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石》2015,(4)
<正>2014年11月9日,禄丰县国土资源局在野外进行调查时,在川街大栗树村后山下侏罗统地层中发现小型鸟臀类恐龙足迹,经中国地质大学张建平教授和其博士生邢立达的研究对比,可归入异样龙足迹。该遗迹属由Hitchcock于1848年在美国康涅狄克峡谷的上三叠统地层发现并命名。留下这种很古老足迹的恐龙属于小型鸟脚类恐龙,多数时候两足行走,偶尔四足行走。后足四趾型,但只有3个功能趾(即行走时三趾着地),趾  相似文献   

2.
正系统分类学恐龙类Dinosauria Owen,1842蜥臀目Saurischia Seeley,1887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 Huene,1932蜥脚次亚目Sauropoda Marsh 1878马门溪龙是一种巨型的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四足行走,生活在1.6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主要发现在我国的四川盆地和新疆准噶尔盆地。马门溪龙因其巨大的体型和长长的脖子而闻名于世,脖颈可达9米长,由19节颈椎组成,比现代的长  相似文献   

3.
我国晚白垩世恐龙与现代爬行类及鸟类骨组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我国山西北部晚白垩世蜥臀目巨龙科的一种大型恐龙和鸟臀目甲龙科的一种小型恐龙的骨组织结构特征,以及这两种恐龙的骨组织与现代鸟类和现代爬行类的典型骨组织比较研究的结果。通过对两种恐龙的腿骨、肢骨近端部、肋骨、椎骨微观结构的观察,获得了对这些恐龙骨组织基本结构特征的认识。通过对这两种恐龙的腿骨组织与现代爬行类湾鳄(Crocodylusporosus)和非洲鸵鸟(Struthiocamelus)的腿骨组织进行的直观比较和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及统计方法进行的比较研究,获得如下的结果:(1)两种恐龙的骨组织和现代爬行类的典型骨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2)两种恐龙的长骨组织具有快速后生生长特点,因而比较接近现代鸟类骨组织的生长模式;(3)两种恐龙、非洲鸵鸟和湾鳄的腿骨组织的血管分布密度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恐龙的骨组织血管密度介于非洲鸵鸟和湾鳄之间。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晚白垩世似鸟龙与鸭嘴龙骨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获于我国内蒙古二连浩特晚白垩世达布苏组的蜥臀目兽脚亚目似鸟龙科恐龙(Archaeornithomimius asiatcus)和鸟臀目鸟脚亚目鸭嘴龙科恐龙(Bactrosaurus johnsoni)的胫骨、排骨、股骨、尺骨、肋骨、椎骨骨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的骨组织与爬行纲初龙亚钢的现存湾鳄(Crocodylus porosus)和非洲Tuo鸟(Struthio camelus)的骨组织进行直观比较,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及统计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这两种恐龙的骨组织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特征,但也存在一些差异;2)两种恐龙的长骨组织均具有快速后生生长特点;3)似鸟龙科恐龙的幼年长骨只速率高,成体则相对减慢;4)似鸟龙科恐龙的幼体肋骨中具有生长轮,成体的肋骨中则生长轮有可能因骨改建而消失;5)两种恐龙、非洲Tuo鸟和湾鳄的长骨的血管分布密度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两种恐龙的骨组织血管密度介于非洲Tuo鸟和湾鳄之间;6)这两种恐龙的骨组织既不同于现代鸟类骨组织,也不同于现代爬行类骨组织,有可能是介于这两种骨组织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过渡类型或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5.
注:按近代昆虫分目,直翅目应包括四个目,直翅目、螳螂目、竹节虫目和(虫非)蠊目。可按照以下特征区分:直翅目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挖掘足。螳螂目Mantodea:头部三角形;前胸细长;前足为捕捉足。竹节虫目Phasmida:前胸短;体细长似竹  相似文献   

6.
《化石》2013,(4):4-5
大多数爬行动物的行走姿态是四足匍匐前进的,而恐龙中有不少类群是两足行走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赵祺博士等人在6月28日的《自然通讯》中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王荫长 《昆虫知识》2004,41(2):184-188
昆虫以六足四翅作为主要特征,数不清的种类和个体,在地球上已生存3亿多年了,一度称王称霸,还和恐龙有过很多交往,比起我们人类,它们的资格显然要古老得很多。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黄山地区恐龙(足迹)脚印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报道了安徽省黄山地区所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从脚印的形态和足迹上看,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恐龙(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共同生存过,其中多数恐龙为两足行走性的。记述了两个典型的小型兽脚类和小型鸟脚类恐龙所留下的脚印化石。黄山地区恐龙足迹、骨骼化石及其蛋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晚白垩世恐龙生活习性以及古气候环境均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恐龙(Dinosaur)是一类灭绝了的古爬行动物 ,生活在中生代(距今2 2亿年到6500万年) ,在地球上大约生存了1 5亿年。恐龙的研究 ,主要对象是它们遗留在岩层中的遗骸(遗体)、遗迹(足印)、遗弃物(蛋和粪)化石。恐龙的化石 ,在世界各大洲(包括南极大陆和北极之某些岛屿) ,都有发现。恐龙是研究生物大进化的最好例证。恐龙化石可作为洲际陆相地层对比的标志 ,它们的分布可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 ,它们神秘地、突然地在地球上消失 ,成为科学界一个难解之谜。近年 ,恐龙成了科幻小说、影视大片中的主角 ,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人统计了世界上所有已经命名的恐龙,包括一些已经被废除的无效命名。统计结果是:迄今为止,共有775个属的恐龙被命名,如果去掉所有可疑的命名,这个数目可能会减少很多。其中,兽脚类有194属(52个可疑),258个种(102个可疑);原蜥脚类和蜥脚类有111个属(17个可疑),165个种(37个可疑);鸟臀类有204个属(52个可疑),299个种(85个可疑)。这些属种有很大一部分是最近10年内被命名的。美国著名恐龙专家道得逊等人对最近10年来恐龙新属种的发现进行过统计。结果发现,目前共有336…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崔贵海 《化石》2020,(1):69-72
正"恐龙"是我们地球中生代时期(距今约两亿五千万年到六千六百万年前)具有独特魅力、称霸陆地的一类爬行动物。中国的恐龙化石极其丰富,无论从属种数量、标本保存还是时代分布来看,都堪称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恐龙大国。中国也是近年来恐龙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从恐龙物种发现的数量来看已经排名世界第一。合川马门溪龙(蜥脚类恐龙)和棘鼻青岛龙(鸟臀类恐龙)等已经是家喻户晓。介绍恐龙的书籍虽然琳琅满目,而专门介绍"恐龙考察"的书籍却很少,只是一些零散、简单的报导。有一本能系统、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显微拍照和电镜扫描技术,以黄缘窗萤(Pyrocoelia analis)、穹宇萤(Pygoluciola qingyu)和雷氏黄萤(Aquatica leii)为例,对四川峨眉山较为常见的三种萤火虫幼虫臀足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种萤火虫幼虫臀足的相似特征为:腹内侧均有趾钩,趾钩的排布规律基本相同;均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背外侧的臀足较长,腹内侧的臀足较短;基本都为白色透明。不同特征为:黄缘窗萤幼虫的臀足数量最多,穹宇萤次之,雷氏黄萤最少;黄缘窗萤幼虫的臀足存在一级或两级的分叉现象,而另外两种则无此现象;臀足基部的斑纹和刚毛的情况各有不同,差异较大。三种萤火虫幼虫臀足都有着相似的功能:吸附功能,将身体吸附在物体上;作为清理工具,清理体表黏着的泥土等脏物;辅助爬行。此外,穹宇萤幼虫还可利用臀足筑巢化蛹。  相似文献   

13.
王大锐 《化石》2002,(4):8-11
不论是在古生物学家的眼中 ,还是在大多数关心地球历史、对化石感兴趣的人们心目中 ,恐龙是真正的史前巨无霸 ,是距今亿万年前中生代天下无敌的地球霸主。尤其是那些肉食恐龙 ,它们或硕大无比、或机警凶猛 ,捕食各种草食性动物甚至体态较小的肉食恐龙。但是 ,近年来 ,人们在挖掘出的各种恐龙身上、甚至异常凶猛的霸王龙的骨骼上 ,频频见到明显的伤痕 ,令古生物学家们感到十分困惑。有人曾认为那是肉食恐龙追杀草食恐龙留下的痕迹 ,或者是恐龙同类为争夺食物、配偶、领地而造成的。但200O年夏季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地区尼日尔找到的新化石…  相似文献   

14.
曾上游 《化石》1996,(1):11-12
特大恐龙之谜曾上游在种群庞杂的恐龙家族中,体型最大的一支是有“动物王国中的巨人”之称的蜥脚类恐龙。此类恐龙包括原蜥脚类(Prosauropada)和蜥脚类(Sauropoda)两个次亚目,出现于三迭纪,至侏罗纪达到极盛,进入白垩纪渐趋衰落并绝灭。蜥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香港市政局合作,在香港九龙的香港博物馆举办“中国恐龙展”,展览已于2月9日正式开幕,为期3个月。这次“中国恐龙展”展出三具体态巨大的恐龙骨架。其中有晚侏罗纪的合川马门溪龙,它身长22米,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大、最长的恐龙;有山东莱阳发现的晚白垩纪棘鼻青岛龙,它的头骨上额骨和鼻骨变形,向上突起成棒状棘,是一种双足行走的恐龙。骨架长  相似文献   

16.
云岭狭臀蚤属一新种(蚤目:多毛蚤科)龚正达(云南省流行病研究所大理671000)1995-04-28收稿,1996-04-12收修改稿狭臀蚤属(StenischiaJordan,1932)的种类以往所知较少。近年来,我们在滇西北横断山区发现了不少种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对于鸟类到底是否源于恐龙,古生物学家们争论不休。这里提供一个鸟类不是源于恐龙的新说。在进化过程中,鸟类和兽脚类(Theropods)(鸟类源于恐龙论者认为这类恐龙是鸟类的祖先)的两个足趾都已丧失,或几乎丧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安恩·布尔克和阿兰·费达克齐亚现提出,鸟类和兽脚类所丢失的两个足趾是不同的。通过对胚胎的观测,他们发现,在相去甚远的三种鸟类鸡、鸵鸟和鸬鹚中,保留了中间三趾,第一和第五趾消失了。而根据兽脚类化石,则第四和第五趾大为缩小,甚至一起消失。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兽脚类不可能…  相似文献   

18.
辽宁早白垩世义县组一原始鸟脚类恐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初步记述了采自辽西地区早白垩世义县组新的原始鸟脚类恐龙化石材料,并依此建立一新属新种上园热河龙(Jeholosaurus shangyuanensis gen. et sp. nov.)。化石产于北票市上园镇陆家屯义县组下部第一段灰白色凝灰质砂岩中,同一层位产出过大量鹦鹉嘴龙化石。上园热河龙的主要鉴定特征包括6个前上颌齿,鼻骨背面发育小孔,前齿骨约为前上颌骨主体长度的1.5倍、未发育股骨前髁间沟、骨不在一平面上,第三趾趾节中第四节最长。上园热河龙具有一些真鸟脚类恐龙的近裔性状,比如眶前孔小,方骨孔大,位于方颧骨侧面,外下颌孔缺失。另外,上园热河龙的股骨近端形态非常接近进步的鸟脚类恐龙。但是上园热河龙发育有6个前上颌齿,上下颌关节处与齿列位于同一水平线,前上颌齿列与上颌齿列位于同一水平线,这些原始特征未见于已知鸟脚类恐龙。上园热河龙确切系统分类位置需要进一步确定。 上园热河龙是义县组中发现的第二种鸟臀类恐龙,增加了这类恐龙在热河生物群中的分异度。  相似文献   

19.
用活体观察法对迄今缺乏了解的麦积山肉鞭类原生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水生肉鞭虫100种,包括2个未知种。鞭毛亚门(Mastigophora)有2纲9目15科31属59种。植鞭纲(Phytomastigophorea)有52种,其中眼虫目(Euglenida) 36种,占鞭毛虫物种总数的61.02%,为优势类群;动鞭纲(Zoomastigophorea)仅有7种,没有明显的优势类群。肉足亚门(Sarcodina)有4纲6目19科32属41种。叶足纲(Lobosea)有31种,其中变形目(Amoebida)16种,占肉足虫物种总数的39.02%,为优势类群;表壳目(Arcellinida)12种,占29.27%,为次优势类群。在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南坡(为嘉陵江水系)分布有71种,北坡(为渭河水系)分布有56种,分水岭分布有13种,水生肉鞭毛虫的群落组成也显著不同;与国内典型的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相比,麦积山分布的水生肉鞭毛虫群落组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麦积山水生肉鞭毛虫物种十分丰富,特有和稀有物种繁多,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98年7月推出了一套四册的少年科普知识丛书——《恐龙大观》。第一册是《恐龙时代》(欧阳辉文,余勇图),介绍恐龙的入门知识以及这类动物伴随着环境变化的兴衰史。第二册是《恐龙家族》(曹培元文,凌曼图),罗列恐龙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