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石》2010,(4):F0003-F0003
江苏常州“中华恐龙园”开园十周年之际,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失手龙城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24-26日在常州闪亮推出大型科普论坛--“论道:恐龙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生命从远古走来——中国古生物化石珍品大型公益展”是响应中国国土资源部号召,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为指导单位,由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策划,与中国地质博物馆共同主办并联合多家单位协办的一个大型展览。它是基金会第一个五年规划的重大公益项目之一。展览时间定为2011年2月18日至7月15日。  相似文献   

3.
吕君昌  黄东  何建平 《化石》2005,(3):38-38
2005年4月9日至4月11日,由河源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及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协办的“2005·河源国际恐龙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会期3天。这是河源市首次举办国际性恐龙学术研讨会。自1996年在河源市城南南湖山庄发现第一窝恐龙蛋化石以来,在河源市政府、博物馆及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拯救发掘和征集了万枚以上恐龙蛋化石,并于去年11月成功地申报了“馆藏恐龙蛋化石数量世界第一”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加上1999年以来,发现四个恐龙骨骼化石点,初步修理出8具窃蛋龙化石,和一件未研究的蜥脚类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4.
《化石》2010,(2):40-40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是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在国内的首食馆藏科普基地。基金会向该馆捐赠了一批珍贵的化石标本,共870件,包括200吨硅化木。此外,安徽省企业、政府机构对基金会运营计划之一的“我赠你读”公益行动有大量捐赠,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基础较好。为了弘扬捐赠单位的公益精神与行为,体现基金会的公信力,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定于安徽合肥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并举行了古生物化石捐赠与“我赠你读”公益行动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5.
刘国梁 《化石》2007,(1):16-17
在我国的科普书籍中,一般都说,“恐龙”一词是早年由我国的地质古生物工作者从拉丁文dinosaurus翻译成中文的。Dinosaurus一词原为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于1842年所创,系“恐怖的蜥蜴”之意,其中并无“龙”的意思。但中文译者将其翻成“恐龙”而不是翻成“恐怖的蜥蜴”,其  相似文献   

6.
杨静 《化石》2012,(3):49-50
为了更好、更及时地普及古生物学科学知识,传递最新科研进展,中国古动物馆“联姻”朝阳大悦城共同合作打造《恐龙来袭》主题展,为所有到朝阳大悦城休闲购物的游客提供前所未有的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2012年3月17日到4月15日,“2012恐龙来袭”系列活动正式登陆朝阳大悦城,中国古动物馆禄丰龙、建设气龙、窃蛋龙和角龙模型首次登场朝阳大十兑城展示厅。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动物馆举办第一期“小达尔文俱乐部”活动1998年3月30日至4月3日,中国古动物馆成功地举办了第一期“小达尔文俱乐部”科普活动。北京BISS国际学校的24名小学生在老师克里斯蒂女士、安德拉女士和校长约翰先生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期“小达尔文俱乐部”...  相似文献   

8.
《化石》2015,(3)
<正>随着好莱坞科幻大片《侏罗纪世界》的热播,活灵活现的恐龙形象一次次登上银幕,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通过近20多年培养起来的粉丝,一次次在恐龙的召唤下走进电影院。作为博物馆人,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活"恐龙对大众来说有多么强大的吸引力。已经绝灭的恐龙,留下的只有化石,无法真正复活。其实除了通过科幻电影的形式让恐龙"复活"之外,我们恐龙博物馆还有多种方式"复活"它们。创新科普活动博物馆展出的恐龙化石骨架和恐龙埋藏遗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香港市政局合作,在香港九龙的香港博物馆举办“中国恐龙展”,展览已于2月9日正式开幕,为期3个月。这次“中国恐龙展”展出三具体态巨大的恐龙骨架。其中有晚侏罗纪的合川马门溪龙,它身长22米,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大、最长的恐龙;有山东莱阳发现的晚白垩纪棘鼻青岛龙,它的头骨上额骨和鼻骨变形,向上突起成棒状棘,是一种双足行走的恐龙。骨架长  相似文献   

10.
《化石》2012,(3):68-69
2012年5月7—9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单华春女士和专家委员会董枝明教授、孙革教授一同考察了新疆省鄯善县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脚印挖掘现场,与当地政府交换了化石产地保护意见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1.
《化石》2011,(3):31-31
2011年5月19日,中国恐龙协会(筹)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议在江苏常州中华恐龙园召开。退休后依然活跃在恐龙科研和科普领域的资深学者、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枝明先生被推举为协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2.
<正>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服务于社会教育。在博物馆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博物馆活力的体现。长期以来,自贡恐龙博物馆十分重视教育职能的发挥,不断改善教育环境、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近年来,我馆成功创办"自贡恐龙复活节",创编科普人偶剧《恐龙去哪儿了》,开展"穿越侏罗纪·自贡恐龙博物馆不眠夜"亲子体验活动等,都是为了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让公众通过参与体验,感知恐  相似文献   

13.
趣谈珠江三角洲的恐龙蛋张韦1993年时值“国际恐龙年”,美国恐龙巨片“侏罗纪公园”及亿万恐龙迷,恐龙热风霏全球,位处世界产恐龙及恐龙蛋大国的华夏大地,在此军亦掀起了保护河南南阳~西峡盆地恐龙蛋群产地──可能是继临潼兵马坑的世界另一奇迹的群众热潮。粤北...  相似文献   

14.
暑假期间,中国古动物馆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达尔文俱乐部”地质古生物夏令营。与前两期“小达尔文俱乐部”科普活动的组织方式不同,这一次,我们让充满探险揭秘色彩的地质古生物科学考察这一“旧日王谢堂前燕”,直接地“飞入寻常百姓家”。8月22日一大早,谢民先生等家长就带着他们的孩子们赶到了中国古动物馆。第一次参加地质古生物野外实习,大人孩子都兴奋不已;尤其是几个10岁上下的小男孩,一拿到分给他们的地质锤、放大镜、小扁铲等工具,就开始在中国古动物馆楼前的院子里这儿敲敲,那儿看看,忙个不亦乐乎。8点半,大…  相似文献   

15.
1891年,神经细胞被命名为神经元,为了纪念这一命名,同时促进由美国政府倡导的“脑的十年”研究计划,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和飞迪亚研究基金会于1991年6月23~25日在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和美国科学院举办了一次题目为“神经元100周年”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化石》1993,(4)
前不久,一枚大小如鸡蛋的恐龙卵化石被小心翼翼地置于X射线下进行CT断层扫描,如果经过进一步科学论证,探明里面的“小生命”已成形状,它将是内蒙古博物馆请到的6000万年前的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此前,已有20多个龙种的代表陆续报到就位。一种形态怪异、神情谲秘的恐龙化石骨架,作为“贵宾”刚刚从日本载誉而归。其中强大者体长23米,举首及得12米高处的食物,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恐龙。它们在日本掀起一阵恐龙热,55万观众大饱眼福。加上去年七、八两月在日本举办的内蒙古大恐龙展,流连忘返者多达115万。雄浑壮阔的内蒙古戈壁草原素有“化石之乡”之美誉,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产区之一,从东头的锡林郭勒草原到西端的阿拉善戈壁,恐龙化石出露遍及  相似文献   

17.
《化石》2015,(3)
<正>2014年12月20日,公益科普人偶剧《恐龙去哪儿了》在自贡恐龙博物馆游客中心广场首次公演。近千名中小学生、市民和游客观看了这场形式新颖、主题突出、情趣盎然、表演生动的恐龙科普人偶剧。整场演出台上演员演得认真,台下观众看得尽兴,时有互动,欢声不断。《恐龙去哪儿了》是由自贡恐龙博物馆与自贡市灵犀义工联合会共同创编的一出以恐龙为题材、旨在普及恐龙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弘扬正能量、传播团结友爱和勇敢奋进精神的人偶剧。  相似文献   

18.
杨正纯 《化石》2019,(2):57-65
<正>云南的恐龙自从发现到如今,已整整80多年。但是,自许氏禄丰龙在世界闻名之后,云南的恐龙热却度过了半个世纪的低温阶段,直至改革开放后,1987年云南恐龙才又开始重新"崛起"!恐龙化石和新产地发现连连不断。1995年以来到如今,已发展成为以"云南禄丰恐龙国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恐龙科学研究始于1902年,到今年恰好一百年。恐龙,人们印象中的庞然大物.史前怪兽,一朝消失留下许多悬案,疑案!  相似文献   

20.
蒋维 《化石》2004,(4):17-17,27
鸟类被称作“活着的恐龙”或是“会飞的恐龙”。从对世界各地的化石研究发现,鸟类是从恐龙演化来的,这一论点在学术界几乎已成为共识。但是恐龙如何脱离地面演化成鸟类?演化的具体环节是什么?这些问题却一直是个谜。但毫无疑问,经过亿万年演化的鸟类具备了一系列适应飞行的身体构造,成为了空中的主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