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南岛的植被概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岛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和台地占全岛面积的70%;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由于地形的作用,水热条件差异悬殊,植被类型多样。地带性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其他为落叶季雨林、沟谷雨林、山地雨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及灌丛、草原等;沿海岸还有红树林及砂生植被。人工植被中的经济林发达。根据本岛各种植被类型组合、分布等特点及植被改造利用方向一致性,在“华南热带季雨林、雨林地带”的基础上,将本岛划分为南、北两个亚地带,4个植被区和9个亚区。并从植被的角度提出了植被的改造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热带森林植被的类群及其特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伯荪  张炜银 《广西植物》2002,22(2):107-115
对海南岛热带森林植被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回顾。讨论了海南岛热带森林植被类型的分类单位与等级 ,提出了海南岛热带森林的植被分类系统 ,海南岛热带森林植被可分为 2个植被型组 ,7个植被型 ,4个植被亚型 ,35个群系 ,2 1个亚群系 ,1 0 9个群丛组或群丛 ;并对代表类群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乐东县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全县呈盆地状的地貌,背山面海,具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气候为季风热带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之分,年雨量比全岛的年雨偏少,只有1000一1600毫米,蒸发量大,环境干热。山地则具较湿凉的山地气候特点。全县植被包括各种典型的热带植被。其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季雨林。同时这里也分布着本岛最典型的热带落叶季雨林。山地上还有沟谷雨林、山地雨林和山顶矮林等,台地上有草原、灌木草丛、刺灌丛及滨海砂生植被等。根据各种植被类型的组合形式和地理分布的特点,以及植被改造、利用方向的一致性,将本县划分为4个植被区和9个植被亚区。并从植被的角度提出森林的保护和垦殖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的植被分类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西部自然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深入认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本文基于2012–2015年对内蒙古西部的温带草原、温带灌丛、草甸和荒漠4种植被型调查获取的74个样地数据,对比了不同植被型的物种多样性差异,分析了不同环境因子对内蒙古西部自然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综合Simpson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内蒙古西部温带草原和草甸的物种多样性相近,在4种植被型中最高,荒漠的物种多样性最低。(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因子中,年均温、年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和最冷月均温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与年均温、潜在蒸散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前两者还与年降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气候因子对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3)土壤化学性质中的土壤p H值、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对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4)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潜在蒸散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主导因子,而Simpson指数的主导因子仅为土壤有机碳含量,Pielou均匀度指数的主导因子为土壤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第三纪沉积类型及古植物群落复杂多样,早第三纪主要为河湖泊,湖泊相和湖沼相等沉积,晚期发生海侵,开始出现海陆交相沉积;古植物群落主要有:温带山地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林,晚晚开始出现红树林,总体属温暖湿珠亚热带气候,晚第三纪海侵加大,沉积为型为滨海相,滨海-浅海相,浅海相及深水广海相等海相沉积,在滨海地区红树林面积大大增加,盆地中心平原地上展为低地热带雨林,总体属炎热潮湿的热带气候,但在海南岛西部和西北部仍发育有山地雪松和云杉林,上新世时植被类型逐渐接近现今当地的面貌,深入研究本区第三纪古环境与古植物群落的变迁对海南岛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海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海位于北纬30˚23′一31˚37′,东经120˚50′一121˚45′。西北与江苏省,西南与浙江省相邻。土地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佘山,大金山等低山丘陵,植物区系成分主要由山毛榉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蔷薇科(Ros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e)等组成。以青冈(Gyclobalanopsis glauc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苦槠(Gastanopsis sclerophylla)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亚热带竹林(水竹Phyllostachys congesta)是上海地带性植被。目前次生的白栎林(Quercus fabri)和各类灌丛分布很广。上海境内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的北界,应以冈身一线为界(即外冈,南翔,莘庄、马桥、柘林和漕泾一线)。  相似文献   

8.
9.
 理解海南岛的自然优势,必须认识该岛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以及植物本性与生态因素的统一性、综合性、复杂性和联系性。因此,在生物资源利用方面,必须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在粮食增产方面,必须正确处理集约经营和广种薄收的关系;在发展热作方面,必须正确处理橡胶和其他热作的关系,在林业经营方面,必须正确处理采伐和营造的关系,在水利建设方面,必须正确处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关系;在畜牧业发展方面,必须正确处理集中经营和分散饲养的关系;在发展水产资源方面,必须正确处理捕捞和养殖的关系。所以,保持生态平衡是建设海南岛大农业必要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尖峰岭的植被垂直带及林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海南岛尖峰岭的植被垂直带和植被类型的分布与特点;探索热带林林型分类的方法和依据;对尖峰岭划分了四个植被垂直带;六个植被类型;十五个林型组和二十五个林型;为合理经营及开发利用尖峰岭的森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