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人腺病毒感染常导致急性呼吸道疾病、结膜炎、肠胃炎甚至重症肺炎。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抗腺病毒药物。建立可支持腺病毒感染/致病的动物模型对于腺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及制定抗腺病毒策略至关重要。目前某些腺病毒的感染受体尚未阐明,以及临床上常见的B种腺病毒无法感染啮齿类动物,影响了对此类腺病毒感染的研究。此外,人腺病毒具有宿主范围的种属特异性,在感染的其它种属的动物细胞中由于宿主范围限制因子的存在,而不能有效复制、增殖,严重阻碍了对腺病毒体内致病机制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腺病毒感染受体、宿主范围限制因子以及感染模型等方面的进展,以期为新型腺病毒感染/致病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链球菌2型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为革兰阳性兼性厌氧性球菌,感染后可引起猪的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生猪养殖业,导致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时有报道,并于1998年和2005年在我国引起两次大规模流行,危害人类健康。建立和选择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猪链球菌的致病机理、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及研发防治猪链球菌感染的新药、疫苗及诊断试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已建立的各种猪链球菌感染动物模型展开综述,希望能帮助人们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与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尤其在亚洲.近年来,随着安全有效的预防性疫苗普遍使用,乙肝的流行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仍有很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中部分为慢性乙肝患者.近年来,不同乙肝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在乙肝病毒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近年来乙肝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encephalopathy,NPSLE)是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累及神经系统发生损害的后果.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不同NPSLE动物模型,可以观察到局部脑组织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人类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缺乏合适的HCV感染实验动物模型,使得针对HCV感染更为有效的疗法及疫苗的研发滞后。黑猩猩是HCV感染研究的最佳实验动物,但由于其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及临床症状等诸多问题,其应用受限,因此发展新的实验动物模型用于HCV感染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迫在眉睫。近年来,以啮齿类等动物为替代模型取得了不少进展,应用转基因等实验技术使替代动物感染了HCV,并成功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本文分析了HCV自然感染的实验动物、自然感染和非自然感染的替代实验动物在致病机制研究、药物评价和疫苗研发应用中的优缺点及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结核病位居单一病原引起死亡的严重传染病之首,结核分枝杆菌是其主要病原.尽管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许多种动物感染并患病,但人类是其主要宿主.动物模型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标准化工具,虽然不能完全模拟人类结核病的整个过程,但可成为研究结核病的有用工具,有助于研究其发病机制、治疗过程及宿主对病原的免疫病理学反应.由于不同种类动物...  相似文献   

8.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最早发现于2012年,是继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之后,引起人类严重感染的又一种重要冠状病毒。对于该种新发现、致病性强、病死率高的感染性疾病,开发有效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病过程、致病机理、评估预防与治疗措施的效果等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到目前为止,非人灵长类动物如恒河猴、狨猴,小型动物如小鼠、仓鼠、雪貂、新西兰白兔等均被尝试作为MERS-CoV感染的动物模型。其中一些已经用于评估疫苗或药物的干预效果。本文就MERS-CoV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病理学改变包括神经元变性、丢失引起的脑萎缩,神经细胞外老年斑(senile plaque,SP)及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AD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动物模型的建立对探索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就AD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鞠丽丽  任欢  齐颖  颜廷宇  崔志刚 《生物磁学》2013,(26):5190-5193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原核生物,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或气溶胶。感染该疾病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及严重的肺外并发症,如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脑膜脑炎、心肌炎、心包炎、肾炎,严重感染者甚至可导致死亡。肺炎支原体有很强的传染性,经常在儿童集居地及家庭成员中交叉感染,导致久治不愈。对支原体肺炎进行早期诊断不仅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可遏制其继续传播。本文就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及检测方法的研究,探讨了其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意义,将研究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LTBI)是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持续性免疫反应的状态,既无活动性结核病临床症状,也无结核病影像学表现。LTBI激活是新发结核病的主要来源之一。LTBI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结核的潜伏感染和复发机制,开发诊断试剂,评估抗结核新药、新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的基础。建立稳定、成本低、易推广、潜伏期时长适中、复发起点和复发水平变异小的LTBI动物模型,是其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本文就LTBI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结核病防治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支原体膜表面含有丰富的脂质相关膜蛋白(Lipid-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s,LAMPs),LAMPs在支原体对宿主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支原体LAMPs致病机制可为开发针对性疫苗和有效药物提供依据。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对支原体LAMPs的结构特点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从动物模型看乙型病毒性肝炎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亮  王盛典 《生命科学》2010,(4):338-344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嗜肝DNA病毒,尽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仍是我国乃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HBV的易感宿主只局限于人以及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HBV感染性疾病的研究遇到很大困难。多种小动物研究模型的建立,使我们对HBV感染致病机制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包括:分子病毒学特征、在感染细胞中生命周期、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肝脏病变的免疫病理机制等。但是,由于已有动物模型的种种限制,我们对HBV感染及乙型肝炎发生和发展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目前除了抗病毒治疗外,还没有有效地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建立能够真实反映临床HBV感染、乙肝发生和进展过程的纯系小鼠模型,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HBV感染的侵入机制、宿主和病毒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发展预防和治疗HBV感染的新方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人工感染法建立包虫病动物模型。[方法]将藏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悬液1ml(每ml悬液含4000个原头蚴,青霉素1000U,链霉素1000U)注射于50只(25♂♂25♀♀)4周龄ICR小鼠腹腔内,每周测体重与腰围1次;设空白对照组10只(5♂♂5♀♀)。[结果]接种第20天后,动物体重和腰围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第90天剖检动物,包囊生成率为96%(48/50),人工感染成功率为96%。[结论]绵羊源性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悬液腹腔注射ICR小鼠建立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可为包虫病的防制研究工作提供简便、可靠和实用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导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MP感染人体后可造成多个系统的损害.随着耐药现象的出现,重症或难治性肺炎患儿增多,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疫苗是预防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邓磊玉  林戈  卢光琇 《生物磁学》2011,(8):1451-1453
目的:优化检测人胚胎干细胞支原体感染的方法,寻找控制支原体感染的途径。方法:利用hoeshest33258染色检测感染支原体的人胚胎干细胞,接触感染培养基的人胚胎成纤维细胞,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效果;利用RNApolymeraseⅡ作为新的鉴定指标,直接检测感染支原体的人胚胎干细胞;利用抗支原体药物对感染细胞进行处理,检测处理后细胞的感染状态。结果:hoechest33258染色后,受支原体感染人胚胎干细胞检测效果不明显,接触感染培养基的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在培养7天后有拉丝状染色分布;RNApolymeraseⅡ染色则能直接检测出受感染的人胚胎干细胞表面粘附的支原体;利用抗支原体药物Plasmocin对感染细胞进行处理后hoechest33258拉丝状染色基本消失,但持续培养后重新出现。结论:间接法使用hoechest33258染色或者直接利用RNApolymeraseⅡ染色都能够很好地检测人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支原体感染。抗支原体药物Plasmocin能够有效减轻支原体感染情况,但是不能完全杀灭支原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检测人胚胎干细胞支原体感染的方法,寻找控制支原体感染的途径。方法:利用hoeshest33258染色检测感染支原体的人胚胎干细胞,接触感染培养基的人胚胎成纤维细胞,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效果;利用RNApolymeraseⅡ作为新的鉴定指标,直接检测感染支原体的人胚胎干细胞;利用抗支原体药物对感染细胞进行处理,检测处理后细胞的感染状态。结果:hoechest33258染色后,受支原体感染人胚胎干细胞检测效果不明显,接触感染培养基的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在培养7天后有拉丝状染色分布;RNApolymeraseⅡ染色则能直接检测出受感染的人胚胎干细胞表面粘附的支原体;利用抗支原体药物Plasmocin对感染细胞进行处理后hoechest33258拉丝状染色基本消失,但持续培养后重新出现。结论:间接法使用hoechest33258染色或者直接利用RNApolymeraseⅡ染色都能够很好地检测人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支原体感染。抗支原体药物Plasmocin能够有效减轻支原体感染情况,但是不能完全杀灭支原体。  相似文献   

18.
解脲脲原体(Uu)是女性泌尿生殖道黏膜中常见的微生物,其致病性仍存在争议。Uu感染下生殖道可表现为尿道炎或宫颈炎,而定植于新生儿下呼吸道可引起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慢性肺部疾病等。研究Uu感染的发病机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以及Uu感染的防治,动物模型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国内、外已成功建立多种Uu感染动物模型,主要包括下生殖道感染模型及呼吸道感染模型。在Uu生殖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中,雌二醇的预处理必不可少,实验动物首选BALB/c小鼠;而呼吸道感染模型不需雌二醇预处理,多位学者成功使用C3H/HeN小鼠建立了该模型。  相似文献   

19.
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慢性疾病,是造成中国成年人失牙的最重要原因。为进一步探讨牙周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以便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本文从牙周炎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和实验动物的选择等方面,对牙周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背景]自2010年以来,我国鸡群中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的感染率不断增高,目前MS已广泛存在于我国不同的鸡群中,包括蛋鸡、种鸡、白羽肉鸡和地方品种鸡等,其血清阳性率已超过40%,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的]系统比较MS以不同感染途径对56日龄无特定病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