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掌握大型医院神经内科医疗服务半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为科室健康发展、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临床科室服务半径的分析模型。方法:对神经内科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2007-2010年收治的26528例地方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本市住院病人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距离西安市较远的地区和外省病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分析住院患者人群分布特点,合理有效的配置卫生资源,为制定科室未来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苗莉  陈薇  丁洁  陈锐 《生物磁学》2013,(27):5381-5386
目的:探讨大型医院神经内科医疗服务半径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为科室健康发展、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临床科室服务半径的分析模型。方法:利用军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病案管理子系统建立数据库,对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的基本情况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直观描述该院患者来源分布频率,定量研究医院服务半径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007—2010年收治的26528例地方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本市住院病人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距离西安市较远的地区和外省病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定量研究医院服务半径的影响因素发现,可能的影响因素有患者年龄、疾病病种、是否手术、住院日、医疗费用、医疗性质等方面(P〈0.05)。结论:在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医院医疗服务半径的拓展与医疗服务满意度、社会经济发展、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品牌营销策略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0—2013年医疗纠纷共430例,按照发生医疗纠纷的科室分布、责任人分布、产生原因分析及纠纷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4年间,医疗纠纷发生比率分别为0.78‰、0.67‰、0.64‰、0.63‰,呈逐年降低趋势。纠纷发生科室分布以外科为主;医疗纠纷责任人分布情况以主治医师为主;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医疗知识对并发症及医疗效果不满意,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以“无过错”为主。  相似文献   

4.
黑鹳Ciconia nigra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在我国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物种.我们通过监测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鹳活动情况(2005~2007),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年活动节律和日活动节律.黑鹳的数量在该保护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也对我国近几年黑鹳记录情况进行了总结,发现2007年所记录的最大数量是中国发现的最大黑鹳群体.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麦-玉两熟灌溉农区66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的气候资料,比较分析了该区域内1961-1980年和1981-2007年2个时段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长度以及温度生长期内的活动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干燥度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气候变暖,与1961-1980年的平均状况相比,1981-2007年研究区域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均呈延长趋势,分别延长了7.4和6.9 d;≥0 ℃和≥10 ℃积温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4.0~137.0和1.0~142.0 ℃·d·(10 a)-1;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日照时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全区仅安徽省北部和河南省东南部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他地区均呈减少趋势,且以河北省、山东省北部的减幅最明显;全区大部分区域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呈下降趋势,干燥度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能值理论的吉林省农业生态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吉林省为研究区进行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7年,吉林省的总能值投入呈上升的趋势,源于经济系统的反馈能值占总投入能值的比例基本保持在85%以上,其中可更新的能值投入占总投入的80%以上(农业劳动力的能值投入占总投入的60%);总产出能值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1990年的5.5×1022 sej增至2007年的13.61×1022 sej,增长了147%,其中产出能值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1990--2007年总体上吉林省净能值产出率较高,环境负载率比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较高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90年的2.64上升到2007年的4.98),但吉林省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反馈能值中工业辅助能值投入不足,总的来说吉林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在基层医院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其耐药趋势。方法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并按年度统计其感染率及耐药性。结果 2011年至2014年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17.05%、17.76%、27.05%和30.93%,平均为25.04%。标本来源主要为痰,占67.84%;科室分布以ICU、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为主,分别为34.50%、20.47%和12.28%。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总体呈升高趋势,2013年和2014年共检出10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菌株。结论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数量及检出率逐年升高,多重耐药日趋严重,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科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变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生物信息学起源、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关系的发展及强度。方法:利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web of science,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8种权威生物信息学期刊2001年至2010年于2011年1月15日之前上传至webof science的全部文献进行统计及分析。通过研究生物信息学相关论文的主题分类,被引情况及施引文献的分类,寻找其跨学科的趋势及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主要内容。结果: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文献数在2001-2010间逐年增加,在2009-2010年达到高峰。跨学科领域广泛,并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微生物学、数学、统计学等学科为主要交叉学科。各交叉学科与生物信息学之间跨学科研究的文献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生物信息学的跨学科范围广泛,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9.
张力娜  刘颖  张靖  刘静  孙桂志  张慧 《生物磁学》2011,(18):3544-3546,3600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圜及影响因素,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为神经内科防控住院患者跌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调查的2307例患者中,发生跌倒79例,跌倒发生率为3.42%,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药物原因、运动能力障碍、视听力障碍和认知能力障碍。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和药物原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年龄、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及使用药物等有关,护理人员可依据致使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进  王菲  吕宏宇 《生物磁学》2012,(28):5583-5585
目的:总结解放军第302医院在防控传染病方面所践采取的措施,提高医院传染病管理相关工作。方法:完善传染病管理组织,明确责任;认真落实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强化医护人员责任意识,提高能动性、自觉性。总结分析以上相关措施实施后,2005年-2010年期间传染病报告情况。结果:2005年-2010年每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逐渐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漏报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两年呈现填写完整无漏报的情况。结论:提高医院传染病管理的相关措施的实施,使医护人员对的传染病防控意识有所提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有效减少了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11.
王晓亭  王晓梅  郑英花  徐晶  王悦  张臻 《生物磁学》2011,(19):3734-3737
目的:探讨心内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这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效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促进住院患者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3月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需求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实施人性化护理患者的满意度为89.86%,较2010年有较大的提高。导致患者不满意的原因依次为护患沟通不足、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差、护理人员缺乏经验和个别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低下。根据患者需求调查数据显示,患者在病房环境、个人隐私尊重与保护、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操作水平及职业道德5个方面还有较大需求。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安全,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依据调查的患者需求量,人性化护理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曲丽  郑英花  李壮  丁欣  李利英  杨怡 《生物磁学》2011,(19):3742-374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及有效预防跌倒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7月心内科991例住院蕊者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后再次评梧。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系数高,属于高危密集人群。实施使用床栏、使用固定及身体约束带、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和改善科室环境护理措施后,跌倒发生率有显著下降。结论: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后,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护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drug-induced movement disorders (D-IMD) treated patients o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University Hospital Osijek. We reviewed patients treated during 10 years period (from 1992 to 2002). Analysed group consisted of 14 patients. Reasons for hospitalisation were swallowing problems in 6 patients, 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 in 3 patients, stroke in 2 patients, bolus choking in 2 patients, and speech disturbance in 1 patient. Working diagnosis for most of our patients was neurological disease, yet only later D-IMD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excluding primary neurological disease, or as associated disease to basic neurological disorder. Nine patients have diagnosed as Parkinson syndrome, 3 patients as NMS, and 4 as orolingual dyskinesia, either autonomous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Parkinson syndrome. D-IMD was most frequently caused by neuroleptics. Thus the small number of patients hospitalised regarding this syndrome o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住院患者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调查的2091名患者中,肺部感染例数为41例,发生率为1.96%。内源性因素包括:年龄,意识障碍,瘫痪,卧床,严重的基础疾病;外源性因素包括:住院日,侵入性检查、人工气道与人工机械通气,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误吸。结论:外源性的感染,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及早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为神经内科防控住院患者跌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调查的2307例患者中,发生跌倒79例,跌倒发生率为3.42%,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药物原因、运动能力障碍、视听力障碍和认知能力障碍。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和药物原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年龄、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及使用药物等有关,护理人员可依据致使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o assess the proportion of acutely ill psychiatric patients who can be treated in a day hospital and compare the outcome of day patient and inpatient treatment. DESIGN--Prospectiv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day patient versus inpatient treatment after exclusion of patients precluded by severity of illness or other factors from being treated as day patients. All three groups assessed at three and 12 months. SETTING--Teaching hospital serving small socially deprived inner city area. Day hospital designed to take acute admissions because of few beds. PATIENTS--175 Patients were considered, of whom 73 could not be allocated. Of the remaining 102 patients, 51 were allocated to each treatment setting but only 89 became established in treatment--namely, 41 day patients and 48 inpatients. 73 Of these 89 patients were reassessed at three months and 70 at one year. INTERVENTIONS--Standard day patient and inpatient treatment. MAIN OUTCOME MEASURES--Discharge from hospital and return to previous level of social functioning; reduction of psychiatric symptoms, abnormal behaviour, and burden on relatives. RESULTS--33 Of 48 in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at three months compared with 17 of 41 day patients. But at one year 9 of 48 inpatients and three of 41 day patients were in hospital. 18 Of 35 day patients and 16 of 39 inpatients were at their previous level of social functioning at one year. The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hree months was a greater improvement in social role performance in the inpatients. At one yea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ay patients and inpatients in present state examination summary scores and social role performance, burden, or behaviour. CONCLUSIONS--Roughly 40% of all acutely ill patients presenting for admission to a psychiatric unit may be treated satisfactorily in a well staffed day hospital. The outcome of treatment is similar to that of inpatient care but might possibly reduce readmissions. The hospital costs seem to be similar but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assess the costs in terms of extra demands on relatives,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other community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7.
苗锐  康静  王莉  刘学东  邓艳春 《生物磁学》2011,(10):1881-1884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西京医院神经内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1月连续登记住院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癫痫持续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98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一般情况显示: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成人发病率明显高于儿童,CSE发生率明显高于NCSE;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OR值为4.74)为SE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为脑血管病(OR值为3.93)和颅脑外伤(OR值为1.84)。SE发作的有明显诱因的占19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者比例较高。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脑外伤是癫痫持续状态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者最常见的诱因。预防感染、防治脑血管病、避免外伤,减少各种诱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