落的区系组成和基本的群落学特征, 并与当地的地带性植被——山地雨林的区系组成和群落学特征进行了比较, 从而探讨人工造林对当地天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 与天然群落相比, 人类活动(人工种植西南桦林)对生态系统的植物物种的生活型谱、物种叶型谱、区系成分、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群落学特征影响不大;即使在这些方面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可能也是小环境的异质性造成的。但是人工种植西南桦林对群落的季相外貌、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以及生物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 虽然人工造林可以缩短植被自然恢复的时间以及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但与地带性植被相比, 还是有较大的生态学差异。建议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有必要适当发展一定面积的人工林, 但规模应适度。  相似文献   

18.
滇东南岩溶山地3种人工林群落林下植物群落学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样地法比较了川滇桤木(Alnusferdinandi-coburgii)、墨西哥柏(Cupressuslusitanica)、银荆(Acaciadealbata)3个人工林群落林下植物和次生灌丛的群落学特征。结果发现,3个群落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在高位芽植物中又都以小高位芽植物比例较高;其叶型谱以中型叶为主。生活型谱和叶型谱都与滇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相似。从3种人工林的群落学特征看,以川滇桤木林的水热条件最好;川滇桤木林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说明川滇桤木林林下植物种类成分复杂,生境优越,群落破坏后恢复能力最强,最有利于向顶极演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