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我一定是全世界最倒霉的孩子!在我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爸爸就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从小到大,我不知被邻居和同学嘲笑过多少次。虽然每次我都甩给他们两个大白眼,还把头昂得高高的,假装不屑地回敬说:"没爸爸怎么了?我有最棒的妈妈就够了!"但我自己明白,这只是嘴硬。我的妈妈是个工作狂,一天到晚都待在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
石油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石油作为重要能源之一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由于在石油的开采、储存、运输、加工和石化产品生产等过程中的漏油以及突发性泄油事故致使大量的石油进入环境造成污染。石油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严重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渗水性,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致使水中溶氧量急剧下降,造成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破坏水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还可进入地下水系,直接污染地下水源,影响居民用水和农田灌溉;石油中的一些致畸致癌物质还可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而直接危害人类健康。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石油烃类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工作也不断得以深入。近十年来这一领域又有许多研究和相关报道,本文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孙锴 《生命世界》2007,(2):82-85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有一本介绍美洲风物的科普读物,里面介绍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美洲动物,例如可以变成“足球”的犰狳,“白脸老鼠”一样的有袋动物负鼠,长途迁徙的君主斑蝶等等,都让我好奇而感叹。但是,与所有被人类过度开发的大陆一样,很多美丽的美洲生物成为了人类殖民的牺牲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的人们所获得的光、热和动力燃料,百分之八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而一些化石(即古代生物的遗体)与石油、天然气原来有着极密切的联系。石油、天然气是古代生物变成的那末,石油、天然气和古代生物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大约两万个油气田,有99%以上是在沉积岩中,而大部分沉积岩的形成场所不是河湖便是海洋。在水域中,有着极为丰盛的各种生物。拿现代海洋来说,在浅海区域,一毫  相似文献   

5.
美科学家将鸡肉变成生物柴油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化学工程师研制出一项利用超临界甲醇将鸡肉脂肪和妥尔油脂肪酸转化成生物柴油的新工艺。这个过程无需使用催化剂,并且生物柴油产出率非常高,其中鸡肉脂肪的产出率是89%,妥尔油脂肪酸的产出率是94%。妥尔油脂肪酸是木材浆化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这两项工艺成就意味着燃料生产的重大突破,有关研究人员和石油公司已开始考虑用这种生物柴油替代石油。美科学家将鸡肉变成生物柴油@张春鹏  相似文献   

6.
《化石》2017,(1)
正拿化石说事儿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生活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  相似文献   

7.
拿化石说事儿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生活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来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相似文献   

8.
南非开普顿──认识古代生物世界的窗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非开普顿──认识古代生物世界的窗口王成源在几亿年前,早期生物发展史中,动物的软体组织保存为化石的例子是极少的。这些保存有软体组织的化石纪录,通常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化石库。最著名的有软体组织生物化石的产地是加拿大寒武纪的布金斯页岩。Goceld著有世界...  相似文献   

9.
刘琦  杨柳 《化石》2003,(3):28-29
笔者在参加中国古生物学会 2 2届学术年会期间 ,有幸听了贵州工业大学的王约老师作的关于凯里生物群中的一些水母状动物化石和遗迹化石共生保存研究的学术报告 ,在王老师的报告中 ,展示了很多奇特的水母状化石的标本 ,在这些水母状化石的标本上都可以看到有很多虫迹化石分布。有的穿插整个水母状动物而过 ,有的从边缘穿插 ,有的在动物的中部向下潜穴。目前认为这些遗迹是由于造迹生物去吃死去的水母状动物的腐烂尸体而形成的 ,这个理论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回云南之后 ,我观察了我们云南出产的很多甲壳类生物的表面 ,同样发现了很多遗迹化石…  相似文献   

10.
我把昆明市中等学校生物学课程一般性的教学概况分为教学,教师的质量,设备及实验。活动等方面简略的介绍如於下: 1.教学方面昆明市中等学校生物学课程,在解放前向来不被重视,初中动植物课每周共三小时一年授完,有的只教了上册未教下册,有的只教了植物未教动物,人体生理解剖学一课早被撤消;高中生物学也只是在一般课程中点缀一下,由於生物教师太少,各科教师随便兼代,讲课很多是对本宣读,甚至有的讲解字句,把自然科学当作语文来教,使同学感到十分枯燥,见树不见林,谈不到  相似文献   

11.
淘气小贴士     
正小狮子:啦啦啦,吹响我的小号角……说完,小狮子啊呜一口咬在狮爸爸的耳朵上,疼得狮爸爸"嗷嗷"大叫。小狮子:哦耶!狮子号角发明成功!(石家庄薛凯天)一天,小狮子和它的爸爸在睡大觉。睡不着的小狮子:爸爸,爸爸,爸爸!爸爸被吵醒了。爸爸(没睡醒):干吗?小狮子:爸爸你睡着了吗?爸爸:啊!(福州徐子林)小狮子:哇,爸爸你背上有只蚊子,我帮你拍一下吧!大狮子:哎呀,好疼!我又不是你的仇人,你拍这么狠干啥?(西安张宸睿)各位老爸请注意:千万别抢孩子的零食,不然后果会和狮子爸爸一样哦!  相似文献   

12.
和谐的共生     
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相互间常常进行不同形式的合作——共生。在自然界,共生现象几乎是无处不有:地上、地下、空中、水中,以及在很多料想不到的地方。无知的生物之间,往往会结成明智的合作联盟。达尔文曾用浅显、生动,伹乍听起来令人莫明其妙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修复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为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的核心技术。对海洋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种类即细菌、蓝藻、真菌以及藻类进行了总结,对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途径与降解机理进行了综述。微生物降解烷烃的过程包括末端氧化、烷基氢过氧化物以及环己烷降解3种形式。微生物对芳香烃的降解是通过芳香烃被氧化酶氧化导致苯环开环来实现的。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是在单加氧酶或双加氧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被分解。并对影响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的因素包括温度、营养物质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遗迹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各种生物活动的痕迹,如动物的潜穴、钻孔、爬痕、足迹等,它不同于生物硬体全部或部分被保留下来的实体化石。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大恐龙——合川马门溪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装架现场,举行了我国最大恐龙的介绍展览会。展出的恐龙标本是在四川省合川县太和镇的古楼山山腰上发现的。化石保存在紫红色的岩石里。它是在1957年被四川省石油地质部  相似文献   

16.
中度嗜盐菌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存于盐环境下的中度嗜盐菌在生物技术方面具有很多潜在的应用价值。其中,中度嗜盐菌在盐发酵食品加工业和食品添加剂中已经被广泛应用;由中度嗜盐菌分泌的胞外酶如淀粉酶、脂肪酶等能够在高盐环境下继续保持较高的活力;中度嗜盐菌细胞内积累的多种类相容性溶质也可以作为生物大分子稳定剂以及抗冻剂等;其它如其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多聚糖类物质能够在石油回收和生物修复中进行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黎明 《生命世界》2007,(5):38-39
云南资源的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少,具有共生性。例如,在三江并流地区既有丰富的地下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又有地面丰富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还有奔腾的水资源。这些资源在同一个时空中存在,如何确定开发的时序是一个战略问题,最近有的科学家提出要尽快开发三并并流地区的地下矿产资源,有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要尽快开发三江并流地区的水电资源,而这一地区又是目前地球生物多样性得以保存的一个非常宝贵的地区。如何开发这些资源,如何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如何能体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这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图说琥珀     
张庆 《植物杂志》2009,(11):46-49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也被称为远古生物的水晶棺。  相似文献   

19.
《化石》1974,(2)
化石,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已经变成了石头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而西伯利亚冻土带的皮肉犹存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则仅被看作是极个别的例外。可是谁会想到,化石并未完全“死”去,它至今还保存着生命的基本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呢? 用现代灵敏度很高的分析技术,对远在五亿年前的寒武纪的三叶虫,到几万年前的更新世的象等一系列化石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化石中存在有蛋白质残余、游离的氨基酸和多肽、脂肪酸、多糖类等。人们不禁会问:这些残存下来的组成生命的有机物质,在几万年甚至几亿年之间,受到了自然界各种力量的作用——地壳的变动,风吹、日晒、雨淋、水力的搬运等等,为什么仍能保存到今天呢?  相似文献   

20.
吴双 《生命世界》2005,(12):88-91
生日爸爸要过80岁生日了。在这以前,我只记得曾有一个生日被爸爸提起过。那还是1975年,爸爸从河南省林县寄来的信中有句话:"……今天我50岁了……"。30年前的林县以"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的红旗渠而闻名全国,但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肿瘤防治研究所,林县的"出名"更在于它是一个食管癌的高发区。肿瘤所在那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