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雅罗斯拉夫国家育种站里,伊拉里奥诺夫制定了禾本科植物的无性杂交方法,就是当幼芽长到1厘米长时,把胚(接穗)嫁接在其他植物的种粒的胚乳上。幼芽在这年令最容易嫁接成功。如果幼芽长到1.5厘米或更多时,则愈合比较困难,或根本不能成功。材料的准备对于无性杂交是很重要的,要选取同年命的幼芽进行嫁接。当把小麦嫁接在黑麦上时,黑麦种子的播种催芽要比小麦晚一晝夜。在进行嫁接时很重要的是接穗和砧木的幼芽鞘粗细(直径)相一致,粗细不相符合常引起分蘖点和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叠鞘石斛和金钗石斛在广元地区引种的适应性进行科学评价,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观察记录及测量方法获取地理位置、气象要素、形态性状、抗逆性等数据,同时测定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石斛碱含量。结果:叠鞘石斛和金钗石斛群体平均分蘖指数I分别为1.50和0.71。叠鞘石斛引种后茎显著增粗。金钗石斛引种后单茎鲜重显著下降、叶片显著增宽,其他形态学性状差异则均不显著。叠鞘石斛品质达到省级标准,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达到了中国药典标准。叠鞘石斛越冬平均存活率和抗病率分别为99.75%和97.75%;大棚金钗石斛分别为97.00%和96.75%。结论:叠鞘石斛耐寒性、抗病性均较强,能适应广元的气候环境。金钗石斛抗病性较强,耐寒性较差,在大棚中栽种,冬季覆盖塑料薄膜,能提高越冬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最新研究表明,与雄性蚜虫有翅和无翅多态性有关的一个基因的变异也和雌性蚜虫的相同性状的可塑性相联系。这个令人吃惊的发现表明,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而引发形态变异的生物体,是解开生物体表型可塑性之谜的有用的模式系统。长期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表型可塑性的普遍重要性。作为对环境变异的响应而改变遗传发育过程的能力,表型可塑性是一种应付可预见的环境变异的有效手段,但是我们对其中的机制却不甚了解。英国科学家ChristianBraendle领导的小组正在研究的课题是表型可塑性性状和遗传控制多态性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否调控遗传多态性性状…  相似文献   

4.
植物功能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剖析各因素对植物性状变异的相对影响,对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至关重要。作者以干旱区植物为研究对象,定量化分析了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变异及其与环境梯度的关系。研究区域位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及其周边区域。在30个样地中,观测了110种植物的叶比重、叶片单位质量氮含量和单位面积氮含量以及叶片干物质含量,通过插值法获得每个样地的生物气候数据。结果表明:物种水平上叶片性状(性状值为每个物种的实际观测值)的变异在很大程度上由植物进化背景所决定,气候因子和功能群的作用次之;在群落尺度上(性状值为每个样地的权重和),叶比重与气候干旱程度呈正相关,单位质量氮含量在水热组合最优的区域出现最大值,而叶片干物质含量和单位面积氮含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较小。叶比重是群落尺度上探讨叶片功能性状与环境梯度关系的一个合适的指标。此外,在研究植物性状-环境关系过程中,尽可能观测多个植物功能性状是必要的。但是,只有排除植物系统背景的影响,关于植物性状-环境关系的研究结论才可能接近真实情况。将来应该加强同一种内不同种群间的叶片性状的采样和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读了周崙在“生物学通报”1955年2月号发表的“关于獲得性遗传的问题”,就获得性为什么有时会不显著,也就是说获得性能够遗传,但不一定全可遗传。周仑先生在解释这个现象时,他所指出的两點原因,都不外是新性状是否影响到性器官的新陈代谢;是否以某一定程度去改变性细胞的形成特性。只强调了生物有机体的遗传特点,而忽视遗传基础还要具备一定外界条件——引起变异的条件——的作用才能实现,不难设想,如果有机体的某一种或某些性状,更具体的说某些後天获得性状和特性,对其生殖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发生了强烈的影响,引起了性细胞特性的改变。这样看来,获得性就能遗传下去。但是如果在後代中,缺乏了引起这些性状、特性发生的原因,获得性就不能表现出来,也会成为不显著现象。正如孟德尔-摩尔根论客们常举的“运年  相似文献   

6.
以斑叶红雀珊瑚叶片为外植体,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 20d 后产生浅黄绿色愈伤组织;转入幼芽分化培养基中 20~25d 后逐渐产生幼芽;外植体直接接入幼芽分化培养基培养 30d 后,可从外植体表面产生绿色幼芽。所产生的幼芽转至生根培养基上可长根,并发育成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7.
叶脉网络功能性状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脉网络结构是叶脉系统在叶片里的分布和排列样式。早期叶脉网络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分类学意义上; 近年来叶脉网络功能性状及其在植物水分利用上的意义已成为植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该文介绍了叶脉网络功能性状的指标体系(包括叶脉密度、叶脉直径、叶脉之间的距离、叶脉闭合度等), 综述了叶脉网络功能性状与叶脉系统功能(包括水分、养分和光合产物等物质运输、机械支撑和虫害防御等)的关系, 叶脉网络功能性状与叶片其他功能性状(包括比叶重、叶寿命、光合速率、叶片大小、气孔密度等)的协同变异和权衡关系, 以及叶脉网络功能性状随环境因子(包括水分、温度、光照等)的变化规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 叶脉网络功能性状的研究成果也被应用于古环境重建、城市交通规划、流域规划及全球变化研究中。由于叶脉网络功能性状是环境因子与系统发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未来开展分子—叶片—植物—生态系统等多尺度的叶脉网络功能性状研究, 理清叶脉网络功能性状与气孔失水—茎干导水—根系吸水等植物水分利用的关系, 将为预测植物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大豆杂交材料主要农艺性状早代遗传变异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豆育种涉及的主要农艺性状多属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造成选择上的困难。研究分析大豆杂交材料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程度,遗传给后代的程度和环境条件影响的程度对于早期世代进行可靠的有预见性的选择是有帮助的。 Weiss等(1947,1949)研究了17个大豆杂交组合农艺性状在各世代间关系后认为,  相似文献   

9.
被子植物的营养构件如根、茎、叶以及繁殖构件如花、果实和种子等的结构及功能性状反映了物种对其生长环境的长期适应和响应。在植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演化过程中,植物各构件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都具有内在的协调性、一致性,是协同进化的,各构件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植物的生活史对策,进而影响群落(或生态系统)多物种的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本文综述了群落水平上植物物种之间的各营养器官、各繁殖器官及二者之间结构性状及功能性状对环境适应协调性的生态学研究进展,不仅探究了植物构件间宏观性状的相关性,而且还涉及微观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关机理,所涵盖的对象尺度有所扩大,是跨物种、跨群落或生态系统、甚至跨区域的。在形态学性状基础上,增加并拓展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性状,例如解剖学性状、生理学性状、细胞学性状、遗传性状等。另外,也分析了相关研究存在的欠缺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不仅细胞膜含有比脂多糖更疏水的鞘糖脂,而且具有高效的代谢调控机制和基因调控能力,使其在威兰胶合成、环境修复和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国内在鞘氨醇单胞菌代谢机制方面的研究尚无新突破。本文主要综述了鞘氨醇单胞菌的系统分类、基因组学、基因调控机制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从基因层面分析鞘氨醇单胞菌产威兰胶的合成机制,为后续鞘氨醇单胞菌高密度发酵、工业化生产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便进一步发掘其在生物技术上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植物功能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功能性状是指植物体具有的与其定植、存活、生长和死亡紧密相关的一系列核心植物属性,且这些属性能够显著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并能够反映植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相比大多数基于植物分类和数量的研究,植物功能性状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尺度上,都已成为解决重要生态学问题的可靠途径.本文回顾了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近10年来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包括功能性状的全球分布格局和内在关联,沿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功能多样性的定义及应用,与群落物种共存机制和群落动态变化的关系,与系统发育的关系,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各类干扰的影响和响应.尽管功能性状研究已经延伸到生态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有力推动了各个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发展,仍然有很多值得关注和着重研究的方向.本文也对未来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从性状测量和选取、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方向上提出了展望,并指出,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功能性状也可应用于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长柄双花木种群形态分化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利用多种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柄双花木种群形态分化状况,结果表明:长柄双花木5个种群的53个个体的20项形态特征中,只有7项性状的变异达显著水平,其中2个性状达极显著水平,方差分析及多种聚类分析结果都表明,总体形态分化在个体和种群水平上均未达到显著,形态分化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引用的环境因子中,无一可起绝对主导作用,不同的环境因子对同一性状所起的作用不同,且同一环境因子对不同性状的影响效应也有差异,影响其生长的潜在主导因子是海拔高度,土壤pH值和乔木层透光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当前分支系统学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包括性状的选取、性状状态和极性的确定、数据矩阵的分析计算、结果分支图的处理、分支图可靠性的评价及分支图的应用。本文同时以华东地区樟科山胡椒属Linderal2个种的分支系统学研究为例,讨论了用形态性状进行分支系统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揭示了一些分支系统学与传统的系统学在应用性状推导进化关系上的不同点。对这12个种的分支系统学研究得出了一些不同于传统系统学方法所推测的山胡椒属内的系统发育关系,如分支系统学研究显示山胡椒组和球果组很近缘。在严格一致性分支图上,杯托组的黑壳楠和江浙山胡椒分别位于最原始和最进化的分支,表明这个组是复系类群。分支图也显示山胡椒组可能是复系类群。  相似文献   

14.
温带老龄林功能性状对植物存活的影响依赖于环境背景和生活史阶段 功能性状通常在不考虑环境背景的情况下被用来预测植物动态。然而,前人的研究发现性状对植物动态有较弱的预测能力。本文假设加入环境背景而不仅仅关注性状能够提高对性状-植物动态 关系的理解。本研究基于一个9 ha温带老龄林动态监测样地,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功能性状(叶、茎、种子和整个个体水平)、环境梯度(土壤养分、水分和海拔)以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14133个幼树、3289个成年树存活动态的影响。本文发现环境因子、邻体拥挤度和性状主效应能够影响植物存活。然而,后两者的影响在幼树和成年树间存在差异。性状-环境交互效应影响植物存活,即资源保守的性状在相对严酷的环境下提高植物存活而在相对温和的环境下降低植物存活。海拔梯度是本样地调节植物存活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功能性状对局域尺度植物存活的影响依赖于环境背景的假设。该结果也暗示拥有有限性状变异的单一物种不能占据所有的环境梯度,从而提高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 鞘脂是生物膜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随着鞘脂在动物和酵母中的深入研究发现, 鞘脂及其代谢产物是一类很重要的活性分子, 它们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许多重要的信号转导过程。鞘脂在植物中的研究最近几年才开始, 植物鞘脂的功能还不十分清楚。最近的研究发现, 鞘脂及其代谢产物在植物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信号分子作用。该文详细总结了鞘脂在植物中的结构、代谢途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并结合实验室的工作对植物鞘脂的功能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鞘脂是生物膜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鞘脂在动物和酵母中的深入研究发现,鞘脂及其代谢产物是一类很重要的活性分子,它们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许多重要的信号转导过程。鞘脂在植物中的研究最近几年才开始,植物鞘脂的功能还不十分清楚。最近的研究发现,鞘脂及其代谢产物在植物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信号分子作用。该文详细总结了鞘脂在植物中的结构、代谢途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并结合实验室的工作对植物鞘脂的功能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一.实验的意义与目的小麦种子休眠期的长短依小麦的类型与品种而有相当大的差别。休眠期很短的小麦种子在田间成熟以後,如遇阴雨就在穗上发芽,使我们收获的小麦品质变坏。休眠期长的小麦种子就没有这种现象。如能了解各种类型、品种的小麦种子的休眠期以後,我们就可以设法减少这种损失。小麦种子的休眠期不仅品种与类型间有不同,而且栽培的环境条件对它们也有直接的影响;同时收获後保管的方法也可以改变小麦种子的休眠状态。因此由了解休眠期开始再  相似文献   

18.
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随坡向梯度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微气候生境下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形成及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桂林岩溶石山灌丛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灌木群落水平上植物叶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关系随阴坡-阳坡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比叶面积为阴坡大于阳坡,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为阳坡大于阴坡;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总有机碳含量和有效氮含量为阴坡大于阳坡,土壤温度和土壤全氮含量为阳坡大于阴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群落水平植物叶功能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随阴坡-阳坡梯度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在阴坡上,对比叶面积影响显著的是土壤有效氮含量,对叶干物质含量影响显著的是土壤温度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而在阳坡上,对比叶面积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含水量和土壤pH值,对叶干物质含量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全氮含量,对叶片厚度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土壤温度、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全磷含量。同一叶功能性状在阴坡-阳坡梯度上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控制,同时各叶功能性状又能够对阴坡-阳坡所处特殊生境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在结果情况下多年生果树作物实生苗嫁接的研究联系于加速杂种实生苗的开花和结实是很有趣的,尤其是在柑橘类植物。在这方面的工作得到使人鼓舞的结果:H.林吉拿的实验嫁接柠檬,枸橼和香乐杂种实生苗的幼芽在温州密橘的成年植株上,接穗经过2-4年就开花和结果了;拿佛里秋克的试验嫁接甜橙511的一年生的实生苗的幼芽在红橘结果植株的树冠上,接穗经过2年就开花和结果了。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泡桐、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叶片为外植体,在其体外器官直接再生的最适MS和1/2MS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泡桐叶片体外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为24 h的光周期可促进泡桐叶片芽的诱导,但不同种泡桐叶片芽诱导率达到最大所需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对幼芽根诱导来说,不同光周期对3种泡桐幼芽生根的作用存在差异.当幼芽诱导根时间为7 d时,光照时间长于或短于16 h的光周期都会抑制毛泡桐和兰考泡桐幼芽根的诱导,并且这些不适宜的光周期对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幼芽生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兰考泡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