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物技术是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而生物技术基地平台是开展生物技术研究、生产和服务的载体,是生物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我国生物技术基地平台的总体规模和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改进我国生物技术基地平台建设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物技术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基地平台是开展生物技术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应用示范、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生物技术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基地平台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探讨基地平台在促进生物技术创新与转化中的作用,总结优势和不足,为其今后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党组在创新工程三期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科技发展的“1+10”基地建设的战略布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负责“人口健康与医药创新基地”、“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通过基地的建设和实施,将有助于组织争取国家各项科技任务,大力推进重大技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中科院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研发动态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创新三期规划中国科学院党组在创新工程三期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科技发展的“1+10”基地建设的战略布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负责“人口健康与医药创新基地”、“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通过基地的建设和实施,将有助于组织争取国家各项科技任务,大力推进重大技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中科院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人口健康与医药科技创新基地瞄准重大疾病、人口控制、营养健康和脑与认知科学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注重原…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发祥地,其生物技术产业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研究、总结美国在科技管理、资金支持、产业化、税收优惠、人力资源和产业集群六个方面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希望为我国制定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以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辽宁大学为例,研究分析了目前该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真实问题,结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和生物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优化课程与课堂建设、建立多层次科研训练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等方式,对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跟踪调查结果,验证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技的蓬勃发展与全球化步伐的持续加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福祉。然而,生物技术的两用特征和传染病严峻的流行趋势带来了一系列生物安全隐患,引发了世界性的生物安全问题。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生物安全这一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典型两用生物技术的潜在威胁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生物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同时结合研究发达国家在战略、政策与技术方面应对生物安全的重要举措,从战略布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为我国在两用生物技术的生物安全领域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和满足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实现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发挥高等教育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教育部与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36所院校建设“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9月 2 7~ 2 8日 ,由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主办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协办 ,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基地建设的启动会。 36个生命…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技术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争夺未来高技术制高点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发展计划、管理法规和政策措施,正在努力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但就产业而言,目前还有不少环节急待进一步改善,需要配套更有力的产业政策。主要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政策环境,针对产业在创新体系、投融资体系、研发服务、法制监管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若干推进政策建议 。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许多国家政府已经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通过采取不同政策和措施加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政府相关利好政策的鼓励刺激和资金扶持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有望加快走出经济危机的低谷,迎来快速发展期;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多个高科技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蓬勃,形成和集聚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创新型企业,有力地带动了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要在产学研结合、前沿生物技术方面、市场准入政策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以及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有所突破。根据市场导向,国家出台和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鼓励生物产业发展,加快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制定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生物技术企业多种渠道和形式解产业发展资金问题;建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共享的机制,加强沟通与公共平台建设;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支持大企业的收购兼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生物安全法和知识产权制度等一些措施来应对我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Plant-based production of biopharmaceuticals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Plants are now gaining widespread acceptance as a general platform for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The first plant-derived recombinant pharmaceutical proteins are reaching the final stages of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many more are in the development pipeline.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there have been some notable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this flourishing area of applied biotechnology, as shown by the continuing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novel plant-based expression platforms. There has also been significant success in tackling some of the limitations of plant bioreactors, such as low yields and inconsistent product quality, that have limited the approval of plant-derived pharmaceuticals.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全球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中国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我国在生物技术文献发表数量上已位列世界第一,但在生物技术文献的质量、学术影响力以及国际合作能力方面仍与欧美等发达生物技术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接着分析了全球生物技术研究的学科组成、各生物技术分支领域的研究交叉现状,最后分析了目前各生物技术细分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生物技术研究发展问题,我国应当注重研究成果质量,促进各学科间交叉融合,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顺应未来生物技术发展热点趋势。  相似文献   

13.
国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尚处于发展时期,政府的政策对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对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进行综合研究,发现这些生物技术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美国,其产业政策已成体系,而且可操作性强,对产业的推动作用明显,具有相当的可借鉴意义。从组织管理结构、科研投入机制、鼓励研发创新、财税支持方式、资本市场培育、产业基地建设、中介服务网络构建、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产业政策进行了归纳分析 。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仙是我国传统名花,其栽培种一直存在三个问题:品种单一,繁殖速度有限,病毒积累严重。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中国水仙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从外植体的预处理、愈伤组织和小鳞茎的诱导与分化、生根及移栽等方面概述中国水仙的组织培养进展,较详尽地阐述中国水仙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并对中国水仙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的两用性及其监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隐患。隐患之一是如果先进的生物技术被恶意缪用或误用,就有可能产生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威胁的新的危险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有可能被用于发展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活动。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生物技术被恶意使用或误用的几个事例,分析了国内外生物技术两用性监控措施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生物技术监控时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汤章城 《生命科学》2002,14(6):375-378
由于空间生物技术潜在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强探索空间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空间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我国的空间技术在系列应用卫星成功发展的基础上,已将进入到更先进的载人飞船阶段。我国的科技人员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条件在空间开展生物技术的研究。以促进其发展和应用,造福于人类,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空间发展生物技术的优越性。空间生物技术发展的热点和趋势,以及空间生物技术硬件发展的动态。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与我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农业生物技术在现代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农业竞争环境中,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战略和措施 。  相似文献   

18.
Recent rapid progress in plant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in China demonstrates that China’s stronger support for funding in pla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has borne fruit. Chinese groups have contributed major advances in a range of fields, such as rice biology, plant hormone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genomics and evolution, plant genetics and epigenetics, as well as plant biotechnology. Strigolactone studies including those identifying its receptor and dissecting its complex structure and signaling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cent researches from China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field. These advances are attributable in large part to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mong scientists from plant science, chemistry, bioinformatics, structural biology, and agronomy. The platforms provided by national facilities facilitate this collaboration. As well, efficient restructuring of the top–down organization of state programs and free exploration of scientists’ interests have accelerated achievements by Chinese researchers. Here, we provide a general outline of China’s progress in plant R&D to highlight fields in which Chinese research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