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复合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Ⅱb/Ⅲa作为血小板膜上粘合蛋白,主要参与血小板的聚集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和相关实验技术的应用,逐渐的对GPⅡb/Ⅲa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GPⅡb/Ⅲ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也有更了深入的认识。本就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分子结构、基因结构特征和基因突变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在我国蒙古族人群中分布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已有报道GPIb在人群中呈多态性分布,表现为分子量稍有差异。本文旨在研究GPIb在我国蒙古族人群中分布的多态性,以期探索不同民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血小板分离自102名蒙古族健康青少年。血小板膜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再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WesternBloting),用生物素化的麦胚凝集素(WGA/Bio)偶联生物素卵白素结合的辣根过氧化酶(ABCKit)染色,以4┐氯┐1┐萘酚显色,结果显示出硝酸纤维素膜上的GPIbα链,分子量分别为141,136,132,128KD,即A、B、C、D四型,其出现频率分别为0.078,0.461,0.392及0.069。这一结果与我国汉族人群中GPIb分布的多态性极为相似,均出现有四型。各型出现的基因频率在两个民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所构成的表型在两个民族之间似有不同,但经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膜内部分的聚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效应由其受体c-MPL介导。利用酵母双杂合系统研究c-MPL膜内部分在TPO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功能。首先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从人红白血病HEL细胞系总RNA中扩增并克隆P型c-MPL(MPLP)膜内部分cDNA,经测序验证后克隆至双杂合载体pAS2和pGAD424中,重组质粒命名为pASMM和pGADMM。将pASMM与p  相似文献   

4.
人类血小板有两种ADP受体参与血小板的活化。一种受体与G蛋白中的Gq分支结合 ,另一种通过Gi与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有关。与Gi相关的受体是抗血栓药物clopidogrel和ticlopidin等的作用目标。现在 ,被称为P2Y12的受体终于被克隆和识别出来。研究人员发现对没有天然止血功能的患者 ,编码P2Y12受体的基因是有缺陷的。抗血栓受体被克隆和识别@车笛  相似文献   

5.
PKC,PKA和TPK在血小板激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2P-NaH2PO4标记猪血小板,然后,以PMA,凝血酶,PGE1腺苷等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MA激活PKC,血小板发生聚集,35μmol/LPGE1或1mmol/LdbcAMP不能抑制50nmol/L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腺苷却能抑制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EC50=0.1mmol/L,db-cAMP,腺苷都不能抑制100nmol/LPMA诱导的40kD蛋白磷酸化,PKA激活不能抑制P  相似文献   

6.
Yao XH  Wang PY  Pang YZ  Su JY  Tang CS 《生理学报》1998,50(2):188-192
本工作在二磷酸腺苷(ADP)活化的大鼠血小板上,观察精-甘-天冬-丝上肽(RGDS肽)对血小板聚集、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C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50μmol/LADP引起血小板聚集时,蛋白激酶C(PKC0及丝裂经蛋白激酶(MAPK)活性增加,并引起95和66kD蛋白磷酸化。应用50,100和200μmol/LRGDS肽与基共同孵育,呈浓度依赖地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对PK  相似文献   

7.
PDGF的性质、与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释放的活性多肽。PDGF可通过对磷脂酰肌醇、Ca~(2+)的调节一方面促进多种细胞分裂增殖,另一方面还具有一定的血管活性。临床观察发现PDGF在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创伤修复等多种疾病的病程中起重要作用。国外在慢性溃疡等的治疗上应用PDGF取得了很好疗效,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上也有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8.
Ding J  Yu Z  Rong DM  Zhong CS 《生理学报》1998,50(2):183-187
用电镜形态计量法检测血小板α颗粒(αG)和致密颗粒(dG)的数密度,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检测血小板胞质游离Ca^2+浓度(「Ca^2+」i),观察到在钙离子导体A23187作用下,血小板「Ca^2+」i明显升高。凝血酶与ADP也都分别引起「Ca^2+」i升高,且有浓度依赖性,选用三种激动剂的不同量以反映血小板不同程度激活时,测定「Ca^2+」与颗粒数密度,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发现αG和dG的数  相似文献   

9.
PDGF-BB多肽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DGF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和PDGFB链cDNA探针,原位检测了PDGFBB多肽对单层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D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血清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PDGFA和PDGFB链mRNA阳性表达颗粒稀少,PDGFBB多肽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DGFA和PDGFB链mRNA阳性表达颗粒增多,较密集的分布于整个细胞内。全自动图像分析结果显示,PDGFA和PDGFB链mRNA表达,PDGFBB培养组分别为无血清培养组的174倍和17倍,差异显著(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PDGFBB多肽能刺激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DGFmRNA表达,促进其分泌,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了槲皮专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的影响。实验表明:活化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10,30和120min后,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中6一酮一PGF1m量显著增加(p<0.0l)。槲皮素1,5和20ILlnol。-1与内皮细胞预孵10min,可抑制活化血小板引起的内皮细胞6一酮一PGF1m的大量释放。对于正常的内皮细胞,树皮素则增加6一酮一PGF1a的基础释放量。  相似文献   

11.
PDGF在大鼠断层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已经证明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能够促进各种类型的伤口愈合,然而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内源性PDGF表达变化的研究却少有报道,为探讨PDGF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我们应用原位杂交、斑点杂交技术观察了内源性PDGF在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创缘真皮内的毛囊上皮细胞均能表达PDGF-BB基因,在伤后6天,组织修复的高峰期,PDGF-BB基因表达达到最强,伤后12天,伤口完全上皮化,PDGF的基因表达也恢复正常,说明PDGF的基因表达和伤口愈合时间有密切的关系。提示PDGF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PKC、PKA和TPK在血小板激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2)P-NaH_2PO_4标记猪血小板,然后以PMA、凝血酶、PGE_1、腺苷等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MA激活PKC,血小板发生聚集。35μmol/LPGE_1或1mmol/LdbcAMP不能抑制50nmol/L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腺苷却能抑制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EC_(50)=0.1mmol/L),db-cAMP、腺苷都不能抑制100nmol/LPMA诱导的40kD蛋白磷酸化。PKA激活不能抑制PMA激活的PKC。在PMA、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中,PKC、TPK都发生激活,40kD底物既是PKC的底物又是TPK的底物,PKC和TPK在血小板聚集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与磷脂酰甘油有关的植物抗冷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磷脂酰甘油是类囊体膜脂中较饱和、相变温度较高的类脂,冷敏感植物中含多较多饱和PG。捕光叶绿素蛋白复合体与之共阶连接,它的相变与光合冷敏性有关。3-磷磷甘油转酰酶的酰基选择性决定了PG的饱和度,该基因的克隆与转化的实验结果证实PG相变与植物光合冷害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P2Y12受体介导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重要通路,与血小板聚集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外伤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与血小板膜P2Y12受体基因T744C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186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P2Y12受体基因T744C多态性进行分析。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所有颅脑外伤患者的伤情GCS评分,并按基因型分组对照分析结果。结果:血小板膜T744C血小板膜T744C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为TT基因型59.14%、TC型32.26%、CC型8.60%,T等位基因75.27%、C等位基因24.73%;其中TT基因型对奥扎格雷反应较敏感,GCS评分预后好;而CC型对奥扎格雷反应性低,预后差。结论:T744C基因多态性中CC基因型可能导致外伤性脑梗死临床及预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与其对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有关。T744C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遗传危险因素,开展相关遗传学风险研究,对于进一步缓解脑梗症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曾报道血小板第四因子(PF4)是巨核细胞形成的有效的抑制因子,它可以保护干细胞免遭5-FU的毒性作用。本研究中试比较PF4和TGF-β1对人脐带血CD34^+来源的MK的作用。PF4(5ug/ml)和TGF-β(1ng/ml)在半固态凝块培养和悬浮培养中明显抑制人脐带血CD34^+来源的MK的生长。用PF4处理的CD34^+细胞在撒去PE4后仍能再生成集落,说明PF4的抑制作用的可逆性的。相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分析了大鼠肺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链、B链(PDGF-A,PDGF-B)和c-myc原癌基因mRNA在正常和缺氧时的含量变化。正常肺组织可表达1.7kb的PDGF-AmRNA和3.5kb的PDGF-BmRNA,还有少量2.2kbc-mycmRNA。在缺氧过程中,PDGF-B链mRNA和c-mycmRNA迅速增加,至缺氧14d时,分别为正常的3倍和5倍。而PDGF-AmRNA在缺氧7d时增高,而后又略有降低。结果表明:缺氧的肺组织局部生成的PDGF激活了c-myc原癌基因,这对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小板有参与止血和形成血栓的重要功能,与出血和血栓性疾病关系密切。本文以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血小板基因多态性和血小板药物为重点,介绍近年来在基础与临床两方面血小板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与动脉粥样硬化李静,陈可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北京100091)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SMC)增生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态学主要特征之一,在AS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而动脉SMC的增生受多种细胞与生长因...  相似文献   

19.
江浙蝮蛇毒酸性磷脂酶A2(APLA2)对多种致聚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并非是由于APLA2与血小板膜结合,引起膜流动性降低造成。APLA2不裂解血小板,电镜观察表明它能抑制血小板内部颗粒的中心化,使之不易被激活。进一步研究显示APLA2是作用在细胞骨架上,使致聚剂引起的朋动蛋白单体聚合难以进行,APLA2导致的cAMP浓度的升高正说明了这点。结果提示APLA2首先作用于血小板细胞膜。引起cAMP浓度升高,影响到细胞骨架的正常功能,进而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  相似文献   

20.
蛋白激酶C在血小反聚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2P-NaH2PO4标记猪血小板,以蛋白激酶C的40kD底物为蛋白激活的标志。用血小板激动剂在聚集浓度范围内处理血小板,结果表明,除了不能使猪血小板聚集的肾上腺素外,凝血酶等激动剂都使血小板40kD底物蛋白磷酸化明显增加,同时38kD,26kD蛋白质磷酸化也明显增加,且40kD底物磷酸化与血小板聚集有平行增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