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鹿取泰卫会长的邀请,我以旧石器考古学家的身份去日本访问,而具体操办的是奈良国立文化财产研究所。中日两国旧石器考古学家之间有很好的交往。近十年来,我们接待过杉原莊介、芹沢长介等著名学者和一大批后起之秀;我国老一辈旧石器考古学家裴文中和贾兰坡以及其他几位先生也先后访问过日本。不过,和考古学其他部分相比,旧石器考古学的交流还比较薄弱,因此,我十分珍惜日方给我提供的这次机会。  相似文献   

2.
关莹  周振宇 《人类学学报》2022,41(1):169-179
从考古学诞生之初,对抽象数据的解读与分析就一直伴随。对于旧石器考古学而言,“人工制品”成为了传达史前物质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对人工制品中所提取的数据进行科学解读,成为了复原古代人类历史的关键步骤。数据科学在旧石器考古学中的应用具有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数理统计学、计算机应用,以及旧石器考古学的基础数据与核心科学问题以及理论知识,即采用某种或多种逻辑将旧石器考古学领域的数据进行基于计算机平台的数理统计,并借助计算机语言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快速计算,从而帮助我们解释和重建史前人类社会。在目前的旧石器考古学领域,研究者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标本所进行的基础的描述性信息统计,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并系统解读的诉求前所未有的强烈,这种诉求不断推动着学科的发展,深化了我们原本对史前社会的认识,甚至开拓出了新的研究领域,极大地推动了旧石器考古学的发展。本文就数据科学的概念、技术路线,以及在旧石器考古学中的应用历史与发展前景做详细介绍,希望通过系统性的梳理,使更多读者熟悉相关的研究手段与具体技术,使更多考古学者对数据科学的应用产生兴趣,从而应用于相关的项目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贾兰坡与华北两大旧石器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益人 《人类学学报》2002,21(3):171-177
20 0 1年 7月 8日 11时 4 4分 ,我国旧石器考古学界巨擘贾兰坡院士 ,带着对科学、对祖国、对事业的无限眷恋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遥想当年贾老从周口店到祖国的大江南北的考古实践 ,为我国旧石器考古作出的巨大贡献 ,不由得思绪万千。在贾老的学术成就中 ,最令人瞩目的贡献之一是关于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传统”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过去单个遗址简单的器物分类描述的传统研究模式 ,提高到区域文化类型与技术传统发展等综合研究的高度 ,使我国旧石器考古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这一学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想以此对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探索与变革作一个简略的概括性的回顾。谨以此文纪念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开拓者贾兰坡先生逝世一周年。  相似文献   

4.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04,23(4):343-344
张森水先生是著名考古学家,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领域第2代的杰出代表。他从1956年开始从事旧石器考古研究,近半个世纪来脚步未停,笔耕不辍;主持过一系列重大考古项目,在野外考察和材料发现方面成就斐然;发文著书成果丰硕,提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区域渐进说”和中国旧石器时代存在“南北主工业二元结构,区域内若干文化变体”等理论,在阐释中国旧石器文化传统和人类技术与行为方面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方面他最早将“区系类型”等概念引入我国旧石器考古学,倡导并力行实验考古学,推动石器使用痕迹分析,将统计分析方法较系统地应用到旧石器考古研究,促进了我国旧石器考古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和方法的成熟。  相似文献   

5.
刘扬 《人类学学报》2009,28(2):161-161
2008年11月7日下午,来华进行学术访问的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史前学教授、法国大学学院院士博伊达(Eric Booeda)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作了一场题为《20世纪下半叶旧石器考古学研究方法的进展》的讲座。博伊达教授对20世纪下半叶旧石器考古学研究方法偏重于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两个方向进行了对比和阐述,主要以法国和美国的旧石器考古学研究为案例进行了说明,并具体分析了两种研究路线的长处与短处。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学报》2007,26(1):69-69
2006年11月19日至26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福建省三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位同仁及远道而来的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客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福建省文化厅和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物局和三明市文化与出版局承办。会议包括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等相关学科学术研讨,大陆与台湾(闽台)史前文化讨论,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仪…  相似文献   

7.
戴尔俭 《人类学学报》1985,4(3):215-222
本世纪前半叶旧石器考古学在中国生根以后,“手斧”这一名称在我国已不太陌生。这类器物主要是在旧石器初期以至中期,风靡于亚、非、欧,历久不衰,余威远及亚洲的某些地区,因此在旧大陆的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上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时至今日,它在国际学术界仍被视为旧石器初期考古学上一个“最大的谜”(Wymer,1982)。对于它的种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学报》2007,26(1):69-69
2006年11月19日至26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古人类一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福建省三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位同仁及远道而来的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客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福建省文化厅和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物局和三明市文化与出版局承办。会议包括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等相关学科学术研讨,大陆与台湾(闽台)史前文化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4月18日至21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5次学术会议在贵州省黔西县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毕节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黔西县人民政府和毕节市文化体育广播影视电视局承办。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校、文博系统90多家单位的近300位代表参加会议,交流研讨最新学术成果,为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的国际化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0.
徐欣  魏屹  牛东伟 《人类学学报》2012,31(4):334+333
2012年7月5~14日,第5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暨第17届"垂杨介与她的邻居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畔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隆重举行。来自俄罗斯、中国、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波兰、以色列等9个国家的40余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和第四纪地质学家应邀出席。会议由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张萌  陈淳 《人类学学报》2019,38(4):536-546
本文回顾了1985年美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宾福德访华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认为这次中美旧石器考古合作的失败原因是两国学者之间在认识论和范式上的巨大差异。宾福德对周口店的埋藏学思考是立足于过程考古学中程理论和他自己的埋藏学探索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他的《纽纳缪特民族考古学》和《骨骼:古代人类与现代之谜》两本著作中。宾福德中程理论和参考框架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和借鉴,有助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努力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考古学理论框架。这种框架需要重视材料的分析和归纳,提出研究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然后根据埋藏学和动物考古学排除遗址形成过程中的自然改造因素,提炼人类行为的信息。最后从民族考古学类比的参考框架来达到重建文化历史、人类生存方式和文化变迁的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陕西榆林地区农田地下害虫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群发生动态,于2016年4月1日至2019年9月28日,在陕西省榆林市现代农业示范园,设置太阳能自动虫情测报箱对地下害虫进行收集,在室内对标本进行鉴定和数据分析。在榆林市农田一共灯诱到地下害虫12种,隶属3目5科。地下害虫混合种群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9月上旬,盛发期为4月下旬至8月上旬。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东方绢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阔胫绢金龟Maladera verticalis和黄褐丽金龟Anomala exoleta是榆林农田地下害虫主要优势种群。小地老虎灯诱高峰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中旬以及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东方绢金龟的灯诱高峰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中旬,阔胫绢金龟灯诱高峰期为6月上旬至8月上旬,黄褐丽金龟灯诱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本研究为榆林地区农田地下害虫的监测和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管窥新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重大发展   总被引:30,自引:18,他引:12  
本文对近50年来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主要成果作了简要的记述。依若干早更新世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地点发现的先后, 论述了人类在中国境内的历史悠久性, 随着不断的新发现而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文中对中国旧石器工业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提出北、南方主工业二元结构与多种区域性工业类型并存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旧石器工业类型的多样性。此外,还讨论了如诸工业类型彼此关系和历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同时对今后工作也提出了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4.
张森水 《化石》2006,(4):22-24
在浙江旧石器考古散记(上)中提到邱宏亮同志发现浙江第一块旧石器时原地放回,以自然石处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事出有因。中国现代考古学,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研究手段的差异,从事考古学研究的人很少参与旧石器考古研究,他们从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始,原同属中国科学院的考古研  相似文献   

15.
类型学是考古材料描述与分析的基础。近年来,学者们对类型学尤其是旧石器时代石器类型学的反思较多,涉及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分类原则、类型学的考古解释能力等各个方面,然而少有中国学者系统介绍西方常用的旧石器考古类型学体系。鉴于此,本文主要介绍D. de Sonneville-Bordes与J. Perrot建立且在欧洲、西亚及北非应用较为普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类型学,并思考旧石器考古学中类型学应用的相关问题。由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描述中国的旧石器考古学材料时显然不能照搬欧洲的类型学体系,但可参考它并建立适宜于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描述的体系。若此,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中国的旧石器晚期考古材料与其他地区的相关材料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可以揭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类型的区域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南亚次大陆位于欧亚大陆南部,历来与东南亚和东亚关系密切,是东西方旧石器文化交流的枢纽之一。自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南亚次大陆就有古人类活动的踪迹,这一地区发现的打制石器遗存数量丰富、面貌多样;石核-石片技术具有本土特征,阿舍利技术、莫斯特技术、石叶技术和几何形细石器技术与欧亚大陆西侧十分相似;细石叶技术可能受到东亚的影响。本文回顾了南亚次大陆打制石器的发现与研究简史,梳理其文化分期和石器工业技术面貌特点,希望能对东西方旧石器文化起源、交流与扩散课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启发,并为中国以后的旧石器考古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鞍山南洞旧石器文化遗址试掘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新近发现的贵州省桐梓县马鞍山南洞遗址的试掘结果作简要报道,其石制品的一般面貌与马鞍山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封面说明     
正图片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孙龙于2014年7月26日拍摄于子洲县郊区.子洲县是本团队于2014年开展样线调查的七个调查地点之一,七个调查地点由南向北依次是宜君、富县、延安、子长、子洲、榆林、鄂尔多斯.子洲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北接米脂,东连绥德,南同清涧、子长接壤.子洲县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天  相似文献   

19.
4月15日至20日,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古人类、旧石器工作者三十余人,在成都就西南古人类、旧石器的发掘、研究工作交流经验。在会上作了《滇中高原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国外人类学、考古学动态》、《贵州旧石器时代考古概论》等报告和发言,会议还讨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法,并研究了协作事项。大家一致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北京地区旧石器文化遗物丰富,自1990年开始在北京城区和郊区县开展旧石器调查和试掘以来,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或地点38处。这些新的为研究北京地区的旧石器文化提供了有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