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针对湖北松滋响水洞剖面及建始小茶园剖面牯牛潭组至宝塔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牙形类序列分析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下而上可识别7个牙形类化石带,分别是Lenodus antivariabilis带、Lenodus variabilis带、Yangtzeplacognathus crassus带、Dzikodus tablepointensis带、Yangtzeplacognathus foliaceus带、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及Hamarodus brevirameus带。剖面牙形类序列与华南中晚奥陶世综合序列基本一致,但缺失达瑞威尔晚期牙形类生物带(Eoplacognathus suecicus带至Yangtzeplacognathus protoramosus带)的完整记录,这一缺失在扬子台地多个剖面均有记录,可能指示达瑞威尔晚期存在的区域性海平面变化以及全球海洋古环境变化事件。关键词牙形类生物地层地层缺失牯牛潭组–宝塔组中–上奥陶统湖北地区  相似文献   

2.
中-晚奥陶世是鹦鹉螺类演化历史上的一个多样性爆发时期,其中喇叭角石科鹦鹉螺是该时期全球广布的重要类群。文中对产自湘西地区多个中-上奥陶统剖面的喇叭角石科鹦鹉螺进行了系统古生物学研究,特别对产自其中3个奥陶纪地层剖面的鹦鹉螺类进行了详细参数测量和形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分类学研究,共描述了鹦鹉螺类2属6种(含1新种),包括Lituites lii Yü,Lituites ningkiangense Lai,Lituites anhuiense Qi,Lituites evolutus Fang,Chen and Zhang(sp.nov.),Cyclolituites hubeiensis Liu and Xu,Cyclolituites lynnensis(Kjerulf)。为了探讨Lituites的个体发育规律,文中在详细测量、统计了多块保存完整的标本的相关数据之后,采用了个体发育研究中的纵向分析方法,对Lituites的壳体扩大率和旋卷壳体部分的松紧程度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Lituites的发育阶段可以分为幼年期、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幼年期主要对应旋卷壳体阶段,发育速度较缓慢;快速生长期为直壳阶段,生长速度较快;成熟期对应近住室部分的最后1—2个气室,具有隔壁变厚、气室变密等特征,指示个体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3.
新疆巴楚中-晚奥陶世牙形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新疆巴楚新测一间房剖面分析出牙形刺24属47种。以带分子首现为标志,该剖面中上奥陶统自上而下可划分出8个牙形刺带。其中,恰尔巴克组3个带:Baltoniodusalobatus,Prioniodusvariabilis,Pygodusanserinus;一间房组3个带:Eoplacognathuscrassus,Lenodus(Amorphognathus)variabilis,Microzarkodinaparva;鹰山组2个带:Paroistoduscf.originalis;PteracontiodusexilisScolopodusbicostatus组合带。这些牙形刺带完全可与我国浙江常山黄泥塘金钉子剖面以及华南达瑞威尔阶及其上下的牙形刺带进行对比,证实一间房组几乎与达瑞威尔阶完全相当;恰尔巴克组可与华南庙坡阶对比。据牙形刺带有缺失的认识,结合地震、物探资料认为巴楚塔河阿克库勒等凸起地区,奥陶系中、上统之间有间断存在。  相似文献   

4.
扬子区中、晚奥陶世和兰多维列世四射珊瑚产出丰富,尤以卡拉道克期(Caradoc)--兰多维列世(Llandovery)最为繁盛.文中修正厘定的四射珊瑚共113属[包括中奥陶世2属,晚奥陶世25属,兰多维列世86属].其中有39个属(包括何心一、陈建强,2004已报道的27属和本文新补充的12属)最早出现在扬子区,尔后扩...  相似文献   

5.
S.Medeanic 《古生物学报》2002,41(4):592-600
摩尔多瓦位于东特提斯地区内,海相,陆相Sarmatian期沉积都很发育,根据软体动物和有孔虫化石,当地Sarmatian期沉积被分为三段,最后从摩尔多瓦各地37口井下和露头700块样品获得的孢粉结果支持Sarmatian期三分,这些孢粉化石资料说明区域性植被响应气候演变,海进,海退等所发生的变化,含有亚热带种类的山毛阔叶林统池了早Sarmatian期,有时暗针叶林增加,在海退期的晚Sarmatian期,含有喜盐植物(Chenopodiaceae,Amaranthus,Artemisia)的草本类增加。已有的资料显示了在东特提斯地区Sarmatian期植被的周期性变化,伴随着亚热带植物不断减少和禾草类不断增加,说明当时气候在朝年均温逐渐降低,干旱化增加,更加大陆性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牙形类Baltoniodus? triangularis的首现,中奥陶统和大坪阶底界已界定于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大湾组底界之上10.57m.对黄花场剖面以及邻近的大坪剖面大湾组疑源类研究表明,某些疑源类属种具有生物地层学意义,其首现可用于识别奥陶系下/中统界线.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冷湖构造的一些岩屑古生物分析发现,下干柴沟组上段存在一明显的化石轮藻Lamprothamnium ganchaigouensis组合带,而且这一组合带底界与下干柴沟组上段与下段的地质分界相当。在地震时间剖面上,通过井间追层及化石对比,发现这一化石组合带底界均与T4地震标准层相对应,形成了一个地震层序界面(等时界面)。因此,通过生物地层学与地震地层学的综合研究,可建立层序生物地层单元,具有层序生物地层学意义;地震与古生物资料的联合横向对比还可以帮助评估化石层位和标定地震标准层的相对位置,在生产实践中可节约成本,提高地层对比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晚奥陶世全球广泛分布的两个牙形石属PygodusLamontetLindstr?m,1957和Periodon Hadding, 1913已命名种的形态特征,清理出这两属目前的有效种,探讨了属内演化关系。认为Pygodus属的特征分子Pa分子表现出齿瘤小型化、密集化且齿瘤列数量先减少后增加的演化趋势, Pb分子表现出细齿密集化、增量化和倾斜化的趋势, S分子的细齿仅表现为密集化和增量化的趋势; Periodon属的特征分子Pa和Pb表现出前齿突上细齿逐步增量化的进化特征, M分子基部前缘细齿数量和S分子主齿与最大细齿间的小齿数量虽然也有增加的特点,但该特征并不稳定。实践上, Pygodus属Pa分子齿瘤列的数量和Periodon属Pa及Pb分子前齿突细齿的数量是这两属最重要的定种依据。基于此演化认识,对产自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台地边缘相区棋探9井达瑞威尔阶顶部的牙形石开展了系统的分类学和生物地层学工作。在连续采集的15件样品中共获得527枚牙形石,鉴定后归入13属20种,以Pygodus和Periodon占绝对优势,可识别出2个生物带:Pygodusserra带和Pygo...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是中国发现并研究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最早的地区之一, 主要研究热点在重庆地区, 而四川地区却少有人研究。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 Owen, 1870)是中国南方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最常见种类之一, 但关于其分类与演化特征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其个体发育情况也还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对产于四川地区、保存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17个东方剑齿象化石的牙齿形态特征和个体发育阶段进行了研究, 并根据牙齿的萌出和磨蚀状态将其分为5个年龄组, 即婴儿期、幼年期、亚成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本研究填补了四川地区东方剑齿象牙齿形态特征和个体发育分析方面的空白, 也为进一步厘清西南地区剑齿象的分类、系统发育及演化研究提供基础材料信息。  相似文献   

10.
廖桂兰  刘建  周彧 《古生物学报》2024,63(1):112-124
四川盆地是中国发现并研究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最早的地区之一, 主要研究热点在重庆地区, 而四川地区却少有人研究。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 Owen, 1870)是中国南方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最常见种类之一, 但关于其分类与演化特征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其个体发育情况也还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对产于四川地区、保存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17个东方剑齿象化石的牙齿形态特征和个体发育阶段进行了研究, 并根据牙齿的萌出和磨蚀状态将其分为5个年龄组, 即婴儿期、幼年期、亚成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本研究填补了四川地区东方剑齿象牙齿形态特征和个体发育分析方面的空白, 也为进一步厘清西南地区剑齿象的分类、系统发育及演化研究提供基础材料信息。  相似文献   

1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2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提要古病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涉及病理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等领域。近年来, 中生代古脊椎动物的研究案例日益增加, 在化石骨骼上发现了破坏、体积变化、变形、增生和肿瘤, 其提供的信息愈发引起学术界关注。中国的中生代脊椎动物化石记录相当丰富, 已经在恐龙类(包括: 鸟类)、有鳞类、似哺乳爬行类中发现了骨折、划咬伤及感染、椎体融合、关节炎及牙病等疾病记录。具有古病理学特征的标本尚有较大的发现与研究空间。本文介绍了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国际研究进展, 并以已发现的中国中生代脊椎动物化石的骨骼古病理学实例为基础, 分析讨论这些病变的致病原理、潜在的行为学信息及其病变对动物生存和生态的影响, 展望了该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 包括: 利用病理研究古生物的形态功能、社会性行为等。  相似文献   

12.
贵州东部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凯里组中上部保存了大量褶颊虫类三叶虫Xingrenaspis xingrenensis蜕壳标本,为揭示这类三叶虫的蜕壳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对比分析X.xingrenensis 106块蜕壳标本后分为如下3种保存类型:类型Ⅰ(63块),轴背构造(头盖、胸甲及尾板连接保存),未见活动颊及头甲的腹部结构;类型Ⅱ(2块),胸尾保持连接状态,头甲自头胸结合处断开后向后翻转180°,活动颊及头部腹面结构缺失或压于胸甲之下;类型Ⅲ(41块),头盖及胸尾连接保存,活动颊脱开在虫体周围或压于胸甲之下。从这3种保存类型中发现X.xingrenensis蜕壳方式不仅有通过头部缝合线打开产生的前蜕壳口来进行,也存在由头胸结合处的断口来完成蜕壳行为。从埋藏学方面来看,因蜕壳而形成的独特外壳组合的保存必须在静水沉积环境中,大量X.xingrenensis蜕壳标本的发现为凯里生物群为原地(近原地)埋藏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贵州剑河寒武系甲劳组中发现大量艾苏贝(Nisusia),经鉴定共1属2种(贵州艾苏贝Nisusia guizhouensis、瘤点艾苏贝Nisusia granosa), 1未定种(Nisusia sp.)。其中Nisusia guizhouensis丰度高、保存好,壳体上具明显的壳刺构造,与同区下伏地层凯里组和清虚洞组中已报道的N. guizhouensis有一定区别。定量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从清虚洞组到甲劳组N.guizhouensis的腹壳和背壳的主端和侧缘位置相对向外扩张,壳体前缘部分相对向内收缩,其体腔也相应变小;腹壳的变化略大于背壳,且从凯里组到甲劳组的变化大于清虚洞组到凯里组的变化,但主成分分析(PCA)显示这些差异都属种内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层位的N. guizhouensis所处的沉积环境差异所致,其壳体形态和特征的变化可能是适应更强水动力环境的结果。本研究丰富了甲劳组腕足动物的组成,为Nisusia系统分类和形态学研究提供新材料,还为腕足动物对环境适应性演化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
太阳女神螺类(helcionellids)是寒武纪常见的一类软体动物,广布全球,多见于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中,而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中却少有报道。贵州剑河凯里生物群是典型的特异埋藏化石库,产有700余件太阳女神螺类标本,这在世界各地同时期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中是很少见的。本文对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凯里组太阳女神螺类化石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典型变量分析进行量化分析。几何形态测量学(Geometric morphometrics)是用界标点或轮廓线等来描绘生物的形态或者标记特征部位及器官,将生物形态特征归纳为数据变化的定量学方法,其中的典型变量分析(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是多变量分析中进行判别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用于多组数据之间的判别。CVA判别结果显示:利用壳体侧视轮廓线判别Dorispira属中三个种的正确率为92%,验证了Dorispira accordinonata、D.taijiangensis和D.cf.pearylandica化石种分类合理性。本文研究表明即使壳体形态较为相似的类群,也可以较为准确地使用CVA量化其中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贵州剑河寒武纪杷榔组辣子寨剖面含有丰度较高的古蠕虫类化石。化石鉴定为Wronascolex geyiensis, 主要保存在三个层位。在对三个层位的岩石、沉积特征、化石成因及埋藏特征探讨分析后, 证实W. geyiensis化石保存于快速的沉积事件导致的浊流沉积层内, 而化石埋藏的完美程度受到成岩过程中埋藏位置、沉积物中矿物结晶和充填方式的影响, 这些后期的成岩、成矿作用对先期形成的化石精细结构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破坏作用。本文通过对W. geyiensis化石体上黏土矿物、草莓状黄铁矿、自形–半自形黄铁矿的成因分析后, 获得最适合保存软躯体化石的环境应该为缺氧且生物体与孔隙水中的硫酸盐无接触的原地和近原地埋藏条件。  相似文献   

16.
《Comptes Rendus Palevol》2019,18(3):298-305
Refinement of the Cambrian biozonation in the Parahio valley, Spiti region (Himalaya) leads to the demarcation of the stratigraphic distance between the Haydenaspis parvatya level (Series 2, Stage 4) and the Oryctocephalus indicus Biozone (base of the Miaolingian Series, Wuliuan Stage), which has been a subject of debate. The present work suggests that these two trilobite beds in the Kaltarbo section are separated by 183.4 m of strata. Whether either taxon ranges beyond the beds they are found in this section or others in the Parahio Valley is yet unknown.  相似文献   

17.
贵州剑河寒武系凯里组软舌螺化石丰富、埋藏形式多样,其中以脊状单臂螺Haplophrentis carinatus化石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过去有关学者对凯里组单臂螺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石分类学方面,对脊状单臂螺埋藏特征及与其他生物共生关系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对324块脊状单臂螺化石标本进行系统研究对比后发现,凯里组脊状单臂螺口盖化石埋藏形式有四类:口盖单独保存、口盖以内模或外模化石形式保存、口盖与锥壳完全绞合保存、口盖与锥壳不完全绞合保存;附肢保存较少;锥壳多以内模化石形式保存;脊状单臂螺内模化石与印痕化石上普遍出现类似软体保存形成的三分叉结构,这类三分叉结构属于后期埋藏因素造成的次生结构。文中还对脊状单臂螺与始海百合共生关系进行探讨,并将二者共生关系归为偏害共生。  相似文献   

18.
《Palaeoworld》2021,30(3):398-421
The lower Cambrian succession in the Jiaobang section, Jianhe County, eastern Guizhou, China, includes, in ascending order, the Bianmachong, Balang, and Tsinghsutung formations, with a total thickness of about 645 m. Twenty-six morphological genera (including one new genus) are identified from the Balang and the underlying Bianmachong formations, many of which are common and widely distributed. Six acritarch assemblages are discerned in the Balang Formation. They are, in ascending order, the Adara alea‒Skiagia ornata, the Acrum radiale‒Pterospermella velata, the Comasphaeridium molliculum‒Solisphaeridium baltoscandium, the Corrugasphaera perfecta n. sp.‒Pterospermella vinctusa n. sp., the Acrum novum‒Heliosphaeridium oligum, and the Acrum membranosum‒Adarve diafanum acritarch assemblages. An obvious change of organic-walled microfossil assemblages occurred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84 m and 98 m from the bottom of the Balang Formation which roughly corresponds to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Oryctacarella duyunensis trilobite Zone and the overlying 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 trilobite Zone. In addition, organic-walled microfossils are scarce in about 24 m thick from the bottom of the Balang Formation. One new genus and five new species including Plagasphaera balangensis n. gen. n. sp., Asteridium tubulus n. sp., Cymatiosphaera spina n. sp., Corrugasphaera perfecta n. sp., and Pterospermella vinctusa n. sp.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