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患者中P53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探讨其与脑损伤预后的关联性,为脑损伤患者预后提供部分参数依据.方法:选择各型颅脑损伤患者141例,正常对照者144人,患者按GCS格拉斯哥评分法进行分类;采用PCR基因型检测法检测P53等位基因,基因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统计学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脑外伤组与正常对照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频率分布的差异,并综合分析患者年龄、性别、GCS以及P53各等位基因等因素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颅脑外伤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P5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Arg相对于Pro的OR为1.140,基因型Arg/Pro、Arg/Arg相对于Pro/Pro的OR分别为0.890和1.170.在重型脑外伤患者(3≤GCS≤8分)86例中,预后良好31例,预后不良55例,基因型对预后不良的影响:非Pro/Pro相对于Pro/Pro的OR为0417,非Arg/Pro相对于Arg/Pro的OR为0.419,非Arg/Arg相对于Arg/Arg的OR为3.667.在所有脑外伤患者中,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P53等位基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重型颅脑患者中,基因型Arg/Arg有增加预后不良的风险;脑外伤预后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联,与GCS、P53基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DNA的损伤修复是一个多因子参与的、多环节的复杂修复系统。p53基因以多条信号通路,多种调控方式参与DNA修复。它可以通过其下游一系列靶基因p21、gadd45等调控细胞周期,使细胞停滞于G1期、G2期等检测点,从而使受损DNA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多因子参与的修复过程;也可以与DNA修复因子PRSA、PCNA、XPp48基因等相互作用,直接参与DNA修复;还可以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参与DNA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并分析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患者p53的表达。结果:p53阳性表达率在在肝癌组、癌旁组分别为47.5%和2.5%,在正常组未检测到p53阳性表达,三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515,P=0.024);高分化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中低分化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分化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组织中存在p53基因的高表达,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6.
p53蛋白来源于各种种系的动物,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划分为3个不同区域,具有5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每一区域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从而使p53发挥诸多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们通常用经典的操作式学习方法来训练动物的行为 ,使动物学会根据外部信号 (如声音 )产生特定的行为反应 ,以获取奖赏 (如食物 )。而本文的作者用脑内植入微电极进行脑区刺激的方法教会动物如何学习 ,可以去除用来产生信号和奖赏的外部环境对实验的限制。这一动物模型使操作者能远距离地指挥动物的行为 ,很像控制智能机器人的方法。电刺激能否产生等同于信号或奖赏的效应 ,取决于它所刺激的脑区。作者在自由活动大鼠的躯体感觉皮层 (SI)左右两侧胡须代表区和内侧前脑束 (MFB)内植入电极加以刺激 ,以产生信号和奖赏效应 ,据此准确地指… 相似文献
8.
p53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抑制基因,其新家族成员p51具有同p53相似的DNA结合特笥和相似的功能,同样可以转录激活p53基因的内源性靶分子,如细胞周期抑制基因p21、导致细胞凋亡和生长受抑。本文阐述了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肿瘤p53mRNA及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原位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了甲状腺癌p53mRNA、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20例甲状腺癌p53mRNA、p53蛋白均呈阳性反应,8例甲状腺瘤仅1例呈弱阳性反应,8例Graves病全部呈阴性反应。细胞质和细胞核mRNA、p53蛋白灰度检测发现,甲状腺瘤细胞质、核p53mRNA灰度值和p53蛋白灰度值均明显高于Graves病,而甲状腺癌其细胞质、核p53mRNA灰度值和p53蛋白灰度值又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瘤,提示甲状腺癌p53mRNA和p5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63和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三者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5例肺癌组织(其中57例有癌旁组织),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研究三者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CNA、p63和p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41%、38.46%及58.46%,但三者在癌旁组织中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肺癌组织中,PCNA、p6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均与组织分型有关(P0.05),且PCNA、p53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分化越差,表达越高;p53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352,P=0.043),p63与p53、PCNA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PCNA、p63和p53蛋白的表达升高,三者均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临床可通过检测三者的蛋白水平,作为鉴别肺鳞状细胞癌与其他类型癌的重要参考指标,为病理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脑外伤大鼠中p53、bcl-2及caspase-3表达,并分析其与脑外伤之间的关系,为脑损伤患者预后提供部分参数依据。方法:建立脑外伤大鼠实验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脑创伤后在创伤周围区的神经元会发生凋亡,凋亡的发生可能与p53、bcl-2、caspase-3等基因及蛋白的调节有关。结论:脑创伤后在创伤周围区的神经元会发生凋亡,凋亡的发生可能与p53、bcl-2、caspase-3等基因及蛋白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脑外伤大鼠中p53、bcl-2及caspase-3表达,并分析其与脑外伤之间的关系,为脑损伤患者预后提供部分参数依据。方法:建立脑外伤大鼠实验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脑创伤后在创伤周围区的神经元会发生凋亡,凋亡的发生可能与p53、bcl-2、caspase-3等基因及蛋白的调节有关。结论:脑创伤后在创伤周围区的神经元会发生凋亡,凋亡的发生可能与p53、bcl-2、caspase-3等基因及蛋白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DNA Repair》2019
Ageing is a sophisticated process, accompanied by reduction in general physiological capacity and increase in mortality and death, stemming from damage accumulation over time. Various signaling pathways are known to be involved in the functional decrease in various organs in ageing human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pathways is DNA damage response (DDR),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maintenance of the genomic integrity and stability. Insufficient or dysfunctional DDR signaling and the subsequent accumulation of potential DNA les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initiation/progression of various human pathologies including ageing. As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with critical functions in the ageing process, p53 is considered as a DDR centerpiece. In this review, we aim to discus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53 and DDR signaling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in ageing. 相似文献
15.
p53AIPl基因是近年发现的促凋亡基因,在p53依赖性的凋亡通路中起重要作用。p53AIPl介导线粒体凋亡途径,其表达依赖于p53蛋白的Ser^46的磷酸化。p53AIPl可直接促进凋亡,其促凋亡作用可能强于p53本身,并对p53抗性的肿瘤细胞也有作用。因此,对p53AIPl的深入研究可能会为对p53基因治疗有抗性的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P53脉冲是指细胞内p53蛋白水平周期性或重复性的涨落.该脉冲产生的途径是调节p53的各种正负反馈环,其核心的两个负反馈环是p53-Mdm2环和Wip1-ATM-p53环.这些负反馈环能产生极限环振荡,在极限环振荡区,P53水平成脉冲型变化.随着P53脉冲的增多,不同形式的p53蛋白和促凋亡蛋白逐渐积累并到达一定阈值水平,可打开凋亡"开关",引发不可逆的细胞命运.除了P53脉冲的数目,其频率、振幅、波形等物理学参数也与细胞命运存在密切关系.这一研究进展对阐明诸多疾病发生机理和防治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53 Codon 72多态性、P53的表达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Ib2期宫颈癌患者274例,术前192Ir腔内后装4次,A点放疗剂量2400cGy,一周2次,共2周。治疗后14d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据术后病理放疗反应HE染色结果分为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在治疗前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P53蛋白表达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采用PCR后测序的方法检测治疗前P53第72密码子的基因型频率多态性(P53 Codon 72)。分析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中各P53 Codon 72基因型的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放疗抗拒组与放疗敏感组相比。P53高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P53低表达的比例(P=O.00081)。P53 Codon 72多态性分析,Pro/Pro与Arg/Arg、Pro/Pro与Arg/Pro在放疗敏感组与放疗抗拒组的分布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P=0.009和P=0.032);Arg/Arg与Arg/Pro,在放疗敏感组与放疗抗拒组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O.503)。结论:P53Codon72多态性和P53蛋白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有相关性,可以作为早期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