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陕西省旱区抗逆农作物地方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收集、保存和了解陕西省旱区植物种质资源现状,对渭北旱塬和陕北地区的长武、蒲城、安塞、定边、靖边、府谷和神木等7县下辖的21个乡的63个村的农作物地方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收集,共收集到农作物地方种质资源1049份。其中,粮食作物及其野生种质资源617份,果树种质资源25份,蔬菜种质资源250份,经济作物地方种质资源共157份,隶属于19科、44属、56种,其中,禾本科和豆科的属和种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9属9种和4属11种。通过对陕西省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对这些种质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浙江项目组从全省32个县(市/区)共收集到豇豆地方资源76份.本研究通过对76份种质43个基本农艺性状的田间调查,发现76份种质包括30份长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ssp.sesquipedialis)、46份普通豇豆(Vigna unguic...  相似文献   

3.
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西省27个县(市/区)收集到62份地方苋菜种质资源.对收集的地方苋菜种质资源的12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地方苋菜资源表型性状有着较大的遗传差异,质量性状以叶形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627,数量性状以根茎质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2017年,以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为基础,选择19个县(市、区)的199个村开展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收集,收集到1072份蔬菜资源。通过对19个县(市、区)蔬菜种质资源分类、分布规律、农艺性状特点、保存、主要蔬菜资源及特色资源的重点分析,结果表明:(1)蔬菜地方品种有26个科;(2)红安县、钟祥市、谷城县、南漳县、远安县等县市具有丰富的蔬菜地方品种;(3)地方品种的特点是品质好、抗性强、耐贫瘠,但纯度低、产量低、退化严重、多分布于偏远地区;(4)蔬菜地方品种多保存在有文化的老农家中;(5)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百合科和豆科蔬菜地方品种占蔬菜资源总量的71.46%;(6)珍珠花、山蒜、魔芋等特色蔬菜资源在湖北省山区零星分布。本研究可为湖北省蔬菜地方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重庆部分地区的种质资源调查荞麦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重庆项目组,于2015年10月至11月初在重庆市巫山县、奉节县和石柱县3个县开展了农业生物资源的系统调查,通过深入村社和农户,调查了解作物种类与品种多样性情况,收集和挖掘古老、特有和稀少种质资源。本次调查共收集到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341份,其中粮油作物136份、蔬菜86份、果树57份、茶树5份、烟草22份、牧草30份、麻类5份。本文重点介绍在粮油作物中的荞麦种质资源调查和资源收集情况,在收集到的19份荞麦资源中,既有珍稀、古老的地方品种,也包括特有野生资源。荞麦承载了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荞麦的古老、珍稀和特有种质资源正在流失,建议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在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同时,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对古老、珍稀和特有的荞麦种质资源,进行农户或原生境保护,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种质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6.
2015-2019年通过对广西全区14个地级市111个县级行政区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同时组织专业调查队对13个地级市的50个县(区、市)开展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共征集和收集到蔬菜资源1836份,隶属于19科,51属,81种.结果 表明,广西蔬菜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桂北和桂西地区,海拔100~300m的资源占比4...  相似文献   

7.
依托2016-2019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苏省29个县(市/区)收集到87份扁豆地方种质资源.本研究对87份资源的19个性状进行了调查评价,同时结合由39对SSR标记鉴定的群体基因型信息研究了江苏省扁豆地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表明上述资源在19个性状上均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其中,12个...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4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引进收集蔬菜种质资源501份,对已有的1642份蔬菜种质进行了繁种和农艺性状鉴定,入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库(GVG)保存蔬菜种质1400份,同时对182份蔬菜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或营养品质分析,从中鉴定出高抗资源8份,抗病资源16份;完成了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其中包含了1019份已入库保存蔬菜种质的植株或果实图片,实现了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数据网上共享。2003-2005年,共有12个利用优异蔬菜种质资源育成的蔬菜新品种通过广东省或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2016-2018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广东省项目组对省内59个县(市、区)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与收集,共收集到水稻资源269份,并对其中的261份进行了鉴定评价.调查发现,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基本遍布整个广东地区,在珠三角周边的深圳市、东莞市、中山市和珠海市等4个地级市未收集到水...  相似文献   

10.
2015-2020年,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重庆35个涉农区县进行普查征集与系统调查收集。通过对收集到的蔬菜资源分布情况、生物学分类等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经田间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本次资源调查共获得蔬菜种质资源428份,隶属14科,30属,35种。主要分布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及主城都市区,海拔800 m以上蔬菜资源占51.17%,多在人口密度500人/km2以下地区分布,豆类、瓜类、芥菜类蔬菜资源数量占比最大。通过对各类蔬菜资源的鉴定评价,分别筛选出在高产、抗病虫、抗逆、优质等方面表现优异的资源64份,其中有6份适宜大面积推广,分别是三元丝瓜、冬寒菜、脚板苕、丁家儿菜、青草坝萝卜、酒罐萝卜。本研究结果将为重庆蔬菜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黍稷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历时22年,从全国23省(区)搜集黍稷种质资源8515份,并进行了16项农艺性状鉴定,编写中国黍稷品种资源目录,繁种入国家长期库贮存.对其中6000余份种质资源进行了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分析,耐盐鉴定和抗黑穗病鉴定,筛选出一批单一性状突出和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异资源,有5份直接提供生产利用,其中3份被农业部评为1级和2级优异种质资源,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优异种质资源提供育种单位利用后在全国培育出43个优良品种,成为当地的主干品种,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棉花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截至2010年12月,国家棉花种质中期库共保存棉花种质8868份,保存数量居世界第4位,其中陆地棉7362份、陆地棉野生种系350份、海岛棉633份、亚洲棉433份、草棉18份、野生种32份。共编目8503份,上交数据信息系统7527份,入长期库合格7298份,未能入长期库保存种质2194份。完善了繁殖更新技术,繁殖更新种质6550份,2001-2010年,共向704人次提供11507份棉花种质,年均1150份。2007-2010年对330份优异种质在河南安阳、江苏南京、新疆库车进行了精准鉴定,并进行了优异种质展示。近十年,创造了不同基因源且具有优质、专用、多抗、高产、高效等多个重要性状的优异基因聚合的新种质32份,并分别对12份棉花优异种质,从形态学、系谱和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了基因源和利用价值的分析,并定位相关基因。用简单重复序列(SSR)、EST-SSR、AFLP等分子标记,结合一种新方法"十进制数字串条形码",构建了优异种质特有的"分子身份证"。  相似文献   

13.
重庆地区玉米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庆项目组于2015-2016年在重庆市石柱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奉节县、武隆县、秀山县、云阳县、潼南区、合川区、江津区和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这12个重点区县75个乡镇的181个村开展了农作物资源的系统调查与收集,并向重庆市其他区县以普查的形式进行了优异资源的征集,通过这两种方式共收集到资源1379份,其中玉米地方品种122份。本文对收集到的重庆玉米地方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特点和特异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从玉米资源的水平分布来看,收集的资源多分布于重庆的东北、南部和武陵山地区,中西部地区资源分布较少;从玉米资源的垂直分布来看,收集的资源多分布于800~1000 m的中山和1200~1600 m的高山地区。收集的玉米资源籽粒多为硬粒型,籽粒颜色多为白色。收集的特异玉米地方品种中,大籽黄高抗穗粒腐病;野鸡爪根系发达,具有极强的耐瘠性;铁籽白、青壳早、金黄早食用品质良好,具有良好的淀粉加工特性。这些资源对现代玉米品种在品质、抗逆性、适应性和营养高效利用等性状方面的改良具有较强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analysis of the 4,451 soybean (Glycine max,) accessions collected by P. H. Dorsett and W. J. Morse during their plant exploration trip to east Asia 1929–1931. Until about 1950 the collection was used primaril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type soybean cultivars. During this period many of the accessions were lost. Today only 945 of the original 4,451 accessions are available in the United States soybean germplasm collection.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80s, as soybean production increa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so did plant pathogen problems. The Dorsett-Morse soybean accessions have been extremely valuable to plant pathologists and breeders as sources of resistance to certain pathogens. Individual genotypes in the collection have been used for genetic studies on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raits. Du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higher-yielding soybean cultivars, farmers in east Asia are no longer growing lower-yielding landraces. Although these landraces are now extinct in east Asia, many were collected by Dorsett and Morse and are preser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soybean collection. Over the years, the Dorsett-Morse collection has increased in value and will be as useful to soybean scientists in the future as it has been in its first 50 yr of existence.  相似文献   

15.
摘要 以60份具有早熟、矮秆、多荚、大粒、抗逆、抗病虫、高蛋白性状的优异种质为材料,在河北、河南与安徽进行多点农艺性状综合评价,评选出48份优异种质,其中34个品种达到一级优异种质标准.这些优异种质已结合鉴定繁种入国家中期库,以备科研与生产利用.  相似文献   

16.
花生种质资源是花生新品种选育和重要农艺性状遗传研究的基础材料。引进国外优异花生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评价对发掘优良花生种质、丰富我国花生资源遗传多样性以及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进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5年连续2年在河北保定对104份引进的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纯化系进行了农艺性状考察和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美国微核心种质纯化系多为匍匐型,主茎高变异范围为24.50~89.50 cm,侧枝长为39.37~99.23 cm,单株果数和单株果重分别为8.75~46.33个和8.49~29.54 g,百果重为80.76~216.72 g,单株粒数为18.25~58.00个,单株粒重为9.89~33.36 g,百仁重为25.52~74.18 g,出仁率为52.58%~76.08%。抗病性鉴定表明,部分美国微核心种质资源纯化系高抗褐斑病和网斑病,性状优良。该研究结果为花生新品种选育与遗传研究提供了优异材料和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高粱糯质资源创新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粱资源研究中新发掘和引进的糯质材料,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农艺性状、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选育出育种和生产急需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糯质新种质L401A、L402A、1053A、1057A、1058A等5个不育系和R92、031069R、031038R等3个恢复系。利用新创资源组配了一批高产、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糯质高粱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8.
Exploring the elite al eles and germplasm acces-sions related to fiber quality traits wil accelerate the breeding of cotton for fibe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is study, 99 Gossypium hirsutum L. accessions with diverse origins were used to perform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fiber quality traits using 97 polymorphic microsatel ite marker primer pairs. A total of 107 significant marker-trait associations were detected for three fiber quality traits under thre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with 70 detected in two or three environments and 37 detected in only one environment. Among the 70 significant marker-trait associations, 52.86% were reported previously, implying that these are stable loci for target traits. Furthermore, we detected a large number of elite al eles associated simulta-neously with two or three traits. These elite al eles were mainly from accessions col ected in China, introduced to Chin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or rare al eles with a frequency of less than 5%. No one cultivar contained more than half of the elite al eles, but 10 accessions were col ected from China and the two introduc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did contain more than half of these al eles. Therefore, 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for mining elite al eles from germplasm accessions for use in fibe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modern cotton breeding.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我国麻类种质资源在收集保存、繁殖更新、鉴定评价和分发利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10年来,新增麻类种质697份,保存资源数量增至9764份,居世界第1位;繁殖更新麻类资源5343份次,基本解决了麻类资源安全保存和供种等问题;完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特性鉴定6543份次,筛选出麻类优异种质296份;向全国50家单位分发种质4296份次,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明确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