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错合畸形患者颈椎姿势的特点及差异,为正畸矫治错合畸形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及颅面、颈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226例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儿童、成人在自然头位时拍摄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研究,分别比较儿童以及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间颈椎姿势的差异。结果:儿童:CVT-OPT、SN-CP、SN-OPT及SN-CVT在低、均、高角各组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成人:CVT-OPT在低角组与高角组间、均角组与高角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高角组低于低角组和均角组,在低角组与均角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SN-CP在低、均、高角各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SN-OPT及SN-CVT在低角组与高角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低角组<高角组,在低角组与均角组间、均角组与高角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错合畸形患者的颈椎姿势在儿童无显著差异,在成人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II类不同垂直骨面型上气道与舌骨形态及位置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60名成人骨性II类患者,男女比例1:1,依据GoGn-SN角分为三组(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在自然头位下拍摄CBCT,运用MIMICS软件对上呼吸道及舌骨进行三维建模并测量21项相关指标,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上气道各段之间及舌骨形态、位置的差异。结果: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鄂咽上界平面矢状径长度(PNSL)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气道各段高度(UTH、ETH)及宽度(PNSW、UTW、ETW)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角组上气道鄂咽下界及舌咽下界矢状径长度(UTL、ETL)与均角和低角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随着垂直骨面型增大,呈现高角均角低角的趋势。高角组上气道鄂咽及舌咽体积明显小于均角和低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骨形态及位置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垂直向生长方式对上气道产生影响较大,而对舌骨的生长发育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硬化蛋白基因在淇河鲫成鱼不同肌间骨相邻肌组织的表达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硬化蛋白(sclerostin, SOST)基因在淇河鲫肌间骨不同分布位置中的作用,以淇河鲫成鱼为研究对象,对其肌间骨的形态与分布进行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利用qRT-PCR技术检测SOST基因在淇河鲫背部和尾部肌肉中的mRNA表达,通过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ST蛋白的表达定位情况。结果显示:淇河鲫肌间骨包括髓弓小骨和脉弓小骨,髓弓小骨为56~58根,位于淇河鲫背部肌肉的肌隔中,脉弓小骨27~28根,分布于泄殖孔之后的肌隔中。背部肌肉SOST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尾部肌肉(P < 0.05)。与mRNA表达水平相比,背部肌肉和尾部肌肉中SOST蛋白呈现相同表达趋势。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OST在肌隔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并且在背部肌肉中的表达强烈,尾部肌肉中没有阳性反应。上述结果表明,SOST在淇河鲫肌间骨的背部和尾部肌肉中存在差异性表达,从而影响肌隔组织中肌间骨的骨化,对背部和尾部肌间骨形态发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钕铁硼永磁体与双阻板矫治器矫治Angle Ⅲ类错(牙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阻板矫治器基础上使用钕铁硼永磁体矫治Angle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15例替牙及恒牙早期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9-13岁,平均11-25岁.在双阻板矫治器的上下阻板安放第三代高磁能积稀土永磁体钕铁硼,矫治过程中磁块间距的增加说明疗效,间距加1mm以上考虑加力.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及常规头影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ANB角,Ao-Bo距,NA-PA角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B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力双阻板矫治器克服了传统矫形装置的缺点,从而能获得持续的矫形力,磁力调整易于控制,便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比前牙美学区实施即刻种植及延期种植对患者唇侧骨量变化。方法:选择2012 年4 月至2013 年4 月在我院接受上颌前牙区的单颗种植手术治疗的患者96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即刻种植组48 例(48 颗ITI种植体)与延期种植组48 例(48 颗ITI种植体)。对比两组术后唇侧骨量情况,唇侧骨的改建情况以及术后1 年的PES评分。结果:即刻种植组术后1 年的唇侧骨高度较术后即刻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与延期种植组术后1 年水平向骨改建的种植体冠方C 及中段M 较术后即刻显著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刻种植组在术后1 年的唇侧牙槽嵴的高度降低水平明显大于延期种植组,且对于水平向骨改建方面,两组种植体中段M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年的PES 评分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即刻种植并未能阻止患者牙槽嵴生理吸收,但种植的美学效果亦较好。临床运用时应加以关注,掌握好适应证,从而获得最佳疗效。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靖江地区各组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其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334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高危型HPV及其基因型。结果:高危型HPV在宫颈炎组、湿疣组、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组、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组中的感染率分别为24.2%、58.2%、49.3%、69.5%;HPV 16、18、33、58型在宫颈病变中是最常见的HPV型别,其中,HPV16型在宫颈炎组、湿疣组、LSIL组、HSIL组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高,分别为17.9%、18.9%、30.8%、41.9%。结论:高危型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HPV16型是高危型HPV感染中的主要亚型,HPV18、33、52、58也较常见,其余型别很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