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2例临床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1-2009,12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2例的临床资料,两例均在监护室里发生突然大出血,紧急输血,输液,机械呼吸,抗休克治疗,并行开胸手术。结果:一例心外修补抢救成功,术后2周顺利出院,一例CPB下心内外修补,因低心排综合症死亡。结论:左心室破裂是二尖瓣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因此预防,避免其相关因素更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Mitral valve plasty,MVP)与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治疗风湿性二尖瓣重度关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因风湿性二尖瓣重度关闭而行二尖瓣成形术或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的患者60例,其中二尖瓣成形术组(MVP组)27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组(MVR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二尖瓣反流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MV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均明显长于MVR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MVP组均显著低于MVR组(P0.05);(2)术后,MVP组的LVEF和LVEDD水平高于MVR组,而LAD和LVESD水平则低于MVR组(P 0.05);(3)出院前及末次随访时,MVP组二尖瓣反流发生率与MVR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MVP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VR组(P 0.05)。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重度关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但术者需严格掌控MVP的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适用于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为心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心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31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选病例分为二尖瓣成形术组和二尖瓣置换术组。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直径(LVEDD)、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返流面积。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手术成功率为96.7%。30例成功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8.8%。二尖瓣成形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7%,二尖瓣置换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左心房内径变小,左室舒张末直径和收缩末直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升高,二尖瓣反流面积缩少,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理特点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长时间左心辅助循环成功经验进行探讨。方法:于2002年7月9日对一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加二尖瓣置换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的患者施行左心辅助,共23小时40分,抢救成功。结论:左心辅助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和可信的救治衰竭心脏的方法,其成功应用有以下4要素:应用时机和病人选择、装置的选择及其表现、操作左心辅助医生对左心辅助理论的理解和对临床情况的判断力、左心辅助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微创体外循环在机器人(AESOP3000)辅助下心脏手术中应用的管理和经验。方法2003年11月~2007年11月,共17例患者接受体外循环下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其中房缺修补术10例、室缺修补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成形术1例。右腹股沟做约3—4cm小切口,行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结果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未附加颈内静脉引流,仅在个别病例中,采用股静脉引流管上加用暂时性动力负压引流,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手术死亡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微创体外循环的应用是保证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探讨冠心病合并室壁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共收治37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室壁瘤直径小于50 mm采用"三明治"法室壁瘤折叠术(13例),室壁瘤直径大于50 mm采用Dor标准术式(24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成形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一年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前降支均采用左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移植血管1-4支。术后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猝死,其余均康复出院。术后血胸再次开胸止血1例。随访34例,1例失访。术后2周、术后1年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4.27±7.22)%、(49.32±6.98)%较术前(34.47±8.13)%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51.87±6.25)mm、(50.73±5.72)mm)较术前(61.25±5.21)mm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1.82±0.47)、(1.64±0.51)较术前(3.08±0.55)明显改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室壁瘤患者,根据瘤体大小及部位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并同期冠脉搭桥及矫治瓣膜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Ms)的效果。方法:123例患者采用经皮经房间隔穿刺球囊扩张治疗二尖瓣狭窄。手术前后分别记录左心房压(LAP)、二尖瓣跨瓣压差(MPG),二尖瓣口面积(MVA),并进行术后1年随防。结果:术后即刻患者左心房压、二尖瓣跨瓣压差下降,二尖瓣口面积增加,术后1年,患者二尖瓣跨瓣压差、二尖瓣口面积与术后即刻对比无明显变化,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能明显改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李杰  王强  周庆  潘俊  王东进 《生物磁学》2011,(7):1289-1292
目的:总结肥厚室间隔切除术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术效果,探讨外科治疗策略。方法:2002年3月至2010年10月,外科手术治疗33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病人。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13~59岁,平均(42.7±13.6)岁;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P)70~120 mmHg(1 mmHg=0.133Kpa),平均(95.0±22.6)mmHg。其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2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升主动脉增宽3例,冠心病2例。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同期完成二尖瓣置换术(MVR)7例,二尖瓣成形术(MVP)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成形术(MVP+AVP)5例,二尖瓣、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二尖瓣、主动脉瓣成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VP+AVP+CABG)2例。分析比较病人术前超声心动图(UCG),术中经食管心脏超声(TEE),以及术后1周、3月、6月、1年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手术死亡1例(3.0%,1/33例),主要死因为严重低心排综合症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二次开胸止血1例(3.0%,1/33例)。术中经食管心脏超声示所有病人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SAM征)消失。存活病人手术效果良好,解剖狭窄解除,峰值压差降低,SAM现象基本消失。远期随访生存病人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I~II级,无远期死亡、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论:外科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了解病生理过程、术中仔细探察、手术切除彻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比较全软成形环与缘对缘瓣膜成形术在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行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成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各40例。第Ⅰ组患者在行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成形术中使用全软成形环进行治疗,第Ⅱ组患者在手术过程进行缘对缘瓣膜成形术。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二尖瓣口、二尖瓣环面积和收缩期及舒张期二尖瓣环周径、左心室内径、心搏出量、射血速率、射血时间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二尖瓣形态、左心室内经、心搏出量、射血速率及射血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与第Ⅱ组相比,第Ⅰ组患者二尖瓣口面积、心搏出量及射血速率较大,二尖瓣环的面积、收缩期及舒张期二尖瓣环周径、左心室内径较小,射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第Ⅱ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较第Ⅰ组(62.5%)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缘对缘瓣膜成形术相比,全软成形环在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成形术中的疗效更好,其机制可能与增大二尖瓣口面积、心搏出量及射血速率,减小二尖瓣环的面积、收缩期及舒张期二尖瓣环周径、左心室内径,缩短射血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耳畸形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例先天性外耳道闭锁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0例分别接受外耳道成形或(和)鼓膜修补及鼓室成形术,2例术中未找见鼓室。术后1例出现面瘫,2例术后发生中耳炎,1例外耳道重新闭锁。术后半年听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三年听力提高程度有所下降。结论:治疗效果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否有关,远期听力改善效果较近期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心肌病(T2DC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KCNQ1OT1(LncRNA KCNQ1OT1)、微小核糖核酸-181a-5p(miR-181a-5p)表达水平及其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T2DCM患者80例作为T2DCM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作为T2DM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LncRNA KCNQ1OT1、miR-181a-5p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LncRNA KCNQ1OT1、miR-181a-5p表达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二尖瓣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侧壁二尖瓣环早期峰值速度均值(E/e’)、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早期血流速度峰值/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的相关性。结果:T2DCM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B型脑肽钠(BNP)、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肥厚室间隔切除术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术效果,探讨外科治疗策略。方法:2002年3月至2010年10月,外科手术治疗33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病人。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13~59岁,平均(42.7±13.6)岁;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P)70~120 mmHg(1 mmHg=0.133Kpa),平均(95.0±22.6)mmHg。其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2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升主动脉增宽3例,冠心病2例。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同期完成二尖瓣置换术(MVR)7例,二尖瓣成形术(MVP)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成形术(MVP+AVP)5例,二尖瓣、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二尖瓣、主动脉瓣成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VP+AVP+CABG)2例。分析比较病人术前超声心动图(UCG),术中经食管心脏超声(TEE),以及术后1周、3月、6月、1年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手术死亡1例(3.0%,1/33例),主要死因为严重低心排综合症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二次开胸止血1例(3.0%,1/33例)。术中经食管心脏超声示所有病人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SAM征)消失。存活病人手术效果良好,解剖狭窄解除,峰值压差降低,SAM现象基本消失。远期随访生存病人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I~II级,无远期死亡、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论:外科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了解病生理过程、术中仔细探察、手术切除彻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评价QTVI指标对该类患者未来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急诊PCI术治疗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一周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VEF<50%者排除,LVEF≥50%者入选。共38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入选者继续测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和左室侧壁侧QTVI曲线上心室收缩期速度峰值(Sa),并计算左室平均收缩期速度峰值(mean Sa)。术后12个月随访,查LVEF。结果:PCI术12个月后有17位患者LEVF<50%,21位患者LEVF≥50%。入选的STEMI者术后7天的左室平均Sa波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术后12个月出现LVEF减低(<50%)的患者,其术后7天的左室平均Sa波峰值低于PCI术12个月后LVEF正常的患者(P<0.01)。结论:通过QTVI检测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能够早期发现单支病变所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后的左心室功能受损;PCI术后LVEF正常的STEMI患者,术后7天QTVI测得的左室平均Sa波峰值减低可能预示着将来发展为LVEF减低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关系,并分析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后发生谵妄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患者术前HbAlc水平与术后意识障碍评估量表(CA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20例患者根据剔除标准剔除20例,最终2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谵妄42例,发生率为21.00%(42/200)。将发生谵妄的患者纳为谵妄组(n=42),未发生谵妄的患者纳为非谵妄组(n=158)。谵妄组的术前HbAlc水平、术后CAM评分均高于非谵妄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术前HbAlc水平与术后CAM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与年龄、术前合并呼吸系统性疾病、手术时间、发生低氧血症、术后疼痛评分、存在电解质紊乱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发生低氧血症、术后疼痛评分>3分、术前HbAlc水平>8%均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术前HbAlc水平较高的患者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高危人群,且围术期应尽量给予减少疼痛、预防术后低氧血症的措施,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检测心功能的指标—颈动脉瞬时减速度波强(W2)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测量4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右侧颈总动脉W2,组织多普勒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和血清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分析W2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①高血压组W2低于对照组,以左侧明显(1126±996vs1690±1126 mmHg.m/s3,P〈0.01);②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E/Em(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纵向运动峰值速度)增大(9.37±3.32vs7.39±1.83,P〈0.01),NT-proB-NP升高(94.6±48.5vs45.2±13.8,P〈0.01);③相关性分析:W2与E/Em负相关(r=-0.46,P〈0.05),与NT-proBNP负相关(r=-0.21,P〈0.05)。结论:无创性评价血流动力学的新技术指标W2是反映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采用Lichtenstein 修补术和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 13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 例。一组患者采用Lichtenstein 修补术进行治疗,另外一组患者采用开放式腹膜前间 隙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下床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术后恢复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1 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腹膜前间隙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下床时间、平均术后住院 时间、平均术后恢复时间略短于Lichtenstein 组,平均术中出血量略少于Lichtenstein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前间 隙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 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Lichtenstein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开 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和Lichtenstein 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均较好,但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1 年内复发 率更低,临床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介入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中长期临床随访,并和同期行外科修补手术的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术式对心脏瓣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介入封堵治疗患者279例(介入组),行外科手术修补治疗患者243例(手术组)。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瓣膜反流发生情况及随访转归情况,并对两组瓣膜反流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短期介入组二尖瓣反流发生率较手术组高(P0.05),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中长期随访中,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以及二尖瓣反流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较小。术前利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严格筛选,术中熟练轻柔稳定的操作和适合封堵器的选择是减少介入封堵术后发生瓣膜反流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0例53膝,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术前、术后HSS评分比较。结果:HSS术后评分,优47膝,占88.7%,良4膝,占7.5%,一般2膝,占3.7%。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HSS术前评分为35.24±11.78,术后评分为89.61±10.37;骨性关节炎44例HSS术前评分为44.37±10.29,术后评分为91.47±15.65;创伤性关节炎5例HSS术前评分为39.23±11.56。术后评分为90.61±13.2。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整体优良率为96.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实施过程中,制订严密的手术计划,拥有高操作技术和理论基础,做好生命体征的密切观察及术后整体的康复功能训练,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由航天工业部二院第四总体设计部和上海医疗器械四厂共同研制成功的SC-500型呼吸机,我院自1985年10月21日起,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进行了应用,并经实验测试30例,证明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兹报道如下: 临床应用〔病例资料〕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30例,男16女14,平均年龄18±4.6岁(范围7~39岁),平均体重35±3.8 kg(范围18~60 kg)。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8例(房间隔缺损6、室间隔缺损7和法乐氏四联症5)和风湿性心脏病12例(施行二尖瓣置换术10、主动脉瓣置换术1、二尖瓣和主动脉双瓣置换术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总结食管破裂的患者急诊住院后经过系统、科学、快速的护理手段和临床治疗,及使用特殊的治疗方法(借助电子胃镜行食管破裂的修补治疗)得到救治的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入院后急检血常规、血型、凝血象、生化系列等相关检查;给予禁食水,重症监护,对症处理,营养支持,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引流液,应用敏感抗生素等治疗方法;给予科学的严密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护理、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及对症处理、胃管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心里支持的护理).结果:通过上述方法,患者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最终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痊愈出院.结论:与常规开胸下行食管破裂修补术治疗食管破裂的患者相比,在电子胃镜下行食管破裂修补术拥有治疗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医疗费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