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亮子河森林公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记录大亮子河森林公园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64科192种,选取其中资源丰富。开发价值大的7种作为重点介绍,并对谈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辽宁东部山区是我省重点林区,它包括桓仁、本溪、抚顺、清源、新宾、凤成、宽甸七县。森林属长白山森林植物区系,是温带针阔混交林的一部分,原生森林植物群落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该区气候属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型,由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合植物生  相似文献   

3.
封面图说     
<正>红松阔叶林秋色——红松阔叶混交林的针叶树种以红松为主,并混有多种阔叶树。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比较单一,而东北东部山地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就繁杂的多,常见的阔叶树有紫椴、青楷槭、蒙古栎、花曲柳、刺楸、千金鹅耳枥等,下木有毛榛子、胡枝子、杜鹃等。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是我国东北东部中温带湿润地区的  相似文献   

4.
刘君  王宁  崔岱宗  卢磊  赵敏 《生物多样性》2019,27(8):911-36
土壤细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参与者, 细菌群落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是反映土壤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内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枫桦(Betula costata)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和草甸等7种不同生境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性, 探讨该地区土壤细菌群落对不同生境的响应, 为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护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在门的水平上, 各生境的细菌群落组成基本一致, 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在7种生境土壤中相对丰度均大于10.0%, 是细菌中的优势菌门。在属的水平上, 共测得245个菌属, 各样地共有属118个, 占总属数的48.2%, 占总相对丰度的97.8%; 优势菌属分别为Spartobacteria_ genera_incertae_sedisGaiellaGp16Gp4, 占总相对丰度的47.0%, Sparto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在7种生境土壤中丰度均最高。7种生境下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土壤理化因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红松林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其他生境。土壤pH是大亮子河森林公园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5.
桑瀚旭  李玉 《菌物研究》2012,(4):216-221
通过对黑龙江省沾河地区坤得气林场红松母树林区域内林下大型真菌调查,获得标本677份,经鉴定为38科73属169种,其中黑龙江省新记录种13种。根据食药用途划分出食用真菌81种,药用真菌26种,有毒真菌24种。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木本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曲秀春  刘祥君  于爽 《植物研究》2006,26(2):250-256
黑龙江省有木本植物392种,隶属于42科90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34种,双子叶植物37科81属357种,单子叶植物1科1属1种。本省为大兴安岭植物区、东北植物区和蒙古草原植物区三区汇集之地,木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具有非常明显的温带性质:温带分布科虽然与热带分布科数目相同,但所含种数多,优势明显;温带分布属占75.86%,以北温带分布比例最高;温带分布种占80.43%,以东北分布居首位,其次是中国—日本分布。该区系木本植物起源古老,有珍稀濒危植物9种,特有植物14种及红松、黄檗等孑遗植物,为第三纪植物区系系统。  相似文献   

7.
丁壮 《植物研究》2013,(3):379-384
依据相关历史资料和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红松原始林历史上的破坏和恢复现状。那时的原始林森林茂密,树木参天,公顷蓄积量约300 m3左右。这片原始林虽经历代政权的建立和更迭,但因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开发利用有限等原因,减少了森林资源的消耗,自然保护了森林的存在与发展。但在1896~1945年间,遭到了沙皇俄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大势掠夺采伐破坏,原始林一扫而光,夷为荒山秃岭和残破林,每公顷蓄积仅为54.9 m3。为改变现状,迅速恢复森林资源,帽儿山林场于1958年以恢复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引种红松种群,调整结构,形成针阔混交林,至今经过50年的恢复和改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泛指一切由针叶树和阔叶树组成的森林,但在生态学、森林学中,是指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寒带针叶林带之间过渡地带上的典型森林群落——寒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它是以红松为主与多种阔叶树,如椴、桦、榆、槭、白腊等组成的红松针阔  相似文献   

9.
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海 《广西植物》2010,30(1):95-101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闽西常绿阔叶林植被展开调查。结果表明: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丰富,维管植物计有116科235属398种(包括亚种和变种) ;在科、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统计与分析中,热带分布55科、温带分布21科,热带分布142属、温带分布68属,热带分布231种、温带分布148种,其中中国特有分布类型有1科、7属51种,热带、亚热带分布区类型与温带分布区类型的比例分别为100∶38 .18、100∶47 .89和100∶64 .07 ,说明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地理性质;构成闽西绿阔叶林群落乔木与灌木层的数量优势表征科为樟科、壳斗科、木兰科、山茶科、茜草科、大戟科、桑科、冬青科等多为热带或亚热带科,均为华夏植物区系的典型成分,且含有许多古老、原始的类群;通过比较不同纬度分布的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闽西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中亚热带植物区系向南亚热带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世坪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重庆丰都世坪森林公园的常绿阔叶林是长江三峡库区低海拔区残存的较典型常绿阔叶林,林内植物种类丰富。1hm2固定样地的调查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95种,隶属73科142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热带植物区系关系较密切,但温带区系成分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群落的外貌主要由中小型革质、单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层间植物丰富。总之,无论区系组成还是群落外貌和结构均体现了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的特征。世坪森林公园的常绿阔叶林是三峡库区宝贵的植物基因库,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在此设立常绿阔叶林保护区,以保护本地区植被恢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摸清大亮子河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浆果资源的种类、分布、用途及蕴藏量,我们于2005—2007年6—9月,通过线路调查、样地调查和访问调查的方法,对该地区野生浆果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浆果资源达20种,隶属19属14科。并对该地区野生浆果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潜力和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该地区野生浆果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后提出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可为今后大亮子河野生浆果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蒋娅  毛艳娇  郑洁  车俭  张潮  金毅 《广西植物》2023,43(5):890-899
组成我国亚热带地区植被的植物区系来源多样。为了解共同生活在该地区的不同区系成分间在生态位上存在何种差异,以提高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认识,该研究以中国亚热带地区8个阔叶林动态样地内木本被子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谱系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ANOVA)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温带和热带分布型属植物在生活史性状(叶习性和生长型)和生态习性(Ellenberg生态指示值)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对于涉及的265个属,分布型属具有一定的谱系保守性(Pagel’s λ=0.935,P<0.001)。(2)温带分布型属含落叶阔叶植物和乔木较多,热带分布型属则以常绿阔叶植物和灌木为主。(3)与热带分布型属植物相比,温带分布型属植物所处环境具有较强光照、较低温度和湿度,且在控制了叶习性和生长型的影响后,两者间的生态习性差异仍然存在。(4)对于所有植物,或者对于不同叶习性和生长型功能群而言,温带与热带分布型属植物的相对优势(物种数的比值)均受到年平均气温的影响。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区系来源对亚热带阔叶林内木本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性状和生态习性均具有重要影响,以及不同区系来源的植物在我国亚热带阔叶林...  相似文献   

13.
丛欣欣  曹伟  王金菊 《生态科学》2011,30(5):525-530
调查和分析了白石砬子保护区早春类短命植物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定量描述了不同林型下早春类短命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早春类短命植物12种2变型,隶属7科11属.黑水银莲花是早春类短命植物层片的优势种.花曲柳林下早春类短命植物物种数最多,枫桦林、红松阔叶林、落叶松林次之,蒙古栎林、杂木林、鱼鳞云杉臭冷杉林最少.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表现为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均匀度指数的变化与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红松阔叶林下早春类短命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且各物种均匀分布,层片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4.
1896年和1986年黑龙江省几种森林景观的特征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 1896和 1986年的黑龙江省的森林分布图中提取的 5种森林景观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到 :在 90年中 ,云杉 (Picea)、冷杉 (Abies)林、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Litvin)林和阔叶红松 (PinuskoraieusisSieb .etZucc .)林斑块总面积分别减少 87%、40 %和 84%。北纬 5 1°以北地区阔叶林斑块面积增加 5 0 0 % ,北界向西北扩展约 2 90km。云杉、冷杉林和针阔混交林斑块在 1986年的斑块的分维数小于 1896年的斑块的分维数 ,而樟子松林、阔叶红松林和阔叶林的 1986年斑块分维数都分别大于 1896年的分维数。云杉、冷杉林、樟子松林、阔叶红松林和阔叶林景观破碎化增加。云杉、冷杉林 ,樟子松林和阔叶红松林转化为针阔混交林的比率大于各自保留的比率。  相似文献   

15.
植物叶片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不仅为植物的代谢过程提供重要能量,还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温带针阔混交林(长白山)、温带阔叶林(东灵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神农架)和热带雨林(尖峰岭)4种森林类型的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蒽酮比色法测定了163种常见乔木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探讨了不同森林类型植物叶片NSC的差异及其地带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从森林类型上看,植物叶片NSC含量从北到南递减,即温带针阔混交林(170.79 mg/g)>温带阔叶林(100.27 mg/g)>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1.24 mg/g)>热带雨林(80.13 mg/g)。(2)从生活型上看,无论是落叶树还是阔叶树,其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均表现为:温带针阔混交林>温带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北方森林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均表现为落叶树种>常绿树种,或阔叶树种>针叶树种。(3)森林植物叶片NSC含量、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比值与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森林植物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以及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比值均具有明显的从北到南递减的地带性规律;其NSC含量以及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比值与温度和水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的变化规律可能是植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重要机制之一。该研究结果不仅为阐明中国主要森林树种碳代谢和生长适应对策提供了数据基础,而且为理解区域尺度森林植被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红杉——东北木材之王红松是一种十分著名的松属树种,被誉为“东北木材之王”。因为它在我国仅自然分布在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林区——东北林区的最著名的森林树种;其树干高大挺拔、圆满通直,材质软硬适中,色泽美观,不翘不弯,是出色的建筑、造船、车辆、家具用材,在国产松属树种中可谓首屈一指。红松的针叶5针一束,叶鞘脱落,叶中只有一条维管束,被分类学家置于松届中的单纸管束亚属之中(另一亚属为双维管束亚属,叶鞘宿存,叶中有两条维管束)。红松重要的识别特征表现在球果上:它的球果特大,呈圆锥状长卵形,长9-14厘米…  相似文献   

17.
山西关帝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关帝山位于吕梁山脉中部,有种子植物737种,属于335属、85科。种子植物属种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尬发占绝对优势(温带属249属,占总属数的85.67%)。对属种区系成分和植被建群种和优势种组成的分析表明,关帝山具有典型的明温带落叶阔叶林性质。与有关山地植物区系与植被组成的比较,关帝山与太岳山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和密切的联系,与太行山南部次之,而与秦岭太白山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菌物学报》2017,(4):528-531
光皮煤绒菌Fuligo leviderma为中国黏菌新记录种,采集自吉林省长白山温带针阔叶林,本研究描述了此种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征,并在实验室培养中获得其生活史。  相似文献   

19.
红松针叶的凋落及其分解速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代力民  徐振邦  张扬建  陈华 《生态学报》2001,21(8):1296-1300
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叶凋落情况及其分解过程进行研究,表明,红松针叶一般可存活3-4a,调查中存活的为6a。红松叶的寿命与光照密度相关,在针中密集及透光不足的地方针叶寿命较短。红松针叶凋落后,在林地上分解较快,一般4a后其干重保持率为16.6%。模拟实验证明,红松针叶的分解率与海拔和植被类型密切相关。在海拔低的红松阔叶林下,因气温高,分解较快;在海拔较高的云冷杉红松林和岳桦林中分解速度变慢,在高山苔原带分解最慢。  相似文献   

20.
秦岭森林锈菌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3~1995年,作者在秦岭地区采集了以树木锈菌为主的森林植物锈菌30属90余种。对这些锈菌的生态和生物地理分析表明:秦岭锈菌以温带型占明显优势(65%),且多分布于海拔1300~2800m的中山针阔叶林带中。该地区锈菌区系的地理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尤以中国-日本成分为主;欧亚-北美成分和旧世界温带成分在秦岭占有相当比例(约30%)。古热带成分等其它地理成分的锈菌也汇集于此。秦岭地区锈菌区系起源古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