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实践是师范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一种基于教育实习的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就如何开展师范生教育实习,有效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升效果展开论述。该体系通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发展师范生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植物学》是生物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与实践教学联系紧密。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科研实践等4个方面阐述了实践教学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试图为植物学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生产实习是本科阶段大学生利用专业技能,开展工程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生物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本文介绍了滨州学院“生物工程类专业生产实习”课程组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立足黄河三角洲——滨州生物与医药产业集群特色,深化校企合作,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多克隆抗体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课程持续改进等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一方面对其开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内容进行设计与重排,利用虚拟仿真等线上资源和平台开展培训,并通过实操检测和“校友邦”等软件平台进行实习过程记录、追踪与监测;另一方面建立注重实习过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考核方式和持续改进的双向评价模式。通过近年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促进了生物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希望能对同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照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的教学理念,详细阐述笔者教学团队经过5个轮次的教学实践和持续改进,逐步形成的“生物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课程”教学逻辑与教学方法,重点阐述了课程教学项目的遴选、教学过程的实施方式、课程过程性考核办法以及“监控-评价与反馈-改进”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等内容。通过分析3届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分布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发现笔者教学团队所形成的“生物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课程”教学逻辑与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学生成绩,也可以保证学生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文中所述教学逻辑与教学方法有望为当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项目实训的教学改革提供基础,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理论知识扎实、创新思维好、团结协作能力佳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强的新型综合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是一门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学科, 实习教学是生态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暨南大学生态学毕业实习是一门必修实习实践课程, 论文对实习地点的选择、实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实习考核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多年实习教学的基础上, 对毕业实习课程的开展充分体现该专业的水生态科研优势, 科研促进教学给予了肯定; 教学过程逐渐改变了以往参观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了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导,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课程考核方面, 改变了以往学生提交实习报告老师给定成绩的单一模式, 增加了学生汇报答辩, 师生互动交流环节等。此外, 论文也对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大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型的过渡时期。临床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实习期间培养出扎实的临床基本功、科学的临床思维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对于医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临床实习教学也是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的工作重心。作为教学医院,我院多年来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提升临床实习质量的方法,部分科室率先开展了PBL等新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我院领导阶层也通过抓好教学准备、提升带教质量、严格实习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提升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许忠能  林小涛  孙军 《生态科学》2017,36(3):175-179
论文介绍了鱼类行为学本科实践教学的经验与心得。根据教学条件, 分为模仿学习与项目任务学习两种形式, 进行了鱼类游泳行为、取食行为、学习行为等的实验与野外实习教学, 注重了野外实践与研究的深度。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操作以及鱼缸制作工艺、潜水、视频拍摄与剪辑等相关技能培训。除使用专门实践教学经费外, 还通过由学生采样等方式将教学与科研项目任务结合起来, 利用科研经费弥补实践教学经费的不足。本研究为鱼类行为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加强课程实践的规划设计,适当合理地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新元素,坚持专业实验开放化,试验设备开发的自主性,同时做好学生校外实践实习的适配机制创设,让学生切实地在实践教学之中检验所学、找出自身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从而将改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具体有效地转化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动力源泉,最终实现生物科学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改进与学生群体学习实践能力拔高提升的协调双赢。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理学》是中等农林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内容繁多,理论知识较深,发展又十分迅速,鉴于中等农林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大专院校有别,应特别注重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 《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分析与实践教学关系11 教学目标:以培养能力为实习目标能力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实用性,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岗位综合能力,教学活动就必须尽量走出教室,充分利用实验、实习、现场教学和田间操作等实践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反复动手的机会。这样我们把《双永林场杜仲林基地》养分现状的分析作为我校经济林专业生产实习内容的一部分。12 教学内容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高校加强卓越人才培养工作,以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合作式案例教学为模式,以给排水工程设计课程教学为实例,探索基于合作式案例教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的基石。本研究以这些课程为桥梁,从知识框架重构、教学案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手段更新、立德树人格局的建立等方面入手,以学科特色科研成果案例和在线教学平台为支撑,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了以科研育人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根基,以交流合作为推动力的本研一体化课程改革模式,搭建了“交流、实践、开放、信息化”的共享空间,实现了本、研教学以汲取知识为动力的自由、自主融合,使学生培养成效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2.
发酵工程课程实践性强且直接影响学生就业。近年来针对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我们从教学理念、模块划分和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课程改革以"能力培养为宗旨、课程模块为单元、多种教学资源为平台",探索了模块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内容将理论课程划分为发酵工程设备、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和产品分离四个模块;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以葡萄酒发酵全过程作为发酵基础实验,并通过工厂实习和科技作品试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和生产车间参观、实习相结合,实现课堂、实验室、车间立体结合,理论、实验与生产实践的有机链接。经三届共240多名学生的实践,证实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强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使生物课堂教学知识付诸于实践 ,做到教、学、做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安徽省马鞍山市教委在市郊向山区的卜圹镇建成一所中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基地有土地近 4 0亩 ,校舍 550 0 m2 ,田间划分有花木、蔬菜、果木、水面种植和养殖小区 ,以及动物饲养场等。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活动设施均配套齐全 ,能同时容纳学生 4 0 0余人。基地自 1994年建成以来 ,市区市属各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 ,都要轮流到这里实际锻炼 10天 ,将自己所学的动、植物知识加以应用 ,同时在附近农…  相似文献   

14.
对传统生物学实验教学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校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出以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强化开放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着力构建三层次、四模块、开放式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新农科建设提出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现代农业复合型人才,而专业实践基地是农业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构建专业实践基地治理体系对提高农业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意义重大。针对农业类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治理的现实困境,结合三螺旋理论构建了政府参与的多元共治新型基地治理体系,并比较分析了科技小院和广东开放基地两种多元共治基地治理体系,提出政府参与农业类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多元共治基地治理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物工程设备》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专业课程。针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教学现状,本着调整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形式和原则, 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提高《生物工程设备》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生物工程设备》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专业课程。针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教学现状,本着调整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形式和原则,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是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始终要坚持的方向。借助于优质的数字课程资源,课程组在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班开展《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的翻转课堂实践。课程围绕知识框架的构建与完善,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用好自学平台、精心组织见面课、鼓励拓展学习等方面开展改革探索。实践表明,该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线上和线下教学两者优势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和新时期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新需求。江南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基于前期成功建设在线课程的基础上,连续3年实施了面向深度学习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探索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中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资源建设、多种教学方式融合和考核方式改革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有积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也对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为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专业课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有助于探究高校专业课程中育人功能的发挥。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在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立足内蒙古农业大学示范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我们重塑了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挖掘遗传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德育教育深入教师心、学生心,贯穿于教学、教评全过程,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