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磷鱼是一种产量较高、分布广的近岸中上层经济鱼类,是沿海群众渔业主要品种之一。因其吻部易撞伤,鳞片大量脱落,故难以人工培养。至今尚未见到此鱼室内培养的报道,为了开展青鳞鱼对放射性同位素浓缩的试验和其它的生态实验,我们于1977—1978年进行了中华青鳞鱼室内培养试验。  相似文献   

2.
百合素描     
五月浅浅的夏日里,百合花仿佛身着白色长裙的少女般清雅而至。似乎还不习惯那过于舒展的绽放,初开的百合仍旧保持着微微合拢的姿势,透着一份羞涩与含蓄。当它渐渐熟悉了这夏日的树荫初浓、柔风渐轻,便终于风姿尽显地展开细长的叶,伸出碧绿的梗,举起积攒多时的花苞,打开喇叭型的花朵,在一派葱茏中温润灵动,临风自得。  相似文献   

3.
百合素描     
五月浅浅的夏日里,百合花仿佛身着白色长裙的少女般清雅而至。似乎还不习惯那过于舒展的绽放,初开的百合仍旧保持着微微合拢的姿势,透着一份羞涩与含蓄。当它渐渐熟悉了这夏日的树荫初浓、柔风渐轻,便终于风姿尽显地展开细长的叶,伸出碧绿的梗,举起积攒多时的花苞,打开喇叭型的花朵,在一派葱茏中温润灵动,临风自得。  相似文献   

4.
钟茗  王超 《生命世界》2013,(11):16-19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蒋。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鸿雁之什·鹤鸣》  相似文献   

5.
趣说鱼崇拜     
<正>鱼——生育繁衍的崇拜偶像《尸子》中记载:"遂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其原因是鱼的繁殖快,非陆地上一般动物所能比的。在远古年代人丁稀少,鱼是先民取之不尽、食之不竭的天然佳品。在以"鱼"构成的汉字中有个"媾"字,媾为婚媾,或指男女交媾。在殷商时代,金文中的"媾"字是根据两鱼相交的状态来造字的。"媾"字用鱼构成直观的形象,寓含  相似文献   

6.
正小剧场鱼肉之最糖兄:本期我们讲和鱼有关的世界之最。关于这个话题,你有很多话要说吧?糖妹:那当然!比如说——世界上最大的鱼肉馅饼直径达112厘米,诞生于印度的一个烹饪沙龙;世界上最贵的食用鱼是一条来自日本的巨型金枪鱼,重222千克,售价高达1190万元。1千克这样的鱼肉就要5万元左右;世界上最好吃的鱼,本人认为是松鼠鳜鱼。它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吃一口想十口……糖兄:停停停,咱们要讲的是鱼类之最,不是鱼肉之最!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江段粗唇Wei体内鲇异棘虫种群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长江中游 ,有 1 9种鱼是鲇异棘虫 (Het erosentisparasiluri)的终末寄主[1 ] 。有关这种棘头虫 ,仅见新种的建立 ,补充描述和区系研究。配合粗唇鱼危(Leiocassiscassilabris)人工驯化和繁殖技术的推广[2 ] ,本工作对寄生在粗唇鱼危肠道内的这种棘头虫进行了种群生态的研究。1 材料和方法1 999年 5~ 7月份 ,共在黄州江段随机购得渔民当天网捕的粗唇鱼危 1 0 7尾。在实验室内将鱼编号、称重、剖腹、取出消化道、称鱼的空壳重。将鱼的肠道平均分成 1 0段 ,纵剖 ,在解剖镜下检查 ,记录下各肠段…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1989年4月的一次野外观察采集时,在小溪流中捕捞到卵胎生鱼。我们见到了条条仔鱼从亲鱼的泄殖腔中出生(游出)的情况。这一观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多次室内和生态环境中的观家,并查阅了资料,现已初步鉴定,此鱼是属于食蚊鱼科的  相似文献   

9.
文昌鱼的实验室繁育及子二代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鱼特殊的进化地位、简单的器官系统和终生透明的躯体等特征,使其很有希望成为一个新型实验室模式动物。要实现文昌鱼的模式动物化,实验室内全人工条件下繁殖是关键的第一步。为此,我们于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采集产于厦门海域的2种文昌鱼,开展实验室内养殖研究。经过3年多的持续实验室养殖,继2005年夏季于实验室内繁殖出子一代文昌鱼后,又在2006年夏季成功获得了这两种文昌鱼的子二代,初步实现文昌鱼在实验室内的全人工养殖。对子代文昌鱼养殖的初步观察发现,不同水温对生长发育速度有一定影响,提示有可能通过水温控制实现文昌鱼一年多次产卵的目的。目前这两种文昌鱼子二代幼体已完成变态,进入亚成体生长发育阶段,其体长分别已达14.6mm(日本文昌鱼Branchiostomajaponicum)和6.5mm(白氏文昌鱼B.belcheri)。  相似文献   

10.
茶树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莉  廖文波 《生态科学》1997,16(2):60-64
1987~1995年开展了茶树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研究.经田间和室内鉴定试验,从34份资源材料中筛选出对茶轮斑病高抗材料1份,抗性材料11份;从30份资源材料中筛选出对茶苗根结线虫病高抗材料5份,抗性材料13份.从而为抗病育种或推广生产提供了抗源材料,同时也为抗性机制及遗传规律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位朋友告诉我,早年问.也就是上世纪30年代吧.每年开春.寂静的夜晚会听见海边传来打铳的声音.老人们说那是龙王巡海仪仗队在鸣炮(实际上是鲸鱼喷水发出的声音)。到海边一看,成群结队的鱼儿蜂拥而至,密密麻麻,潮水一退,许多来不及随潮而退的鱼儿搁浅在沙滩上,你就挑好的、大的拣吧!那年间,人们见面总要问一句,“今年吃鱼了吗?”这个鱼可不是指一般的鱼.特指加吉鱼,也就是南方叫加力鱼、学名叫真鲷的鱼。  相似文献   

12.
山西水环境军团菌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西方研究,军团菌广泛分布于天然淡水水域及室内供水系统。我国尚无有关专题调查资料。本文作者从山西11个县市采集不同性质水样36份,进行军团菌分离培养。10份天然水样中,2份分离到嗜肺军团菌血清群5各1株,1份分离出米克戴德军团菌1株,2份分离出未能鉴定的军团菌样菌各1株,3份接种豚鼠后动物全部发病,表现符合军团茵感染,但因故未能作满意的分离培养。26份室内管道水样军团菌分离培养无一阳性。  相似文献   

13.
正这里是大堡礁海洋生物学院。在这儿上学的动物宝贝们最喜欢每天上课前的"才艺5分钟"环节,那是大家轮流表演节目的时间。明天就该猪齿鱼菲比上场了。可它究竟表演什么好呢?一想到这事儿,菲比的大脑就停不下来了,真是一会儿一个主意。要不,朗诵一首诗我是一条猪齿鱼有近一米长的身体外表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我有很特别的牙齿有人说那是猪的样子可没有它们我哪有如此个性的名字其实除了这些我还有很多其他秘密那么请做我的朋友我会慢慢告诉你  相似文献   

14.
大豆胞囊线虫(SCN,soybean cyst nematode)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培育抗SCN大豆品种是防治SCN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利用来自抗SCN主效位点rhg1和Rhg4的2个KASP标记,对487份大豆材料进行筛选,选择含有抗性位点且农艺性状优异的材料;通过室内接种大豆胞囊线虫2号、4号、5号生理小种和新小种X12,进行抗性鉴定验证其抗性水平,为培育抗病品种提供抗源材料。标记筛选结果表明,20份材料含有rhg1和Rhg4这2个主效抗性位点,其中,2份材料仅含有Rhg4位点。表型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接种的22份材料中,有1份材料对3个小种表现中抗,5份材料对2个小种表现抗或中抗。其中,1份材料对2号小种表现抗病、4份表现中抗;2份材料对4号小种表现中抗;4份材料对5号小种表现抗病、14份表现中抗;22份材料对新小种X12均表现出感病或中感。因此,本研究从487份材料中筛选出20份含有2个SCN抗性位点并具优异农艺性状的材料,可通过rhg1和Rhg4位点的累加培育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5.
徐兆礼  陈佳杰 《生态学报》2010,30(23):6442-6450
根据我国10多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1982年间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捕捞统计资料,从产量分布,鱼群移动等方面,研究了东黄渤海白姑鱼的种群划分和洄游路线。结果显示,我国沿海白姑鱼可分为2个种群。其中,黄渤海种群越冬场主要在黄海中部34°00'N以北水域。每年3-4月份,鱼群陆续进入山东半岛的乳山沿海、渤海各海湾、黄海北部沿岸和海州湾产卵。栖息在渤海的白姑鱼9-11月份在渤海中部索饵,形成越冬群体,11月后绕过成山头向越冬场洄游,12月至1月份到达越冬场;东黄海种群越冬场主要是在东海外海和中南部近海。每年3-4月份东海外海白姑鱼向西进入舟山渔场。在舟山渔场,这部分鱼群与从东海中南部近海北上的产卵群体汇合,向西进入舟山群岛沿海水域产卵。到了5月份,在浙江北部近海形成索饵群体。6-8月份,索饵群体经过长江口北上黄海南部近海索饵,9月份,索饵群体前锋到达34°00'N禁渔线外侧。此后,索饵场的白姑鱼向南做越冬洄游,并在10月份回到长江口。从这里,一部分群体游向外海越冬场,一部分群体继续南下回到东海中南部近海的越冬场。另外,在东海中南部近海越冬群体,部分就近游向沿岸的海湾,河口产卵,产卵后在产卵场外侧索饵,冬季回到就近的越冬场。  相似文献   

16.
地下河中盲鱼一新种——个旧盲条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78年3月11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接到云南锡业公司地质勘探队四分队地质工作者尹金明、奎有生二同志关于在开拓勘探矿体的坑道中,遇一地下河,从中发现盲鱼(即没有眼睛的鱼)的来信。作者之一于3月30日赶到现场,得到勘探队领导和有关同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组织了六个人,深入地下河,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用纱布捞斗捕获7条盲鱼,连同在此以前勘探队的同志固定的一条和养了一个多星期的一条,一共得到9条标本。经室内观察研究,确定它们属于鳅科的条鳅属,为一新种,订名为个旧盲  相似文献   

17.
臭鼩的数量变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臭鼩的数量变动进行了调查研究。臭鼩在福建省室内鼠形动物中占13.80%。在不同动物地理区划中组成比例不同,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占28.09—41.71%,闽中、闽西南山地占7.81—34.81%,闽西北、闽东山地只占6.56—17.26%。闽南室内的臭鼩组成比有上升的趋势。1985年在省内三个点(闽南、闽中、闽北)的调查,有明显的数量季节变动,基本呈马鞍形,夏季(5—7月)是低密度期,秋季(8月份)以后数量上升,一直到翌年的3月份数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文昌鱼特殊的进化地位、简单的器官系统和终生透明的躯体等特征,使其很有希望成为一个新型实验室模式动物。要实现文昌鱼的模式动物化,实验室内全人工条件下繁殖是关键的第一步。为此,我们于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采集产于厦门海域的2种文昌鱼,开展实验室内养殖研究。经过3年多的持续实验室养殖,继2005年夏季于实验室内繁殖出子一代文昌鱼后,又在2006年夏季成功获得了这两种文昌鱼的子二代,初步实现文昌鱼在实验室内的全人工养殖。对子代文昌鱼养殖的初步观察发现,不同水温对生长发育速度有一定影响,提示有可能通过水温控制实现文昌鱼一年多次产卵的目的。目前这两种文昌鱼子二代幼体已完成变态,进入亚成体生长发育阶段,其体长分别已达14.6 mm(日本文昌鱼Branchiostoma japonicum)和6.5 mm(白氏文昌鱼B. belcheri)。  相似文献   

19.
<正>一看见珊瑚礁中竖着的这个"凡客体"广告牌,我就知道这便是我要去暗访的那家"鱼疗事务所"。作为大海深处最敬业的鱼记者,我必定会进行最全面的调查,为大家揭开"鱼医生"的神秘面纱。"印象分"很重要刚推门而入,几条身上长有"黑带"的小鱼便围了上来。"亲,欢迎光临!""亲,做个鱼疗吧,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我点点头,配合地张开嘴巴和鳃盖,小鱼们立即里里外外忙活起来。它们一口一口吃掉我身上的寄生虫,我顿时觉得牙不酸了,皮不痒了,全身舒畅极了。"亲,舒服吧?记得好评哦!"那条自称"老板"的裂唇鱼不停地在我耳边叮咛,看来这是个绝佳的采访时  相似文献   

20.
长薄鳅感染多子小瓜虫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涛  张其中  赵海鹏  周传江 《四川动物》2005,24(2):156-156,F003
2004年12月5日从长江重庆木洞段购回活泼长薄鳅(Leptobobitia elongata Bleeker)8尾,健康无伤。放在室内水泥池和圆口铜鱼混合饲养。室内水温白天14℃左右,夜晚9℃左右,2005年1月13日在常规检查时发现3尾长薄鳅身上出现小白点(封3,图版),反应迟钝、体表粘液增多;白点出现在鱼体的头部、鳃片、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身体两侧和尾柄部白点较多;感染后期表皮有脱落现象。取病鱼体表白点镜检,可见虫体呈圆形或椭圆形,作滚动运动,身体遇障碍物可变形,虫体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经虫体固定、染色制片测量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