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泰山赤鳞鱼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PAGE)技术研究了泰山赤鳞鱼早期发育阶段(受精后0—120h)及成体眼、脑、心、肾、肝、肌6种组织中的LDH同工酶分化表达谱式。结果表明:(1)赤鳞鱼在胚胎发育过程中Ldh-A基因和-B基因同时表达,形成5种不同形式的四聚体(B4、AB3、A2B2、A3B、A4)。与大多数硬骨鱼相比,赤鳞鱼LDH同工酶具有独特的早期个体发育谱式:在整个胚胎发育时期,A亚基与B亚基的活性几乎相等。(2)赤鳞鱼的LDH同工酶谱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Ldh-C基因仅在肝脏组织表达,以向阴极迁移的分子形式(LDH-C4)特异地表达。  相似文献   

2.
两种泥鳅不同核质关系下LDH同工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系统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不同杂交组合不同核质关系下胚发育阶段(0-145h)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分化表达谱式,LDH同工酶的基因表达随细胞质、细胞核不同及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个体发育谱式,以泥鳅卵子为细胞质的Ⅰ、Ⅱ两组,杂交组(Ⅱ)LDH同工酶基因在受精后3min至原肠中期雄核基因参与表达与调控,部分基因位点比本交组(Ⅰ)启动与表达的时间要早,两组的管家酶主要来自细胞质。以大鳞副泥鳅为细胞质的Ⅲ、Ⅳ两组,各酶均以细胞质调控为主,其管家酶与泥鳅有很大不同。并具体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核质关系LDH同工酶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的时空顺序。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三种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雌雄黄鳝6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DH同工酶谱为细带型,可分为3区8条带,其迁移率为A>B>C,其中C_4仅出现在心、脑和肌肉中。LDH在肝中表达甚微。EST同工酶显示3区7条带。黄鳝的同工酶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两性中的表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EST比LDH明显;肝、肾和性腺比其它组织较明显。这两种同工酶在雌性中的表达均比在雄性中强。以上反映了差别的基因活性。本文还讨论了黄鳝同工酶的遗传基础,亚基的组成以及LDH迁移率和黄鳝演化地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金晓玲  何新霞 《兽类学报》1998,18(2):144-149
用电泳比较分析了鼠科动物6个种的组织LDH同工酶的A、B、C亚基和SOD同工酶位点的种属差异。结果表明,LDH的A和B亚基在进化上的可变性程度不同。在被分析的2个属共6种鼠中,首次发现B亚基的结构具有属的特征,同属的鼠种B亚基泳动度相同,在垂直凝胶电泳板上处于同一泳动线上。不同属的鼠其B亚基泳动度不同,家鼠属的鼠B亚基比姬鼠属的泳动快;A亚基的结构既有属的特性,更具有种的特征,同属不同种的鼠A亚基泳动速度不同,表现为LDH同工酶带的间距不同。LDH的C亚基结构因鼠种不同而异,由C亚基组成的LDH-X带黄毛鼠位于自身的LDH-3和LDH-4之间,社鼠和褐家鼠此带位于自身的LDH-4和LDH-5之间,白腹巨鼠此带位于自身的LDH-5以外的阴极端,与黑线姬鼠此带的位置特征相同。SOD同工酶带只表现种的差异,其3条带泳动速度的改变具有协同而变的共同特点。被分析的鼠种经配对法比较生化特征的相同程度,初步表明黄毛鼠亲缘上与褐家鼠比较近,白腹巨鼠亲缘上又比其余3种鼠更近于姬鼠属。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乳酸脱氢酶多基因系统及基因间连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辉  吴清江 《遗传学报》1996,23(1):11-17
(1)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山西产中国林蛙4个地理群的333只林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蛙的LDH由LDH-A,LDH-B和LDH-C3个基因决定。LDH-A是单态座位,LDH-B和LDH-C均为多态座位,每个多态座位均有两个等位基因。LDH-B与LDH-C呈紧密连锁关系。认为LDH-C是LDH-B的重复产物。(2)热稳定性、尿素处理稳定性及组织特异性研究表明:LDH对温度和尿素处理稳定性顺序为A4>B’4>B4>C4。A4在骨骼肌和肝脏等组织中活力最大,B4在心肌和卵巢中活力最强,LDH-C主要在眼球和卵巢中表达。(3)Ldh-b和Ldh-b'在不同地理群间呈差异分布,随着纬度的增高,Ldh-b在种群中的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6.
鳙团移核鱼LDH,MDH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二龄鳙鱼细胞核和团头鲂细胞质配合的核质杂种鱼--鳙团移核鱼及其亲本,供核体鳙鱼和受核体团头鲂肌组织LDH、M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试验。鳙团移核鱼和供核体鳙鱼肌组织LDH同工酶均具有LdhA2B2一条谱带;受核体团头鲂的则具有LdhA2、LdhA2B1、LdhA2B2、LdhA1B3、LdhB4等五条谱带。移核鱼和供核体鳙鱼肌组织的MDH同工酶都各具有二条谱带:S-mdhA2、S-mdhAB;受核  相似文献   

7.
利用聚丙烯酚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对暗纹东方的心、肝、肾,肌、性腺5种不同组织的7种同工酶(EST、LDH、POD、MDH、SOD、SDH、α-AMY)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各同工酶的基因表达谱式,观察到EST同工酶存在着多态现象;LDH同工酶有二个基因位点,但只表现3条带,A与B亚基的结合受阻;MDH同工酶存在性别差异,说明决定MDH同工酶表达的因素在不同性别中存在差异;SOD同工酶有3个基因位点。各同工酶酶谱稳定,有组织特异性,倡EST、MDH、SOD、POD同工酶在各组织器官中又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有利于物种的鉴定。α-AMY与SDH只在个别组织中有活性,可能与特定组织与器官的形态发生与机能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白鲢个体发育过程中同工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采用淀粉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特异性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了白链早期发育过程中(从未受精卵到卵黄吸尽期)及成体不同组织(脑、眼、心、肌、肾、肝)中六种同工酶系统(LDH,MDH,IDH,ADH,SDH,EST)的分化表达谱式,白链各同工酶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早期发育过程中,ADH和SDH基因均无活性,其它四种同工酶则具有不同的个体发育谱式。值得一提的是,由取自同一地区的两对白链的受精卵的形  相似文献   

9.
中华大蟾蜍人工诱发冬眠后组织内LDH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冬眠中华大蟾蜍7种组织中分离出3-5种具不同活力的LDH轴工酶谱带,Ldh-A,Ldh-B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酶谱特征可分为心肌型和骨骼肌型两种类型。经4±1℃低温条件诱眠6周后,脾脏,肺,肝脏和脂肪中的LDH同工酶谱带减少,但从Ldh-A,Ldh-B两个基因表达能力看,其各组织内表达活性(A:B规律性)没有产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徐晋麟  马飞 《遗传学报》1994,21(2):104-111
作者采用三种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雌雄黄鳝6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DH同工酶谱为细带型,可分为3区8条带,其迁移率率为A>B>C,其中C4仅出现在心、脑和肌肉中。LDH在肝中表达甚微。EST同工酶显示3区7条带。黄鳝的同工酶有明显的组织较明显。在两性中的表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EST比LDH明显;肝、肾和性腺比其它组织较明显。这两种同工酶在雌性  相似文献   

11.
黄贵萍  廖若男 《兽类学报》1997,17(3):216-220
本文对野生大家鼠(Ratusnorvegicus)和Wistar品系实验大白鼠的血红蛋白(Hb)及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鼠均表现了Hb的多态性,其中HbI型都含有8个成分,各成分的泳动率相同。两种鼠的心脏LDH同工酶都含有LDH1,LDH2,LDH3和LDH5,而且各谱带泳动率相近似,其余组织LDH谱带泳动率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了组织和种(或品系)的特异性。从电泳图谱上发现Wistar大鼠LDH5(A或M亚基纯合体)出现亚带,而LDH1(B或H亚基纯合体)则未发现,可确定变异是由于A或M亚基位点发生突变,出现等位基因而导致。对褐家鼠的LDH4出现亚带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比研究了纯系615鼠和L615可移植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同工酶(ECl.1.1.49,D-葡萄糖-6-磷酸:NADP氧化还原酶,G6PD)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ECl.1.1.27,L-乳酸:NAD氧化还原酶,LDH)。并应用定量细胞化学法对LDH和6PD全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在L615白血病鼠胸腺淋巴细胞中(白血病细胞占40%),G6PD同工酶谱显示异常,全酶活性明显增高、LDH同工酶谱及全酶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L615白血病鼠脾脏淋巴细胞中(白血病细胞占84%),G6PD和LDH同工酶谱均显示异常,同时全酶活性也明显增强。提示:G6PD对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殖和浸润似乎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藏北3种裸鲤同工酶的电泳分析及物种分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藏北高原3种裸鲤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脂酶(EST)进行电泳分析的结果表明,3种裸鲤酶谱均表现出种间的差别,而且在同一种群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分化,但无性别差异。3种裸鲤被检测的3种同工酶均有沉默基因表达的现象,重复基因LDH-A^2、LDH-B^2、s-MDH-A^2和m-MDH-B^2也在部分个体中表达。遗传距离分析表明,色林错裸鲤(G.selincuoensis)与错鄂裸鲤(G.cuoensis)之间较之于与纳木错裸鲤(G.namensis)有更近的亲缘关系。与其他四倍体鱼类相比,裸鲤鱼类同工酶在重复基因和沉默基因上都有较高的表达频率,这种情况说明裸鲤鱼类目前可能还外于多倍化后进化的早期过程并早于胭脂鱼类所处的相应时期,这与裂腹鱼类起源较晚以及青藏高原业已存在的恶劣环境条件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游蛇科五种蛇四种组织LDH同工酶凝胶电泳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安徽产游蛇科5种蛇的肌、肝、心、肾4种组织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蛇类LDH同工酶存在着明显的组织及种族的特异性,它们可以作为识别物种的生化指标,本文还利用各物种不同组织LDH的A、B亚基比值建立相似系数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初步探讨了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聚丙烯聚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河南新乡地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后0-324h)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DH1自始至终存在,且活性一直占绝对优势;LDH5于心跳期出现,该期以后其活性仅次于LDH1;LDH2于囊胚早期开始出现,其活性一直较弱;LDH3和LDH4均于开口期少量出现,以后前者为活性一直极弱,后者则呈现一定的活  相似文献   

16.
由于lacZ基因在白色念珠菌中不能工作。将克氏酵母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Kl LAC4构建了能在白色念珠菌中工作的报告基因。Kl LAC4基因融合到白色念珠菌乙醇脱氢酶基因(ADH1)的启动子后面,在ADH1终止子的共同控制下构建Kl LAC4的表达质粒pYPB1-LAC4。PYOB1-LAC4转化白色念珠菌并测定了在固体培养基中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以及在液体增减基的β-半乳糖苷酶活力。结果表明Kl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瑞氏七鳃鳗五种不同组织(骨骼肌、心、肾、肠、鳃)中LDH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DH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骨骼肌中含有五种LDH同。酶,即LDH1、LDH2、LDH3、LDH4、LDH5,鳃含有LDH1和LDH4而肾和心只含有LDH1,肠只含有LDH4。  相似文献   

18.
采用8-(6-氨己基)-氨基-5'-AMPSepharose亲和层析法和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法从大熊猫心肌中分离纯化出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H4.纯化的大熊猫LDH-H4,比活为445U/mg蛋白,经SDS-PAGE,PAGE,等电聚焦电泳鉴定均为一条带,其亚基分子量为36000,等电点为5.45.经测定大熊猫LDH-H亚基N端被封闭,C端氨基酸残基经测定为Leu.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每个亚基含有5个Cys,9个Met.  相似文献   

19.
鸡Zong凝集素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Zong菌丝体浸取液依次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层析3个主要步骤纯化得到一种凝集素(TAL)。纯化的TAL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显示一条蛋白质着色带。TAL的分子量为89.4kD,亚基分子量为38kD和51kD,提示TAL分子由两个不同亚基组成。TAL具有供血动物种属专一性,使Wistar大鼠红细胞凝集所需TAL最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H4的分离纯化和某些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8-(6-氨己基)-氨基-5-AMPSepharose亲和层分析法和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法从大熊猫心肌中分离纯化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H4,纯化的大熊猫LDH-H4,比活为445U/mg蛋白,经SDS-PAGE,APGE,等电聚焦电泳鉴定均为一条带,其亚基分了量为36000,等电点为5.45。经测定大熊猫LDH-H亚基N端被封闭,C端氨基酸残基经测定为Leu。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