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们祖国数千年的文化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有成就的科学家。北宋时期的沈括(公元1031—1095)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以下简称《笔谈》)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一部宝贵的著作。在《笔谈》中,详尽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劳动  相似文献   

2.
“海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但现今海桐科的海桐(Pittosporumtobira(Thunb.)Ait),并不是其原植物。从北宋时期的《嘉祐本草》,到清初的《花镜》,都有“海桐”的记载,但对其形态描述却很简略。宋代的《图经本草》说它“叶如手大,作三花尖;皮若梓,白皮而坚韧”;《海药本草》说它“似桐,皮黄白色,故以名之”《花镜》对海桐没有专门记述,而是在“梧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篇关于宋延州永宁关“竹笋”化石考辨记实。据现在的延水关地形、地层和所采集的植物化石,作者肯定北宋进步的政治家、杰出的科学家沈括论述“竹笋”化石的正确方面,兼谈他在古生物学上的历史贡献,反映了宋朝时期儒法两条政治思想路线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化石,历来被人们看作“沧海桑田”的见证。早在我国北宋时期的沈活(1031—1095)所著《梦溪笔谈》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述:“……山崖之间往往衔蚌壳石子如鸟卵者,横互石壁如带。此乃昔日之海滨,今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皆浊泥所湮耳。”从这段文字来看,很显然沈括是把埋藏在岩层中的化石,视作“沧海桑田”的证据。九百余年吋光的流逝,沈括这段文字依旧闪烁着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史》是一本辑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益虫利用和害虫防治方面的总结性研究著作,出版以来,在学术界、教育界流行颇广。笔者阅读后,感到有些问题。因限于知识,仅就第一章第一节的部分择要列举数例,与原作者商榷。 原著第一页对黄帝正妻嫘祖发明养蚕的传说,所征引《通鉴前编》、《通鉴外记》、《路史》等三部史籍,考其写作年代当以《外记》为最早,稍迟为《路史》,这二部书成书于北宋和南来,《前编》则成书元初,因此原作的  相似文献   

6.
金帆  邓建农 《化石》2004,(2):22-26
我国古代的先哲们很早就意识到沧海桑田的变迁,并把化石作为沧桑巨变的见证。晋代的道教祖师葛洪(公元2 84—36 4)在《神仙传·麻姑传》中,记载了麻姑与五方平的对话:“自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唐代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公元70 9—785年)在《麻姑仙坛记》中,根据他在今江西省南城县麻姑山顶一座古坛附近发现的化石推论:“高山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公元10 31—10 95 )在他的传世之作《梦溪笔谈》中,更为科学地依据化石推断了河北太行山的海陆变迁与华北大平原的成因:“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  相似文献   

7.
《动物学报》2005,51(1):F005-F005
《动物学报》创刊于1935年,它的历史反映了我国现代动物学的发展历史。70年来,它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刊物一度未能正常出版。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界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动物学报》亦进入了重要发展时期。伴随着我国动物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外地质》1974年第四期刊载了一篇《沉积作用和气候》的文章,该文系译自苏联的《自然》杂志(Прцрооа,1972,No.8)。文章的作者阿洛娃(А.В.Орлова)根据各个地质时期的沉积岩石成份、性质及地理分布,概要的描述了地质时期的气候性质,讨论了古气候的演变规律,认为气候的变化具有下面3个固定特点:“(1)当北极带变温和时,赤道部分则变冷。相反,北极带变冷时,赤道气候则变暖。(2)北极地区变暖的时期和赤道地区变冷的时期是同时的,这种时期很长,并且是逐渐的。这是气候的进化。(3)北极区变冷和赤道区变暖的时期在变动的幅度上是比较大的,并且是非常短暂的;在这一时期内好像出现了复原前一进化期之初的气候状况的逆转现象。”这些观点的中心思想,就是两极区与赤道带的冷热更  相似文献   

9.
由我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科学原理》已于1999年11月面世。该书实际上是我国第一部神经科学专著《神经科学纲要》(1993)的第二版,按张香桐教授的建议和许多作者的要求,改名为《神经科学原理》。《神经科学纲要》1993年出版以...  相似文献   

10.
《遗传学报》是全国百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在我国生物学界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广大的作者、读者队伍,所刊登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被国内外多家检索期刊收录。据《中国科技论文引证报告》1999年提供的资料,《遗传学报》总被引频次为564;影响因子为0.544。接影响因子排序,在生物类期刊中,《遗传学报》名列第2。在全国被引频次最高的500种科技期刊排行榜中,《遗传学报》排在第22位。 遗传学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并且在不断发展的学科。《遗传学报》在本学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广大作者、审者、编者的不懈努…  相似文献   

11.
主编寄语     
<正>《生物工程学报》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27个春秋,成为我国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领域学者发表科研成果、学习科学知识和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编委、作者和读者朋友的大力支持下,《生物工程学报》不断调整办刊思路和经营方式,期刊质量稳步提高,学术影响逐渐扩大,为推动我国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过去三年中,《生物工程学报》瞄准国际生物技术发展前沿,先后组  相似文献   

12.
正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是我国名贵的观赏植物。因其花富丽端庄、雍容华贵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和木本油料资源植物,在医药领域、农林产业中应用广泛。我国在牡丹栽培繁殖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隋朝时期,牡丹便开始人工栽培;北宋时期,人们已经懂得用嫁接和分株的方法繁殖牡丹;南宋时期则采用播种繁殖的方法;明朝发展为播种、分株、嫁接3种繁殖方法。简单来讲,牡丹的繁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相似文献   

13.
产业动向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了202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方针和重点任务,部署推动能源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行动纲领。《行动计划》提出要坚持煤基替代、生物质替代和交通替代并举的方针,科学发展石油替代。到2020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40年了,由于政治原因和发展阶段限制,很长时期我国都处于蒙昧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珍稀及经济两栖动物》叶昌媛、费梁、胡淑琴编着,16开精装本,412页,1993年9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定价2850元。  我国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刘承钊和胡淑琴编写的《中国无尾两栖类》出版三十二年之后,又一本两栖动物学书籍《中国珍稀及经济两栖动物》(简称《经济》)问世,《经济》在此时出版,补充了三十二年来学科发展取得的成果,自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按照该书作者自己在“前言”中的介绍:“本书是现阶段记载我国两栖纲所隶[原文如此]3目及其属、种最全面系统的专著。”虽然《经济》的书名看起来像一本在发展市场经济大潮下为…  相似文献   

16.
鸟鸣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这是北宋诗人欧阳修对婉转多变的鸟鸣声撰写的不朽诗名句。其实幽静的大自然离不开鸟语花香,如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欢歌笑语一样。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雅士,在那浩如烟海的诗文乐章中,大量地倾诉着鸟类那优美的鸣唱,我国民乐《空山鸟语》、《百鸟朝凤》及西乐《小杜鹃》、《云雀》等等,可谓是鸟语的升华。无怪乎人言鸟类是大自然真正的“音乐家”。 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气候温暖湿润。这里不仅是中亚热带高等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更是绚丽多姿的鸟类安居乐业的处所,迄今记录的鸟类有148种之多,一年四季鸟鸣不断,尤其春天鸣声变得频繁且委婉动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百鸟乐园”。每  相似文献   

17.
答:在参阅一些文章或书时,读者们有时会发现在涉及到我国鸟类种数这一内容时,常常会出现不同的统计数字,有些数字差异还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文章的作者参阅了不同时期的文献所致。郑作新先生在《中国鸟类分布名录》(第二版)(1976)中指出我国鸟类有1166种和909个亚种。在他1987年出版的(SvnonsisoftheAvifauneofChlna)(英文版)中列出了我国当时统计到的鸟类1186(或1183)种和953(或912)个亚种,鸟的种类占世界鸟类的13%。1994年,郑作新院士出版了《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分类名录大全),其中全面地整理出我国鸟类1244种和944…  相似文献   

18.
主编寄语     
<正>尊敬的读者、作者朋友们:你们好!自1982年创刊的《菌物学报》,其前身为《真菌学报》,1997年至2003年为《菌物系统》,是我国菌物学(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领域唯一的学报级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9.
<正>《生物技术通报》(以下简称《通报》)于1985创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30年发展过程中,《通报》伴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研究的迅猛发展,见证了我国生物技术各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科学春天的到来,我国的科学研究进入全面复苏时期,学术期刊也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整个  相似文献   

20.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原《实验生物学报》)与广大作者和读者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为了推动我国细胞生物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细胞生物学领域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经国家新闻总署批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