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汉族人群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PLA、Ⅰ a807C/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15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14d以上,根据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将其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阿司匹林敏感(AS)组.用PCR-RFLP法确定各组GPⅢaPLA、GP Ⅰa 807C/T基因型.结果:仅于ASR组检出1例PLA1/A2基因型,其余均为PLA1/A1基因型,未发现PLA2/A2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GP Ⅰ a807C/T基因位点AR组、ASR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A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GPⅢaPLA2基因可能不是阿司匹林抵抗的遗传危险因素.而GP Ⅰ a 807C/T基因位点的T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相关联,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环氧合酶(COX)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169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根据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和非阿司匹林敏感(NAS)组,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法对患者的COX-1(-1676A>G)、COX-2(-765G>C)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TEG检测结果,非阿司匹林敏感(NAS)组66例,阿司匹林敏感(AS)组103例.两组患者间COX-1基因-1676A>G 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和P=0.008),特别是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间COX-2基因-765G>C 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和P=0.090).结论:COX-1基因-1676A>G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相关,COX-2基因-765G>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在我国蒙古族人群中分布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已有报道GPIb在人群中呈多态性分布,表现为分子量稍有差异。本文旨在研究GPIb在我国蒙古族人群中分布的多态性,以期探索不同民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血小板分离自102名蒙古族健康青少年。血小板膜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再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WesternBloting),用生物素化的麦胚凝集素(WGA/Bio)偶联生物素卵白素结合的辣根过氧化酶(ABCKit)染色,以4┐氯┐1┐萘酚显色,结果显示出硝酸纤维素膜上的GPIbα链,分子量分别为141,136,132,128KD,即A、B、C、D四型,其出现频率分别为0.078,0.461,0.392及0.069。这一结果与我国汉族人群中GPIb分布的多态性极为相似,均出现有四型。各型出现的基因频率在两个民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所构成的表型在两个民族之间似有不同,但经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同一人种的不同民族之间GPIb的多态性是否存在差异。血小板从84名健康鄂温克族,85名达斡尔族青年志愿采血分离而获得,血小板样品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再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Western blotting),用生物素化的素胚凝集素(WGA/Bio)偶联辣根过氧化酶复合物试剂盒(ABCkit)分步孵育,再以4-氯-1-萘酚显影,膜上呈现的深灰色带即是GPIbα链,其分子量分别为141、136、132、128kD,此即A、B、C、D四型,此为基因型,其中每两型构成一个表型,本研究证明,在我国鄂温克族人群中,等位基因A、B、C、D的频率分别为0.113,0.375,0.381,0.131;在达斡尔族中,A型为0.124,B型为0.406,C型为0.359。D型为0.112。经统计学分析。在这两个民族的人群之间,其GPIb各基因频率无显性差异。两个民族人群的GPIb表型经卡方检验也无显性差异。由此结果说明,鄂温克,达斡尔两个民族的人群之间,GPIb的多态性特征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究血小板膜糖蛋白及T/B淋巴细胞免疫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免疫性PTR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抗GPIa/IIa、抗GPIb/IX、抗GPIV)、血小板膜糖蛋白(CD36、CD61、CD41a)表达情况及外周血T/B淋巴细胞数量,运用SPSS19.0软件及R软件分析免疫性PTR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外周血T/B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免疫性PTR与血小板输注有效者比较,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无显著差异,血小板膜糖蛋白CD36和CD61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CD36对免疫性PTR发生风险具有极大的预测价值,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增高,而CD4+T细胞比例减低。结论:免疫性PTR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具体机制不明确,了解患者细胞免疫状态有助于明确免疫性PTR的发生机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国癫痫患者P-糖蛋白基因多态性(C3435T)与抗癫痫药物反应性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对156例癫痫患者外周血进行分型.其中,耐药组癫痫患者85例,有效组癫痫患者71例.结果:耐药组癫痫患者CC基因型21例,占24.70%;有效组癫痫患者CC基因型19例,占26.7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结论:本研究未发现P-gpC3435T基因型与癫痫耐药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国癫痫患者P-糖蛋白基因多态性(C3435T)与抗癫痫药物反应性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对156例癫痫患者外周血进行分型。其中,耐药组癫痫患者85例,有效组癫痫患者71例。结果:耐药组癫痫患者CC基因型21例,占24.70%;有效组癫痫患者CC基因型19例,占26.7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结论:本研究未发现P-gp C3435T基因型与癫痫耐药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Ⅲa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A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SLE-T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LE血小板减少组35例、非血小板减少组27例、ITP组14例及健康对照组16例血清中抗GP Ⅱb/Ⅲa抗体及ACA的水平,分析其与SLE-TP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及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①SLE血小板减少组抗GP Ⅱb/Ⅲa抗体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血小板减少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②抗GP Ⅱb/Ⅲa抗体在SLE血小板减少组与ITP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各组间AC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在SLE血小板减少组,抗GP Ⅱb/Ⅲa抗体与SLEDAI评分等级有显著关联(P<0.05),与血小板减少程度、皮疹、光过敏、脾大、关节炎、粒细胞减少、肾脏及神经系统受累等临床指标无相关性,与dsDNA、Sm、SS-A、C3、C4、Coombs实验及ACA无显著关联.结论:SLE-TP患者血清中抗GP Ⅱb/Ⅲa抗体高表达,且与疾病的活动呈正相关,可能在SLE-TP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P2Y12受体介导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重要通路,与血小板聚集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外伤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与血小板膜P2Y12受体基因T744C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186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P2Y12受体基因T744C多态性进行分析。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所有颅脑外伤患者的伤情GCS评分,并按基因型分组对照分析结果。结果:血小板膜T744C血小板膜T744C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为TT基因型59.14%、TC型32.26%、CC型8.60%,T等位基因75.27%、C等位基因24.73%;其中TT基因型对奥扎格雷反应较敏感,GCS评分预后好;而CC型对奥扎格雷反应性低,预后差。结论:T744C基因多态性中CC基因型可能导致外伤性脑梗死临床及预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与其对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有关。T744C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遗传危险因素,开展相关遗传学风险研究,对于进一步缓解脑梗症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蛋白C基因突变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和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清TXB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12例脓毒血症患者,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蛋白C基因rs 17999808C/A位点和rs1799809位点基因型及突变率。入院24小时内测定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最大聚集率及血清TXB2水平,并对其进行SOFA评分。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rs17999808位点和rs1799809位点间基因型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rs 17999808基因型分布C/C占81.48%、C/A占12.96%、A/A占5.55%。rs1799809位点G/G占76.54%、G/C占15.43%、C/C占8.02%。rs17999808位点和rs1799809位点突变率分贝为12.03%、15.74%。病例死亡34例,死亡率30.35%。rs17999808位点突变纯合子患者(A/A)死亡率及SOFA评分明显增高,和野生纯合子及突变杂合子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7999808位点C/C野生纯合子患者血小板计数和TXB2浓度明显高于C/A和A/A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纯合子A/A患者较C/C、C/A患者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7999809位点突变和TXB2浓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蛋白C基因rs17999808位点突变增加了脓毒血症患者死亡风险,这可能和其改变血小板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氯吡格雷是目前全球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血小板受体抑制剂,但其抗血小板效应存在明显个体差异,部分病人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 雷后存在抵抗现象,甚至发生不良临床事件。多项研究表明,ABCB1、CES1 和 CYP2C19 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抵抗的产生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氯吡格雷体内吸收与代谢机制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定义,综述 ABCB1、CES1 和 CYP2C19 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与血小板抗原(HPA)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5月到2018年9月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输血科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患者187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液的HPA多态性,判断PTR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87例患者中,发生PTR 32例,发生率为17.1%。PTR患者的HPA1、HPA2、HPA3、HPA4、HPA5的b基因频率都显著高于非PTR患者(P<0.05),也都呈基因多态性分布;非PTR患者都呈aa纯合子单性态分布。在187例患者中,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PA1、HPA5基因多态性与PTR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HPA2、HPA3、HPA4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A1基因多态性、HPA5基因多态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为导致PT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小板输注中PTR比较常见,多伴随有HPA多态性,HPA1和HPA5基因多态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为导致PTR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大鼠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的动态变化。方法:成年大鼠16只;老年大鼠16只。分别制成胃大部切除模型,以PE标记的CD61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术前及术后72h内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的变化。结果:老年组术后6、12、24、48、72h各时点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密度均较术前升高。结论: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受体密度增高,可能是老年大鼠胃大部切除术围手术期血栓前状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出血性卒中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2月到2021年4月选择在本地区诊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状况,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随访判定患者的出血性卒中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访调查1年,220例患者中出现出血性卒中20例(出血性卒中组),占比9.1 %。出血性卒中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非出血性卒中组,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明显低于非出血性卒中组(P<0.05)。两组的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出血性卒中组的TT基因型、等位基因T占比分别为70.0 %、80.0 %,都显著高于非出血性卒中组的24.0 %、35.0 %(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TT基因型、等位基因T都与出血性卒中存在相关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TT基因型、等位基因T都为导致H型高血压患者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H型高血压在随访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性卒中,也伴随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含量异常,MTHFR C677T的T基因型、等位基因T与出血性卒中存在相关性,也是导致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HBV感染临床转归与eNOS基因多态性的关系,选择传染科门诊及住院部2002.2-2004.2诊治的无亲缘关系的重庆地区汉族居民2400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技术检测eNOS exon7位点894G/T多态性,应用SPSS软件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首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a>0.01,表明拟合度优良,收集病例有良好的代表性;其次乙肝病毒携带与其余任何组比较(急乙肝与肝癌组因例数太少除外)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Pb<0.05,乙肝病毒携带 慢乙肝组与肝硬化 重症肝炎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比较Pb<0.05。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及性别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在隐性模式和共显性模式下,eNOS基因位点894G/T SNP与HBV感染后疾病的携带状态显著关联。与894G/T和T/T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的个体发展为携带状态的易感性显著增高(隐性模式:OR=1.428 95%CI=1.050-1.942;共显性模式:OR=1.310 95%CI=1.025-1.676)。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海南汉族人群MICA等位基因的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和PCRSBT方法对样本MICA等位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中有检测出10种MICA等位基因,其中MICA*002/019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偏低(OR=0.32,Pc0.05)。结论:MICA*002/019基因型可能与乳腺癌的保护相关。  相似文献   

17.
翟光华  闻平  郭兰芳  陈璐 《遗传》2007,29(5):541-541―546
为了探讨载脂蛋白A5基因(APOA5)-1131T/C多态性在中国镇江地区的频率分布及其与血浆脂质代谢和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52例健康人及7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APOA5 -1131T/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同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显示: 糖尿病组APOA5 -1131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430 vs 0.296, P = 0.006)。CC纯合子患糖尿病的风险是TT纯合子的3.75倍(OR = 3.75, 95% CI: 1.57~8.92), 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 校正年龄、BMI和血浆HDL-c、LDL-c及ApoB水平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后, 这种差异仍具有显著性意义(OR = 2.70, 95%CI: 1.24 ~ 5.86)。糖尿病组C等位基因携带者TG水平显著高于非C等位基因携带者(P < 0.01), TC水平和LDL-c水平亦明显升高(P < 0.05)。但是在两组中, 不同基因型患者 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均无显示差异。提示APOA5-1131T/C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人群血浆TG水平有影响, -1131C等位基因与血浆TG、TC和LDL-c水平增高有关, 但是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关指标无关; APOA5 -1131C等位基因可能与人群糖尿病的发生相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醛糖还原酶(AR)基因启动区C(-106)T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235例江苏汉族人群,其中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63例,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DR)82例,正常对照组(YC)90例,用PCR-RFLP方法检测AR基因C(-106)T基因型,比较各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未发现NDR组和NC组之间AR基因C(-106)T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有显著差异(P分别为0.4505,0.7279);DR组中CT及TT基因型频率均高于NC组,CC基因型频率低于NC组(P=0.0239),DR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NC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NC组(P=0.0038)。结论:AR基因启动区C(-106)T多态性与江苏汉族人群DR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DR的遗传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分析大规模日本人群的G蛋白β亚单位基因(GNB3,C825T-Gprotein β3 subunit C82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采集日本同一个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共4,830例,其中高血压组(HT:2,092例),正常血压组(NT:2,738例)。对体检对象做: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等环境因素和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液生化指标的测量。并用Taqman—PCR化学分析方法对GNB3基因的C825T多态性进行分型检测。GNB3基因的C825T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规律。在HT与NT之间,CC、CT、TT遗传表型的频率为NT:24.8%,47.8%和27.4%;HT:22.9%,51.7%和25.4%。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NT:48.72%及HT:48.78%;C825T基因型在HT及NT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基因型频率CC/CT+TT:P=0.027;OR:1.169;CI95%:1.019~1.341;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C,T:P=0.001;OR:1.154;CI95%:1.064—1.252。CT+T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EH病的危险性为CC基因型携带者的1.169倍(OR)。GNB3基因的C825T的T等位基因EH发病危险是C的1.154倍。GNB3的C825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日本人群EH的一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基因589位点、白介素-4受体(interleukin-4 receptor,IL-4R)基因576位点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是否存在遗传易感性,是否与血清总IgE浓度相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内蒙古地区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30例汉族正常人群IL-4基因的589位点、IL-4R基因的576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析,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总IgE浓度.结果:哮喘组IL-4基因启动子区-589(C/T)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析(X2=3.437,P=0.179),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基因频率分析(X2=9.405,P=0.002),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IL-4R基因启动子区-576(Q/R)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析(X2=0.815,P=0.665),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基因频率分析(X2=0.245,P=0.621),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血清总IgE浓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6.367,P=0.00,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哮喘组中,IL-4基因启动子区-589(C/T)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无显著性差异;IL-4R基因-576(Q/R)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无显著性差异;患者组血清总IgE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与IL-4基因启动子区-589(C/T)位点多态性和IL-4R基因-576(Q/R)位点多态性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