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导师恩格斯在总结十九世纪三大发现(能量转化;细胞;进化论)时指出:“有了这三个大发现,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就得到了说明,就归结到自然的原因了。现在只剩下一件事情还得去做:说明生命是怎样从无机界中发生的。”恩格斯又明确指出:“关于生命的起源,自然科学到目前为止所能肯定的只是: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一百年来生命起源研究的发展,不断地证明了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无比正确。生命起源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大方面:(1)利用化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成就,进行生命的人工合成,借以说明非生命物质向有机  相似文献   

2.
生命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从古至今有很多说法来解释生命起源的问题. 科学未出现之前,中国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神话;西方有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并在第六日造人的传说. 到了19世纪,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问世,给生命科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也给人类的自然认知带来了石破天惊的巨大震撼,更为科学家揭示生命起源这一千古之谜带来了曙光,这就是现代的化学进化论.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小史     
一、生命的起源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说啦!从“老根”上来说是从祖宗那里来的,祖宗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祖宗的祖宗……那里来的。如此追根溯源,上溯了35亿年,在原始海水里就可以找到自己最老的祖宗啦! 最老的祖宗是什么? 是原始海水里的原始生命。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指出:“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原苏联的奥巴林实践了这个观点。他通过了一系列模拟原始地球的实验,于1922年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的假说,当时并没  相似文献   

4.
《化石》89年第四期刊出李忠武同志的“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一文,对“天外胚种论”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把生命的起源的探索完全限于地球上的化学进化。我认为值得商榷,特撰此短文,与有兴趣的同志共同研讨。应该指出,阿列纽斯(1859—1927)早期提出的天外胚种论,主张生命是永恒的,生命只能来自生命,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神学色彩,这一点应该予于摒弃。但是,作为一种探索生命起源的设想,却不能不说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新思路。事实上,近年的研究,已为新的、建立在唯物主义思想上的天外胚种论提供了一些  相似文献   

5.
郭向云 《化石》1990,(2):11-13
生命的起源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大课题之一。根据科学的推算,我们居住的地球从诞生到现在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地球诞生后经历了近十亿年的化学进化才产生了生命——蛋白质和核酸相互作用的生命体系。目前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由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2)由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生物大分子;(3)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4)由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据推测,原始地球大气是还原性的,主要有甲烷、氨、氮、氢、水蒸汽和二氧化碳等,此外还有一些硫化氢(H_2S),氰化氢(HCN)等其它成分。经过了30多年的  相似文献   

6.
几种可能的答案地球上生命怎样来的呢?这里有几种可能的答案:(1)生命没有起源。物质和生命永恒存在。宇宙间任何星球变化到可以居住生物时,生命的“种子”便由宇宙的某处移过来。因此,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其他星球而来的。(2)生命在超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在地球上出现。这是神造说。(3)地球上生命是通过地球表面上的化学过程,通过物质的逐步变化发展,在特殊条件下逐渐发生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批判了前两种说法,主张第三种观点。现代科学支持恩格斯关于生命起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1953年6月6日布拉格出版的英文版“布拉格新闻”9卷12期的报导,布拉格人民科学制片厂最近完成了一部五彩影片“什么是生命”。这部影片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对大地生命起源的看法,并且介绍了世界上唯物论与唯心论者的观念及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经过长期争论後,而战胜了唯心论者的谬论。此外还介绍了行星的起源,并用最新科学理论基础来解释原始有机化合物的形成,最後摄制了生物细胞和动物体组织的起源,这是以苏联科学家奥巴林及勒柏辛斯卡娅的学说来证明的。  相似文献   

8.
浅议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刘宝琪(江苏省海安县中学226600)关于生命起源是通过化学进化过程的说法,已为广大学者所承认,并认为这个过程可以分成4个阶段:从无机物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物高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子非生命物质,经过十几亿年的化学进化,演变成原始生命(非细胞形态);再经过三十多亿年的生物进化,才出现各式各样的生物,从此打破了地球上的空寂。生物是从哪里来的?由繁殖来的即生物来自生物(但最初的生物来自非生命物质).而在历史上,人们对于生物的来源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认识。从古代到十七世纪,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盛行一种“自然发生论”。这一观点根据简单的观察。认为生物是从非生命物质迅速而直接地产生出来的。例如;腐草化萤、白石化羊、汗水生虱,腐肉生蛆、湿土  相似文献   

10.
生命起源开始于从化学进化进入生物进化.然而,在原始细胞出现之前,已存在一个有蛋白质、核酸等生命要素的过渡期.那么,生命起源的历程究竞从何处开始?对这个未解之迹,进行了讨论.首先,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要实现3个相变,即:从随机的有机化学反应相变为定向代谢途径;从消旋体环境相变为生物手性环境:从化学混沌状态相变为生命耗散结构.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由于前生命化学时期出现了丙酮酸.它的独特性质导致了这3种相变同步发生,其中起驱动作用的是定向代谢途径.它起源于以丙酮酸为基质的逆向糖酵解(糖生成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进化     
《遗传》2010,(6)
<正>(英)巴顿等著;宿兵等译978-7-03-027175-4$168.00元(含光盘)2010年4月出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进化生物学的教科书。本书的作者均是多年从事进化生物学研究并对本领域有卓越贡献的欧美学者。本书涵盖了进化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西方早期的自然神学到达尔文的进化论。本书介绍了进化生物学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证明,生物膜体系是一切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而细胞的质膜则是原核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心。因此,可以说细胞的膜系是同生命的本质密切相关的重要结构。恩格斯最先指出:“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列宁又进一步指出,“化学的东西向有生命的东西的转化——这显然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为了配合农业学大寨运动和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本刊从去年第一期起已陆续发表了一些物种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的文章,今后仍将坚持下去。我们期望通过这些文章,总结人们在某一生产领域内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指出今后发展的前景;并且通过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说明人是怎样一步步地从“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而变为自然界的自觉的主人的,从而激励人们更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去。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昆虫知识1958年第2期上看到杨畔农同志写的一篇书刊评介,介绍苏联出版的“有机磷化物的化学和应用”一书。我们发现其中有若干原则性的错误。愿提出以下意见以供参考。 (一)作为书刊评介,对于这本书的性质并没有了解。文章中介绍说“这本书的特点是论文汇编性质,因此就有可能尽快地蒐集有关的论文和新的成就”。而实际上这本书是1955年12月8—  相似文献   

15.
<正>书号:978-7-04-041748-7出版时间:2015年2月定价:39.00内容简介本书从系统论的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一种整体的解析,针对生命起源、生物演化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科学问题,提出了许多独特并富有挑战性的见解。作者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代谢比稳定遗传对于生命更为基本;现代生命秩序来自于生命诞生过程中DNA-RNA-蛋白质动力学框架结构对原始生命动力学系统的归纳;细胞出现是生命动力学周期结构建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看了周国兴同志《现代的猿能变成人吗?》一文和今年第一期袁、张两位同志的讨论文章,觉得在当前的讨论中,应当搞清“特定的环境条件”这个概念的前提和范畴。在肯定劳动创造人类和事物的变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的发展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前提下,研究古猿转变成人的“特定的环境条件”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否认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决定性作用,片面强调环境条件是唯一因素,那自然是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所以,在讨论古猿变人的问题中,简单地说“人类的起源从来不是在什么特定环境(外因)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张庆麟 《化石》2005,(1):21-22
生命是怎样起源的,这是自古以来最受人们关注的自然之谜。尽管自然科学发展至今,人们已有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发现,已渐渐撩开了笼罩在生命起源之谜周围的层层迷雾,愈来愈接近问题的核心。但遗憾的是,直到今日我们还未能最终使这一疑谜真相大白,而且还存在着两个相互对立的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命是地球本身演化的产物;是早期的地球物质,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由非生命物质经化学进化、  相似文献   

18.
生命有什么属性?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历来存在着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反映两种不同的世界观。生机论者认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加上超自然、超物质的因素构成的,而这超自然的因素在那里发挥主导作用,离开它,生物体就失去了生命。这是唯心主义的生命观。另有人认为生物跟非生物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生命现象完全可以还原成理化作用甚至机械运动。这就否认了生命起源中的质变、飞跃。这是“还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生  相似文献   

19.
李汝祺 《遗传》1983,5(3):1-4
从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看问题,应该说细胞 分化与细胞分裂自始至终保持着密切关系,但 这一观点直到较近才引起愈来愈多的人注意。 与此相反,把二者对立起来的观点,却在很长一 个时期内统治着发育生物学和医学病理学界。 例如,关于癌症问题,人们一般的看法认为,癌 的起源先开始于细胞的“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 继之以无限制的细胞分裂;而对癌的治 疗,有些人认为,首先要停止细胞分裂,然后再 使其转向分化。这一看法显然是只注意事物的 现象,而没有从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对 我们理解问题和深人研究向题是帮助不大的。  相似文献   

20.
早期地球的环境变化和生命的化学进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命起源是当代最大的科学疑谜之一,也是历来人类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出现之前,有机物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称为生命的化学进化。地球上生命的化学进化与非生物部分的早期演化过程,是密切地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并相互制约的。文章着重阐述与生命的化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冥古宙和太古宙的地球演化历史,指出这两个阶段所形成的还原性原始大气和古海洋条件在生命的化学进行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从宇宙形成、太阳系演化和地球环境早期演化的角度,探讨地球生命的化学进化历程;以地球形成初期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过程,由无机分子生成生物小分子,再进一步生成生物大分子,直至最后产生原始细胞。此外,文章评述当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生命化学进化学说,对早期地球的化学进化是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原始海洋、粘土矿物、火山喷发等,或是来源于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进行了综合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