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亨利·威尔逊(E.H.Wilson),英国旅行家。植物采集者和著述者。从1899年开始,他先后五次来到中国考察植物和采集标本,不仅为欧美等西方国家发展园艺提供种源材料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将中国的植物、地理、社会生活以及民俗文化尽可能地介绍给了世界O1908年9月,威尔逊因工作旅程途经四川瓦屋山,对瓦屋山做了短暂考察,从而成为造访瓦屋山的第一个外国人。今天在威尔逊来华100周年之际,我们谨此编译一篇威尔逊在其《自然学者在华西》(ANA.TURALISTINWESTERNCHINA)著作中的瓦屋山…  相似文献   

2.
1899年,刚满23岁的英国青年,独身一人通过近10个月(1899年4月至1900年2月)的艰苦海陆跋涉,终于从英国的伦敦来到了中国的湖北,开始了他在陌生国度里的植物采集生涯。他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著名园艺学家、“中国,园林之母”的首次提出者,“中国”的威尔逊(ErnestH.Wilson,1876~1930)。  相似文献   

3.
正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博物学家、植物学家、探险家、作家……他的头衔不可谓不多。这位英国人在1899—1918年间先后五次来到中国,在华中、华西和台湾的偏远山区开展植物采集活动。威尔逊不仅寄回了65 000余件标本,其中不乏新种,还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幅员广阔,气候多样,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植物资源,是许多世界闻名的花卉和观赏树木的原产地,被赞誉为“世界园林之母”。那么,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语出何处?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中国植物的造访者威尔逊说起。1899年,23岁的英国园艺工作者享利·威尔逊,被英国维模苗园公司选中,派往中国寻觅适合在英国栽培的园林观赏植物。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引种法国神父大卫1869年在中国四川发现的美丽的鸽子树——哄桐。为此,威尔逊于1899一1902年和1903——1905年两次来华考察和采集植物,历时5年。以…  相似文献   

5.
100多年前,英国年轻的园艺学家威尔逊踏上了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开始了他在湖北和四川等地为西方引种花卉植物的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作。置身于"花的王国"中,他被深深地感动和陶醉。1913年,他写下了《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这一有影响的著作。此书在1929年重版时易名为((中国——园林之母》。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园林之母"这个提法,已为众多的植物学者和园艺学家所接受。这一表述背后是中国花卉对世界各国的园林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萨塞克斯郡,有一个著名的私人植物园,它就是博德(BordeHillGarden)植物园。该园建于1892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由克劳内·克拉克(ColonelS.Clarke)出资购置了这片土地,并创建了这座园区。自1899年以来,克拉克还曾资助过威尔逊(Wilson)到中国和东亚地区采集植物,此后又资助过法勒斯(Fa-rres),佛里斯特(Forrest),金邓·伍德(King-don-ward)和洛克(Rock)到中国喜马拉雅山区进行采集。因此,在这植物园里保存和生长着许多来自中国的植物。现在该园由他的第三代后裔阿那瑞·克拉克(…  相似文献   

7.
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克拉夫特奖获得者——爱德华·威尔逊,总结他的成就,对于我们是一件“自不量力”的事——一切过往的争论都显露出他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及其不断革新理论的活力。2012年5月,83岁高龄的威尔逊出版的新书《社会性征服地球》又一次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而这,相比威尔逊之前遭遇过的两次巨大危机。  相似文献   

8.
杰出的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分类学、地植物学、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及森林生态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刘镇谔教授,1897年8月26日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隅峡河村。1918年考入保定留法高等工艺学校预备班,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了他长达55年的植物学生涯。为科学救国,留法十年寒窗刘慎谔于法国先后在郎西大学农学院、孟伯里埃农业专科学校、克来孟大学理学院、里昂大学理学院和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他刻苦攻读,在法国10年间,没有进过一次娱乐场所,星期天和假日也从不休息,他经常带着面包、水壶和采集夹到野外采集植物标本和调查…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我第一次踏上了新奥尔松岛。这里是世界最北端的国际社区,有包括中国黄河站在内的十几个国家的科学考察站。每年6月,当北欧的极昼开始的时候。各国的考察队就陆续登上了新奥尔松岛,开始各项科学考察和采集工作。北美洲和北欧大陆都有一部分在北极圈内,冬季严寒时间漫长。对于植物来说,即使到了  相似文献   

10.
Seamus O'Brien,In the Footsteps of Augustine Henry and his Chinese plant collectors,foreword by Roy Lancaster OBE VMH,published by the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Ltd,and its imprint,Garden Art Press,Woodbridge,Suffolk,UK,2011,p.367;ISBN 979-1-87067-373-0,price£40.00,USD$85.00;R.Schmid,2012,Book Review,Taxon 61 (5):1149-1151.这是一部关于爱尔兰人Augustine Henry (1857-1930)在华期间(1885-1900)采集植物以及引种过程的记述专著,格式与Wilson’s China:A Century on (Tony Kirkham & Mark Flanagan,2009,256p,London,Kew Publishing;书评参见彭玉兰、马金双,2010,威尔逊来华采集百年纪念,云南植物研究32:473-474)非常相似;但主人公则是另一位采集中国植物的著名人物、也是曾经指导过威尔逊等如何采集并引种中国植物的大师,其内容更丰富、更详细;无论从历史学还是从社会学、无论是从植物学还是从生态学、无论是分类学还是园艺学、无论是科学考察还是学术研究,特别是在今天的中国,都非常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濒危物种小勾儿茶的重新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距离濒危物种小勾儿茶模式标本产地约130 km处的湖北省五峰县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中重新发现了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 (Schneid.) Nakai。威尔逊1907年在湖北省兴山县采集到小勾儿茶的模式标本有花,无果实。我们在五峰县采集了小勾儿茶的花和果实标本并对其果实特征予以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12.
<正>1996年,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18年,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观鸟活动逐渐进入普通人的视线。也许可以说,这是一个社会逐渐趋于健康成熟的标志——人民不仅有了相对安定的生活,也有了一些工作之余的闲暇,可以发展自己职业之外的爱好。因为很明显,最先开展公众参与的观鸟活动的正是北京和广州,随即是上海,这几个地方都是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大城市。  相似文献   

13.
乔治·福雷斯特由于对事业的执著和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乔治·福雷斯特(George Forrest,1873—1932)在中国的植物考察采集,成绩斐然。他喜爱乡村生活,爱好钓鱼、打猎,从澳大利亚返回苏格兰后,在爱丁堡植物园标本室工作。1904年,福雷斯特被派往中国,开始了他跨跃28年的植物考察生涯。其间他7次来华,足迹几乎遍及中国西南地区,采集了约30000多份干制标本,为爱丁堡植物园引回1000多种活植物,其中有250多种杜鹃花新种,对这座位于苏格兰首府的皇家植物园成为世界杜鹃花研究的中心,起了很大作用。他的贡献还在于对云南植物区…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暗色丝孢真菌一中国大陆新记录属——雅致孢属(Elegantimyces),其中拟葚孢雅致孢(Elegan-timyces sporidesmiopsis)在中国大陆首次报道。该种菌采集自海南霸王岭热带森林地表枯枝表层,根据采集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显微照相。研究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花卉资源的文明古国,因此被西方人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在1899~1911年间几次到中国,在华西的四川、湖北、云南一带采集了1000种以上的野生观赏植物种苗。很快,这些中华珍稀野生花卉,就在欧美公私园林中栽培应用,成为西方公园、私家庭  相似文献   

16.
《蛇志》1989,(3)
最近《蛇志》杂志主编、中国蛇协李其斌秘书长在参加国际毒素学术交流会上会见了台湾大学名誉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镇源博士,并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交谈,就目前我国蛇毒的研究和应用以及蛇毒产品出口等问题互相交换了意见,李教授对中国蛇协这一学术团体创办的会刊《蛇志》很感兴趣,并希望能通过我们会刊向大陆广大蛇类研究同道们说几句知心话。李镇源教授是国际蛇毒研究界知名人士,曾多次主持国际学术会议,他说:“我这次看到你们那么多大陆学者参加国际毒素会议真高兴,我一直都很关注大陆同道们的研究进展情况,我也希望有一天大陆学者也能到台湾去参加学术交流会,开展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没有什么不好。”李教授在世界上最早从银环蛇毒中分离出α—神经毒素,他的《Snake Venoms》一书是目前  相似文献   

17.
张翼 《生理通讯》2006,25(5):161-161
由台湾阳明大学生理研究所;台北市立体育学院、台东花莲佛教慈济大学慈济医院、以及中国生理学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低氧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在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召开。此次研讨会有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华裔从事低氧研究的学、专家近百人参加。大陆代表团由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河北、西藏等省、市、自治区的19位学组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笔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前言中国笔石的研究是二十年代开始的。已故孙云铸教授是中国研究笔石的第一人,早在1924年他首先描述了山东寒武系的一种笔石。我国笔石的系统研究工作是三十年代开始的,孙云铸教授于1931年发表了《中国含笔石地层》,1933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笔石专著《中国奥陶纪及志留纪笔石》,这也是中国的第一部笔石专著。在这本专著里,描述了甘肃、内蒙古、湖北、江西、江苏等省的笔石。同年,张席裎教授报道了广东连滩笔石页岩的发现。翌年,许杰教授(1934)的笔石专著《长江下游之笔石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之际,我们深情怀念本学会的重要创始人———杨钟健院士。中国人自己组织队伍进行系统的恐龙采集工作是从30年代开始的,领导组织者便是杨钟健。杨氏于1897年出生在陕西华县,他的父亲是一位很有声望的教育家,杨钟健早年受到很好的家教。青年时期他在北京大学,得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Grabau)和李四光教授的教诲。1923年北大毕业后自费去德国慕尼黑大学,从师于布罗里,学习古脊椎动物学。1928年他由德国学成回国,进入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先从事于周口店之发掘,…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暗色丝孢真菌一中国大陆新记录属———拟虫囊孢属(Listeromyces),其中腐木拟虫囊孢(Lis-teromyces insignis)在中国大陆首次报道。该种菌采自湖南岳麓山地表枯枝表层,根据采集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显微照相。研究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