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自氧化方法将多巴胺(DA)聚合修饰到光透ITO(或金)电极表面上,通过缓冲溶液(pH 3)处理后形成带正电、可与带负电荷原生质体静电相互作用的表面膜。经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方法证明修饰薄膜对拟南芥原生质体黏附的有效性,在一定原生质体数目范围(1000~30 000),质子化聚多巴胺膜界面电荷转移电阻(R_(ct))随原生质体数目(N_(cells))增加而增加,1/R_(ct)与1/N_(cells)呈线性关系。此外,石英晶体微天平动态测试结果亦证明,本方法制备的修饰薄膜对原生质体具良好的黏附效果。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用于原生质体固定与传感的有效方法,为在细胞层次研究植物结构、功能与行为及植物生命多样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PEG诱导红豆草抗羟脯氨酸细胞系原生质体与苜蓿根癌农杆菌702转化系原生质体融合,首次选择得到非对称属间体细胞杂种愈伤组织,并分化出17株小植株.PEG可诱导原生质体紧密粘连,使相连膜环化形成泡囊状结构,导致原生质体相互融合.融合诱导溶液中附加 5%~ 10%甘油可以明显提高异源融合频率.采用后滴原生质体法具有较好的结果.杂种再生芽的染色体数目处于30~60条之间,并包含红豆草的小染色体和苜蓿的2条具有2个明显缢痕的染色体.同工酶分析和胭脂碱合成酶活性检测,均证实其杂种特征.  相似文献   

3.
细叶黄芪叶肉原生质体发育早期细胞壁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射电镜术、电镜多糖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壁荧光染色以及香豆素抑制细胞壁再生等方法,对细叶黄芪(Astragalusm elilotoides var.tenuis)叶肉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再生及其化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培养24 小时的原生质体表面产生一些突起小泡,有时可见少量纤维组分的形成。培养3 天时这种纤维组分明显增多。至5 天时可清楚看到再生壁是由纤维和颗粒构成。六亚甲四胺银染色证明它们都是由多糖组分组成的。另外,培养36 小时的原生质体有相互粘连的现象。电镜观察、荧光染色及香豆素处理的研究表明粘连与再生壁的形成有关。根据上述观察结果,对原生质体再生壁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一本文对主要条件致病性念珠菌属进行了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及种间:属间融合的基础研究。对融合产物进行了生物特性的观察。结果表明:念珠菌属可形成原生质体,其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互栩融合,其融合产物的生物特性可与亲株不同。白色念珠菌与其它种间,酵母菌属间的融合产物,对小白鼠无致病性。细胞融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微生物育种新技术,它是通过两亲株原生质体融合而达到杂交目的的(王俊英,1982)。在细胞工程中,原生质体分离、培养、融合和发育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为将这一技术应用于防病治病,我们试对主要条件致病性念珠菌属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分离.再生及融合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5.
日本Yamagata大学的科学家T.Wngatsuma及其同事描述了一种从铝-耐受和铝-敏感植物细胞混合物中收集耐铝植物细胞的新技术。基于以前发现耐铝品种的原生质体比铝-敏感品种的原生质体质膜表面的负电荷少,Wagatsutma小组用新准备的带正电的二氧化硅小珠与来源于水稻(Al-耐受),玉米(中等Al-耐受)或豌豆(Al-敏感)根细胞的纯化原生质体混合,然后以一个Ficoll不连续梯度高心混合物。他们从离心管底部级分得到来自铝-耐受植物(水稻)的原生质体,从上部级分得到来自铝-敏感植物(豌豆)…  相似文献   

6.
酿酒酵母原生质体的融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开始于动植物细胞,特别是Willin等报道了PEG有助于高等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以后,这一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微生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和动物细胞的融合。原生质体的制备、培养、融合和发育为研究细胞分化、膜结构与功能、定向育种等生物学  相似文献   

7.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体细胞杂交已或为研究植物遗传和育种的一个潜在新途径。在本报道中,我们描述了用酶法将小麦、大麦、玉米、红花和蚕豆等作物的叶片和根尖细胞游离成大量的完整的原生质体的方法。观察了在降低原生质体悬浮液的渗透浓度下,小麦、玉米及蚕豆的同源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过程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在上述植物中以小麦和玉米的同源融合率较高,分别达到15%和22%。还描述了获得诱发种间融合的方法。利用硝酸钠和降低渗透稳定剂浓度时,于蚕豆叶片和红花根尖的远缘种间原生质体间获得了融合体。诱发融合率达4%强。同时也观察到小麦叶片和红花根尖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紫外线、热灭活性林肯链霉菌947和9502原生质体,然后进行灭活双亲的原生质体融合,从16株融合子筛选到林青霉素高产株。用双亲的互补营养缺陷型对林肯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再生的部分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含0.4%Gly和34%蔗糖的SM培养基最适于实验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聚乙二醇(PEG)分子量对原生质体融合影响不大,其在P缓冲液中的浓度却很重要。含50%PEG的P缓冲液最有利于原生质体融合。  相似文献   

9.
林肯链霉菌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别以紫外线、热灭活林肯链霉菌 94 7和 95 0 2原生质体 ,然后进行灭活双亲的原生质体融合 ,从 1 6株融合子筛选到林肯霉素高产株。用双亲的互补营养缺陷型对林肯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再生的部分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含 0 .4 %Gly和 34 %蔗糖的SM培养基最适于实验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聚乙二醇 (PEG)分子量对原生质体融合影响不大 ,其在P缓冲液中的浓度却很重要。含 5 0 %PEG的P缓冲液最有利于原生质体融合  相似文献   

10.
用聚乙二醇诱导选定的成对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微吸管选取单对原生质体,在含聚乙二醇(PEG)的微滴中诱导融合。此法克服了常规的PEG群体融合方法中的盲目性,能排除一方亲本原生质体自相融合和多个原生质体的融合,以及未融合的原生质体的混杂,保证融合产物来自选定的成对原生质体,从而使PEG融合技术精确化。此法在植物细胞工程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在发酵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microbial protoplast fusion)技术具有重组频率高、受结合型或致育型限制小以及遗传物质传递完整等优点,是微生物育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组成,包括制备、再生、融合的影响因素以及融合子的筛选方法,重点评述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应用在微生物育种中的最新进展,以及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野生稻具有许多优良性状,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探讨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转移野生稻有利基因的途径,进行了栽培用与4种野生稻融合试验。总计6·28×107个野生稻原生质体与栽培稻原生质体进行了电激融合。获得了4364块愈伤组织,再生了490个植株。试验了Y射线处理野生稻原生质体的有效剂量和碘代乙酰胺抑制栽培稻原生质体生长的浓度。探讨了原生质体来源对融合效果的影响,讨论了融合亲和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几种植物原生质体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若天  吴丹红  李景植   《广西植物》1990,10(1):39-44+101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分离自马铃薯、萱草。甘蔗、木薯和落花生等不同植物和组织的原生质体表面呈现不同程度的凹凸不平。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表面较粗糙,其余四种植物叶肉、幼茎或子叶原生质体稍光滑。有的原生质体显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现象。有的原生质体表面尚残留有未完全水解的胞壁碎片。在木薯幼茎原生质体制备物中见有呈“裂片”状的球形结构。原生质体表面扫描图象的差异似与不同种植物有关,与组织源不同更有密切关系。 原生质体镀膜前,涂布于已镀膜的盖玻片支持物上的原生质体很少或无凹陷现象,涂布于已镀膜的双面胶支持物上的原生质体凹陷严重。  相似文献   

14.
原生质体电泳率的研究已应用于了解质膜表面的电荷特性。Ca~( )能影响原生质体质膜表面的电荷状况,在诱导融合时起重要作用。关于二价阳离子对质膜功能的影响,Caldwell报道了Ca~( )、Mg~( )、Mn~( )等多种二价阳离子对质膜ATP酶不同的激活效应。此外,Helenius等指出表面活性剂能改变膜的结构,并与膜脂作用而引起溶胞。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的二价阳离子对质膜电荷特性的影响,及表面活性剂在改变膜结构这一复杂过程中对质膜电性影响的状况,我们报道Ca~( )、Mg~( )、Mn~( )等二价阳离子及几种表面活性剂对原生质体电泳率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洪益国  郑幼霞  杨颐康 《遗传》1988,10(3):24-27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遗传学基础理论和工业育种研究,且融合的方法不断改进。近来报道用灭活的亲株原生质体融合也能达到遗传重组:用链霉素灭活枯草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热灭活巨大芽孢杆菌原生  相似文献   

16.
La~(3+)与人红细胞相互作用的细胞电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细胞电泳的方法研究了La3+与人红细胞表面的相互作用,并与Ca2+等金属离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a2+对红细胞表面zeta电位影响很小,而La3+能使红细胞的zeta电位明显减小,甚至使zeta电位从负转变为正。Cu2+对红细胞zeta电位的影响比La3+还强。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原生质体技术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从影响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的因素、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诱为、原生质体再生育种、原生质体转化和原生质体固定化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原生质体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相关机制和技术环节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蚕豆叶肉原生质体经透明质酸酶、核糖核酸酶、神经氨酸酶、碱性磷酸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六种水解酶和SDS、Triton X-100、CTMAB三种表面活性剂以及秋水仙素、细胞松驰素B处理后的电融合过程。结果表明:胰蛋白酶处理后的原生质体融合率明显下降;碱性磷酸酶、脂肪酶以及核糖核酸酶、透明质酸酶、神经氨酸酶处理的原生质体电融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Triton X-100和CTMAB促进原生质体的电融合,但较高浓度(0.01%)的SDS起抑制作用。秋水仙素和细胞松驰素B处理的原生质体其电融合率有较大幅度的增高。  相似文献   

19.
啤酒多倍体酵母菌原生质体已成功地与单倍体原生质体进行融合。经细胞壁再生后,稳定的融合重组体被分离出来。这些融合体的基因分析表明,融合体中含有双亲的基因型。孢子形成良好,且每个子囊中含有四个孢子,每个孢子确实是二倍体。这样原生质体融合就提供了一个对啤酒酿造酵母进行遗传分析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方便的杂交技术,这个方法将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20.
盖囊侧耳的双核体原生质体经过灭活处理作为供体与带有营养缺陷型标记的凤尾菇单核体原生质体受体融合,得到大量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差异较大的融合子,这些融合子主要显示了供体菌株的特性,数次转接和进行原生质体再分离后,有的融合子再生菌株恢复了供体亲本的遗传特性,同时获得了一些新的生理特证。结果表明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可以作为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