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楔形切除胃的不同部位对术后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兔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胃体近端楔形切除组、胃体远端楔形切除组及对照组3个处理组,每组10只。记录在自然恢复状态下术后3日、6日、9日胃体近端及胃窦处30分钟内慢波总数及正常慢波次数并计算正常慢波百分比。用析因设计分析切除部位、测量部位、术后时间三因素对胃慢波节律的影响。结果:上述三因素均对术后慢波节律有影响,切除胃体近端与切除胃体远端相比,前者引发的术后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更严重且恢复更缓慢;术后测量胃窦处与测量胃体处相比,前者发生的胃电节律紊乱的程度更严重且恢复更缓慢。结论:大弯侧胃底与胃体交医院界处的"胃电起始区域"即为"胃电起搏区","胃电起搏区"的切除对术后胃电节律的影响大于传导区域切除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楔形切除术对胃间质瘤(GIST)患者营养状况、T细胞亚群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GIST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开腹胃楔形切除术)和研究组(n=50,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营养状况、T细胞亚群、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均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的 CD4+/CD8+、CD3+、CD4+较术前下降,CD8+较术前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7 d 的CD4+/CD8+、CD3+、CD4+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开腹胃楔形切除术相比,GIST患者采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治疗的远期预后效果相当,可有效改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患者营养状况、T细胞亚群的影响较轻,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经尿道2微米激光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行经尿道2微米激光切除手术,对照组(46例)行电切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0以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是观察组治疗后的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观察组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3.28%、1.6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7.39%、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采用经尿道2微米激光切除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较小,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胸腔镜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预后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总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的手术切缘转移率为0.00%(0/35),死亡率为11.43%(4/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复发率、胸腔内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肿瘤相关性死亡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病进展生存期为8.24个月(95%CI:9.34~6.27),中位生存期为15.29个月(95%CI:12.14~21.78);观察组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1.26个月(95%CI:9.37~14.35),中位生存期为18.13个月(95%CI:15.24~22.36),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胸腔镜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凝电切术及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拟行内镜下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180例(298枚息肉)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式将患者分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组(n=59,96枚息肉,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凝电切术组(n=61,103枚息肉,行高频电凝电切术)以及黏膜切除术组(n=60,99枚息肉,行黏膜切除术),比较三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以及临床疗效,并记录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息肉个数整体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电凝电切术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组、黏膜切除术组(P0.05),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组、黏膜切除术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组、黏膜切除术组扁平及浅表隆起息肉的治愈率显著高于高频电凝电切术组(P0.05);高频电凝电切术组、黏膜切除术组亚蒂及有蒂隆起息肉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亚蒂及有蒂隆起的结肠息肉患者,高频电凝电切术和黏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而对于扁平及浅表隆起的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和黏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优于高频电凝电切术,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息肉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和方法:本工作旨在研究免迷走复合区(DVC)内TRH对奥迪氏括约肌(SO)肌电的调节作用及外周途径。结果:(1)DVC内注射TRH(0.8nmol,1μl)后,慢波电位(SW)频率不变,但锋电位频率(FSPSO)及幅度(ASPSO)、锋电位发生率(ISP)明显增加.(2)DVC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TRH(0.13,0.25,0.50,0.80,1.30nmol,1μl)后,各剂量TRH均能引起FSPSO增加。随注射剂量的增加,SO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3)DVC内注射TRH兴奋FSPSO的效应可被静脉注射阿托品(0.2mg/kg)或迷走神经切断完全阻断,但不能被静脉注射酚妥拉明(1.5mg/kg)、心得安(1.5mg/kg)或脊髓切断术所阻断。结论:DVC内TRH可能对SO肌电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迷走神经及外周M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8.
李小玲  徐金秀 《蛇志》2016,(1):42-4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应用左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在行常规全身麻醉后,给予左布比卡因术前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后,不予局部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t=18.35,13.04,11.63,10.95;均P0.05);观察组的镇痛药物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分别为6.90%(2/29),10.34%(10/29),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χ2=7.29,9.04;均P0.05)。结论左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效果显著,可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胃癌根治术,但该方法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治疗的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微创外科"理念的不断深入,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近年来,3D腹腔镜技术的出现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术中操作更加简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但临床对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对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作用及意义作以综述,为胃癌的微创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胃蛋白酶原I(PGI)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到2022年8月收治的120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将选择常规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治疗费用,手术前与手术后血清ProGRP、PGI表达水平以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整体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治疗费用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血清ProGRP、PGI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PCT、CRP、IL-6、IL-2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PCT、CRP、IL-6、IL-2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息肉均被完整切除,整体切除率对比无差异;且观察组穿孔、迟发性出血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对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常规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均能够完整的切除胃息肉,且治疗费用相当。而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能够降低患者ProGRP、PGI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因子反应,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仍是手术治疗,标准D2根治术已得到推广,但胃癌术后的局部复发仍是导致患者远期预后不佳的重要因素。早期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低和手术淋巴结清扫的不规范及胃周软组织切除的不彻底是导致胃癌患者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对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效果明显,相同进展程度下远期预后明显好于胃癌。近年提出的完整胃系膜切除治疗胃癌可能会降低胃癌术后局部复发,改善患者预后,规范了完成胃癌根治术的完整流程标准,对于胃癌手术的规范化实施达到整块切除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微创理念不断的深入,腹腔镜的应用与发展使我们对系膜的认识更加深入,我们对完整胃系膜切除治疗胃癌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cadherin在胃癌术后复发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胃癌或者胃食管连接部癌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2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术后复发组(115例)和术后未复发组(14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胃癌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癌旁正常组织与胃癌组织间E-cadherin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胃癌术后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胃癌组织E-cadherin的表达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的与胃癌术后复发有显著的相关性(P=0.039,RR=1.711,95%Cl为1.486-1.970)。结论: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19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与否将上述患者分为早期复发组(n=103)与对照组(n=92)。先后采用x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T分期、N分期、TNM分期、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等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发现,N分期、TNM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新辅助化疗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进展期胃癌的N分期、TNM分期是其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而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姜辣素对链霉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链霉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连续灌胃姜辣素(100,200,400 mg/kg)28天,检测胃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胃排空。结果:糖尿病大鼠SOD、CAT以及GSH水平降低(SOD:6.29±1.03 vs.3.41±1.21;CAT:27.43±5.27 vs.10.52±2.37,GSH:1091.27±170.09 vs.685.07±75.24,P0.05),MDA水平增高(9.79±2.41 vs.46.38±12.59,P0.05),姜辣素灌胃后SOD、CAT以及GSH水平增高(SOD:3.41±1.21 vs.4.36±1.01,5.62±1.18,7.05±1.48,6.48±1.82;CAT:10.52±2.37 vs.15.27±4.59,19.29±5.42,23.79±6.35,GSH:10.52±2.37 vs.15.27±4.59,19.29±5.42,23.79±6.35,P0.05-0.01),MDA水平降低(46.38±12.59 vs.34.61±9.27,28.01±8.34,19.17±5.19,P0.05-0.01);糖尿病大鼠胃ghrelin水平下降(381.26±94.37 vs.195.07±57.42,P0.01)血浆ghrelin水平上升(76.86±21.81 vs.108.83±27.75,P0.05)胃ghrelin m RNA表达增多,给予中高剂量姜辣素后胃ghrelin水平上升(195.07±57.42 vs.301.43±81.24,328.93±76.59,P0.05~0.01)胃ghrelin m RNA表达减少,呈量效依赖关系;糖尿病大鼠胃排空降低(82.24±19.74 vs.45.37±11.23,P0.01),给予姜辣素后胃排空增强(45.37±11.23 vs.52.43±15.42,49.89±9.84,74.39±20.79,P0.05-0.01)。结论:姜辣素通过抗氧化性改善糖尿病胃轻瘫。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