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讨论了Clematis eriopoda Maxim和sect.Atragenopsis Boiss.的地位,认为这二分类群均应成立;描述了2新种,1新变种;过去长期被归并的卷萼铁线莲C.tubulosa得到恢复;Clematis heracleifolia var.ichangensis被转移改作卷萼铁线莲的变种;首次给出光叶铁线莲Clematis glabrifolia的果实的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光萼苔属的一个新种和一个新变种:卷瓣光萼苔Porella recurve-loba和多齿光萼苔全缘变种P.campylophylla(Lehm.Lindenb.)Trev.var.integra,它们分别采自中国甘肃和云南。提供了上述新分类群的描述和线条图,并且讨论了与它们形态相似种类之间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翠雀属1新种、1新变种,铁线莲属1新变种,毛莨属2新种、1新变种,补充描述了《中国植物志》28卷毛莨科中遗漏的台湾铁线莲属3种和四川毛莨属2种,讨论了台湾铁线莲数种植物模式观察情况,还补充了白花菟葵的地下茎、果实和种子的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4.
赵冰  龚梅香  张启翔 《植物研究》2007,27(2):131-132
描述了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一新变种即卷瓣蜡梅,该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中花被片高度反卷,中被片颜色为白色或金黄色,主要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其中中被片颜色为白色的卷瓣蜡梅可以被看作一个新变型跳枝蜡梅。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 8种国产毛茛科植物的地理分布新资料 ,并且在分类学上将铁线莲属锈花铁线莲毛变种归并入原变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国产铁线莲属2新种、1新变种,并对荔波铁线莲的形态进行了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7.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07,27(1):1-28
(1)对毛莨科铁线莲属Clematis的铁线莲组sect.Viticella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确定此组包含13种,1亚种和2变种(包括2新种和1新变种等级),写出此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将此组划分为3亚组,4系,写出区分组下各级分类群的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多幅插图。(2)特产我国东部的单型毛萼铁线莲亚组subsect.Hancockianae(花具4枚平展,不展宽的萼片,雄蕊无毛)被认为此组的原始群。铁线莲亚组subsect.Floridae(花具5-8枚平展,强烈展宽的萼片,雄蕊无毛,花粉具散孔)和湖州铁线莲亚组subsect.Viticellae(花具4枚渐升,多少展宽的萼片,雄蕊花丝常被缘毛,花粉具3沟)可能均由毛萼铁线莲亚组衍生而出。(3)在我国东部集中分布此组的3亚组,3系的8种,1亚种和1变种,这里是此组的分布中心,也可能是此组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8.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 L.的单性铁线莲组sect. Aspidanthera Spach s.l.进行了全面修订,确定此组共含72种和15变种,这些被归类于6个亚组中,其中包括首次描述的1系、5种和2变种,以及做出的2新等级。对单性铁线莲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做了介绍。写出了组、亚组、系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分亚组检索表及各亚组的分种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多幅插图。在研究了此组全部种类的标本之后,观察到此组几个重要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1)萼片在数目上由  相似文献   

9.
铁线莲属单性铁线莲组修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 L.的单性铁线莲组sect. Aspidanthera Spach s.l.进行了全面修订,确定此组共含72种和15变种,这些被归类于6个亚组中,其中包括首次描述的1系、5种和2变种,以及做出的2新等级。对单性铁线莲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做了介绍。写出了组、亚组、系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分亚组检索表及各亚组的分种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多幅插图。在研究了此组全部种类的标本之后,观察到此组几个重要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1)萼片在数目上由  相似文献   

10.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的黄花铁线莲组sect. Meclatis进行了全面修订, 确定此属含13种和13变种(包括1新变种和2新变种等级); 写出了此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 并对其在铁线莲属中的系统位置和组内诸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 还写出了此组的分种、分变种检索表, 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 并附有各种的插图。此组的花构造与对枝铁线莲组sect. Brachiatae的近似, 与后者在亲缘关系上相近, 区别在于此组的萼片通常斜上方开展, 呈黄色, 被毛的花丝下部变宽, 呈狭披针形, 而在对枝铁线莲组, 萼片水平开展, 呈白色, 被毛的雄蕊花丝呈狭条形, 下部不变宽; 二组可能均起源于欧洲铁线莲组的sect. Clematis subsect. Clematis, 因此, 均应是隶属欧洲铁线莲亚属subgen. Clematis的成员。根据对此组植物形态特征的分析, 观察到以下演化趋势: (1)叶的颜色由于适应干旱气候, 由绿色变为灰绿色; (2)卵形或宽卵形、掌状分裂、边缘具齿的小叶可能是原始的特征, 而披针形或条形、不分裂、全缘的小叶是衍生的特征; (3)单独、顶生、只是花梗的花是由具花序梗和二苞片的聚伞花序发生减化(reduction)而衍生的; (4)萼片形状的演化趋势与小叶形状的演化趋势近似, 也由卵形演变到披针形或条形; (5)萼片内面无毛是原始现象, 而被毛则是衍生现象; (6)萼片顶端无突起是原始现象, 出现突起则为衍生现象; (7)花药形状由长圆形演变到狭长圆形和条形。根据上述演化趋势, 推测具较多原始特征的甘川铁线莲C. akebioides和甘青铁线莲C. tangutica为此组的原始种, 而具较多衍生特征的尾尖铁线莲C. caudigera和角萼铁线莲C. corniculata为此组的进化种。组成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西缘、帕米尔高原和邻近山地集中分布有此组10种(包括7特有种), 当是此组的分布中心; 而甘川铁线莲和甘青铁线莲二种分布区的主要重叠部分所在的青藏高原东缘则可能是此组的起源中心。过去,一些铁线莲属专家将属于欧洲铁线莲组的C. ispahanica Boiss.和属于对枝铁线莲组的C. graveolens Lindl.误置于黄花铁线莲组中, 对此, 本文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1.
12.
林祁   《广西植物》1999,19(4):334-336
对国产黄杨科5 种植物作了分类学修订或补充: 将雀舌黄杨归入匙叶黄杨, 中间黄杨归入黄杨, 多毛板凳果归入板凳果, 双蕊野扇花归入羽脉野扇花; 恢复黄杨和尖叶黄杨的原学名;报道宜昌黄杨在湖南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楼梯草属研究随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0,30(6):713-727
在该文中首次给出革叶楼梯草的雄头状花序描述;还给出樱叶楼梯草雄头状花序的修正描述和兜苞墨脱楼梯草的修正特征集要;写出托叶楼梯草和南川楼梯草二种的分类学修订,其中包括2新变种和2新等级;描述了小叶楼梯草组的1新种和骤尖楼梯草组的3新种;数年前被归并为异名的兜苞墨脱楼梯草和五肋楼梯草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4.
铁线莲属对枝铁线莲组修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 L.的对枝铁线莲组sect. Brachiatae进行了全面修订,确定此组共含24种和4变种(包括2新种),写出了此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对其在铁线莲属中的系统位置和起源以及组下分类进行了讨论;还写出了组下分类群检索表,以及每系和每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多幅插图。本组各种的花构造相当一致:萼片4,镊合状排列,水平开展,白色,通常呈长圆形、卵形或披针形,只在2进化种呈宽椭圆形,外面边缘上密被短绒毛;雄蕊花丝狭条形,被柔毛,花药通常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无毛,药隔顶端通常不突出;心皮密被柔毛。上述花构造与威灵仙组欧洲铁线莲亚组sect. Clematis subsect. Clematis 的花构造极为相似,与后者的区别仅在于本组被毛的雄蕊花丝。本组是在1992年由黄花铁线莲组sect. Meclatis (萼片4,通常向斜上方开展,黄色,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花丝由于下部变宽而呈狭披针形,被柔毛)中分出建立的,可能与黄花铁线莲组有亲缘关系,并可能同自威灵仙组欧洲铁线莲亚组演化而出。本组的叶变异较大,自单叶至三出复叶、1-3回羽状复叶,最后到3-4回羽状细裂,表现出一明显演化趋势。根据叶的上述特征,以及萼片形状,本组被划分为2系。第1系,对枝铁线莲系ser. Wightianae: 叶为单叶、三出复叶或1-2(-3)回羽状复叶,萼片呈长圆形至披针形,含22种,其中20种分布于科摩罗、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另2种分别分布于印度南部和喜马拉雅山区西部。第2系,细裂铁线莲系ser. Dissectae: 叶3-4回羽状全裂,萼片呈宽椭圆形,含2种,特产马达加斯加。本组各种植物中具单叶的只有1种,即盒子草铁线莲C. actinostemmatifolia (特产科摩罗)。特产马达加斯加的伏毛铁线莲C. strigillosa和特产毛里求斯及马达加斯加的毛里求斯铁线莲C. mauritiana的叶全部为三出复叶。特产非洲大陆中部的扎伊尔铁线莲C. zaireensis的叶多数为三出复叶,有少数叶为具5枚小叶的羽状复叶;此种与产马达加斯加的伏毛铁线莲相近缘,但比后者进化,可能系由后者或后者的近缘种演化而来,并代表了非洲大陆对枝铁线莲组的原始类型,因为非洲大陆该组的其他13种均具1-2回羽状复叶。此外,特产印度南部的怀特铁线莲C. wightiana具1回羽状复叶,特产喜马拉雅山区西部的浓香铁线莲C. graveolens则具2-3回羽状复叶。根据上述,推测科摩罗、马达加斯加和毛里求斯这一群岛地区可能是对枝铁线莲组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15.
Clematis sect. Brachiatae is revised in this paper. Twenty-four species and four varieties are recognized. They are keyed,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in most cases, and classified into two series. Brief taxonomic histor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section are given, and its systematic position and origin are discussed. A western Himalayan species, C. graveolens Lindl., which has long been misplaced in the C. orientalis group (sect. Meclatis), is transferred to sect. Brachiatae on the basis of its floral structure being identical with that of C. brachiata Thunb. and its allies. Two new combinations, sect. Brachiatae Snoeijer ser. Wightianae (W. T. Wang) W. T. Wang and ser. Dissectae (W. T. Wang) W. T. Wang, are made, and two species, C. zaireensis W. T. Wang and C. bowkeri Burtt Davy, are described as new.  相似文献   

16.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的灌木铁线莲组sect. Fruticella进行了全面修订,确定此组共含5种、2 变种和3变型;对此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做了介绍;写出本组2系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组下分类 群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各分类群的3幅插图。根据花的构造 认为在铁线莲属中,灌木铁线莲组与黄花铁线莲组sect. Meclatis在亲缘关系上最为接近。二组拥有的共 同特征为: 花的4枚萼片呈黄色,斜上方开展;雄蕊花丝下部变宽,呈披针状条形。二组的区别为: 灌木铁 线莲组的萼片边缘在花开放后展宽成膜质狭翅,雄蕊无毛;而在黄花铁线莲组,萼片边缘不展宽,雄蕊花丝 被柔毛。本组5种的花构造一致;在其他营养器官形态特征方面观察到以下演化趋势: (1)叶由不分裂到羽 状全裂,由绿色到灰绿色,由狭菱状卵形到条形;(2)花序含数朵花,具花序梗和2苞片,生于当年生枝顶端, 到花数目减少到1朵,花序梗和苞片消失,花生于当年生枝的腋生短枝顶端。根据上述演化趋势认为灌木 铁线莲的模式变型C. fruticosa f. fruticosa (叶绿色,狭卵形或披针形;花序通常含数朵花,顶生于当年生枝 上)是本组的原始类型,其他种可能均源出于此类型。根据花序特征,本组被划分为2系。第1系,灌木铁线 莲系ser. Fruticosae,含4种,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及相邻干旱地区,向北达蒙古戈壁荒漠,向南在甘肃越过 秦岭到达甘肃南部。在黄土高原北部及相邻的内蒙古西南部集中分布本系全部4种,这里是灌木铁线莲 组的分布中心。第2系,绿叶铁线莲系ser. Virides,含绿叶铁线莲C. viridis 1种,分布于我国横断山区北部的 高山灌丛草地。  相似文献   

17.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6,36(Z1):120-134
在该文中首次给出革叶楼梯草的雄头状花序描述; 还给出樱叶楼梯草雄头状花序的修正描述和兜苞墨脱楼梯草的修正特征集要; 写出托叶楼梯草和南川楼梯草二种的分类学修订,其中包括2新变种和2新等级; 描述了小叶楼梯草组的1新种和骤尖楼梯草组的3新种; 数年前被归并为异名的兜苞墨脱楼梯草和五肋楼梯草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