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与稳定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外源基因能否在转基因植物中稳定表达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前景有重要的影响。影响外源基因稳定表达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某些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表达是受发育调控,本文主要讨论了转基因沉默及发育时期和环境条件对源基因的表达及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外源基因直接转移技术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基因直接转移技术有PEG法、电击法、基因枪法、微注射法、脂质体法、生殖细胞转化法等.本文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生殖细胞转化法是一种值得探索和应用的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动力转染基因在小鼠体内的长期高效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动力转染技术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体内基因转染方法,可以实现目的基因在小鼠体内的高效表达,有可能作为受精卵显微注射的一种简单替代技术。但该技术的缺点是转染基因多瞬时表达,外源基因在体内高效表达的时间通常不超过1周,而且局限于肝、肾等器官,从而限制了该技术广泛应用。为了延长水动力转染基因在小鼠体内长期高效表达的时间,从而能对目的基因的体内功能进行长期研究,国外研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本综述了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转移的途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转基因植物商品化应用的增多,全面了解转基因植物潜在的生态风险性尤为重要。国内外对“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向野生亲缘物种漂移的可能性”、“昆虫对抗虫转基因植物的耐受性”以及“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等问题已进行了广泛研究。对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几种可能转移途径作了概述。着重介绍了“经花粉散布或与野生亲缘物种杂交等途径引起的外源基因转移”以及“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此外,还对“鉴定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存在的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把小鼠的金属巯基组氨酸三甲内盐基因的启动基因或调节区段接到编码人的生长激素的结构基因上,用显微注射法,把融接的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有23只小鼠(70%)被稳定地掺入了融接的基因,在它们的血清中人的生长激素浓度很高,长得比其对照小鼠大得多,人生长激素的合成可被正常诱导金属巯基组氨酸三甲内盐基因表达的镉或锌进一步诱导,在能表达人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的小鼠的血清中,胰岛素样的生长因子的浓度也随着增加,从它们的垂体的组织学研究表明,正常合成生长激素的细胞的机能已经失调,融接的基因可在所有鉴定过的组织中表达,然而人生长激素信使RNA对内源的金属巯基-1信使RNA的比率随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动物而变化,这说明外源基因的表达受整合的位置和所处的组织环境所影响。  相似文献   

6.
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种以昆虫为唯一宿主的病毒, 可用做生物杀虫剂或作为表达载体在昆虫细胞中大量表达外源蛋白, 制备疫苗。研究发现,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携带哺乳动物启动子的重组杆状病毒能启动下游外源基因的表达但病毒不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增值, 对细胞毒性小, 转导成功的细胞可以稳定传代并有效表达外源基因, 哺乳动物细胞比昆虫细胞对蛋白质具有更好的翻译后修饰, 表达出的蛋白结构更接近天然蛋白。因此, 杆状病毒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转移载体, 用于表达外源基因及作为一种基因治疗载体, 具有巨大潜力,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杆状病毒作为一种表达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利用激光微束将外源基因导入高等植物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兰岚  宋桂英 《激光生物学报》1993,2(2):279-280,287
本实验室已建立了激光微束向植物细胞导入外源基因的试验程序。用已建立的程序对多种经济作物和林木进行外源基因导入的研究,均得到了GUS基因瞬时表达的结果,正在继续研究GUS基因的整合表达。 广泛地选用了不同科属的植物及不同外植体进行外源基因导入的研究,所用材料如下:在被子植物中选用单子叶无性繁殖的兰科花卉兰花(Dendrobium)小圆球茎为外植体;以双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锦葵科的棉花(G.hirsulum L.)再生胚状体为外植体;十字花科油菜,选用  相似文献   

8.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外源蛋白在大杨杆菌中的表达量,人们对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了许多研究。作者综述了有关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小鼠中外源基因遗传及表达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挑选两个乳汁中人凝血因子IX(hFIX)表达量相差较大的转基因小鼠家系,分别用PCR、Southern blot、FISH和ELISA对两个家系中的小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后代小鼠的转基因阳性率为50%左右;外源基因的整合是完整的,没有发现可见的丢失现象;家系中的各个小鼠表达量有差异,FIX-33家系中hFIX在乳汁中的表达量为(43.32±5.41)?g/mL;FIX-124家系中hFIX在乳汁中的表达量是(1.16±0.45)?g/mL。而两个家系之间的表达量则差异极为显著(P<0.01)。这表明原代转基因小鼠的遗传及表达特性可以得到稳定的传递。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提高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的方法。从外源基因的优化、整合、转录、翻译、运输以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总结提高外源蛋白在植物宿主体内表达的常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外源基因的靶向细胞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外源基因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进行表达主要采用两方:一是使用靶向基因载体,这种载体可识别特定组织细胞膜上的一些分子,并与之结合,然后再将外源基因带入细胞中表达;另一种方式是使用组织细胞专一的启动子,来驱动外源基因在该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增加或减少特定诱导物,可精确调节目的基因上游构建的“基因开关”,实现外源目的基因的准确调控,使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适时、适量、有效地表达。因此构建一个拥有“基因开关”的人工调控表达系统是势在必行的,该系统的成功构建也将有利于提高转基因植物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沉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作物育种领域的应用,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表达量低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外源基因表达量低的主要原因是基因沉默。外源基因沉默可分为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如何应对基因沉默,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量,是转基因技术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高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途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效率低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结合当前国内外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取得的进展,初步探讨实现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种种途径,包括:启动子的选择和改造;目的基因的改造;构建含有核基质结合区的表达载体;建立位点特异重组体系;利用细胞器定位信号和采用叶绿体进行转化等。同时对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外源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多拷贝整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巴斯德毕赤酵母(P.pastoris)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已成功地表达了各种类型的外源蛋白。本文综述了巴斯德毕赤酵母的一些特征和优势,及其产生外源基因多拷贝的原理。了解如何通过多拷贝整合外源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基因拷贝数与表达量的关系,以及如何定量和半定量鉴定拷贝数等,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特别是在生物制药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外源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已有数百种外源蛋白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获得了成功表达。本综述了该表达系统的优点、系统的构成,外源基因转化该表达系统的方式及表达特点,阐述了该系统在生产外源蛋白上的广泛应用.并重点分析了影响外源蛋白在该表达系统中表达的因素及优化策略等。  相似文献   

17.
鱼类精子携带源基因导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鲤鱼(或泥鳅)精子在保存液内与人生长激素(hGH)重组质粒DNA保温,再与鲤(或泥鳅)卵受精。由此发育的鱼苗经DNA分子杂交和PCR检测证明,33.3%(或37.0%)的个体带hGH基因,其拷贝数在4-150/细胞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精子可作为携带外源基因的载体,通过受精作用产生转基因鱼。  相似文献   

18.
动物转基因高效表达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细胞内表达时,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基因沉默。目前,主要有两种策略用于打破该瓶颈:一是利用友好位点;二是优化外源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利用友好位点就是通过定点整合技术将外源基因插入至活性转录区域;优化外源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即采用合适的启动子、增强子、内含子、染色质开放元件、核基质附着区等元件,构建出高效表达载体。对相关策略进行概述,为动物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红艳  刘爱京等 《遗传学报》2002,29(1):26-29,T001
兔肝RAN诱导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大鼠肝RNA注射入小鼠前列腺,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外源RNA对小鼠白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RNA诱导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核,DNaseI消化,PCR法扩增小鼠白蛋白基因,检测白蛋白基因消化情况。发现外源RNA可促进小鼠白蛋白基因表达并增加该基因DNaseI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高等植物的质体基因转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质体基因转化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已开始成为植物基因工程中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质体基因转化技术所面临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包括外源基因导入方法、外源基因的整合及表达、质体转化体的有效筛选标记等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质体基因转化的优越性及其应用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