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引言氢离子浓度(pH值)的变化对于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生活常常被认为是直接或间接发生影响的因子之一。1920年,M.E.Jewell氏开始注意到水质的氢离子浓度变化对于两栖类蝌蚪代谢和再生作用的影响,他发现最适宜的氢离子浓度是中性或接近中性,同时发现再生率和再生总量和水中溶氧含量有密切关系。E.B.Power氏(1922)开始注意到氢离子浓度与鱼类呼吸生理之间的关系。此后,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氢离子浓度对鱼类耗氧率的影响,以及氢离子浓度对鱼类从水中吸取溶氧机能的影响。其中 相似文献
2.
3.
青、草、鲢、鳙、鲤对氢离子浓度的生存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 氢离子浓度(pH值)的变化对于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生活常常被认为是直接或间接发生影响的因子之一。1920年,M.E.Jewell氏开始注意到水质的氢离子浓度变化对于两栖类蝌蚪代谢和再生作用的影响,他发现最适宜的氢离子浓度是中性或接近中性, 相似文献
4.
鲢、鳙、青、草鱼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鲢、鳙、青、草鱼是我国最重要的四种淡水家养鱼类,自1958年人工繁育成功后,现已被各处广为引种养殖,其原来的自然分布区迄今尚无专文研究,为了避免将来无从查考,本文根据较早文献记载及有关鱼化石的研究等,对其自然分布区作了归纳,并对其分布规律作了较详的分析及说明。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55年冬和1956年夏,先后发表了关于寄生鲩鱼和青鱼的原生动物。本文是这一研究的第三部分,记述鳙和鲢两种家鱼中所发见的各种原生动物共21种.其中已见诸文南的种类14种,新种6种,未定种一种。这些种在分类系统上位置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论鲢、鳙对微囊藻的消化利用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1980年—1985年7—8月在水温30℃,溶氧8mg/L以上,pH值7—8,光照度2800lx的限制摄食量条件下,鲢、鳙鱼种对微囊藻干物质的消化率分别为29.45±4.37、26.07±2.15%;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39.20±3.44、33.71±2.93%;脂肪消化率分别为34.03±5.38、30.29±2.16%;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分别为36.61±4.15、30.39±2.81%。鱼种对微囊藻日需量分别为其体重的54.44和60.53%。鱼的生长与其生活水体中藻类的初始浓度有密切关系:(1)藻类浓度在0.4—0.8g/L时鲢、鳙分别增重1.55—7.41和0.78~6.21%;(2)藻类浓度在1.0—1.3g/L时鲢、鳙分别减重2.0—5.9和2.2—8.3%。0.8g/L为鲢、鳙滤食微囊藻的最大浓度。 相似文献
9.
在19534我们曾进行了家鱼的人工授精育殖鱼苗试验(刘建康,1954〕,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要进行人工授精必须从亲鱼中挤出已经成熟的卵子来,在捕捉这种卵子已经成熟的亲鱼时往往有大部分卵子流入江中损失了,能拿到尚未产出的成熟卵只有小部分,有时甚至不到怀卵数的1/10,仍不能达到充分 相似文献
10.
鲢、鳙肌肉生化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同一季节收集的不同体长组的鲢、鳙肌肉的生化成分,随着鱼体的增长水分含量逐渐下降,而脂肪含量则逐渐增加,蛋白质、无氮浸出物及灰分变幅不大,且与体长变化无明显的从属关系;同一体长组的鳙肌肉水分高于鲢,而脂肪含量则低于鲢,蛋白质、灰分、无氮浸出物含量差异不大。同年收集的1+及2+龄鲢、鳙的肌肉生化成分随着季节的延续,水分含量逐步下降,蛋白质及脂肪含量逐步上升,无氮浸出物及灰分含量变化不大;1+龄鱼水分含量比2+龄鱼高,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则比2+龄鱼低,其余成分含量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鳙和草鱼原种种群形态差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长江、珠江、黑龙江的鲢、鳙、草鱼原种种群的十项形态特征,于高维空间上用统计方法进行判别分析,发现种群间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江河鲢、鳙的侧线鳞数也有明显不同。这些形态特征上的差异的大小与种群间的地理距离呈正相关。 根据上述显著性差异的特征,用模式分类法推导得鉴别程序,可在IBM-PC-AT计算机上对鱼逐尾自动判别鉴定其种群,除长江鲢外,准确率在75%~100%。 相似文献
13.
武汉东湖鲢、鳙生长的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退算法研究东湖鲢、鳙的生长,包括生长的基本模式,瞬时生长率及其变动,雌、雄鱼生长的差异等问题:1)鲢、鳙的生长模式可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来描述,其中鲢的参数l∞=99.8厘米、W∞=17,104克、K=0.3040、t0=0.4821年,鳙的参数l∞=117.6厘米、W∞=29,311克、K=0.3088、t0=0.5392年;2)鲢、鳙的瞬时生长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并且不同世代同龄鱼的瞬时生长率有一定的变动,其变差系数与年龄呈正相关;3)鲢、鳙的生长无显著的性别差异。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阐述了鲢、鳙4龄前后出现生长的拐折主要由其个体大小所制约,种群的不同世代和同一世代的不同个体一样存在生长补偿作用,以及瞬时生长率与肥满系数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所取得的有关参数值可以应用于渔业估算。
相似文献
14.
15.
草鱼、鲤、鲢、鳙和尼罗罗非鱼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草鱼、鲤、鲢、鳙肝胰脏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8.7、8.7、7.6、7.6和8.4、8.7、8.0、8.4。草鱼、鲤和尼罗罗非鱼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比肠的高;鲢和鳙的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却比肠的低;尼罗罗非鱼胃的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肝胰脏和肠的。草鱼、鲤和尼罗罗非鱼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鲢和鳙的;5种鱼的肠蛋白酶活性,鲤最高,尼罗罗非鱼最低,草鱼、鲢、鳙和尼罗罗非鱼间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差异。草鱼、鲤、鲢和尼罗罗非鱼的肠蛋白酶活性由前向后递减,而鳙的则以中肠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鲢,鳙,银鲫和团头鲂肠道内分泌细胞中3种肽激素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用抑胃多肽、5-羟色胺和内啡肽3种哺乳动物抗血清对鲢、鳙、银鲫和团头鲂的肠粘膜中内分泌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4种鱼的肠粘膜中均有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存在,但未发现5-羟色胺和内啡肽的免疫反应。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前肠前段,并单个地散布在肠褶顶部上皮细胞与杯状细胞之间,多呈长梭形。本文比较了不同食性鱼类和其他动物肠道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的分布规律,讨论了用5-羟色胺和内啡肽免疫染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长江中游水系鲢和草鱼群体mtDNA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采用PCR技术进行了长江中游鲢和草鱼四个地理群体的线粒体DNA(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研究。四个地理群体包括长江中游的湖北嘉鱼和江西瑞昌两个地理群体,长江中游的两大支流江汉和湘江群体。PCR技术扩增出mtDNA ND5-ND6基因,选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从鲢中共检出18种单倍型,在草鱼中没有发现多态现象,只有一种单倍型存在。进一步地证实了长江鲢的遗传多样性比草鱼的要丰富得多,与这两种鱼类在长江现有生物量成反比的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