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类爬行动物 ,它的起源、演化和绝灭一直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我国恐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恐龙化石的产出情况来看 ,中国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恐龙大国 :恐龙化石分布地理范围广泛 ,西起新疆 ,东到辽宁 ,南起广东 ,北到内蒙 ;恐龙化石分布层位齐全 ,从恐龙开始初步繁盛的早侏罗世地层 ,到世界上恐龙化石非常贫乏的中侏罗世地层 ,从恐龙第一次大繁盛的晚侏罗世地层到恐龙走向绝灭的晚白垩世地层 ,恐龙属种都非常丰富 ,从原蜥脚类恐龙到体形巨大的蜥脚类恐龙 ,从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到植…  相似文献   

2.
王原  金海月  谢丹 《化石》2019,(3):2-5
<正>别一张口就是霸王龙,能说出几种中国恐龙才更有范儿!你认识哪几种恐龙呀?脱口而出的很可能是霸王龙、三角龙、腕龙吧!但这些都是外国的恐龙。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能说出几个中国恐龙的名字吗?世界上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是哪个?美国?英国?谁说日本我只能"呵呵"了:那可是个火山岛国。中国有多少个省区产恐龙化石?骨骼、蛋、足迹都算上?请注意,这里是指"非鸟恐龙",因为鸟类是恐龙的后代,是"未亡的恐龙"(引自徐星老师同名书):现在还有1万多种恐龙  相似文献   

3.
中国恐龙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的十年,中国恐龙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中国已记述的恐龙属种160多种,约占全世界的六分之一。中国恐龙蛋化石,在发现的数量、保存的质量上,都是世界第一,已记述了17个属的44种(金辛生2007)。中国的恐龙足印己记述了三十五个属,三十九个种,产出层位从上三叠统到上白垩统。  相似文献   

4.
叶勇 《化石》2007,(2):26-27
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大型的长颈椎型蜥脚类恐龙.由于这类恐龙具有许多独有的特点,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恐龙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迄今发现的颈椎数最多、脖子最长的恐龙;它是中国个体最大的恐龙;它是中国种类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蜥脚类恐龙;它是中国首次发现皮肤化石的蜥脚类恐龙.  相似文献   

5.
《化石》2015,(4)
<正>云南省禄丰县是中国最大的化石埋藏地之一。如今的国家4A级景区"世界恐龙谷"(见题图)就建立在一条曾经发掘出大量恐龙化石的山谷中,其中川街恐龙大遗址馆展览有将近70余具禄丰出土的恐龙化石骨架,以及一大片被保留的恐龙发掘现场。这些恐龙之得以"重见天日",与一位本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出身的"化石猎人"分不开。他的名字,叫王涛。  相似文献   

6.
正在已经灭绝的生命中,恐龙是最令人着迷,也是被研究得最为深入的生物类群之一,这或许源于恐龙奇特的像貌和强大的生命力。几个世纪以来,无数的科学家在全世界寻找它们的身影,试图破译它们的生命密码,让我们有幸得以越来越多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中国的恐龙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截至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恐龙属种超过了240个,位居世界第一。这些恐龙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世界恐龙的种类,更为研究恐龙的演化、  相似文献   

7.
《化石》2015,(3)
<正>随着好莱坞科幻大片《侏罗纪世界》的热播,活灵活现的恐龙形象一次次登上银幕,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通过近20多年培养起来的粉丝,一次次在恐龙的召唤下走进电影院。作为博物馆人,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活"恐龙对大众来说有多么强大的吸引力。已经绝灭的恐龙,留下的只有化石,无法真正复活。其实除了通过科幻电影的形式让恐龙"复活"之外,我们恐龙博物馆还有多种方式"复活"它们。创新科普活动博物馆展出的恐龙化石骨架和恐龙埋藏遗  相似文献   

8.
《化石》2018,(4)
正八十年前,"中国第一龙"——许氏禄丰龙(Lufengosaurus huenei)在云南禄丰被发现,随后的十余年间杨钟健杨老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对禄丰发现的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进行了大量研究,使之成为举世闻名的"禄丰蜥龙动物群"。云南禄丰及其周边地区的下侏罗统红层也成为了世界上保存同期古脊椎动物化石最好的产地之一,为研究恐龙,尤其是基干蜥脚型类  相似文献   

9.
苑坚 《化石》2003,(3):7-7
我国专家首次运用物探手段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寻找恐龙化石 ,在基本确定了恐龙化石层的分布、化石富集区等情况后 ,日前已成功发掘出一具深处 9米地层下的恐龙化石。四川自贡大山铺中侏罗纪恐龙化石群产地是一处享有国际声誉的地质古生物遗址 ,化石藏量之大、属种之多、保存之好在世界相同地质年代的恐龙产地中首屈一指 ,填补了世界上中侏罗纪恐龙化石缺乏的薄弱环节 ,对研究恐龙的早中期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贡恐龙博物馆副馆长彭光照介绍说 ,这一化石群的二期开发工程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是要弄清待建区域 (8.9平方公里 )内 ,恐龙化…  相似文献   

10.
喜绚绚 《化石》2019,(3):6-7
<正>1988年12月,杨正纯和被她女儿称为恐龙孃孃的王云(笔名王芸,后任昆明市博物馆副馆长)受玉溪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聘请指导玉溪文管所修复恐龙化石期间,在一次周末休假回昆途中的大巴公交车上,杨正纯想到,当今在世界掀起了恐龙热,但却没有一首恐龙的歌曲。我国古人将音乐称为"感于物而动,故形成于声"。自从人们认识了这一史前庞然大物一、两百年以来,对恐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断增强。近几年广大民众,特别是少年儿童,对恐龙之"感"已到了赤热程度,但当今却没有一首表现恐龙、赞美恐  相似文献   

11.
自从1822年首次发现恐龙以来,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但关于恐龙的繁盛和绝灭等问题,仍是一个谜。恐龙,这两个神秘的字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现在,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都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就是在南极洲也发现了恐龙的骨骼。人们公认,恐龙是地球上曾生活过的最大的陆生动物,那么,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发现于哪里?有多大呢?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在北美发现的梁龙(Diplodo-cus)是世界上最长的恐龙,它身长87.5英尺(合26.25米),而我国在四川发现的马门溪龙才22米长。然而,最新的资料表明,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应当是  相似文献   

12.
王丽霞 《化石》2015,(1):70-71
<正>中国辽阔的国土上广泛发育有从几十亿年前的太古宙到近代第四纪的地层,其地层剖面之连续完整,所含化石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已成为当代国际古生物研究的热点地区,成为世界古生物学家的"圣地"。中国古生物学家从古老的寒武纪地层中发现了地球上第一条鱼,揭开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面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身披羽毛的恐龙,提供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最好化石证据。他们相继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龟、最早的哺乳动物、最早的花朵、最早的树根等,并不断  相似文献   

13.
《化石》2015,(3)
<正>自贡是举世闻名的"恐龙之乡",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曾风趣地说过"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这句话应该是对自贡恐龙总体特点最形象而直观的评价。作为中国恐龙发掘和研究的开拓者,杨钟健教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他与自贡恐龙之间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呢?这还要从一百年前的那次发现说起。1915年,应中国当时相关部门的邀请,美国地质学家乔治·D·劳德伯克博士带领美国的一个地质调查组来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1月14日,在美国北卡来罗纳州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世界著名的科幻作家“侏罗纪公园”一书的作者,迈克尔·克赖顿(MichaelCrichton)举行了五十五岁祝庆活动。克赖顿是位多产的作家,三十多年来他出版多本畅销小说,包括《火车大劫案》、《刚果》、《病入膏肓》、《旭日东升》、《电子生活》等。《侏罗纪公园》,九十年代列美国畅销书的榜首。《侏罗纪公园》电影的上映,世界各地引暴恐龙热潮,一时间,以考察恐龙,探索恐龙奥秘在世界各地展开,恐龙书籍成了出版商抢手货。1994年,日本一年内出版了二十八种恐龙书…  相似文献   

15.
王原  叶剑 《化石》2020,(2):2-7
正1、什么是恐龙?传统定义中,恐龙是中生代一大类四肢直立的陆生脊椎动物的统称。当然还有一个较难理解的科学定义:"恐龙是三角龙和麻雀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该祖先所有的后裔的统称",这个定义的包容范围更广。恐龙在距今大约2.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如阿根廷的始盗龙(Eoraptor)、埃雷拉龙(Herrerasaurus,注意其中的H不发音,所以"黑瑞拉龙"的译名并不准确)。2013年在坦桑尼亚发现的2.43亿年前(三叠纪中期)的尼亚萨龙(Nyasasaurus,见封面及题图/上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罗伯特·朗博士率领的野外队最近在亚利桑那州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恐龙化石,其年代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早三叠世最早期)。这样,恐龙化石最早的历史记录又提前了一千万年。新发现的材料是一具相当完整的骨架。科学家们希望这一新的发现能为研究从早期爬行动物向恐龙转变提供重要的信息。早期爬行动  相似文献   

17.
董枝明 《化石》2011,(2):70-79
今天,恐龙已是家喻户晓。恐龙发现于各大洲,包括南北极的中生代地层中。按较保守的估计,目前全世界已命名恐龙800余属,1000余种,中国已命名了170多种,约古世界的六分之一,为世界第一恐龙大国  相似文献   

18.
记河北省后城组新发现之小型兽脚类足迹(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十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中国东北侏罗纪—白垩纪界线附近地层中的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虽然这些遗迹化石比辽宁省义县组带羽毛的恐龙及其他实体化石逊色了许多。本文记述了河北省承德南双庙后城组(土城子组)最下部河流相沉积中发现的一组兽脚类恐龙足迹。南双庙足迹具有三趾,趾粗大,其形态与美国下侏罗统经典的"brontozoid"足迹(Gral- lator,Anchisauripus和Eubrontes)相符。虽然许多产自辽宁土城子组中基本同时的brontozoid足迹被鉴定为小型的跷脚龙足迹属(Grallator),但南双庙足迹更大一些(全长可达28.8 cm),可能应该归入安琪龙足迹属(Anchisauripus)。南双庙足迹很可能是一群小型兽脚类行走而产生。在辽宁义县组的兽脚类恐龙中,最可能留下这类足迹的是小型的窃蛋龙类——尾羽龙(Caudipteryx)。不过这个解释还很勉强,因为这些足迹缺乏鉴定性特征,而且河北的后城组与辽宁的义县组之间还有一定的时间及地理间隔。  相似文献   

19.
亚特兰大掀起了恐龙热马洁恐龙化石问世一百多年来,一直是古生物界及至全人类最有兴趣的话题之一。每个人都想亲眼目睹恐龙的风采。近年来,以中国恐龙为题目的出国展示受到世人注目,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架起了友谊的桥梁.1995年3月至1996年2月内蒙古博物...  相似文献   

20.
邢立达 《化石》2005,(2):20-23
北美大陆一直是恐龙研究的科研重镇,其恐龙品种在全球名列前茅,相关研究也常令人惊喜。美国、加拿大的恐龙研究比中国早起步五十年,所以暂居研究上的领先地位。目前,北美的古生物学家不仅孜孜不倦的抠挖、描述着自己土地下的骨骼化石,还致力于世界各地的古生物研究.多支远征队,多个合作课题在持续进行着,不断揭露出恐龙世界的点滴。在该北美篇,我们将到达世界上最宏伟的恐龙遗址参观,感受龙界风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