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伟民 《化石》2022,(1):27-30
三叠纪是紧接着二叠纪之后的一个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这个时代开创了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空前繁盛。三叠纪始于距今2.52亿年,结束于2.01亿年前,延续了约5100万年。三叠纪的生物在经历二叠纪末大灭绝之后的复苏和演化,呈现出一派繁盛景象,出现了恐龙等新一代中生代霸主。但随后又遭受了一次全球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  相似文献   

2.
生物进化史中曾经发生了多次生物物种灭绝事件,其中有五次生物“物种大灭绝”事件。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期中,全球范围内许多种类的生物个体全部死亡,从而造成地球上生物物种数目在较短的地质时间突然下降,称之为生物物种大灭绝。根据化石记录,在奥陶纪末期、泥盆纪末期、二叠纪末期、三叠纪末期和白垩纪末期均发生过物种大灭绝事件。其中,二叠纪生物灭绝事件是规模最大、涉及生物类群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一次。但是,人们对发生在白垩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更关注一些,因为在那一次物种大灭绝中,地球上曾经盛极一时的恐龙灭绝了。人类作为现时代地球的主宰者一直在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测类似的物种大灭绝事件会不会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3.
小型化效应(Lilliput effect)一般是指灭绝事件后生物个体相对于事件前明显变小的一种演化现象。为了更深入研究,文中将它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类型:狭义型是指它的原始定义,专门针对种级分类单元的小型化,因研究条件苛刻而导致相关研究很少;广义型是指高于种级分类单元的小型化,已有一些实例。文章对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前后“Katian晚期”、“Hirnantian”及“Rhuddanian初期”3个时期的腕足动物个体大小数据,依“属”、“超科”及“目”3级分类单元有选择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奥陶纪末大灭绝后残存期里较低级分类单元(属级)在个体大小变化方面显示较大的差异性,这与二叠纪末大灭绝后普遍的小型化有很大差别,这可能是因为奥陶纪末的灭绝强度远低于后者所致;同一较高级分类单元中不同属级分子个体变化趋势表现出较为一致的现象,反映出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灾难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4.
冯伟民 《化石》2021,(3):39-43
<正>二叠纪不仅延续了石炭纪业已开始的重要成煤期,更重要的是迈入了地球生物圈发生重大变革和更替的关键时期。二叠纪末,一场最具灾难性和颠覆性,也极具深远影响的生物大灭绝突然发生了,历时短暂的6万年,造成了海洋中90%以上和陆地上75%以上的物种灭绝,地球生存环境一度退回到与前寒武纪末期相类似的原始时代,之后是长达五百万年的生物萧条期,直到中三叠世初生物界才重现辉煌的面貌。这样重大的地质生命演化事件,过去二十多年来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贵州青岩地区的青岩组上部包括雷打坡段和渔庆段,其中,雷打坡段的化石特别丰富,为研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底栖动物的辐射和群落演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根据青岩组雷打坡段和渔庆段的菊石重新研究,划分出两个组合:1)安尼期中期的最晚阶段(latest middle Anisian)的Bulogites-Acrochordic...  相似文献   

6.
生物进化史中曾经发生了多次生物物种灭绝事件,其中有五次生物"物种大灭绝"事件。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期中,全球范围内许多种类的生物个体全部死亡,从而造成地球上生物物种数目在较短的地质时间突然下降,称之为生物物种大灭绝。根据化石记录,在奥陶纪末期、泥盆纪末期、二叠纪末期、三叠纪末期和白垩  相似文献   

7.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地层中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样品中含有16种生物来源的氨基酸,它们的总含量在P/T界线地层及下伏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是:自下而上减少,这一趋势与正常海相地层中氨基酸含量随地层年代增加而减少的规律相反。P/T界线附近氨基酸总量上的异常变化趋势可能与二叠纪末生物绝灭事件有关,即由于二叠纪末所在海域生物总量的急剧减少所致。此外,检测了被认为是地外氨基酸的α氨基异丁酸及异缬氨酸,两者在所研究的P/T界线地层中均未被发现,因而本项研究不支持二叠纪末发生地外事件的假说。  相似文献   

8.
王大锐 《化石》2003,(1):32-34
在地球生命发育的数十亿年漫长历程中,曾经历过多次十分惨烈的大灭绝,尤其是在有硬体化石记录的近6亿年中,已经查明的大灭绝事件就发生过6次,其中最惨烈的一次就是距今约2.6亿年前二叠纪末期发生的大灭绝。在那次大灭绝中,海洋中占统治地位的古生代群体不是彻底消失就是大大地减少了,它们中间包括多种珊瑚、有铰腕足动物、多种棘皮动物、三叶虫和菊石、大量陆地植物、昆虫和四足动物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存在的十块古大陆中的九块上都发生了大灭绝,地球上的生命几乎被一扫而光。这一大灭绝改变了地球上生物遗传的次序,为…  相似文献   

9.
廖卫华 《化石》2002,(3):5-6
目前世界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种的动物和植物 ,而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也曾有成千上万种生物灭绝、消亡。经古生物学家研究 ,显生宙至少曾经发生过五次巨大的生物集群(一级)灭绝事件 :如发生在4 38亿年前奥陶纪末的O/S事件、3 6亿年前晚泥盆世的F/F事件、2 5亿年前古生代末的P/Tr事件、2 05亿年前三叠纪末的Tr/J事件和0 65亿年前中生代末的K/T事件等。其中 ,古生代末的事件使、四射珊瑚、三叶虫等动物全部灭绝 ,中生代末的事件则使恐龙、菊石等动物在地球上消失。如果把这五次大灭绝事件算作一级事件 ,那么比…  相似文献   

10.
二叠纪末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海洋底栖生物的大灭绝及早三叠世蓝细菌的爆发,有关这一时期我国华南蓝细菌化石的报道主要来自早三叠世早期的微生物岩。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下部巨鲕灰岩中首次发现有丰富的疑似蓝细菌,在种类和结构上与以往所报道的蓝细菌有着明显区别。疑似蓝细菌在巨鲕内和围岩中的富集,表明巨鲕灰岩的成因与疑似蓝细菌的活动有关,与飞仙关组底部微生物岩在成因上有着密切联系,显示早三叠世早期在这一地区发生了疑似蓝细菌的双幕式爆发,同时,暗示着这一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至少发生了两次海洋环境恶化及动物灭绝事件。疑似蓝细菌的爆发性生长,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海洋含氧条件的改善,进而为早三叠世末、中三叠世的生物全面复苏、辐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球区域气候差异造成物种演化不均衡性特点:在一些气候温暖湿润地带形成物种稳定区域,是新物种主要发源地,在一些寒冷干旱地带形成物种不稳定区域,物种演替较频繁和种类少。由物种演化不均衡性和化石分布不均衡性特点等,较好解释演化中间过渡种缺失和历史上大灭绝事件,即物种稳定区域化石缺失导致演化过渡种缺失.造成大灭绝事件统计上较大偏差。演化不均衡性对物种多样性和人类进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尚庆华 《化石》2004,(3):12-14,5
二叠纪末生物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给晚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生态群落带来致命的一击,许多重要的海生无脊椎动物门类——蜒粪、四射珊瑚类完全灭绝.曾在古生代海洋中声名显赫的大家族腕足类锐减,取而代之的是之前名不见经传的软体动物.特别是菊石和双壳类大量繁盛.它  相似文献   

13.
金文驰 《化石》2022,(4):24-32
<正>提到古生物,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恐怕是恐龙。恐龙出现在中生代的三叠纪,在此之前的古生代二叠纪,生活着大量外形奇特的生物,如牙齿如盘的旋齿鲨和背上具帆的异齿龙等。不过在二叠纪末,出现了地球历史上已知规模最大的灭绝事件。据估计,在这一灭绝事件中,约70%的陆生脊椎动物和高达96%的海洋生物灭绝。  相似文献   

14.
显生宙生物圈除了遭受过五次巨大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外,还经历了无数次规模大小不等的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生物灭绝事件(后者又称为动物群的更替事件)。泥盆纪有三次比较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最大的要属晚泥盆世的F-F生物大灭绝事件,然后依次为早泥盆世的L-P灭绝事件和泥盆纪末的D-C灭绝事件。根据研究,华南地区中泥盆世至少存在着两次重要的珊瑚群的更替事件:它们分别是艾菲尔中期的蜂巢珊瑚类和日射珊瑚类的消逝和吉维特晚期的泡沫型珊瑚的匿踪。  相似文献   

15.
显生宙生物圈除了遭受过五次巨大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外,还经历了无数次规模大小不等的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生物灭绝事件(后者又称为动物群的更替事件)。泥盆纪有三次比较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最大的要属晚泥盆世的F-F生物大灭绝事件,然后依次为早泥盆世的L-P灭绝事件和泥盆纪末的D-C灭绝事件。根据研究,华南地区中泥盆世至少存在着两次重要的珊瑚群的更替事件:它们分别是艾菲尔中期的蜂巢珊瑚类和日射珊瑚类的消逝和吉维特晚期的泡沫型珊瑚的匿踪。  相似文献   

16.
<正>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历史上最悲剧的物种大灭绝事件可能是由细菌导致的。该物种大灭绝事件发生于2.52亿年前二叠纪末期(在恐龙出现之前),微生物"突然"释放大量甲烷等温室气体。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从海洋释放出来的废气导致90%地球物种灭绝,在不足2万年的时间里,蜗牛、小型甲壳纲动物、早期形态蜥蜴和两栖动物相继灭绝。之前研究人员认为导致物种大灭绝的是小行星碰撞、火山爆发等因素,但目前认为是由一种叫做甲烷八叠球菌的微生物所致,它们释放大量  相似文献   

17.
志留纪兰多维列世(Llandovery)鲁丹期(Rhuddanian)是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残存期和复苏期。志留纪初期冈瓦纳大陆边缘壳相地层稀少,多数地区为沉积间断或笔石相地层,研究底栖壳相生物残存-复苏期的宏演化普遍缺乏理想材料,而华南上扬子区贵州湄潭地区发育了志留纪早期的壳相地层,即五里坡层(鲁丹阶中部)和牛场组(鲁丹阶上部),为探索这一关键地史时期三叶虫动物群宏演化型式及其背景机制提供了依据。贵州湄潭岩坪剖面和高江剖面的五里坡层和牛场组共发现三叶虫7目11科15属(含亚属)17种(含1新种、3未定种),根据其属级分类单元的时空分布规律,将这些三叶虫识别为5种宏演化类型:即减缩幸存型、扩增幸存型、复活幸存型、新生型和死支漫步型。不同类型的属级分类单元在大灭绝中具有不同的宏演化型式,体现出其应对灾变而采取的不同的生存策略。减缩幸存型和复活幸存型是大灭绝后生态系统复苏和再次辐射的主要源泉,它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宏演化进程;新生型的出现则标志着大灭绝后环境的实质性改善,三叶虫的全面复苏也随之到来。  相似文献   

18.
浙江长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中的氨基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地层中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样品中含有16种生物来源的氨基酸,它们的总含量在P/T界线地层及下伏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是:自下而上减少,这一趋势与正常海相地层中氨基酸含量随地层年代增加而减少的规律相反。P/T界线附近氨基酸总量上的异常变化趋势可能与二叠纪末生物绝灭事件有关,即由于二叠纪末所在海域重托叫量的急剧减少所致。此外,检测了被认为是地外氨基酸的α-  相似文献   

19.
湖南慈利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非常发育,是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态系转变的良好区域。本研究通过对该地区康家坪剖面长兴组上部与大冶组下部地层进行系统采样、切片研究,在长兴组上部地层中发现278个类有孔虫,共鉴定出4属11种(含2个未定种)。这些类有孔虫在地层中的分布表明类有孔虫在二叠纪末经历了一次突变式的灭绝过程,其灭绝层位位于长兴组顶部的生物碎屑灰岩与大冶组底部的微生物岩之交界线处。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康家坪剖面在这一关键时期的生物群面貌,而且也为二叠纪末的生物灭绝事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文中通过对晚二叠世长兴期(Changhsingian)至晚三叠世瑞替期(Rhaetian)全球1 421个化石点采集到的9 934条腕足动物化石数据分成九个期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腕足动物随时空分布变化的基本模式。从腕足动物类群的构成上来看,晚二叠世长兴期长身贝目分子占全球总属数44%,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次为占14%的石燕目,另外7目均不超过10%。经过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长身贝目、直形贝目和正形贝目到早三叠世蒂纳尔亚期(Dienerian)完全消失,而小嘴贝目、准石燕目、穿孔贝目和无窗贝目在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Olenekian)之后开始逐渐恢复,共同成为三叠纪中后期腕足动物的主要组成分子。从纬度分布上来看,晚二叠世长兴期,腕足动物主要分布于北纬40°到南纬80°之间,而科级分异度最高的区域则主要位于北纬0—40°和南纬3°—60°;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后,早三叠世格里斯巴赫亚期(Griesbachian)的腕足动物残存于北纬0—40°和南纬50°—60°区间内,到蒂纳尔亚期仅在北纬0—40°范围内有极少量腕足动物记录,奥伦尼克期腕足动物开始恢复也是从北纬0—40°和南纬50°—60°逐渐向两侧扩大,到晚三叠世几乎遍布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