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皂甙的中枢心血管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皂甙(soyasaponin)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五环三萜结构的成分。它对阿霉素所致的过氧化脂质上升有抑制作用,可保护过氧化脂肪酸对肝的损害,可改善缺血心肌的氧供应。此外,它还可减小冠脉和脑血管阻力,增加冠脉和脑的血流量并减慢心率。本实验通过侧脑室注射大豆皂甙研究它对中枢心血管作用及其传出途径,为大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金霉素溶液处理菠菜离体叶绿体,对循环( PMS)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FeCy、MV或BQ DBMIB)均可表现出促进作用,表明它对两个能量保存部位都有促进作用。它能提高磷酸化的偶联程度,增加ADP/O及PC比值。在对光合磷酸化有促进作用的情况下,用两阶段光合磷酸化法测定,它对高能态的积累略有增加或影响不大,但它能显著增加叶绿体的延迟发光。它对叶绿体膜上Mg~(2 )-ATP_(ase)及偶联因子Ca~(2 )-ATP_(ase)活力有抑制。金霉素溶液的荧光强度可被加入偶联因子所提高,这些都表明金霉素至少有一个作用部位与偶联因子有关。文中对它能促进光合磷酸化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Erbin(ErbB2结构蛋白)是LAP家族新成员,它的N末端有16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RR),在LRR后有一个LRR样的结构域,C末端含有PDZ结构域,实验证明Erbin通过其PDZ结构域与ErbB2结合。在上皮和神经元等级性细胞中,Erbin对ErbB2的定位或定向转移具有重要作用,并可增加ErbB2在细胞表面的表达量。Erbin作为支架蛋白还参与了细胞骨架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组织胺是一种与感染、胶原反应、胃酸分泌有关的生物胺,主要来自肥大细胞。近来发现,组织胺还可在其它细胞中合成,它和某些类型的细胞增殖,如胚泡发育、创伤愈合及实验性肿瘤的生长有关。Bar-tholeyns 等观察到,在小鼠的肉瘤、肺癌和大鼠的肝细胞瘤等不同肿瘤发展的早期,肿瘤组织中的组织胺介成酶——组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增加,并出现肿瘤组织中组织胺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对维生素C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生素C(V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它具有氧化还原性质。它既可损伤肿瘤细胞DNA起到抑癌作用,又可损伤正常细胞DNA而致癌。Vc可激活T细胞,增加干扰素产量,限制肿瘤发展。Vc还具有在肿瘤坏死因子存在下损伤甚至杀死HIV-1的作用。研究表明Vc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多功能物质。  相似文献   

6.
胡蜂抗原5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蜂抗原 5 (Ag5 )是胡蜂毒液中的一种主要变应原 ,对胡蜂过敏病人有变态反应作用。它一般由约 2 0 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子量约为 2 3kDa。不同的抗原 5之间有抗原交叉反应活性 ,且活性大小不同。它的cDNA已被克隆 ,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但Ag5的生物功能至今还不清楚。由于Ag5有抗原交叉反应活性 ,因此可将其用于免疫治疗。此外 ,Ag5还可用于植物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肥胖基因和苗条蛋白——Lepti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铁 《生物学通报》1998,33(4):7-10
最近肥胖基因被克卫,发现它在脂肪组织特异表达,编码的蛋白--Leptin可作用于下丘脑,产生抑制摄食、减轻肥胖、减少体重的效应,在体重稳态的维持中个有重要作用,它还对生殖系统、造血系统等有调节作用。肥胖基因的突变或者Leptin受体基因的突变可引起小鼠和大鼠发生肥胖,但尚未发现人的肥胖与肥胖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人参主要的药理作用之一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人参皂甙是人参生物活性的重要成分。已有报道,人参皂甙对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轴突的伸展具有促进作用。对培养的鸡胚背根节的神经元具有增加生长因子的作用。人参皂甙还能影响突触体对传递介质的摄取。也有人报道,人参皂甙可增加小鼠脑内RNA含量。以上报道表明,人参皂甙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活化作用,人参皂甙还能延长减压低氧动物的活存时间。本实  相似文献   

9.
土壤施用和叶面喷布多效唑,一年生桃树新梢生长显著受抑,新梢节间缩短,树高降低和树冠体积减小,施用量增加抑制增强。翌年仍有后效作用。土壤施用时,可促进芽早发,但不抽出新梢,增施GA类则可。多效唑还能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强度,促进花芽形成,有利于桃果产量增加,而对桃果大小、单果重及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某些斑鸠菊属(Vernonia菊科)植物的叶子,根和种子具有药用特性。夜香牛(Vern-Onia cinerea Less)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印度。它可用来作补药、健胃药和收敛剂,还可以治疗结核、气喘和支气管炎等疾病。这种植物的含水乙醇(50%)提取物显示出抗Ranikhetvirus疾病的活性,在小鼠身上它还显示出对肉瘤180的抗癌活性。这种植物的根味苦,可用作驱肠虫剂和利尿剂。人们还用它的叶子的新鲜汁液治疗痢疾。它的种子也可用来作驱肠虫剂和解毒药,对驱逐蛔虫和线虫很有效。此外,它还可用来治咳嗽、肠胃气胀、肠绞痛、慢性皮肤病等。它的花能治疗结膜炎、发烧及风湿病。现在,印度科研人员已从整  相似文献   

1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布及生理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某些外周器官中,它除了有促进垂体前叶释放TSH和PRL等内分泌作用外,作为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对中枢神经系统还可产生广泛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2.
某些胃肠激素、胰腺激素以及脑内的激素可调制动物的摄食行为。最近发现,在下丘脑有一种胰多肽类似物——神经肽Y(NPY),可能在动物的摄食活动中起一定的调制作用。Clark等用大鼠进行了这方面的观察。它们发现向饱食大鼠的第三脑室注入2~10μg的人胰多肽(hPP)和NPY,可使动物白昼进食总量明显增加,而且NPY比hPP更有效。它可在注射后诱导所有的大鼠进食,其摄食量比注射hPP多2倍、潜伏期短,而进食时间更长。实验中还观察到NPY和hPP在给动物第二次注射后,对于增加动物单位时  相似文献   

13.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菠菜重组叶绿体中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E.G.4.1.1.39)活性。酶可被光活化,酶活性随光强度增加而增加,在200Klux下酶活力增加2.9倍。在重组叶绿体中加入硫氧还蛋白,则光还原的硫氧还蛋白能增强酶的光活化作用。改变叶绿体层膜和可溶部分的比例以及使硫氧还蛋白与层膜预温等实验的结果,提供了在叶绿体层膜中存在有部分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和硫氧还蛋白的证据。本报告的实验结果指出硫氧还蛋白可能与光系统有联系;光合作用中CO_2的固定不取决于叶绿体中RuBPCase的总量,而决定于活化的RuBPCase的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4种共10例鳄的心脏和大血管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发现鳄类肺动脉瓣的心室侧有厚层平滑肌组织,它不仅有助防止血液逆流,必要时还可暂停血液顺流,即鳄类的肺动脉瓣具有双向阻断的特殊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检验植物冻害的发生和氧化胁迫这一假说,在冰冻前把氮蓝四唑(NBT)真空渗入到甘蓝叶圆片中,在叶圆片冻-融循环中NBT被还原为甲Zan,把其中的单甲Zan用乙醇提取出来,在分光光度计上比色,可作为冻融循环中产生的氧化胁迫的定量指标,NBT本身作为氧化剂,使冻害稍有增加,作为冰冻保护剂的二甲基亚砜真空渗入叶圆片使其抗冻性显著增加,而NBT还原则显著减少,表明二甲基亚砜在保护叶组织免受冻害上的作用和它减缓植物组织氧化胁迫的作用有关。实验结果支持植物冻害的发生和氧化胁迫有关这一假说。实验还表明还原NBT的还原剂很可能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相似文献   

16.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隗黎丽 《生态学报》2010,30(12):3304-3310
湖泊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它所带来的主要危害之一是产生的藻毒素对鱼类的影响。在已发现的藻毒素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的分布广、毒性大、危害严重,而备受关注。阐述了MCs对鱼类的影响。微囊藻毒素能干扰胚胎的发育,降低孵化率,增加畸形率,影响存活率,胚胎孵化受微囊藻毒素影响还具有剂量依赖效应;野外室内实验均表明鱼类暴露于微囊藻毒素后不仅可在肝脏中富集还可在肌肉、肠道等组织器官中快速积累;对鱼类进行组织病理检测发现MCs可导致肝脏、肾脏、心脏、脑、鳃等组织受损;MCs在鱼体中的解毒过程可能开始于由谷胱甘肽S-转移酶催化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MCs还可影响鱼类的生长、行为和血清生化指标,此外,还具有一定的免疫毒性。MCs的转运机制和分子作用机制以及在食物链中传递过程中对人类造成的潜在影响可能成为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L-苹果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有机酸。在医药方面,它是治疗肝功能不全,特别是多氨症的有效治疗剂。L-苹果酸锌可作为牙膏中的抗菌斑剂和抗牙结石剂。它还用作除垢剂、驱虫剂和荧光增白剂的合成原料。在食品工业上,L-苹果酸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有抑菌与辅助抗氧化的作用;还有助于香味的产生和食品的稳定。它是一种优良的酸味剂和保鲜剂。L-苹果酸主要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与柠檬酸相比,它的刺激性较为缓慢,酸味保留时间较长,可配制成类似  相似文献   

18.
放线菌分离方法的研究Ⅰ.抑制剂的选择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抑制剂的选择是放线菌分离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了重铬酸钾对放线菌、细菌、真菌的作用。结果表明,它对土壤真菌、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放线菌无抑制作用,可作为选择性分离放线菌的一种高效、便宜的抑制剂。本文还对HV培养基进行了改良。  相似文献   

19.
在美丽的兰花家族中,有一类名为石斛兰,它不仅可作为名贵中草药,而且还与卡特兰、蝴蝶兰、万带兰一起并称为四大观赏兰类。它一年四季叶色浓绿,夏季于二年生以上的肉质茎上开出鲜艳的花朵,花色多为淡紫红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石斛(Dendrobiumnobil...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离体小鼠比目鱼肌对 HRP 的胞纳作用。结果表明,在切断神经或切腱后引起萎缩的肌肉侧或在协同肌切腱后引起代偿性肥大的肌肉侧,与它们各自对照的正常肌肉侧相比,都可发生对 HRP 胞纳的明显增加。而在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后引起萎缩的肌肉侧,和它正常的对照肌肉侧相比,却意外地不发生这种胞纳摄取的明显增加。本文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肌肉的胞纳增加并不一定导致肌纤维的变性和萎缩(例如代偿性肥大的肌肉);而肌纤维的变性和萎缩亦不一定需要肌肉的胞纳增加为前提(例如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的肌肉)。本工作结果还提示:肌肉的胞纳增加有其神经原性和肌原性因素。本文还对肌肉胞纳增加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