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金黄花滇百合(Lilium bakerianum var. aureum)的鳞片为外植体, 探讨不同部位外植体和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鳞片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16-BA+0.1 mg∙L -1NAA+30 g∙L -1蔗糖; 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16-BA+0.1 mg∙L -1NAA+30 g∙L -1蔗糖; 不定芽诱导小鳞茎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1NAA+30 g∙L -1蔗糖; 小鳞茎膨大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01 mg∙L -1NAA+60 g∙L -1蔗糖。该研究为金黄花滇百合种质资源保护和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金黄花滇百合(Lilium bakerianum var. aureum)的鳞片为外植体, 探讨不同部位外植体和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鳞片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16-BA+0.1 mg?L -1NAA+30 g?L -1蔗糖; 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16-BA+0.1 mg?L -1NAA+30 g?L -1蔗糖; 不定芽诱导小鳞茎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1NAA+30 g?L -1蔗糖; 小鳞茎膨大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01 mg?L -1NAA+60 g?L -1蔗糖。该研究为金黄花滇百合种质资源保护和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早花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叶片为外植体, 建立了器官发生和胚胎发生离体再生体系, 并对移栽驯化基质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 毒莠定(PIC)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良好, 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1 PIC; 叶片组织分生能力决定愈伤组织诱导效果, 1-2片新叶基部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5.71%, 叶片分生区0-0.5 cm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6.48%, 叶片横切面中部诱导效果优于边缘。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1.5 mg·L -1 PIC+0.3 mg·L -1 6-BA, 诱导率达80.27%。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为MS, 0.05 mg·L -1多效唑或1.0 mg·L -1 ABA均对体胚诱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1.0 mg·L -1 6-BA对幼苗增殖有利, 器官发生和胚胎发生途径幼苗增殖系数分别为2.23和2.93。草炭:珍珠岩:蛭石=1:1:1 (v/v/v)为早花百子莲移栽驯化的最佳基质, 成活率达100%。该研究建立了早花百子莲叶片外植体再生体系, 丰富了百子莲快繁技术体系, 可为其它单子叶植物离体再生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暴马丁香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和体胚发生诱导,通过调节诱导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分析其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体胚诱导的影响,同时对培养过程中的外植体进行形态发生观察和生理状态分析。结果表明:①暴马丁香成熟胚外植体培养30 d可见直接体胚发生、60 d可见子叶型体胚;②BA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在0.5 mg·mL-1BA和5~6 mg·mL-1NAA组合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在0.5 mg·mL-1BA和5 mg·mL-1NAA组合体胚诱导率可达8%;③多酚含量在愈伤组织形成初期急剧上升且在培养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平,子叶型胚期PAL和POD活性升高、MDA和SOD活性略下降。  相似文献   

5.
席银凯  杨武德 《广西植物》2022,42(4):682-690
为解决大花蕙兰园艺品种‘黄金小神童’(Cymbidium Golden Elf ‘Sundust’)人工繁育周期长、系数低等问题,该研究以其侧芽茎尖为外植体,在1/2MS+1.0 mg·L-1 NAA+50 g·L-1香蕉泥+15 g·L-1蔗糖中培养60 d后,以获得的愈伤组织与原球茎混合物为材料,通过L9 (3)4正交与完全组合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及组合对‘黄金小神童’胚性愈伤组织和原球茎发生及增殖的影响,进而建立‘黄金小神童’高效、稳定的丛芽增殖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在MS+2.0 mg·L-1 6-BA+150 mL·L-1椰汁+20 g·L-1蔗糖中,培养70 d后增殖系数达8.13,同时可获得桑葚状原球茎团。(2)原球茎团在MS+1.0 mg·L-1 6-BA+1.0 mg·L-1 NAA中培养70 d后,原球茎发育为幼芽,丛芽发生系数可达5.36;此...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红松(Pinus koraiensis)胚性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生长状态差、体胚产量不高等问题,本研究利用红松胚性愈伤组织1-100细胞系为材料,通过调节红松增殖培养基中激素、碳源和增殖培养周期,探索其对红松体胚发生能力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结果如下:①红松胚性愈伤组织最佳增殖条件激素浓度为 1 mg·L-1 NAA+0.25 mg·L-1 6-BA,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增殖培养周期为14 d,在此条件下获得的体胚产量最多(166个·g-1);②在优化增殖培养过程中,储藏物质为红松体胚发生提供了能量来源;激素种类及其浓度、碳源种类、增殖培养周期之间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③红松愈伤组织中CAT活性过高不利于愈伤组织的体胚发生,可能是H2O2等代谢产物积累过多,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试验、单因子试验和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探讨几种因子对野葛块根组织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葛块根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mg/L+6-BA 1.0mg/L+2,4-D 2.0mg/L,暗培养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野葛块根愈伤组织的最佳出芽培养基为MS+NAA 0.5mg/L+6-BA 3.0mg/L或MS+NAA 0.5mg/L+KT 2.0mg/L,光照培养更有利于愈伤组织芽的再分化;野葛块根愈伤组织再生芽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mg/L+PP333 3.0mg/L+蔗糖30g/L;PP333 3.0mg/L和蛭石:珍珠岩(2:1)基质能显著提高再生苗的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L9(34)正交试验等方法,以野生宜昌百合(Lilium leucanthum)鳞片为外植体,分别在光照和黑暗培养条件下,研究了TDZ、NAA、2,4-D不同浓度配比对宜昌百合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愈伤组织进行了的组织学观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NAA对体胚苗壮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5 mg·L-1+NAA 1.0 mg·L-1+2,4-D 0.05 mg·L-1,诱导率为62.690%;黑暗条件下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5 mg·L-1+NAA 1.5 mg·L-1+2,4-D 0.1 mg·L-1,诱导率为59.423%。胚性愈伤组织黄绿色或深绿色,颗粒状明显;非胚性愈伤组织松散易碎、呈水渍状,经石蜡切片观察可观察到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核大、胞质浓,且细胞内含丰富淀粉粒,细胞直径为50~80 μm。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较大,未见明显细胞核,直径约为100~180 μm。体胚苗壮苗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1+AC 1 g·L-1,培养60 d后,幼苗移至草炭:蛭石:珍珠岩=1:1:1基质中,成活率为90%。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宜昌百合鳞片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为宜昌百合利用胚状体进行无性育种以及种质资源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亚麻品种'双亚5号'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麻品种'双亚5号'的种子在MS 1.0 mg·L-1 2,4-D 30 g·L-1蔗糖培养基上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将其转入MS 0.5mg·L-1KT 0.5mg·L-1NAA培养基上培养10周后诱导出大量胚性愈伤组织,结构较致密,浅黄色,表面有成团的紧密粘附在一起的小颗粒形态.但其继代周期不宜太长,继代次数不宜多,否则易回到非胚性化状态.胚性愈伤组织转A.MS 1.5 mg·L-1(T 1.0 mg·L-1 2,4-D分化培养基上培养40 d后可获得大量的球形胚状体.少量球形体胚可萌发形成正常的子叶胚初期形态,较多的球形体胚形成次生体胚或仅有单极性的畸形胚状体.组织解剖学观察表明,诱导出的是亚麻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安祖花(Anthurium andreanum)胚性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以3个盆栽品种幼嫩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分析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安祖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3+1.5 mg L–1 2,4-D+0.5 mg L–1 KT+4%蔗糖+2%葡萄糖+0.25%Phytagel,且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异显著,表现为?粉冠军??罗宾奴??冠军?和叶片叶柄,其中?粉冠军?叶片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57.9%。胚状体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改良MSa+2%蔗糖+0.25%Phytagel,其中?粉冠军?叶片诱导的胚状体分化率可达31.6%,且在光、暗下分化率的差异不显著。分化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1.
百合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切花百合(Lilium)品种‘黄天霸’(‘Manissa’)花器官为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不同花器官、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形成均具有显著影响。花丝为最佳外植体,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效应为NAA>6-BA>2,4-D,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1NAA+0.2 mg.L-16-BA;激素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效应为2,4-D>KT>6-BA,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1.0 mg.L-12,4-D+0.2 mg.L-1KT+1.0 mg.L-16-BA;MS培养基添加IBA可促进体细胞胚萌发成苗,体细胞胚芽成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16-BA+1.0 mg.L-1IBA。  相似文献   

12.
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异源四倍体禾本科牧草, 利用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植株的效率极低, 难以运用遗传转化方法进行品种改良。我们以羊草成熟胚为外植体, 使用适宜羊草愈伤组织生长的新型培养基配方, 筛选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及生根阶段的最适植物激素浓度、光照和温度条件, 从而优化羊草成熟胚的组织培养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羊草成熟胚诱导阶段2,4-D的最适浓度为2.0 mg·L -1, 变温暗培养, 诱导率可达74.1%; 分化阶段6-BA和NAA的最适浓度均为1.0 mg·L -1, 分化率可达57.1%; 生根阶段NAA的最适浓度为0.25 mg·L -1, 移栽后成活率为100%。  相似文献   

13.
冯莹  钱莲文  林庆良 《植物学报》2019,54(5):634-641
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片为研究材料,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法比较不同激素(6-BA、GA3和NAA)浓度组合对叶片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分别采用二因素、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法比较6-BA+NAA不同浓度组合、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良MS+1.0 mg∙L -1 6-BA+1.0 mg∙L -1 GA3+0.3 mg∙L -1 NAA是抑制青钱柳叶片外植体褐化的最佳培养基, 其褐化率为0, 愈伤组织诱导率100%; 改良MS+0.5 mg∙L -1 6-BA+0.2 mg∙L -1 NAA是抑制愈伤组织褐化的最佳培养基, 其褐化率为0, 愈伤组织增殖倍数达4.80倍, 愈伤组织呈黄绿色或黄色, 颗粒状, 颗粒小而紧密、质硬且表面干燥。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青钱柳叶片外植体和愈伤组织褐化问题, 为青钱柳组织培养褐化控制提供了一条简单高效的离体培养途径, 也为青钱柳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唐凤鸾  赵健  赵志国  夏科  仇硕 《植物学报》2019,54(3):378-384
以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幼嫩茎段为外植体, 通过腋芽增殖的方式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 培养基MS+1.0 mg·L -1 6-BA+0.2 mg·L -1NAA和MS+0.5 mg·L -1 ZT均可用于腋芽的诱导和前期继代培养, 诱导率分别为89.3%和85.7%; 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16-BA+0.1 mg·L -1ZT+0.1 mg·L -1NAA, 增殖系数为4.3倍; 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1.5 mg·L -1 IAA+1.0 mg·L -1 NAA, 生根率达92.3%, 且根系发达, 植株健壮; 生根苗在混合基质园土:泥炭:珍珠岩=3:1:1 (v/v/v )中移栽成活率为82%。该研究建立了走马胎种苗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且可应用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冯莹 《植物学报》1983,54(5):634-641
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片为研究材料,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法比较不同激素(6-BA、GA3和NAA)浓度组合对叶片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分别采用二因素、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法比较6-BA+NAA不同浓度组合、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良MS+1.0 mg?L -1 6-BA+1.0 mg?L -1 GA3+0.3 mg?L -1 NAA是抑制青钱柳叶片外植体褐化的最佳培养基, 其褐化率为0, 愈伤组织诱导率100%; 改良MS+0.5 mg?L -1 6-BA+0.2 mg?L -1 NAA是抑制愈伤组织褐化的最佳培养基, 其褐化率为0, 愈伤组织增殖倍数达4.80倍, 愈伤组织呈黄绿色或黄色, 颗粒状, 颗粒小而紧密、质硬且表面干燥。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青钱柳叶片外植体和愈伤组织褐化问题, 为青钱柳组织培养褐化控制提供了一条简单高效的离体培养途径, 也为青钱柳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唐凤鸾  赵健  赵志国  夏科  仇硕 《植物学报》1983,54(3):378-384
以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幼嫩茎段为外植体, 通过腋芽增殖的方式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 培养基MS+1.0 mg·L -1 6-BA+0.2 mg·L -1NAA和MS+0.5 mg·L -1 ZT均可用于腋芽的诱导和前期继代培养, 诱导率分别为89.3%和85.7%; 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16-BA+0.1 mg·L -1ZT+0.1 mg·L -1NAA, 增殖系数为4.3倍; 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1.5 mg·L -1 IAA+1.0 mg·L -1 NAA, 生根率达92.3%, 且根系发达, 植株健壮; 生根苗在混合基质园土:泥炭:珍珠岩=3:1:1 (v/v/v )中移栽成活率为82%。该研究建立了走马胎种苗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且可应用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