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春兰 《生物磁学》2005,5(4):75-76
目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时有发现,通过心电图观察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对于临床观察治疗十分重要,现将近年来收集的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的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病例是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小儿病毒性腹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根据疾病痊愈情况分组,将128例痊愈患者作为实验组,72例未痊愈患者作为参照组,Logistic分析小儿病毒性腹泻患者疾病痊愈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HAstV感染121例,占60.50%;HAD感染36例,占18.00%;HUCV感染15例,占7.50%;HRV感染10例,占5.00%;混合感染18例,占9.00%。HAstV类型病毒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发热、呕吐为主;HAD类型病毒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呕吐为主;HUCV类型病毒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发热为主;HRV类型病毒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呕吐为主;混合感染类型病毒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发热、呕吐为主。年龄、中枢神经损害、心肌损害、近1 w是否接触过腹泻是小儿病毒性腹泻患者疾病痊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腹泻不同感染类型,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小儿病毒性腹泻患者预后与年龄、中枢神经损害、心肌损害、近1 w是否接触过腹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应当引起临床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3.
于秀芳  王月真 《蛇志》2002,14(4):37-37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笔者自拟益气养阴解毒汤治疗本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 6 0例中 ,男 92例 ,女 6 8例 ;2 0岁以下3 8岁 1 6例 ,>5 0岁 1例。对照组 1 0 0例中 :男 5 9例 ,女 41例 ;2 0岁以下的 2 0例 ,2 0~ 3 0岁 3 6例 ,3 1~ 40岁 3 2例 ,41~ 5 0岁 6例 ,>5 0岁 6例。1 .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 1 987年张家港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及心脏彩超和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入住我院心脏科的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炎的患者27例,其中符合急性重症心肌炎诊断标准的患者10例,其余17例为非重症心肌炎,另选取10例入院检查后排除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健康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心脏彩超结果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进行分析,选取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ROC曲线分析得出预测重症心肌炎的效能。结果:重症心肌炎组左室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房内径、血浆B型尿钠肽较其余两组显著增高,进一步行ROC曲线分析提示左室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预测重症心肌炎的敏感性分别为80%、70%,特异性均为94%,临界值分别为0.855 cm、0.875 cm。结论:急性心肌炎患者室壁厚度增加,当左室室间隔厚度0.855 cm或左室后壁厚度0.875 cm时需引起重视,警惕患者可能进展至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武汉地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原调查结果。33例小儿急性心肌炎患者,取其粪便、咽拭子或心肌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并采集患者急性与恢复期血清,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对Coxsackie B组6个型病毒的抗体增长情况。结果从26例分离出7株病毒,同时伴有对同型毒株双份抗体四倍或四倍以上增长者4例。1例为CoxsackieB_3,3例为腺病毒。对22例双份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有13例分别对Coxsackie B组2、4、3型抗体有4倍以上增长,阳性率为59%。表明CoxsackieB组病毒为武汉地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重要病因。但腺病毒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病原作用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8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6例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动态心电图24h进行连续监测,比较诊断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ST段发作高峰为早上6点~12点,以及最低时段为晚上12点~早上6点,两个时段的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生次数为990次,其中观察组775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次数,且P0.05;两组患者发生心肌缺血135例,其中观察组检出121例,检出率为8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且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性,可有效提高心肌缺血检出率,为冠心病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史、ECG、UCG、CMR、血清学检查资料及随访结果,得出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收治49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平均年龄8.89±3.63岁。死亡9例(18.37%),平均存活时间4天,无晚期死亡。以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占83.67%。初诊时血清CK-MB及c Tn I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1.11%和81.39%,两者同时增高占47.50%。49例患者在疾病初期均存在明显的心电图异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恢复组与死亡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20)。恢复组与死亡组LVEF/LVFS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00%(P=0.157),恢复组LVEF恢复正常平均时间10.22天。恢复组中10例患者在急性期行CMR检查,其中9例符合路易斯湖。所有患者均使用大剂量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8例患者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4例接受ECOM治疗。恢复组平均随访19.28月,100%临床痊愈。多因素生存分析,最终与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岁(RR40.215,95%CI(1.285-1258.369))。结论: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以心外症状为首发者多见,经及时诊断、治疗的患者有望完全康复。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心电图异常。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年龄≤6岁为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确诊并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患者72例作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Ⅰ、乳酸激酶(CK)、乳酸激酶同工(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及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钙蛋白Ⅰ、CK、CK-MB、TNF-α及IL-6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的辅助应用可显著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提高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方法:通过对3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特点。结果:经规范检查、治疗,38例确诊,37例治疗有效。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特点,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79例,进行床旁心电图多次动态检测,观察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基本特点,分析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在79例患者中,发生心电图改变者72例(91.14%),其中窦性心动过速者63例(79.74%),为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Ⅰ导联S波较深者51例(64.56%);Tv1-v3倒置者45例(56.96%);Tv1-v2倒置者31例(39.24%);右束支传导阻滞改变者27例(34.17%);Tv1-v4倒置者18例(22.78%)。典型的肺栓塞SⅠQⅢTⅢ心电图表现少见,仅14例(17.72%),而心电图表现为QⅢTⅢ者49例(62.02%)。结论: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具有非特异性和复杂多变性,临床医生应将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之一,仍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再给予合理诊断及时治疗,以改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梁慧芬 《蛇志》1999,11(4):83-84
对我院住院部在1993~1998年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电图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患者特别是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大部分患者可并发心电图的改变。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60例,女20例。其中脑出血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血栓30例,脑栓塞12例。患病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62岁,均在发病后2h至3天内入院,经CT检查确诊,24h内作心电图检查。  8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发病后急性期有改变的为55例,占69%,其中脑出血20例,占62%(20/32),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均有改变,脑血栓19例,占6…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观察,把握其特征和临床表现,提供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依据。方法调查6年间我院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T波倒置(占60.00%),8例窦性心动过速(占26.67%),8例ST段下移或抬高(26.67%),8例Ⅲ导联Q波,I导联的S波加深(占26.67%),6例完全性右束阻滞(20.00%)2例心房震颤(占6.66%),3例顺时针向转位(10.00%),2例肺型P波(6.66%)。结论:对于急性肺栓塞,在心电图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一过性,应在传统心电图检查的同时,结合临床症状,来诊断急性肺栓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风湿热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80例因风湿热治风湿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症状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并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中心肌炎28例,发病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27.5%;对照组中多发性关节炎合并心脏炎、心脏衰竭、关节痛发病率分别为42.5%、25.0和82.5%,高于观察组的25.0%、17.5%和52.5%,两组间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加强对于不典型性小儿风湿热的诊断力度,重视小儿风湿热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小儿应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下称起搏器)与成人相比,病例数虽少,但有其特殊性。本文就我院1974年9月至1990年9月安置起搏器11例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2岁至12岁(平均5.1±2.6岁);5岁以下8例,占72.7%。11例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9例,其中先天性CAVB 5例,心肌炎后CAVB 1例、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5.
陈凌芳 《蛇志》2000,12(4):32-33
为探讨毒蛇咬伤患者的心电图 (ECG)改变规律 ,观察我院 1 989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收治的30 0例毒蛇咬伤患者 ,结果多数患者都有心电图改变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0 0例患者中 ,男 1 88例 ,女 1 1 2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7岁 ;咬伤上肢 97例 ,下肢 2 0 2例 ,头部 1例 ;毒蛇咬伤距就诊时间最短 30 min,最长3天 ;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能识别出何种毒蛇咬伤的患者 ,都在入院时或 1 h内做心电图检查。 30 0例中 ,心电图有明显异常改变 2 4 3例 ,占 81 % ,其中被竹叶青蛇咬伤 78例 ,ECG异常改变 73例 ,占93.6% ;烙铁头蛇咬伤 67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中小儿肠道菌群变化和临床抗生素应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的151名患儿,年龄在1d~10岁之间,根据年龄分成3组,对3组患儿服用抗生素后第3d、7d、10d和第14d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验,参照《肠道菌群粪便涂片检查图谱》分析患儿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有97例患儿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占所选患儿的64.2%。婴儿组菌群失调患儿38例,占该组人数的76.0%;幼儿组菌群失调患儿28例,占该组人数的60.8%;儿童组菌群失调患儿34例,占该组人数的55.3%。结论:对于抗生素的应用,儿科医师应谨慎用药,最好针对性应用窄谱抗菌药物。在肠道菌群失调后,应采用微生态制剂恢复和调整患儿的正常菌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全科医疗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病率及治疗情况,总结预防、诊疗经验。方法:对上海石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度全科门诊收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2例患者共确诊精神心理疾病患者92例,发病率约14.56%;19~45岁达30.48%,其次为46~55岁达18.09%,再次为≥75岁达15.00%;19~45岁患者,男性占75.00%,46~55岁患者,女性占6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构成比最高达30.43%,其次为焦虑症达25.00%,再次为睡眠障碍与烟草滥用达10.87%;初次确诊29例占31.52%,治愈率27.17%。结论:社区精神疾病发病率高,多见于青中年,以抑郁、焦虑为主要类型;社区医院诊断与治疗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肌钙蛋白T的表达情况,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时心肌结构蛋白损伤的机制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13例明确性病毒性心肌炎和17例界限性病毒性心肌炎尸检心脏标本中心肌肌钙蛋白T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在正常对照的心肌组织中,蛋白成强阳性表达,分布均匀,未见缺染。在明确性心肌炎及14例界限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蛋白表达缺染或脱失。缺染的范围及分布与病毒性心肌炎病变特点基本一致,但其范围往往小于炎症细胞浸润范围。计算机图像分析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缺染区域的心肌肌钙蛋白T表达量要明显小于其周边区域和正常心肌细胞(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损害要早于炎症细胞的浸润,病毒的作用可能是心肌肌钙蛋白T脱失的主要因素。心肌肌钙蛋白T的免疫组化检查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辅助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口服液,2~5岁5mL/次,1次/d;≥6岁10mL/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3岁1袋qd,≥3岁1袋,bid口服。2周1个疗程,治疗结束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4例复发(10.00%),对照组12例复发(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左西替利嗪,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的结果及与患儿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121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基进行筛查,观察其阳性率。结果在1217例患儿中,共检出阳性281例,阳性率为23.09%。〈1岁、1~3岁、3~6岁和6~14岁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5.13%、26.52%、28.31%和18.07%;不同季节MP感染率分别为春23.75%,夏20.11%,秋18.61%,冬29.72%。1~3岁,3—6岁小儿感染率明显高于6—14和〈1岁儿童(P〈0.01);冬春季阳性率较夏秋季高。结论MP快速液体培养鉴定对MP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病,好发于冬季,以3—6岁小儿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