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0例患者治疗前及自觉症状缓解时hs-CRP、WBC、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指标在急性发作期的阳性率以及自觉症状缓解时的阴性率。结果:①hs-CRP、N%、WBC在自觉症状缓解时均明显低于哮喘急性发作期(P<0.05);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hs-CRP、N%阳性率均高于WBC阳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哮喘患者经治疗自觉症状缓解时hs-CRP、WBC阴性率均高于N%阴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hs-CRP既可作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感染的敏感指标,又是反映急性发作期治疗效果的早期评判指标,比WBC、N%更迅速、敏感。  相似文献   

2.
张晓云  汪东剑  邓文松  邱华琴 《生物磁学》2012,(33):6552-6554,6446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轻型脑梗塞组27例、中型脑梗塞组34例、重型脑梗塞组25例)为实验组和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实验纽血清hs—CRP、TNF-α及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型脑梗塞组比较,中、重型脑梗塞组血清hs-CRP、TNF-α及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其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型脑梗塞组比较,重型脑梗塞组血清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其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O.05)。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清hs-CRP、TNF-α及血脂指标水平对评估脑梗塞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桂兰  陆燕  覃庆开  林永忠  曾光 《生物磁学》2012,(32):6341-6343
目的:评价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6例患者血清Hcy、hs—CRP、Cys—C水平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血清Hey、hs—CRP、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血清Hey、hs-CRP、Cys-C两两之间均呈正性显著相关。结论:检测AMI患者血清Hey、hs-CRP、Cys—C水平对患者病情评估及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12周。观察其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每博量(sv)、每分博出量(CO)、射血分数(EF)和舒张功能指标(E/A)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Y)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的显效率为28%,总有效率为96%,改善心电图的的显效率为22%,总有效率为84%,速效扩冠药物停减率为60.62%,经统计学处理均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各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LDL.C及hs—CRP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刘裕英  黄澄  吕艳  陈永烨  李胜玲 《生物磁学》2013,(36):7025-7027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CHF患者210例(CHF组),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88例、Ⅲ级96例和Ⅳ级26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自愿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的差异及其与CHF患者心功能的心功能分级的相关系。结果:CHF组患者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t),且CHF患者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s—cI冲(F0.694,P〈0.01)水平,cTnI(r=0.782,P〈0.01)水平均与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浆hs.CRP和cTnI水平也呈显著正相关(r==0.649,P〈0.01)。结论:CHF患者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与其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有助于评估CHF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可能与CHF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的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随机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6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并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TC、TG、LDL.C、HDL.C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水平均出现下降,HDL-C水平上升趋势,但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治疗前的hs.CRP为(3.86±1.12)mg/L,对照组治疗前的hs—CRP为(3.82±0.84)mgm,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均出现下降,治疗组的hs—CRP为(2.57±0.66)mg/L,对照组的hs—CRP为(3.23±0.66)mg/L,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均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症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两组差异不显著(x2=0.497,P=0.780〉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血脂,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值得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治疗中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联合用药对患者血浆白介素.18(Inter.1eukin,IL-18)、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3次/d,口服,美托洛尔12.5mg,1次/d,口服;对照组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3次/d,口服,疗程均为28d。观察两组用药后心绞痛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8、hs-CRP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心率、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心率、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也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IL-18、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8、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IL.18、hs.CRP水平,对心绞痛治疗效果较单独应用酸异山梨酯片更佳。  相似文献   

8.
吴长东  张静  梁玥  刘政疆  薛克栋 《生物磁学》2014,(19):3726-372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其它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95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血后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hs-CRP)、血常规(blood General,WBC)、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rate,ESR)、白介素六(interleukin-6,IL-6)检测,同时采集痰标本后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检测,分析其血清PCT水平与其它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95例AECOPD患者中,PCT增高者43例(22.1%),正常者152例(77.9%),其血清PCT水平与hs-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percentage,NEUT%)均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62、0.382、0.333,与ESR、IL-6、痰培养结果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判定AECOPD患者是否合并感染有一定的局限性,联合检测hs-CRP、WBC、NEUT%,可作为诊断AECOPD感染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9.
饶为农  张洁  庾少梅  王健  朱秀梅 《生物磁学》2011,(22):4298-430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症和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清IL-18、脂联素及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尿微量蛋白、血胰岛素水平,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法检测hs-CR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IL-18和脂联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高血压病组和MS组IL-18、hr-CRP、血糖、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IL-18水平与BMI、腰围、尿微量蛋白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分析表明,IL-18水平最显著影响因素是MBI(OR=I.230,P〈0.05)。结论:IL-18在高血压病和MS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与MS诊断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病情进展及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晓  何国祥  董礼航  王荣 《生物磁学》2009,(11):2138-214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和hs-CRP临床特点及其关系,探讨其在冠心病预测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析法及微粒子增强透射免疫分析法分别对对照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5例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4例受试者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其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血清hs-CRP水平:SAP组、UAP组、AMI组呈依次递增(AMI组比UAP组、UAP组比SAP组P〈0.05.AMI组、UAP组比对照组(P〈0.01);SAP组与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相似;2)、血清sCD40L水平:AMI组及UAP组血清sCD40L水平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与UAP组之间、SAP与对照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3)、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40L水平与hs-CRP水平显著相关(r=0.787,P〈0.0001),两者均与冠脉狭窄程度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s-CRP、sCD40L水平升高与冠心病临床表现类型和病情是否稳定有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此两项指标能够用于冠心病病情不稳定性的判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章朱峰  沈旦  黄建安  冯薇  张秀琴 《生物磁学》2013,(24):4730-4733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对不伴有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常规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并且试验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pH,PO2和SaO2均较治疗前升高,PC02较治疗前下降(P〈0.05),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的PO:和PC02改善更明显(P〈0.05),而pH和Sa0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FEV1实测值/预计值和FEV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对不伴有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早期应用NIPPV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通气,缓解呼吸肌疲劳,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娟  刘寓  金萍  何梅  王文慧  杨均 《生物磁学》2014,(8):1525-152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一次瑞舒伐他汀10mg,疗程8周,测定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hs-CRP的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SBP、DBP、TC、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组更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压和血清血脂水平,并可减少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益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刘勇  陈锐  王娓娓  岳凡  宋静 《生物磁学》2014,(1):96-98,61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MT)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18例,按照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糖尿病伴脑梗死组(105例)和单纯糖尿病组(11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三组血清Hcy、APN、hs—CRP和IMT的水平变化。结果:糖尿病伴脑梗死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的血清Hcy、hs—CRP和IMT的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糖尿病伴脑梗死组以上指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而糖尿病伴脑梗死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的血清APN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伴脑梗死组血清APN的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Hcy和hs—CRP水平随着1MT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0.01),而APN水平随着IMT严重程度升高而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伴脑梗死的患者大血管病变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颈动脉IMT与Hcy和hs—cRP呈正相关,而与APN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研究血小板参数、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对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为临床中肝炎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56 例(急性肝炎组48 例、慢性肝炎组56 例、重型肝炎组24 例和肝硬化组28 例),选择4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5 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C)、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A、IgG 和IgM)水平进行检测和测定,并对这些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重型肝炎组与肝硬化组的血小板计数(PLT),慢性肝炎组与重型肝炎组的PCT,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3 组间的PDW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任意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肝炎患者的hs-CRP 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免疫球蛋白也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炎患者的血小板参数、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提示肝炎病情的变化,三者的联合检测为指导肝炎患者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定提供有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8,IL-12的表达水平及hs-CRP、IgG和血清补体(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PP患儿50例,分为重症组、轻症组。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MPP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IL-8、IL-12的水平,用血浆蛋白分析仪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Ig和C含量。结果:在急性期和恢复期MPP患儿血清IL-1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IL-8含量在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L-12明显低于轻症组,而血清中IL-8较轻症组高(P均〈0.01)。急性期MPP患儿血清IgM,Ig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而IgA明显降低(P〈0.05)。急性期MPP患儿hs-CRP、C3、C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1、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gM,IgG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IgA与轻症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hs-CRP、C3、C4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检测相关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对判定MPP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武  谢小兵 《生物磁学》2011,(2):283-28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Hcy、ET-1、hs-CRP、TXA2水平和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发色底物法、凝血酶法、放射免疫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对68例ACI患者治疗前后Hcy、ET-1、hs-CRP、TXA2和各凝血纤溶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以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①ACI患者治疗前血浆Hcy、ET-1和血清hs-CRP、TXA2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经过治疗,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血浆Hcy、ET-1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中、重型组间血浆ET-1和血清hs-CRP、TXA2含量逐渐增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而中重型患者血浆Hcy含量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0.01)。③经过治疗,ACI患者血浆vWF、GMP-140、Fg和F1+2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血浆PS活性、PC活性与A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其中血浆PS和PC活性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CI患者血浆中tP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PAI-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浆tPA增加,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I-1减少,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Hcy、ET-1、hs-CRP、TXA2和凝血纤溶指标水平的变化对于指导用药、病情观察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峰  肖暖  李平  王绿娅  柳克晔 《生物磁学》2014,(8):1475-1478,147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搭桥(CABG)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关系,为,临床CABG围术期心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接受冠脉搭桥手术(CABG)患者210例,收集术前血常规及术后肌钙蛋白I(cTnI)?Life酸激酶同工酶(CK-MB),计算NLR;采用四分位法根据NLR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比较各组cTnI及CK—MB峰值,多元逐步回归分析NLR与cTnI及CK-MB峰值的相关性。结果:随着NLR水平升高,高血压病史和射血分数〈50%患者比例逐渐增多;白细胞计数、术后CK-MB及cTnI峰值、术后血肌酐值均逐渐增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LR、WBC分别与cTnI峰值呈正相关(r=0.526,r=0.186,P〈0.05)。结论:术前NLR、WBC与cTnI峰值呈正相关,NLR可能是反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搭桥围术期心肌损伤的良好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